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离的柴胡-黄芩水提液各有效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发热小鼠模型的退热影响.方法:柴胡-黄芩水提液经AB-8型大孔树脂柱净化,依次用水,20%,40%,60%和90%乙醇梯度洗脱,通过化学反应检识,合并组成相近的流份得到4个部位;观察各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发热模型的退热作用.结果:柴胡-黄芩水提液经分离得到的4个部位分别为糖类(A)、皂苷类(B)、皂苷及黄酮苷类(C)、黄酮苷元及皂苷元(D);4个部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P<0.05),其中以D部位的退热作用最好(P<0.01).结论:柴胡-黄芩水提液退热作用涉及多个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柴胡与葛根配伍在解热、抗炎等方面的作用。方法: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柴胡组、葛根组、柴胡葛根3∶2组、柴胡葛根4∶5组共7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采用20%的干酵母悬液10 mL.kg-1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建立发热模型。观察柴胡、葛根及其不同配伍比例的各组中药煎剂10 g.kg-1对发热大鼠的体温以及血清中炎性介质白介素-1β(IL-1β)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结果:柴胡、葛根及其不同配伍比例均具有降低发热大鼠体温和血清中IL-1β,MPO的作用,与模型组比(P<0.05或P<0.01)但配伍应用后作用明显优于单味柴胡或葛根。结论:柴胡与葛根配伍在解热、抗炎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发挥解热、抗炎的最佳配伍比例为柴胡葛根4∶5。  相似文献   

3.
柴葛合剂治疗外感发热4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解表退热、清热解毒中药配伍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柴葛合剂 (柴胡、葛根、金银花、玄参、蒲公英、石膏、羌活、僵蚕等 )治疗本病 40 0例 ,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4%,对照组总有效率6 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提示 :柴葛合剂对外感发热有明显退热 ,缓解症状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柴胡和黄芩配伍解热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柴胡黄芩配伍解热抗炎作用,阐明配伍与药效学的关系.方法 按照柴胡和黄芩比例1∶0、1∶2、1∶1、2∶1、0∶1的比例制备1g/mL的受试药.采用2,4-二硝基苯酚和干酵母分别制备大鼠发热模型,混合致炎液制备小鼠耳肿胀模型,分别观察5种受试药液对2种大鼠发热模型和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结果 不同比例配伍受试药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模型的影响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柴胡黄芩1∶2组和黄芩组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它三组没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干酵母致热大鼠模型的影响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柴胡黄芩配伍1:1组、黄芩组、柴胡黄芩配伍1∶2组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柴胡黄芩2∶1组和柴胡组没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不同配伍比例对小鼠耳肿胀度、耳肿胀抑制率的影响表明,黄芩组和柴胡黄芩1∶2组抗炎作用较为明显,其它三组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配伍比例对于解热抗炎作用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强度,其中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模型以柴胡黄芩1∶2配伍作用最强,而对干酵母发热模型则柴胡黄芩1∶1配伍组表现较好.抗炎作用则主要与配伍中所含黄芩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20%的干酵母悬液10mL/kg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观察柴胡、葛根及其不同配伍比例对发热大鼠体温以及血清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发现柴胡、葛根及其不同配伍比例均具有降低发热大鼠体温以及血清中iNOS活性和NO含量的作用,在解热、抗自由基损伤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配伍优势。发挥解热、抗自由基损伤的最佳配伍比例为柴胡葛根4:5。  相似文献   

6.
