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壳聚糖-醋酸溶液与聚丙烯酸钠溶液形成的复合膜用于水-乙醇混合物的渗透汽化分离,在膜组成C=0.80时,分离系数出现最大值,对异丙醇-水体系的分离系数为∞。溶解-扩散过程对渗透汽化过程起着重大作用。由-NH+3…OOC-交联的聚离子复合膜对醇-水体系具有稳定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壳聚糖-醋酸溶液与聚丙烯酸钠溶液形成的复合膜用于水-乙醇混合物的渗透汽化分离,在膜组成C=0.80时,分离系数出现最大值,对异丙醇--水体系的分离系数为∞。溶解-扩散过程渗透汽化过程起着重大作用。由-NH3OOC-交联的聚离子复合膜对醇0-水体系具有稳定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苯基氯硅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DB-1和SE-54两极不同极性的石英毛细血管色谱柱分离甲基苯基二氯硅烷(MePhSiCl2)和苯基三氯硅烷(PhSiCl3)。研究了桩型,固定相,载气种类,流速,柱温等变化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分离条件。结果表明,用DB-1和SE-54毛细管柱均能使MePhSiCl2和PhSiCl3分离。用DB-1毛细管柱,H2和N2均能作载气,适宜柱长为50m;而使用SE-54柱时只能用H2作载气,10m长的柱子就足以使两者分离;用DB-1毛细管柱时,主要矛盾是分离;而用SE-54柱时,主要矛盾是分析时间。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业上采用蒸馏法分离丁酮-水体系能耗大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加有极性物的复合萃取剂对该体系的萃取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极性物CL,CM能明显的改变了丁酮-水之间的互溶度,并大幅度地增大萃取剂对组分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达到分离提纯丁酮的目的。进一步研究了萃取工艺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本研究方法分离丁酮-水可比传统的蒸馏法节省70%的能耗。  相似文献   

5.
采用精密精馏的方法对2,3-二甲基苯胺和2,6-二甲基苯胺的混合物进行了分离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进行了验证,并对工业分离进行了初步计算。  相似文献   

6.
采用精密精馏的方法对2,3-二甲基苯胺和2,6-二甲基苯胺的混合物进行了分离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进行了验证,并对工业分离进行了初步计算。  相似文献   

7.
炭-炭复合膜制备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煤沥青基炭分离膜为支撑体,采用聚合物溶液涂层或浸渍制备出了炭-炭复合分离膜,测试了高纯H2,CO2,N2和O2单组分在炭-炭基复合分离膜上的渗透速率,计算了各气体组分的理想分离系数。结果显示以聚乙二醇水溶液进行表面涂层制备的炭-炭复合膜,其气体分离性能与炭分离膜相比稍有提高,以酚醛树脂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和加有分散剂的酚醛树脂乙醇溶液涂层制备的炭-炭复合膜在分离性能上都有较大提高,尤其加有分散剂的酚醛树脂乙醇溶液涂层后可使H2/CO2的分离系数达16.0左右,而采用酚醛树脂乙醇溶液涂层和浸渍得到的炭-炭基复合膜的气体渗透速率和分离系数均下降。  相似文献   

8.
反相离子抑制色谱法分离对位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UV-VIS Sepetrophotometric检测器,用RP-C18反相柱对合成对位酯各步反应产物进行了分离,选择不同的流动相体系,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色谱分离测试条件。  相似文献   

9.
梁长海  李德伏 《炭素》1996,(4):23-27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制备了炭支撑膜和炭-炭复合膜,研究了其气体分离性能。结果表明:炭支撑膜分离气体和机理包括努森扩散和粘性流;采用浸涂-干燥-炭化的工艺制备的炭-炭复合膜对H2/CO2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H2/CO2分离系数达5.6,大于理想努森扩散的分离系数3.7。但在高压差时复合膜上CO2的表面扩散增强,使H2/CO2分离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10.
泰国姜黄精油(Turmeric oil)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泰国产姜黄油的化学尬发进行分析,分离出24个峰,鉴定其中20种成分,占总峰面积98%,并能分离鉴定出α-郁金酮(Alpha-Turmerone)和β-郁金酮(.beta.-Turmerone),未见 有文献报道在姜黄油中分离同以上2种成分。  相似文献   

