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所制备的抗鸡蛋黄IgY单克隆抗体1G11和3A6进行鉴定,标记后建立了检测鸡蛋黄IgY的间接ELISA方法.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25周龄蛋鸡,血清及蛋黄中第8d出现特异性抗体,在第60d效价达1×10~(-5).利用鸡抗HBs抗体,建立了检测血清HBsAg的夹心ELISA方法.检测HBsAg的最低浓度达0.5ng/ml.且特异性较目前商业化试剂盒高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测定鸡蛋黄中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将鼠抗鸡蛋黄IgY的单克隆抗体IGII纯化后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做为二抗,用以测定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鸡所产鸡蛋黄中抗HBs抗体的效价.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25周龄蛋鸡,经4次免疫后,蛋黄中抗HBs抗体效价可达1×10~(-5).  相似文献   

3.
抗T-2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敏感、特异和快速的针对T 2毒素的ELISA检测方法 ,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方法 :利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 ,建立抗T 2毒素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结果 :用T 2 羊免疫球蛋白 (T 2 GIgG)偶联物免疫 8~ 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后 ,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 /0融合 ,经过 3~ 4次亚克隆建立了 2个稳定分泌抗T 2毒素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分别命名为 2A7和 6E4。将上述 2株杂交瘤细胞分别注入BALB/c小鼠腹腔 ,获得含抗T 2毒素单克隆抗体的腹水 ,并将腹水用饱和硫酸铵法进行纯化 ,得到 2A7和 6E4单克隆抗体。两株单克隆抗体的Ig亚类为IgG1,腹水中抗体的滴度分别为 6 .4× 10 6和 1.1× 10 7,参考工作浓度分别为1.0× 10 6和 3.2× 10 6。纯化后 2A7抗体的IgG含量为 16 .4g/L ,亲和常数为 8× 10 -8mol/L。 2A7抗体与其他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制备了具有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T 2毒素单克隆抗体 ,初步建立了针对T 2毒素的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B型肉毒类毒素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用ELISA方法筛选有杂交细胞生长孔的上清液,其中有66.7%的孔可分泌肉毒毒素特异性抗体。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培养后,获得4株稳定的杂交瘤细胞系(3B10、3B11、3G12和4A5),在体外培养中均持续分泌抗体,培养液抗体效价达10~(-3)~10~(-5);注入BALB/C小鼠腹腔制备出富含抗体的腹水,抗体效价达10~(-6)~10~(-8)。经用A型和B型类毒素作特异性鉴定,表明抗体3G12及4A5与A型无交叉反应,为B型特异性的。抗体3B10及3B11与A型有弱交叉反应。Ig种类鉴定表明抗体3B10及3G12为IgG_1;抗体3B11及4A5为IgG_2。染色体检查证明4株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小白鼠体内进行中和保护力测定表明4种单克隆抗体对肉毒毒素均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产生抗单纯疱疹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SV-1 SM44株免疫C×S/1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O融合,经HAT选择培养,细胞融合率为100%。ELISA筛选后获得53孔产生抗HSV抗体的杂交瘤阳性孔。对1A12,2A8,1G8,1D10,2C5 5株细胞系用有限稀释法做2~5次克隆化,阳性克隆率均达到100%。杂交瘤细胞系经连续传代培养4个月,仍能稳定产生单克隆抗体,冻存的细胞系经复苏后亦能稳定产生抗体。应用ELISA及IF试验证明,5种单克隆抗体均与HSV-1和HSV-2标准株呈特异性反应。ELISA测定,杂交瘤培养上清抗体效价为10~(-2)~10~(-3),制备免疫腹水效价为10~(-4)~10~(-7)。5种单克隆抗体与EBV,CMV,JEV和HFRSV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6.
