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明确影响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探讨改善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自编的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心内科12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PSQI总分为10.61±5.47,69%的患者有睡眠质量问题,睡眠影响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和医源因素。结论:心内科患者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患者提高睡眠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效改善老年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睡眠指导、用药护理、症状护理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评分及睡眠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睡眠障碍是重症患者在ICU停留期间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发生率为14%~50%。目前,联合应用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是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文章描述了ICU重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ICU睡眠障碍对患者的不良影响、ICU重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ICU重症患者睡眠监测的方法、目前ICU睡眠障碍的治疗及进展。如何真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ICU护士对患者睡眠的管理能力,以及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对40名ICU护士进行患者睡眠管理培训。将89名患者按照入住ICU的时间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接受睡眠管理培训的护士进行睡眠管理。结果培训后ICU护士的睡眠管理能力测评得分由培训前的(59.87±13.63)分上升至(80.89±15.02)分(P<0.01);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8.98±3.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27±4.01)分(P<0.01)。结论对ICU护士实施患者睡眠管理培训可以提高其睡眠管理的能力,对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正确评价,采取改善睡眠的措施,进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33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不同原因,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知识教育,改善睡眠环境等措施.结果 33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主要因素为环境陌生、日间活动量减少、吵闹、恐惧及糖尿病饮食等.患者睡眠时间、临床症状及血糖值较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差,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全球人口期望寿命的延长和外科手术安全性的提高,老年患者对手术的需要量不断增长。谵妄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康复延迟,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降低,甚至病死率增加。睡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精神健康至关重要,而术后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国外研究发现,睡眠障碍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发生率件50%-80%。睡眠障碍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对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采用耳穴帖压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与并发症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调查表,对56例青光眼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状况平均总分为30.6分,为中度睡眠障碍;影响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质量的前3位因素是:激素药物不良反应、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Health Status Short Form,SF-36)对75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本组患者的PSQI总分为7.89±4.36,高于正常老年组(P0.05),33例(44.0%)患者睡眠质量差。睡眠质量好的患者除社会功能外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睡眠质量差者(P0.05,P0.01);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结论本组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影响其生活质量,建议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睡眠评估的方法,如多导睡眠描记术、患者自评法和护士评估法等;阐述了ICU患者睡眠质量情况,患者睡眠质量不佳主要与环境因素、护理操作、药物作用、机械通气,以及患者自身疾病和心理因素有关;提出了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岩华  唐萌 《护理学杂志》2012,27(15):26-27
目的 探讨Berlin问卷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进行护理评估与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对210例房颤住院患者采用Berlin问卷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危组和低危组,并对55例患者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指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危组患者减轻体质量,禁烟酒,侧卧睡眠,避免服用镇静安眠药等护理干预.结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危组118例、低危组92例.55例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中41例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Berlin问卷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敏感性为95.1%,特异性为35.7%,阳性预测值为81.2%,阴性预测值为31.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危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鼾声响度减低有效率达61.9%.结论 Berlin问卷是房颤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较好的护理评估及指导护理干预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患者睡眠质量的认知及管理状况,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ICU患者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名ICU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ICU护士普遍知晓睡眠质量的重要性,对睡眠质量相关知识的认知匮乏,睡眠质量评估缺乏规范化工具,睡眠质量的管理措施参差不齐,影响睡眠质量管理的因素较多。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睡眠质量管理现存的问题,制定相应规范化的管理策略,加强护士睡眠相关知识的学习,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正确评估,有效解决患者睡眠问题,以提高ICU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Health Status ShortForm,SF-36)对75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本组患者的PSQI总分为7.89&#177;4.36,高于正常老年组(P〈0.05),33例(44.0%)患者睡眠质量差。睡眠质量好的患者除社会功能外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睡眠质量差者(P〈0.05,P〈0.01);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结论本组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影响其生活质量,建议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8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采用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及里兹睡眠评估问卷(LSEQ)对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LSEQ得分增加100分以上患者44例(91.67%),且LSEQ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显著提高,睡眠质量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 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术是短时间内纠正慢性失眠患者睡眠债务行之有效的方法.配合规范化的护理是确保其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行为与应对方式及其心理干预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行为、应对方式及其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睡眠行为特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72例失眠症患者(干预组)和72例睡眠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测评,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干预前睡眠的不合理信念、非功能性睡眠行为和夜间焦虑以及自责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睡眠效率以及解决问题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经过8周的心理干预后,失眠症患者睡眠的不合理信念、非功能性睡眠行为和夜间焦虑以及解决问题、自责因子分与入组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存在睡眠的不合理信念、非功能性睡眠行为和夜间焦虑,解决问题能力低,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行为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正念训练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6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念训练,如观看光碟、葡萄干练习、正念呼吸练习等。结果实施8次后,观察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和睡眠质量总体得分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正念训练干预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睡眠与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胃肠疾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有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睡眠障碍导致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消化系统黏膜病变,这此病变同时加重睡眠障碍,二者互为因果.提出在积极治疗胃肠疾病的基础上尽可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高龄患者机械通气初期睡眠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2010.1~2011.6收治RICU的50例高龄患者机械通气初期睡眠情况进行评估,用自编调查表研究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50例患者PSQl评分7.86±4.28分,其中有睡眠问题的占64%;引起的原因有年龄、环境陌生、医源性干扰、生理和心理不适。结论:RICU高龄患者机械通气初期睡眠差,其影响因素多,护士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护理对策,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高龄患者机械通气初期睡眠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2010.1-2011.6收治RICU的50例高龄患者机械通气初期睡眠情况进行评估,用自编调查表研究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50例患者PSQl评分(7.86±4.28)分,其中有睡眠问题的占64%;引起的原因有年龄、环境陌生、医源性干扰、生理和心理不适。结论:RICU高龄患者机械通气初期睡眠差,其影响因素多,护士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护理对策,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剥夺的集束护理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剥夺的集束护理干预策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方法将重症监护室有睡眠剥夺现象的患者326例按入住时间分为对照组160例和观察组1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睡眠卫生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包括改善环境、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建立相对固定的作息制度、对病理生理因素的干预、提高患者应对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各维度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进行睡眠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