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尿液中胆红素对十联分析仪测定尿胆原的影响. 方法对15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均为阳性的标本和32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阴性而尿胆原为阳性的标本,以及10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尿胆原均为阴性的标本,进行了手工方法对照. 结果表明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检测时,样本中存在尿胆红素可能使尿胆原出现假阳性结果. 结论当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为阳性且尿胆红素在"++"以上的标本应通过手工检测来确定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胆红素对尿十联分析仪检测尿胆原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尿液中胆红素对十联分析仪测定尿胆原的影响。方法 对15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均为阳性的标本和32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阴性而尿胆原为阳性的标本,以及10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尿胆原均为阴性的标本,进行了手工方法对照。结果 表明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检测时,样本中存在尿胆红素可能使尿胆原出现假阳性结果。结论 当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为阳性且尿胆红素在“++”以上  相似文献   

3.
尿液分析仪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使尿液分析检测变得快捷而准确,但引起尿隐血阳性的影响因素很多,使某些检测结果与镜检和临床症状不符,本文对尿液分析仪检测隐血和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数作一简单的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4.
胆红素对尿十项分析仪检测尿胆原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液中胆红素对尿十项分析仪测定尿胆原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均为阳性的标本和32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阴性而尿胆原为阳性的标本,以及10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尿胆原均为阴性的标本。进行了手工法对照。结果表明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检测时,样本中存在尿胆红素可能使尿胆原出现假阳性结果。结论当尿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为阳性且尿胆红素在( )以上的标本应通过手工检测来确定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和新茗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44-1545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隐血检测结果与尿沉渣镜检红细胞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16份住院患者新鲜晨尿标本同时进行尿干化学隐血检测及尿沉渣红细胞镜检,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标本镜检阴性、隐血检测+;2例标本镜检为0~3个/高倍镜、隐血检测+;7例标本镜检±、隐血检测-;6例标本镜检+、隐血检测±;184例标本镜检++~+++、隐血检测+~+++。结论尿液干化学隐血检测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不能完全取代尿沉渣镜检,二者联合检测能更好地提高尿液检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干化学法检测全阴性的标本是否应进行尿沉渣镜检。方法对2980例US-200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为阴性的尿液标本做尿沉渣镜检。结果对2980例US-200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为阴性的尿液标本做尿沉渣镜检。2980例尿液尿沉渣镜检结果:白细胞阳性140例,假阴性率4.70%(140/2980);红细胞阳性75例,假阴性率2.52oA(75/2980);尿干化学法对2980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总的假阴性率为7.22%。上皮细胞检出61例,结晶检出12例。结论尿干化学法只能作为尿液检验的筛查试验,不能代替尿沉渣镜检,原则上应对每一份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镜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尿液干化学检测隐血结果与显微镜镜检有形成分红细胞结果的的符合情况,探讨尿液干化学干化学法与尿液有形成分红细胞镜检的方法学评价。方法通过尿液干化学检测和显微镜检查检测1 227例相同标本,对2种方法测得尿液镜检有形成分红细胞的结果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 227例尿液干化学检测隐血阳性297例,经显微镜复查有形成分红细胞阳性188例,阴性109例;尿液干化学检测尿隐血阴性930例,显微镜复查有形成分红细胞阳性26例,阴性904例。2种方法阳性符合率63.3%,阴性符合率97.2%。再抽取此1 227例尿液中肾内科、泌尿外科与妇科的结果进行进一步比较,肾内科阳性符合率为75%,阴性符合率为89.4%;泌尿外科阳性符合率为78.2%,阴性符合率为95.2%;妇科阳性符合率为75.7%,阴性符合率为93.3%;说明两者并不完全存在相对应关系,肾内科、泌尿外科和妇科的阳性符合率更高一些。