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土壤中筛选到1株蓝色素产量较高的放线菌,命名为Cya-5.对蓝色素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甘油20 g/L、KNO31 g/L,K2HPO40.5 g/L,MgSO4.7H2O 0.5 g/L,FeSO4.7H2O 0.01 g/L,NaCl 0.5 g/L,pH=8.5,装液量为100 mL/250 mL三角瓶、30℃发酵96 h,发酵液的A590总值达到12.02.利用碱沉法提取发酵液中的色素物质,粗提物色价可达到45.8.  相似文献   

2.
对产海藻糖酿酒酵母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得到的最适条件为:每升发酵液中葡萄糖10 g,酵母膏7.5 g,尿素7.5 g,KH2PO42.5 g,Na2HPO42.5 g,微量元素液7.5 mL,发酵初始pH为7.0,对数生长期培养温度选择30℃,稳定期培养温度37℃,装液体积分数40%。摇瓶优化后海藻糖质量比为152 mg/g,约为优化前的2.3倍。选用最优条件在5 L发酵罐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两次补料,确定最佳培养时间为52 h,在该时间海藻糖产量为1 072 mg/L,比摇瓶中培养的最高值831mg/L高出241 mg/L。  相似文献   

3.
鞘细菌液体发酵生产PHB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摇瓶培养鞘细菌,采用次氯酸钠.氯仿法提取PHB,浓硫酸氧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PHB含量,研究碳源、氮源、初始pH、温度、装液量及发酵时间等因素对生物量和PHB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甘油和蛋白胨为碳源和氮源,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50 g/L和3.0g/L,其他适宜营养条件为MgSO4.7H2O 0.2 g/L,CaCl2 0.05 g/L,FeCl3 0.01 g/L,KH2PO4 0.07 g/L,H3BO30.005 g/L;适宜pH值7.0;适宜温度35℃,接种量1.0%,用250mL三角瓶装100 mL发酵液.发酵至54 h时开始限氧,发酵72 h.在上述条件下100 mL发酵液的PHB产量最高可达10.58 mg.  相似文献   

4.
L-丝氨酸发酵生产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实验对产L-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L-丝氨酸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优化后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经过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味精 25 g/L,玉米浆 40 g/L,K2HPO4 1.0 g/L,MgSO4 1.0 g/L.其最佳培养条件为500 mL三角瓶装液体积50 mL,摇床转速220 r/min,培养温度37 ℃,pH值 7.5,种子培养时间10 h,发酵培养时间22 h.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发酵液中L-丝氨酸的质量浓度为25.97 g/L,比优化前提高了45.1%.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子实验对产L-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L-丝氨酸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优化后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经过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味精25 g/L,玉米浆40 g/L,K2HPO4 1.0 g/L,MgSO4 1.0 g/L.其最佳培养条件为500 mL三角瓶装液体积50 mL,摇床转速220 r/min,培养温度37℃,pH值7.5,种子培养时间10 h,发酵培养时间22 h.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发酵液中L-丝氨酸的质量浓度为25.97 g/L,比优化前提高了45.1%.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数株红酵母培养后发酵液中菌体生物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比较,从中选出了1株产类胡萝卜素能力较强的红酵母RY-98,研究了该菌株产类胡萝卜素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并对其主要营养与环境条件进行了选择及优化,获得了最佳发酵条件:葡萄糖40g/L,(NH4)SO410g/L,酵母膏3g/L,番茄汁2ml/L,花生油0.5m/L,接种量30ml/L,初始PH6.0,250mL,三角瓶中培养基装置为40mL,在此初步优化的培养条件下,红酵母RY-98经72小时摇瓶发酵,其生物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产量分别可达26.8g/L,386.9ug/g和10.4mg/L,依次比初筛中提高了34.7%,15.6%和55.2%。  相似文献   