抗伏马菌素B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敏感、特异和快速的针对伏马菌素B1(fumonisin B1, FB1)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方法,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方法利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能分泌抗伏马菌素B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用伏马菌素B1-牛血清白蛋白(FB1-BSA)偶联物免疫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后,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融合,经过3~4次亚克隆建立了1个稳定分泌抗伏马菌素B1毒素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5A9.将杂交瘤细胞打入BALB/c小鼠腹腔,获得含抗伏马菌素B1毒素单克隆抗体的腹水,并将腹水用饱和硫酸铵法进行纯化,得到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的Ig亚类为IgG1,腹水中抗体的滴度分别为2.56×106,参考工作浓度为3.2×105.纯化后抗体的IgG含量为10.4 g/L,亲和常数为8.3×10-8 mol/L.该抗体与其他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制备了具有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伏马菌素B1单克隆抗体,初步形成了针对伏马菌素B1的ELISA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快速且灵敏的赭曲霉毒素A(OTA)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cdELISA)方法.方法 采用OTA与卵清蛋白(OVA)偶联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细胞融合、克隆筛选,获得鼠抗OTA的杂交瘤细胞株;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并鉴定抗体的IgG及亚类;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OTA,建立cdELISA方法.结果 获得了3株稳定分泌高效价抗OT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S-17-8、S-212-7和S-225-11),3株重链均为IgG1亚型,轻链为κ亚型;建立了cdELISA检测方法,检测下限为0.5ng/ml.结论 以抗OTA单克隆抗体和OTA-HRP为基础,建立了灵敏且省时的检测OTA的cdELISA方法,为进一步OTA快速筛查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用森林脑炎病毒森张株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在融合剂PEG-1000的作用下进行融合,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获得了6株分泌抗森林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免疫荧光交叉鉴定,6份单克隆抗体均与黄病毒属的登革4型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无属间交叉.与森林脑炎病毒COφ株、国内的森候株、森董株有交叉反应,属森林脑炎病毒种特异.6份单克隆抗体均无血凝抑制活性和补体结合活性.3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浓缩物经抗鼠Ig免疫血清双扩鉴定为IgM.染色体数的检查为89~110条.6株杂交瘤细胞连续传代3~6个月,冻存复苏后仍能稳定地分泌特异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9.
脾内注射法免疫小鼠制备抗—HBc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基因工程菌产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对 Balb/c 小鼠脾内多点注射法免疫,将该鼠的脾淋巴细胞与鼠骨髓瘤细胞在 PEG 作用下融合,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SPRIA)筛选,成功地获得了2株抗-HBc 阳性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中和试验和交叉鉴定,2株抗-HBc 单克隆抗体只能与 HBcAg 起反应,而不能与 HBsAg 和 HBeAg 反应。经多次亚克隆后,所得腹水中的抗-HBc 滴度达1:64000~1:28000。这2株单克隆抗体做包被抗体检测 HBcAg 和(125)~Ⅰ标记查患者血清标本时,所测得的结果与人抗-HBc 多克隆抗体做包被或(125)~Ⅰ标记所测得的结果相一致。2株杂交瘤细胞连续传代3个多月,冻存复苏后仍能稳定地分泌特异的抗-HBc 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小鼠脾脏、胸腺细胞体外转化微量培养系统,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点蜡法充CO_2,简便易行,效果好.RPMI-1640培养基内补充胎牛血清,其浓度确定为在脾细胞培养为10%,在胸腺细胞培养为20%.脾细胞培养最适细胞密度为2~5×10~6/ml,Con A最适量为2~4μg/培养;胸腺细胞培养细胞最适密度为1×10~7/ml,Con A最适量为2~4μg/培养.两种已知免疫活性的药物在脾细胞培养体系有明确肯定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将煮沸致死的R_(595)菌体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在PEG介导下与SP_(2/0)细胞融合,经筛选获得2个阳性孔2D_6、3H_4。将2D_6、3H_4阳性孔细胞克隆,传代最终获得8株能稳定分泌抗R_(595)内毒素单抗的杂交瘤株。经鉴定,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90余条,抗体效价(EL1SA法)10~4~10~5,2D_6B_1,2D_6E_7单抗的Ig类型为IgG_1,3H_42F_7、3H_42H_3单抗Ig类型为IgG2_b,轻链均为K链。类脂A抑制试验显示,单抗识别的表位为类脂A或KDO,表明抗体识别内毒素保守区域。间接EL1SA试验表明,抗体能与多种GNB交叉反应,提示抗体具广谱交叉反应性。玻片凝集试验显示,抗体仅能凝集R_(595)菌,不能凝集其它GNB菌。  相似文献   

12.
