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睡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治疗59例2型糖尿病伴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59例,予睡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0周后,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体重指数治疗前后变化的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明显下降(P〈0.05);体重指数无明娃变化(P〉0.05)。结论睡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伴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患者疗效好,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
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列美脲(Glimepiride)是新一代的磺脲类降糖药,甘精胰岛索(Glargine)是长效胰岛索类似物。二者均为长效制剂。二者联合方便,依从性好。本研究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DM)患者改用格列美脲加甘精胰岛素,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及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资料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予格列美脲或二甲双胍进行干预,比较第三代磺脲类药物与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第3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杀手,我国糖尿病人数已达1亿多人。2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在就诊初期即需服用口服降糖药。此类药物的种类较多,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临床使用也各有特点。1胰岛素促泌剂1.1磺脲类1.1.1代表药物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1.1.2作用机制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磺脲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释放。1.1.3作用特点磺脲类降糖药起效一般需要半小  相似文献   

5.
口服降血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菊菊  王纪敏 《新医学》2002,33(10):619-620
1引言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血糖药、胰岛素、防治并发症的药物及中医中药治疗,但口服降血糖药还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将近年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其临床使用作一论述。2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2.1促胰岛素分泌药2.1.1磺脲类①第一代磺脲类,有甲苯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已很少应用;②第二代磺脲类,目前应用广泛,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及其缓释剂、格列喹酮、格列波脲等;③新一代磺脲类,格列美脲具有促胰岛素分泌和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增敏)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6.
格列美脲与诺和龙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格列美脲是新一代的长效磺脲类降糖药物,它在胰岛β细胞表面上的作用受体与传统的磺脲类不同;而诺和龙为苯甲酸衍生物,属非磺脲类的促泌剂,它在胰岛β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与传统的磺脲类药物也完全不同,二者均属于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为了比较二者的疗效及观察在初发的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我们做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IG组)和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组(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BG、HbA1c均明显下降,但IG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P〈0.01)。结论格列美脲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磺脲类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康平县人民医院2017年8月到2019年12月诊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A、B、C组(每组60例),A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格列美脲,B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格列美脲,C组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60例2型糖尿病伴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SF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SFS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治疗前后变化的情况。结果 FPG、PBG、HbA1c、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SFS患者方法简单易行,依从性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杨伟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44-2046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54例老年T2DM患者口服格列美脲(亚莫利)1~4mg/d,总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体质量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格列美脲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P〈0.05或P〈0.01),发生低血糖反应2例(3.7%).[结论]格列美脲治疗老年T2DM安全、有效,适合作为老年T2DM患者的首选磺脲类降糖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也较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故同步治疗可防大血管并发症,降低致残、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但临床用药种类数量繁多,服药时间要求复杂,长期治疗使病人服药依从性降低,从而降低疗效。格列美脲是新一代磺脲类降糖药,每天一次可24小时控制血糖,不仅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也改善胰岛素抵抗,且肝肾、心脏毒副作用小。本文对50例患者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病人中.CIIS(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紊分泌)与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关系.进一步揭示糖尿病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机理。方法 选择病例时.排除B细胞以外的因素所导致的暂时性磺脲类药物失效。设立正常组、普通糖尿病组和试验组(糖尿病继发磺脲类药物失效组)。然后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使普通糖尿病组和继发磺脲类药物失效组血糖恢复正常。检测强化治疗前、后胰岛素兴奋试验中血中胰岛素、C肽各点浓度进行分析。结果 统计分析表明:三组病人0点的胰岛素和C肽无明显差异,1点三组间有明显差异(正常组最高.实验组最低);2点,正常组与普通组无差异.而与试验组差异明显;3点.试验组与正常组无差异.而与普通组差异明显。结论 糖尿病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时.B细胞分泌功能缺陷可能是其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格列美脲(万苏平)与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血脂、血红蛋白、血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1例T2DM患者,采用格列美脲与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格列美脲与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后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格列美脲与胰岛素治疗2糖尿病效果显著。结论:格列美脲与胰岛素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备选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4.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All EBM Reviews)、CNKI、万方、维普、CBM。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对数据不能合并者,则进行描述性的定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个RCT进行分析。由于纳入的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提供不充分,未进行合并分析。6篇文献质量均为B级。研究结果显示格列美脲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提高餐后血浆胰岛素的效果与安慰剂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研究报道格列美脲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对空腹血浆胰岛素(FI)的影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个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RCT结果均提示格列美脲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基于当前证据,格列美脲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和餐后血糖,提高空腹和餐后血浆胰岛素,且不良反应轻微,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又安全的磺脲类药物。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磺脲类药物往往能有效控制血糖,但随时间延长疗效降低、血糖升高,发生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SFS)。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是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与难题之一,其发生率以每年5%~10%速度递增。本研究采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补充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患者应用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的疗效比较。方法:对99例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和二甲双胍组,格列美脲组49例,口服格列美脲4~6mg/日。二甲双胍组50例,口服二甲双胍1.5g/日。两组观察治疗3个月,于第4周、第8周、第12周抽血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都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Ins及C-P水平虽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③疗效与副作用对比,二甲双胍组有14例出现上腹部不适,9例出现轻度腹泻,但未影响治疗观察,格列美脲组无明显副作用,两组均无低血糖反应发生。结论: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对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患者均有效。而格列美脲的副作用少,宜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磺脲类继发失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胰岛素皮下连续脉冲式输注,CSII)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8例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胰岛素泵2、4周强化治疗。结果: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都有明显下降(P〈0.01),餐后2hC肽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于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CSII强化治疗为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联合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中效胰岛素组20例和胰岛素组20例。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及体重变化,结果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联合治疗组的胰岛素用量少,体重的增加及低血糖的发生事件均较少。结果对于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可以成为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磺脲类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发生继发性失效,一年半来作者对我院收治的21例2型糖尿病磺脲类失效患者使用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进行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瑞格列奈(诺和龙)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DM)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进行评价。方法 停用原口服的磺脲类降糖药物(SU),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后,3餐前口服瑞格列奈,每晚22:00给予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结果 治疗前后血糖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疗效明显,方法简单,可避免1日多次注射胰岛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