7.
产黄嘌呤氧化酶节杆菌X7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节杆菌X7产黄嘌呤氧化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产酶条件为:葡萄糖15g/L,酵母膏4 g/L,黄嘌呤14 mmol/L,KCl 10 g/L,发酵时间26 h,产酶活力提高至315.84U/g,每L发酵液总酶活为638 U.  相似文献   

8.
利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通过联合生物加工(CBP)技术发酵菊芋生料生成乙醇.在相同的发酵工艺条件下,分别考察四种搅拌桨对乙醇发酵的影响,包括发酵液的混合情况及乙醇浓度、醪液的黏度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三叶推进式搅拌桨能够明显提高乙醇产量,并减少发酵液静止区的体积,拆除挡板更适合高浓度菊芋生料的发酵.发酵初始干粉浓度为201 g/L,补料后菊芋干粉终浓度达到273 g/L时,48 h乙醇浓度达到78.11 g/L,乙醇对糖的得率为0.440 7,为理论值的86.25%.此工艺为菊芋乙醇工业化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对Lactobacillus plantarum YM-4-3菌株发酵合成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培养基配方及各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L.plantarum YM-4-3菌株发酵生产GABA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培养基初始pH 6.0,35℃厌氧静置发酵96 h;最佳培养基配方为:Lab-lemco'powder,4 g/L;蛋白胨,15 g/L;酵母浸膏,6 g/L;Tween-80,1 mL/L;磷酸氢二钾,2.0 g/L;蔗糖,20.0 g/L;四水硫酸锰,0.05 g/L;柠檬酸三铵,2.0 g/L;七水硫酸镁,0.2 g/L;乙酸钠,5.0 g/L;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30 g/L(即3%,w/v).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L.plantarum YM-4-3菌株发酵液中GABA含量可高达15.09 mmol/L.  相似文献   

10.
磷脂酶D可以催化合成磷脂酰丝氨酸,为了得到高活力的磷脂酶D,采用蛋黄平板法从油脂厂区的土壤中筛选出产磷脂酶D的菌株X1。通过摇瓶培养,用TLC薄层层析法测定酶活力,达到2 023U/L。对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为碳源10g/L,蛋白胨为氮源15g/L,发酵温度为30℃,发酵液初始pH为7,摇床转速为180r/min的发酵条件,酶活力达到最大,为7 330U/L。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熟化发酵污泥的性能及挖掘其剩余有机碳源和能源,向熟化发酵污泥中投加NaCl与NaOH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通过投加0g/L、5g/L、15g/L、20g/LNaCl,分别考察不同盐度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性、内碳源再提取情况及脱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初期,5g/L、15g/L及20g/LNaCl试验组与0g/LNaCl试验组相比均可以促进熟化发酵污泥EPS释放且生成挥发性脂肪酸,其中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与原熟化发酵污泥相比水解率可提高36%,酸化率可提高34%,氨化率可提高40%。发酵后期5g/L试验组与0g/L、15g/L及20g/LNaCl试验组相比加速EPS和可挥发性脂肪酸分解,同时发现,NH4-N含量随着盐度提高而增加,PO43--P含量随着盐度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后5g/LNaCl条件下可改善发酵污泥脱水性,15g/L及20g/L条件下恶化了发酵污泥脱水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化学恒电流技术在铜基体上沉积制备了Ni-Co-Cr三元合金镀层,研究了柠檬酸钠、硼酸及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柠檬酸钠的浓度为200 g/L,糖精的浓度为1.4 g/L,硼酸的浓度为40 g/L,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浓度为0.18 g/L,在此条件下沉积的合金镀层耐蚀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CaCl2作为沉淀剂,处理冶金萃取废水脱除SO24-离子,当原水ρ(SO24-)为103.0g/L,投加ρ(CaCl2)为82.18g/L,出水ρ(SO24-)最低880mg/L,去除率在99.15%;回收CaSO4纯度95%-98%,经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在pH=11.2,极板间距为7mm,电解时间60min,获得氯离子质量浓度为3 200mg/L,氢氧根为40g/L的回用水,完全满足了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枯草芽孢杆菌FM208849产果胶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草芽孢杆菌FM208849是从罗布麻表皮中筛选到的一株高效产果胶酶的菌株,对罗布麻的生物脱胶效果明显。本文从菌种生长与诱导物两个方面对枯草芽孢杆菌FM208849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所产果胶酶催化反应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最佳产酶培养基为果胶与葡萄糖共4 g/L(质量比为1∶3),牛肉膏15 g/L,NaCl 2 g/L;最佳发酵时间为24 h。初步测定果胶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9.5,其分子质量在39.3 ku左右。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自制阳离子蛋白类浆料对毛涤混纺纱进行上浆,研究其上浆工艺、浆纱的退浆工艺以及上浆后并退浆的毛/涤织物的染色性能。通过研究优化出了毛涤纱最佳上浆工艺为:浆液质量浓度10%;最佳洗呢(兼退浆)工艺为:4g/L Na2CO3,1g/L皂液,40℃处理40min,浴比1:20;浆纱并经洗呢(兼退浆)后毛/涤织物Lanasol染料最佳染色工艺条件:醋酸用量为1ml/L,90℃保温染色1h,再用1.5g/L碳酸钠在60℃固色20min。并评价该浆料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浆料可以有效的提高浆纱的强力,减少纱线的毛羽,同时浆纱经适当条件的退浆后,染色性能显著提高,但耐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有所降低,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木棉纤维由于染色性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为探究木棉纤维的染整工艺,首先对木棉/棉针织面料进行前处理,然后对处理过的针织面料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探究。通过对K/S值分析得到,食盐的最佳用量为40g/L,纯碱的最佳用量为15g/L时,工艺最佳。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制聚偏氟乙烯疏水平板膜,通过改变进水温度、进水流量、冷侧真空度及进料浓度等影响因素,对真空膜蒸馏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进水温度(40-65℃)、进水流量(1.8-17.5 L/h)、冷侧真空度(0.038-0.093 MPa)的增加,膜通量呈增大趋势,最大可达39.22kg/(m^2·h);随进料NaCl溶液浓度(1-40 g/L)的增加,膜通量减小,截留率增加。在40 g/L时,膜通量仅为9.59 kg/(m^2·h),截留率达到98.6%。  相似文献   

