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针对我国城镇供热的变迁,探讨了从传统的集中供暖收费发展到现阶段的分户计量供暖收费的形式和特点.针对现阶段分户计量收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户计量方法,即以室温为依据进行分户计量的收费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新模式不但能取消价格昂贵的量热仪表,大幅度降低收费成本,还能避免用户从邻居免费“蹭热”等不公平弊端.  相似文献   

2.
农田灌溉水精准计量收费是提高农田水利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试从农田灌溉水计量收费管理工作现状、精准计量收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加强精准计量收费管理工作入手,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集中供热计量收费和供热采暖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实施计量收费的意义,并结合国内热计量收费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钟声  刘伟 《科技信息》2010,(20):I0301-I0301
供热分户计量是以集中供热或区域供热为前提,以适应用户热舒适需求、增强用户节能意识、保障供热和用热双方利益为目的,通过一定的供热调控技术、计量手段和收费政策,实现按户计量和收费.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内外供暖计量收费的方法以及我国的现状、发现趋势,具体分析了供热成本中的各组成部分,详细给出了实行分户计量后供热收费的组成公式,为分户计量的实际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住宅商品化的发展,供暖计量及收费问题已成为建筑行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从负荷计算、管道及热表的安装、恒温阀传感器的设置、供暖管道的坡度设计、塑料管材的选用及标注等方面阐述了新建住宅实施分户计量供暖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住宅小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能耗检测、计量和收费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一个智能小区能耗自动检测计量收费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介绍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实例。该系统在检测、通讯和收费管理方面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与国内同类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 ,原收费体制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性。文章通过对收费体制的分析 ,介绍了实施计量收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住宅小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能耗检测、计量和收费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一个智能小区能耗自动检测计量收费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介绍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实例.该系统在检测、通讯和收费管理方面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与国内同类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1].  相似文献   

10.
在民用水源供给系统的建设中,对于水表计量管理水平要求日益增加,居民水表计量方式从单一的抄表收费到集成化表务管理及营业收费系统,使供水部门的计量管理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水表计量管理不仅仅是供水单位一方面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对节约水资源的节能生活理念的普及,形成一个绿色、良性的社会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11.
杨晋华 《太原科技》2011,(7):66-67,70
分析了国内外计量供热现状,从建筑维护结构和供暖系统的节能改造等方面,对集中供暖系统供热计量收费工作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适用于城市集中供热热网参数计量采集管理系统,系统为上、下二级分布式结构。系统下位机包括热网首端计量仪,以及60个通用供热网点参数计量终端机,下位机系统主要完成整个热参数实时检测及供热量计算。系统上位机为由486兼容机,彩色显示器,打印机及缓图仪组成的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系统具有全网通讯和数据管理功能,以及计算数据存盘(软盘)等,系统数据通讯采用串行异步通讯,有线传输,最远传输距离可达15km。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热量计量的基本原理和热费确定的基本原则,阐述了供热总费用的构成与计算原理以及用户热费的构成与计算原理。  相似文献   

14.
以水雷主装药的热刺激安全性因素为研究对象,选用RDX基PBX炸药作为主装药,通过Fluent软件进行仿真计算,着重分析烤燃过程中温升和装药尺寸对炸药热爆炸的影响规律,为提高水雷主装药安全性能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恒温烤燃时随着温度的上升,炸药的爆炸延滞期呈指数形式下降;炸药装药的点火温度与升温速率无关,随升温速率的提高,炸药爆炸延滞期呈现非线性下降趋势;不同升温速率下,随着装药尺寸的变大,点火位置逐渐从中心移动到药柱边缘处,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点火时间逐渐降低,且装药直径对点火时间基本无影响,点火温度先降低后升高,装药直径与点火温度为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房地产项目冷热源方案的经济分析 ,对两种不同形式的冷热源方案的一次投资费用、设备运行费用、维护管理费用等进行综合比较 ,提出合理的冷热源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热模条件下,采用电荷耦合器件图像测量和处理系统,对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内固体颗粒的运动、分布及相应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热通量的变化范围为3150~5 825 w·m~(-2),固体颗粒含率的变化范围为O%~2%.研究中定性地分析了由启动到正常运行的不同阶段,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内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结果表明,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启动阶段是一个非稳态过程;在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的稳态操作过程中,加热管可分为液-固两相段和汽-液-固三相段;固体颗粒的加入,增加了沸腾段的高度,并且对产生的汽泡有破碎作用;加热管中固体颗粒平均轴向运动速度低于循环管,而固含率高于循环管.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simulated the optimal refrigerant charge inventory of a refrigeration system in air-con-ditioning operation and heat-pump operation respectively,and studied the refrigerant control strategies in this system.The void fraction in two-phase fluid region was calculated by Harms model.And based on distributed parameter model and Harms model,the refrigerant charge inventory in condenser and evaporator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in air-conditioning conditions and heat-pump conditions,respectively.The calculating results of dif-ferent refrigerant mass between refrigeration and heating conditions indicate that the optimal refrigerant charge inventory in heat-pump conditions is lower than that in air-eonditioning conditions.To avoid the decrease of COP due to the surplus refrigerant in heating conditions,we introduced the liquid reservoir control method and associate capillary control method.Both of them could increase the heating capacity of the air-source heat pump-The difference of optimal refrigerant charge inventory in air-conditioning and heat-pump system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liquid reservoir or the associate capillary.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我国供暖信息采集不科学,计费不合理,监视与控制手段落后等问题,尤其是供暖设备的监视和控制不能工作在全双工模式的不足,介绍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智能分户供暖监控系统.设计以CC2530为核心构建无线温控器硬件平台,采用ZigBee网络的信息采集结点收集各户温控信息,ZigBee网络的网关节点与Internet相连,Web终端的温度控制命令通过整个Zig-Bee网络的网关节点传给ZigBee网络的各户信息采集节点.实现了温度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与上传,使供暖设备信息能够实时显示,用户对供暖控制命令能够及时响应.达到了用户实时、远程温控,按实际耗热量付费,供暖单位远程抄表,减少热量损耗的目的,使供暖收费更加合理,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普克尔斯效应反射法测量绝缘膜表面放电电荷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用普克尔斯效应反射测量系统测量绝缘膜上表面电荷分布的方法,与原来的透射法相比,反射法可以避免薄膜本身光学特性的影响,因而提高了测量准确度.采用高速光检出装置,反射法可用于测量直流、脉冲及交流沿面放电时绝缘膜上表面电荷密度及分布.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低密度聚乙烯膜交流沿面放电时表面电荷分布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