结论临床上可能出现尿液干化学测定结果与镜检结果不相符的情形,故在实际工作中,尿液干化学筛查不能完全替代有形成分的检测,多采用镜检和尿液干化学相结合进行检测,提高尿液隐血和有形成分红细胞检测的阳性率,以提高准确度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更加精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鉴别尿液隐血的真假阳性,为诊断血管内溶血和泌尿道出血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尿液沉渣分析仪、胶体金隐血试纸同时检测140例尿液隐血,对结果进行分组和分析。结果干化学试纸法检测隐血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6%、82.9%。31例干化学试纸法阳性,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阴性,胶体金隐血试纸证实其中16例为假阳性。结论胶体金免疫法检测血红蛋白是一个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试验,可以用于尿液中血红蛋白的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尿液隐血检验用尿液分析仪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应用成效。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19年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尿液检验的120例患者,所有的研究对象均进行尿液分析仪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所得结果。结果两种检验方法检出结果阳性均为24例;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作为标准,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的阳性率为70.59%,假阳性率为29.41%,假阴性率为10.47%;以尿液分析其隐血试验结果作为标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阳性率为63.16%,假阳性率为36.84%,假阴性率为6.10%。结论尿液分析仪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联合应用在尿液隐血患者中,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5种尿液隐血分析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尿液分析仪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尿液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克服尿液隐血检测的“假阳性”、“假阴性”,本文联合应用免疫法、干化学法、加热煮沸法、UF-100沉渣计数法及显微镜镜检法分析尿液标本隐血。结果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液中自细胞(WBC)和红细胞(RBC)产生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 原因进行探讨.方法 2400患者第1次晨尿在2h内分别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离心镜检.结果 以镜检为对照,干化学法白细胞检测结果 的阳性符合率为85.07%,阴性符合率为95.60%.假阳性率为4.40%,假阴性率为14.93%;红细胞检测结果 的阳性符合率为93.60%,阴性符合率为86.22%,假阳性率为13.78%,假阴性率为6.40%.结论 干化学法尿红细胞和白细胞检查可作为筛选试验,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当两种方法 检测结果 不符时应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胆原阳性对尿液胆红素假阳性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尿液干化学仪器检测的尿胆原阳性和尿胆红素阳性的尿液样本,10例尿液干化学仪器检测的尿胆原阴性和尿胆红素阳性的尿液样本,同时进行手工验证。结果尿液中的尿胆原阳性(++以上)时会使尿胆红素假阳性率显著提高。结论尿胆原为检测结果为++以上时,尿胆红素需要通过手工的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尿液分析仪对尿液的检查简便而又快速,为医院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方便。随着尿液分析仪在尿常规检查中的普及,我们有些检验人员就忽视了对尿液沉渣的镜检。由于影响干化学的因素很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到的结果可能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因此,本实验室对尿分析的300例尿液标本再用显微镜作尿沉渣镜检加以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浑浊尿对尿液分析仪测定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浑浊尿对尿液分析仪测定蛋白时的影响。方法由一位技术熟练的技师将各种不同蛋白浓度的浑浊尿各30例,置室温用水平式离心机以2000r/min离心10min后,取其上清液按标本顺序编排好,用尿液分析仪测定。结果浑浊尿离心前后检测结果明显不同,原蛋白+++者阴性结果占73%,原蛋白++者阴性结果占70%,原蛋白+者阴性结果占60%。而没有浑浊的尿,离心对其蛋白检测基本没什么影响。结论尿液分析仪测定浑浊尿蛋白结果有明显偏差,采用离心沉淀可大大地排除其影响,具有可行性,能够减少假阳性结果,对临床分析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液检测的最佳模式。方法通过对2096例尿液样本分别采用尿干化学、UF-100、Diasys联合检测。结果Diasys镜检站、UF-100尿流式细胞分析法及Dirui H-500干化学分析法阳性率分别为:红细胞阳性率11.12%(233/2096)、19.66%(412/2096)、17.75%(372/2096);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4.59%(306/2096)、17.89%(375/2096)、12.83%(269/2096);同Diasys结果比较,红细胞检测:UF-100尿细胞分析法符合率91.36%(1915/2096)、假阳性率8.59%(180/2096)、假阴性率0.05%(1/2096);Dirui H-500干化学分析法符合率91.17%(1911/2096)、假阳性率7.73%(162/2096)、假阴性率1.09%(23/2096)。