抗河豚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制备高毒性的小分子生物毒素河豚毒素 (TTX)的单克隆抗体 (mAb) ,探讨TTX中毒免疫抗毒的可能性。方法 :以TTX为半抗原 ,与中国鲎血蓝蛋白 (TTH)化学偶联制备人工抗原 (TTX_TTH) ;并以其免疫BALB 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TTX的mAb ,用竞争抑制酶免疫分析法测定mAb对TTX结合活性 ,以mAb与检测抗原的结合被抑制 5 0 %时的TTX浓度 (IC50 )表示mAb的结合反应性。对小鼠预防注射抗体 ,测试抗体对抗TTX中毒的效果。结果 :建立了 2株对TTX_BSA阳性反应的mAb(1E4和 3C11) ,均属IgG1 亚类 ;具有TTX结合活性 ,其IC50 值分别为 3.2× 10 _6 mol L和 9.9× 10 _7mol L ;亲和力常数 (Kaff)分别为 3.0× 10 6 L mol和 2 .8× 10 6 L mol。小鼠预防给予mAbs ,可对抗 1×LD的TTX攻毒 ,动物存活率 71% ;抗 1.5×LD时 ,1 3存活 ;抗毒效果好于小鼠抗血清对照。结论 :用新的TTX人工抗原成功地制备了抗TTX的mAb ,具有一定的体内预防抗毒效价。  相似文献   

13.
登革2型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登革2型病毒参考株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在PEG1000作用下进行融合,获得了10株分泌抗登革2型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经间接免疫荧光鉴定,有4株杂交瘤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对登革2型病毒是型特异的;2株对登革1型有交叉反应;1株对登革3型有交叉反应;1株对登革4型有交叉反应;另2株为黄病毒属特异的。经补体结合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有2个单克隆抗体是黄病毒属血凝抑制特异的。这10个单克隆抗体对登革热的诊断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14.
作者观察中国田鼠肺纤维细胞V79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位点上辐射诱发突变的程度,来评价在急性低氧情况下WR-1065抗突变的效果.方法:V79-B310H在37℃100mm陪替氏培养皿中(α-MEM-10培养基加10%胎牛血清)生长,使用前,培养的细胞在α-MEM-10培养基(含有5×10~(-5)mol次黄嘌呤、3.2×10~(-6)mol氨基喋呤及5×10~(-6)mol胸腺核苷,〔HAT〕)中生长24h,以减少HPRT突变的自然本底.使用前,细胞从HAT培养基移到常规培养基中生长至少6天.当需要时,在1mL含10~6细胞的玻璃安瓿内通入2min湿的95%N_2和5%CO_2灭菌混合气体造成急性低氧状态.通气前加1  相似文献   

15.
5株单克隆抗体(Mcab)培养液的抗体滴度为1∶10~(2.5~3.5),腹水和血清的抗体滴度1∶10~(5.5~7.5),用标准血清鉴定证实,此抗体为小鼠免疫球蛋白的亚类,分别为IgG_(2b)、IgG_1、IgG_(2a)(2株),1株未定。染色体计数为108~116。用结核菌抗原吸收后再进行检测。其Mcab活性部分基本上可被相关抗原吸收,显示出其特异性。用ELISA法检测6种分枝杆菌PPD抗原,筛选出抗体滴度较高,具有特异性TB-15_(c3)杂  相似文献   

16.
