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构造柱加固砌体墙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内构造柱抗震加固砌体墙的方法,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6.6,对单调水平荷载下,内构造柱加固墙体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其与外构造柱加固墙体及未加固砌体墙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虽然加固后墙体的抗剪承载力提高得并不显著,但加固后墙体的延性系数却显著提高了,其中内构造柱加固墙体延性系数比未加固墙体提高了121.1%,比外构造柱加固墙体提高了26.6%。这种新的加固方法能显著提高砌体墙的抗震性能,具有好的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力,适用于既有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在设计时,首先应根据砌体结构的实际状况,确定隔震目标,选定隔震支座,然后计算出水平向减震系数,对上部结构采用折减后的地震力进行抗震验算,对隔震层按罕遇地震进行承载力计算,下部结构按设防地震进行承载力验算,并按罕遇地震进行抗剪承载力及层间位移角验算。增加隔震层改变了原有砌体结构下部墙体的传力方式,应对隔震层顶面托梁及下部基础进行加固设计。对于无地下室的砌体结构,尚应在正负零增加钢筋混凝土楼盖。在隔震加固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施工过程验算,确保竖向力由原墙体传递至隔震垫的过程安全可靠。隔震沟宽度应大于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水平变形的1.2倍,且≥200mm。隔震主体施工完成后,应对周边附属设施及管线做相应柔性连接处理。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区中小学学生宿舍楼的结构大多为砌体结构,由于砌体结构存在强度低、易脆性破坏、整体性差等缺陷,因此对砌体结构宿舍楼的抗震加固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一个实际工程介绍了砌体房屋抗震鉴定及加固的一般过程,并提出了一种用钢板组合构造柱代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墙体后嵌水平钢筋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4.
根据某多层砖混结构住宅的现状及鉴定结论,采用增设构造柱和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的方法对其进行抗震加固设计,并通过结构设计软件PKPM对其进行抗震验算,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增强墙体的抗剪与抗压承载力,满足抗震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一幢两层幼儿园教学楼房屋的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案例为切入点,对地基承载力的判定、砌体墙受压承载力的计算,以及对新增构造柱加固、楼面整体性加固等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对地基承载力的判定提出了间接判定法,对砌体墙受压承载力常见的电算误区进行剖析后介绍了一种手工复核的计算方法。在结构加固方面,介绍了钢筋网水泥复合砂浆砌体组合构造柱的做法,以及在预制板底增设整浇层以加固楼板整体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上海地区中小学砌体结构校舍进行抗震安全调查与鉴定分析,主要抗震性能缺陷为房屋整体性、抗震性能较差、材料强度偏低,达不到抗震规范要求、部分墙体裂缝及地基沉降,竖向承载力不足、缺少必要抗震构造柱,不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分别按当多层砌体结高度、层数超过规定限值时、抗震承载力,结构整体性不足及房屋中存在易倒塌部分情况介绍了相应的加固措施。并结合综合抗震能力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的上海一在役中学多层砌体结构校舍为例,进行加固设计包括新增构造柱和圈梁、新增构件与原砌体结构连接、新增叠合层及局部墙体加固。通过对多层砌体结构校舍进行的科学合理抗震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及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为增强高层建筑砌体结构墙体承载能力,确保建筑砌体结构加固稳定性,提出高层建筑砌体结构无损加固技术.结合某市高层建筑小区加固工程概况,在高层建筑砌体结构加固工程常见的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设计高层建筑砌体结构无损加固原则,确定高层建筑砌体结构无损加固工程实施方案,对高层建筑砌体结构进行无损加固.采用最大拉应力理论结合叠加法,计算无筋砖墙、钢板砖墙和构造柱砖墙的抗剪承载力,实现高层建筑砌体结构无损加固.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无损加固技术稳定性较好,能够有效增强高层建筑砌体结构墙体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外包钢加固原理,提出利用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的设计方法,采用钢格构柱代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新型加固方法,并通过工程应用实例介绍该新型加固方法用于加固房屋时的设计计算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9.
吴清  许锦燕  刘湘  江波 《建筑结构》2020,50(12):116-120
通过低强度砂浆砌体的抗震加固工程实例,依据现行加固规范《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702—2011)、《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2009)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DB 11/689—2016)相关规定及试验研究结果,分析了低强度砂浆砌体加固,提出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比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具有更好的适宜性及经济性;同时结合相关试验及规范,计算分析了水平钢筋、新增混凝土强度和原砌体砂浆强度变化对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砌体抗剪承载力与原砌体抗剪承载力比值的影响,对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设计计算、构造措施提出了控制抗剪承载力增强系数和加强接触面粘结力的构造要求。低强度砂浆砌体结构加固应优先选择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采用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时,墙体抗震承载力增强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应补充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19世纪80年代末多层砌体结构抗震加固及改造实际工程,分析论证了采用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约定对结构加固成本的影响。对原有砌体墙加固方案进行了加固效果比较。着重介绍了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方法的设计过程及施工中遇到的难点;为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转变要求,利用钢筋混凝土双梁托换墙体拆除加固技术,对原有砌体墙开大洞,使原有多个小开间房间联通并形成一个整体空间,分析了由于砌体墙体开洞后抗侧刚度的变化,造成对周围墙体内力的影响;提供了钢筋混凝土托换梁的内力计算方法及设计构造;总结了砌体结构托换墙体施工时注意事项及经验,为今后同类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