柴葛退热止咳颗粒剂是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研制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功。自1986年用于临床以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肺炎等病疗效显著。为了探讨该药的作用机理,本方应用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致家兔发热,观察其降温作用,对鸡胚内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对鼠肺炎病毒及肺指数的抑制作用。 材料和方法 实验用药物为柴葛颗粒剂(柴胡、葛根、黄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鳖血柴胡炮制前后“物质-效应”变化,阐释炮制对其“清肝退热”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中药非靶标代谢组学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阐释物质基础变化与“清肝退热”作用相关性;通过2,4-二硝基苯酚致发热大鼠模型及肝脏代谢组学评价鳖血柴胡的解热作用,阐释效应变化与“清肝退热”作用相关性。结果 鳖血柴胡炮制前后的物质基础变化,在中医证候学上更侧重影响肝经,与风热、火热、湿热、血热等热证呈现证素相关性。解热药效学显示鳖血柴胡具有与生柴胡相似的解热作用,并对发热过程中的肝脏代谢物的影响较显著,具有肝脏损伤保护的优势。结论 “物质-效应”的代谢组学变化显示,炮制可促进鳖血柴胡“清肝退热”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选莪葛胶囊提取纯化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以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得率为指标,正交试验筛选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葛根总黄酮.结果 优选的工艺条件为:莪术粉碎成20目粗粉,加8倍量水提取5h;葛根以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50 min;经大孔吸附树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醇提物及其树脂洗脱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100μg/kg)法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醇提物组和树脂洗脱组。记录灌胃给药后0.5、1、1.5、2、2.5、3、3.5、4、4.5、5、5.5、6、7、8小时大鼠的体温,绘制体温曲线,测定8小时肝组织髓过氧化酶活性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体温呈明显三相热变化趋势,升温峰值(1.97℃)出现在造模后4小时,8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蓝萼香茶菜醇提物及其树脂洗脱部位显著地降低了大鼠体温峰值;同时有效地抑制了肝组织中髓过氧化酶活性,降低了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含量水平;蓝萼香茶菜的树脂洗脱部位在降低大鼠体温峰值方面略胜一筹。结论蓝萼香茶菜醇提物及其树脂洗脱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可能与抑制髓过氧化酶活性,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龙芩草喷雾剂的解热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龙芩草喷雾剂的解热作用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药理作用的相关机制和"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方法:耳缘静脉注射脂多糖造成家兔发热模型,并用脂多糖造成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模型.观察使用药物前后家兔体温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龙芩草喷雾剂能够拮抗脂多糖导致的体温上升,缓解发热反应,抑制脂多糖引起的TNF-α含量增多.结论:龙芩草喷雾剂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NF-α分泌的异常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LC-MS技术与活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阐明大黄解热药效物质基础。利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灌胃大黄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萃取物,测定并记录给药后0.5,1,2,3,4,5 h的大鼠肛温,比较各部位对大鼠体温升高的抑制率,得到大黄解热活性部位。再采用UPLC-ESI-Orbitrap-MS/MS技术对活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其活性成分。与模型组比较,大黄乙醇提取物组体温增高在各测定时间点均有减少且3 h后效果显著,给药后3,4,5 h,其对大鼠体温增高的抑制率分别为38.7%(P<0.05),78.2%(P<0.01),72.4%(P<0.01);正丁醇和水部位在早期也都表现出一定的解热活性,给药后1 h,二者的抑制率分别为28.1%(P<0.01),24.9%(P<0.05);而其他部位的解热作用均不明显。经LC-MS/MS分析,从正丁醇部位鉴定了33个化合物,水部位鉴定了12个,共包括10个鞣质、15个蒽醌苷、4个蒽酮苷、1个酚苷、1个萘衍生物、1个蒽醌和1个蔗糖。结果表明大黄具有明确的解热作用,而且鞣质和蒽醌苷类成分为其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与葛根配伍对糖尿病脂肪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作用,明确其调控血糖血脂机制。方法将86只SPF级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金芪降糖组、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配伍组,正常组11只,其余各组15只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2%STZ(46 mg/kg)造模,同日各组分别予金芪降糖混悬液1.47 g/kg、黄芪2.7 g/kg、葛根1.35 g/kg、黄芪葛根汤4.05 g/kg灌胃,给药30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脂联素(APN)、葡萄糖转运体4(GLUT-4),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脂联素受体1(AdipoR1)、脂联素受体2(AdipoR2)、AMPK、GLUT-4、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PPARα)、PPARγmRNA。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PN、GLUT-4水平降低,AdipoR1、AdipoR2、AMPK、GLUT-4、PPARα、PPARγmRNA表达减少(P<0.05)。黄芪、黄芪与葛根配伍能升高模型大鼠APN、GLUT-4水平(P<0.05);黄芪、葛根及两药配伍能增加AdipoR1(葛根、黄芪与葛根配伍除外)、AdipoR2、AMPK、PPARα(葛根除外)、PPARγ、GLUT-4mRNA表达(P<0.05),黄芪促进AdipoR2、PPARαmRNA表达的作用优于两药合用,黄芪与葛根配伍调节AMPK、PPARγ、GLUT-4mRNA表达的作用优于单一用药(P<0.05)。结论黄芪、葛根及其配伍调节血糖血脂与调控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AMPK信号通路有关,黄芪葛根配伍调控血糖、血脂作用优于单一用药,可能与其促进APN、AMPK、GLUT-4、PPARγ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clarify the antipyretic effect of the Chinese materia medica, Violae Herba(Viola yedoensis), and its active fractions by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V. yedoensis extracts with differing polarities on body temperature, total white blood cell(WBC) count, WBC differential count, and total serum complement of rabbits with lipopolysaccharide(LPS)-induced fever. Methods The rabbits were treated with water and ethanolic extracts of V. yedoensis, as well as petroleum ether, ethyl acetate, and n-butanol fractions of the ethanolic extract at low-, mid- and high- doses. The LPS was injected via the ear vein of rabbits in model and treatment groups 30 min post-gavage. Their body temperature was measured at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and 6.0 h after the LPS challenge to calculate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thermal response index. After the las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determine the blood cell counts and total serum complement(CH50) level.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body temperatu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low-dose ethanolic extract group, low- and mid-dose petroleum ether fraction groups, and all three ethyl acetate fraction groups. Serum CH50 levels were lower in all treatment groups, except the ethanolic extract groups, than that in the model group,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V. yedoensi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blood cells of febrile rabbits challenged with LPS for 6 h. Conclusion The antipyretic effects of V. yedoensis are strong, and its active fractions are the petroleum ether and ethyl acetate fractions of ethanolic extract.  相似文献   

14.