18.
采用脉冲电镀方法在紫铜片表面制备均匀光亮光滑的镍镀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分析,并对其镀层结合力、孔隙率、耐磨性等测试考察镀层性能和结构.为获取最适宜的工艺参数,研究脉冲温度、平均电流密度、占空比对镍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通过磨损失重测试,脉冲电镀镍镀层的耐磨性能远远高于直流镍镀层.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镍300 g/L、氯化镍50 g/L、硼酸40 g/L、平均电流密度为3 A/dm2、占空比为50%、镀液温度为40~60℃.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脉冲条件下,镀层结构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细化,从而获得致密、平整、均匀、光亮的镀层,且镀层与铜基体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进行胰蛋白酶的固定化实验。实验条件:壳聚糖0.2g,交联剂浓度9%,交联温度30℃,交联时间2h,加酶量0.8mg,pH值8.0,固定化时间1h,固定化温度4℃。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5℃,比溶液酶提高了15℃,活力回收率为50.8%。此外进行了利用固定化胰蛋白酶制备酪蛋白磷酸肽(CPPs)的实验,测定了其持钙能力,发现CPPs浓度为0.5g/L和0.2g/L时能完全阻止磷酸钙沉淀生成,浓度为0.1g/L时能使磷酸钙沉淀生成推迟20min,浓度为0.06g/L和0.04g/L时能使磷酸钙沉淀生成推迟10min。  相似文献   

20.
利用污泥半焦的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吸附实验,并得出最佳条件.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为40 ℃, 溶液pH 值为11, 半焦投加量为2 g/L, 吸附时间为30 min,亚甲基蓝的质量浓度为15 g/L时,污泥半焦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可高达89.79%,污泥半焦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