用陕西省分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82-010H株免疫BALB/c纯系鼠和CxS/2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O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10株分泌HFRS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对其中3H_4和4B_9两株单克隆抗体进行了鉴定。用各地分离的16株HFRS病毒抗原片与该两株单克隆抗体作了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4B_9单克隆抗体只能与重型(黑线姬鼠型)HFRS疫区的病毒呈现阳性免疫荧光反应,而对轻型(褐家鼠及大林姬鼠型)HFRS疫区分离的病毒株不呈现免疫荧光反应;而3H_4单克隆抗体又能将重型和轻型HFRS毒株再行区分,这可能对HFRS病毒血清学分型和抗原分析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用可溶性抗原人 IgM 免疫 BALB/C 小鼠,按常规方法取免疫鼠脾细胞,分别与 NS-1、SP2/0细胞进行融合,ELISA 法筛选只与 IgM 反应阳性的抗体分泌杂交细胞,建立了6株杂交瘤株。经鉴定,此6株细胞分泌的抗体与 IgM 产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其它免疫球蛋白重、轻链及 J 链交叉反应。经免疫电转印的硝酸纤维膜染色只显示分子量为72kD 的电泳带。放射免疫方法检测6个单克隆抗体,可分别识别4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此组抗体识别 B 细胞胞浆内及膜表面μ链并可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 HB_C-IgM 复合物。本组抗体间彼此加合可提高检测的灵敏性。抗 IgM(μ链)单克隆抗体对研究人 B 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功能提供了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BALB/c被毛突变无毛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数目及比例 ,并与BALB/c裸鼠及BALB/c正常小鼠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反应及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数目及比例。结果 BALB/c被毛突变无毛小鼠、稀毛小鼠的L3T4+ 、Ly - 2 + T细胞亚群比例分别为 2 3.41± 1.73、6 .4± 1.5 1和 2 6 .6± 2 .79、6 .7± 0 .74,BALB/c正常小鼠的L3T4+ 、Ly - 2 + T细胞亚群比例为 31.5± 3.14、8.6± 1.0 5。结论 不同于BALB/c裸鼠 ,BALB/c被毛突变无毛小鼠、稀毛小鼠由于有胸腺 ,其脾脏L3T4+ 与Ly - 2 + T细胞亚群比例接近于正常BALB/c鼠 ,提示其具有基本正常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抗鼠IgG和IgM免疫血清是实验诊断及单克隆抗体研究工作中的重要试剂。为开展单克隆抗体研究工作,我们于1981年制备了羊抗鼠IgG及羊抗鼠IgM免疫血清。本文报告这一试验方法和结果。材料与方法正常小鼠血清:由本院动物处领取正常小鼠用腋下或颈动脉放血分离血清,取178只正常小鼠分离出47毫升血清,取同样小鼠166只在尾静脉注射10%羊红细胞盐水(0.2—0.3ml/只),6—7天后放血分离血清41毫升。兔抗鼠IgG及兔抗鼠IgM样品血清:由中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诱导剂是聚核糖肌苷酸-聚胞嘧啶核糖核苷酸、聚L-赖氨酸和羧甲基纤维素的复合物,简称Poly(ICLC),于照前6小时,以剂量1.25mg/kg 腹腔注射给荷Lewis 肺癌的C57BI 种小鼠(皮下接种瘤细胞3×10~4和3×10~5两组),小鼠肿瘤体积达450mm~3±100mm~3时进行照射,给Poly(ICLC)后6小时干扰素达血浆峰值,用~(60)Coγ线,出光率140.5CGy/分,每周照射2次,每次400CGy,总剂量1200CGy,干扰素诱导剂用3次。照后观察肿瘤体积变化及动物死亡情况,计算平均存活时间。实验分三组,给Poly(IC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