基于GC-MS代谢组学技术的狭叶柴胡解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狭叶柴胡的解热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狭叶柴胡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生药40、20、10 g/kg)组、阿司匹林(100 mg/kg)阳性对照组,干酵母诱导SD大鼠发热后分2次给药.造模后5~10 h每隔1h观察大鼠的体温变化;采集造模后10 h大鼠血浆,进行GC-MS代谢组学分析,并寻找发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 阿司匹林具有很好的解热效果,在给药2h后体温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剂量的狭叶柴胡提取物使发热大鼠的体温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解热作用与剂量相关;高剂量组起效较快,在第1次给药后1h即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组在第2次给药后1h效果最好,体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大鼠体温在各个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体温曲线波动较大,表明药物在该剂量虽可干预体温的升高,但未产生明显效果.通过代谢组学技术指认了与发热相关的17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且不同剂量狭叶柴胡提取物均能调节这些标志物的改变.结论 狭叶柴胡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且与剂量相关,其可能从酶抑制、神经递质、糖脂代谢、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等多层面协同发挥作用,具有多靶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炽盛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血沉、甲状腺功能、全身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全身症状、体征、甲状腺激素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降低血沉水平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热毒炽盛证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葛根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葛根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研究葛根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脑组织中SOD,MDA的影响。结果:葛根黄酮能明显降低大脑中动脉大鼠脑含水量,缩小脑梗死体积,提高SOD的活性,减少缺血再灌大鼠MDA的含量。结论:葛根黄酮具有抗自由基损伤和保护缺血脑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威灵仙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威灵仙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威灵仙用70%乙醇回流提取后,上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后分别用30%,50%,70%乙醇洗脱,以威灵仙总皂苷的洗脱率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威灵仙总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威灵仙总皂苷主要富集于50%乙醇洗脱液部分,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容量为53.36mg/g,洗脱率达71.26%。结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威灵仙总皂苷是可行的,优选洗脱条件为用水洗去水溶性杂质,50%乙醇洗脱总皂苷。  相似文献   

18.
葛根麻黄颗粒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葛根麻黄颗粒的抗炎、镇痛、解热、免疫作用.方法: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评价其镇痛作用;用副伤寒三联菌苗致家兔发热和酵母致大鼠发热实验观察其解热作用;用炭粒廓清试验和羊红细胞(SRBC)致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DTH)试验评价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葛根麻黄颗粒生药18、36 g/kg能明显抑制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廓炎症肿胀,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葛根麻黄颗粒生药9、18、36 g/kg能够明显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热板痛阀值;葛根麻黄颗粒生药9、18、36 g/kg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生药36 g/kg对副伤寒三联菌所致家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葛根麻黄颗粒生药18、36 g/kg还可明显增强小鼠的吞噬细胞的功能及吞噬速率,生药36 g/kg明显抑制SRBC致小鼠迟发过敏反应.结论:葛根麻黄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解热、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可体现4味中草药柴胡、金银花、连翘和板蓝根解热药效的质量指标。方法:以4味药材的提取物、挥发油及其提取物 挥发油的混合物及对照品(布洛芬与双黄连口服液)为药物进行大鼠解热药效学实验。通过对样品紫外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对药效与紫外光谱主成分的典型相关分析,构建了可体现解热药效的光谱指标。结果:紫外光谱第一典型变量得到的药效排序与药效学实验结果一致。结论:以紫外光谱主成分得分表示的第一典型变量可作为体现上述4味药材解热药效强度的光谱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