白细胞检测:UF-100尿细胞分析法符合率96.61%(2025/2096)、假阳性率3.34%(70/2096)、假阴性率0.05%(1/2096);Dirui H-500干化学分析法符合率93.65%(1963/2096)、假阳性率2.29%(48/2096)、假阴性率4.06%(48/2096)。UF-100假阳性率较高,假阴性较低,干化学法假阳性、假阴性均较高。结论可将干化学和尿流式细胞两者分析均未显示异常发现作为镜检的筛选条件,有异常发现者进一步通过Diasys进行确认和纠正。尿干化学、尿流式细胞分析、尿液显微镜检查联合检测是尿液分析的最佳分析模式,在提高尿液检测速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尿液检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尿液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进行比较.方法 尿干化学分析仪使用Bayer CLINITEK500,尿沉渣镜检使用奥林巴斯显微镜,随机检测本院门诊患者新鲜尿液标本600份,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尿液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检测白细胞的符合率为:干化学阳性符合率85.14%,阴性符合率96.60%,假阳性率为3.40%,假阴性率14.86%.尿液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的符合率为:干化学阳性符合率92.78%,阴性符合率91.13%,假阳性率8.87%,假阴性率7.22%.结论 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快速、简便,适用于过筛,但此法假阳性和假阴性较高,不能完全取代尿沉渣人工镜检.  相似文献   

17.
尿白细胞、红细胞干化学法检测与人工显微镜检查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健辰  戴芬 《检验医学》2010,25(3):182-184
目的通过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与人工显微镜检查作比较,对干化学法产生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原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收集本院门诊患者新鲜尿液标本500份,分别采用干化学法检测及人工显微镜检查其尿液中WBC、RBC。结果以人工显微镜检查为对照,干化学法WBC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84.23%,阴性符合率为95.68%,假阳性率为4.31%,假阴性率为15.77%;RBC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93.7%,阴性符合率为86.27%,假阳性率为13.72%,假阴性率为6.29%。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尿液WBC、RBC快速简便,适用于检测尿液WBC、RBC的过筛,但此法假阳性与假阴性较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18.
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对比检测尿中红细胞和白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迪瑞H-300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一致性。方法对3678例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测定全部为阴性、619例测定为隐血±至++同时白细胞阴性的尿液标本做尿沉渣镜检。结果3678例阴性标本尿沉渣镜检检出白细胞每高倍视野5~30个以上206例,假阴性率占5.6%;红细胞每高倍视野3~15个115例,假阴性率为3.1%。在619例隐血阳性同时白细胞阴性的尿标本中,红细胞假阳性率为3.1%,白细胞假阴性率为5.5%。结论临床上使用干化学法做尿常规出现全阴性时,为了避免漏、误诊,必须进行显微镜沉渣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与人工显微镜检查作比较,对干化学法产生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原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收集本院门诊患者新鲜尿液标本500份,分别采用干化学法检测及人工显微镜检查其尿液中WBC、RBC。结果以人工显微镜检查为对照,干化学法WBC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84.23%,阴性符合率为95.68%,假阳性率为4.31%,假阴性率为15.77%;RBC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93.7%,阴性符合率为86.27%,假阳性率为13.72%,假阴性率为6.29%。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尿液WBC、RBC快速简便,适用于检测尿液WBC、RBC的过筛,但此法假阳性与假阴性较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胶体金单克隆抗体在尿隐血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在尿常规检测中使用单克隆抗体法检测尿液中血红蛋白,为临床提供血管内溶血及泌尿道出血的可靠依据。方法在日常尿常规检查中,随机同步使用单克隆抗体法检测尿隐血,检测结果严格对比,同时采用四格表法探讨其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筛选出三项检查结果不一致的标本59例,分组比较.重点分析于化学隐血阳性,而镜检红细胞阴性,使用胶体金单克隆抗体隐血试验确证。结论建议尿常规应吲步使用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检测尿隐血,对尿液中无完整的红细胞,而存在游离血红蛋白的尿样本起确证作用,进一步完善尿液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