11.
涂常青  温欣荣 《化学试剂》2002,24(3):146-148
研究了氯化钠-硫氰酸铵-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水液-固体系浮选分离铜(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控制pH5.0,Cu(Ⅱ)可被此体系浮选,而d(Ⅱ)、Co(Ⅱ)、Ni(Ⅱ)、Mn(Ⅱ)、Fe(Ⅱ)、Al(Ⅲ)不被浮选,从而实现了Cu(Ⅱ)与这些常见离子之间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进行了定量浮选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李群生  王宝华等 《化工进展》2002,21(6):402-403,409
研究了精馏-结晶联合法的分离工艺,介绍了精馏-结晶联合分离法的传质机理,数学模型,操作线方程,用对二氯苯-邻二氯苯物质,对精馏-结晶联合分离法与纯精馏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前者设备投资比后者节省60%,能耗节省57%,冷却水消耗减少57%,表明它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工业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阎建辉  唐课文  易健民 《辽宁化工》2001,30(3):125-127,130
合成了非水溶性交联β-环糊精聚合物,超声波处理将其配成溶胶状固定液,用OV-17改性,采用超动态法、制备出柱效高、稳定性好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并对一系列异构体进行了色谱分离,对其分离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催化重整C9重芳烃制备1,2,3-三甲基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杰  赵永祥  刘焕洪  边江 《化工进展》2002,21(10):736-737,786
以催化重整C9芳烃分离装置副产品重溶剂(169-178℃馏分)为原料,进行分离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选取实验室分离设备,对其组分进行分离,可得到较高浓度的1,2,3-三甲基苯产物,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冷冻工艺可得到98.5%的1,2,3-三甲基苯产品。  相似文献   

15.
胡中爱  郑鸿 《水处理技术》1994,20(3):123-128
建立了一种混合电解质体系膜性能的预测方法。依据这种方法,只需一套膜规格化数据,即纯水渗透常数A,氯化钠的渗透参数DAM/Kδ和传质系数K,就可预测膜对任意混合电解质体系的分离性能,选用了6种醋酸纤维膜对4种混合体系(NaCl-CaCl2-H2O-,NaCl-NaNO3-H2O,KI-CaCl2-H2O,NaBr-MgCl2-H2O)的分离实验,验证了预测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KOH水解法先将聚酯聚氨酯降解,再用萃取法结合柱层析法,将其中水解产物逐一分离,最后用核磁共振(NMR)和红外(IR)等手段对各分离物鉴定。本文提出了一种常规水解-萃取-分离难以解决的特种聚氨酯的结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文  李成岳 《化工进展》1999,18(3):23-26
环境污染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使化工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量少,甚至达到零排放,反应-分离系统综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综述分析了反应-分离系统综合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以废料最少为目标的反应-分离系统综合的新策略。指出了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气体分离膜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福兵  刘家祺 《化工进展》2002,21(11):820-823
介绍了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三类气体分离膜材料,主要包括聚酰亚胺、聚砜、聚二甲基硅氧烷、聚[1-(三甲基硅氧烷)-1-丙炔]等高分子材料,以及致密无机膜和多孔无机膜材料,并且对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作了简要概述。在评价了各种膜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展望了气体分离膜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用薄层色谱法分离测定了烤烟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对展开剂作了探索,分离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蔗糖—6—乙酸酯合成过程的薄层层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合成蔗糖-6-乙酸酯中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反应进程的监控,表明采用丙酮-乙酸乙酯-冰乙酸-DMF作展开剂可较好地分离6-位及4-位蔗糖乙酸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