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陵狮子山矿田金的独立与叠加成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包村、朝山矿床是狮子山矿田已探明的两个独立矽卡岩型金矿。研究表明,两矿床具脉型金矿化特征;矿石中富含铋矿物,且作为主要载金矿物;Au和Bi明显正相关,按金矿的地球化学分类属铋型金矿。通过狮子山矿田中独立金矿与伴生金矿的对比认为,铋型金矿化不仅可形成包村、朝山独立金矿床,还可在早期(层控)矽卡岩型铜、硫矿床(体)基础上叠加成矿。铋型金矿的叠加成矿应是铜陵地区伴生金矿规模大、品位高且变化大的主因。铋型金矿的查定和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鸡笼山金铜矿为一中型规模的金矿床,其中金、银、铜、铅、锌均有一定经济价值,尤其是铜和金可构成金铜伴生的综合矿体和单独的金矿体。金矿石亦分成伴生金铜矿石和单独金矿石两类。其矿床成因类型属矽卡岩型。近年来新探明的南缘接触带金铜矿体较原北缘金铜矿体规模大、品位富。目  相似文献   

3.
张继武  任云生  方七林 《黄金》2005,26(9):19-21
在新桥矿田内银金矿体与硫铁矿体的时空关系研究基础上认为,矿田内的银金矿化是早期硫铁矿化基础上的叠加矿化所致,二者受不同的构造控制,矿化特征明显不同。叠加的银金矿化与包村、朝山、狮子山矿田中的金(银)矿化类似,金矿物均与铋矿物具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矿石中Au、Ag与Bi呈正相关。该认识对区内独立和伴生金银矿成因研究及找矿工作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超  周树亮 《黄金》2004,25(1):11-15
乔拉克金矿区是伊什基里克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中最主要的矿化异常集中区之一,区内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浅成一超浅成侵入岩、断裂构造及火山机构构造发育,具有中大型金矿找矿潜力,应进一步加强该区的地质勘查工作,主攻矿床类型为火山一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和斑岩型铜钼(金)矿。  相似文献   

5.
汉阴黄龙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秦岭构造带内,矿区内岩石受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并叠加有稍晚期岩浆活动。金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其次为石英脉型,矿化受脆—韧性剪切带和围岩蚀变的控制,主要蚀变类型有黑云母变斑晶化、黄铁矿化、碳化和石榴石化。为查明构造—蚀变与成矿之间的关系,通过主量元素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认韧性剪切带中的脆性断层破碎带是矿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黑云母变斑晶化蚀变与金矿化关系最密切,并通常与黄铁矿化叠加出现,对成矿有利;蚀变岩型金矿石与硅化相关性不大。金相关成矿元素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金成矿作用可能贯穿于脆—韧性剪切作用和岩浆活动的整个过程,受多期热液叠加和后期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因此,黄龙金矿属于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并可能受后期岩浆热液叠加再富集。  相似文献   

6.
铜硫矿石中有用成分为铜、硫、金、银等矿物。铜、硫是以硫化矿状态存在 ,金、银矿物多呈包裹体状态存在于铜矿物中。混合浮选再磨分离流程强化了铜硫矿物的分离 ,可有效地提高铜回收率及伴生金银回收率。  相似文献   

7.
环保型金回收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莲芳  高金昌 《黄金》2000,21(6):43-45
目前,金矿选矿工艺有两大技术难题:一是难处理金矿石和低品位金矿石的选冶;二是回收金的工艺过程中,在提高金回收率的前提下,如何减少环境污染。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评述了几种具有环保意义的预处理工艺、浸出工艺及提金工艺,并对它们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吴卫煌 《黄金》2023,(1):42-48
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与金矿资源品位逐渐下降,非氰提金技术与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如何高效、绿色地提金成为目前冶金工业的研究热点之一。总结了近年来金矿石浸出技术及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技术的现状及进展,并通过分析各方法的作用机理对比了其优缺点,为金矿提金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薛忱  邹积贞 《黄金》1997,18(6):43-46
包山金矿金铜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薛忱邹积贞郑晔(冶金工业部长春黄金研究院)1引言安徽省铜陵县包山金矿石属高硫化物金铜矿石。该矿石性质复杂,原矿含硫近20%,伴生矿物中铜、铁含量均较高。主要回收元素金,其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含有相当比例的微细包裹金。矿石...  相似文献   

10.
红花沟金矿具有前寒武纪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在早元古宙木具备形成金矿的热动力及物源条件.金矿床围岩、与矿脉伴生的脉岩及金矿石的Rb-Sr,K-Ar和Ph同位素研究表明:该金矿的主要成矿时代为1800~1700Ma,其次为1100~1000Ma.旱元古宙末期是华北地台的重要金矿成矿期,今后应注意早中元左宙岩体与太古宙变质岩内外接触带的金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1.
PL7184金矿床位于环维多利亚湖金矿成矿区的马巴莱—布洪古基拉绿岩型金矿带上,对其矿石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有助于指导矿石选冶工艺及流程优化。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光薄片鉴定、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技术方法,对该区金矿床矿石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条带状含铁建造岩层与酸性火山沉积岩层间的剪切破碎带内,区内金矿石划分为稠密浸染状黄铁矿化金矿石、稀疏浸染状黄铁矿化金矿石、细脉状黄铁矿化金矿石和含星点状黄铁矿化金矿石4种自然类型,其中稠密浸染状黄铁矿化金矿石含金性最好。金矿物的种类以银金矿为主,有少量自然金;金矿物的赋存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其次为包裹金和裂隙金,金矿物粒度以中细粒为主,粒径多在0.01~0.07 mm之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低品位金矿石堆浸工艺中影响金的回收率的因素,并逐个进行剖析,力求寻找出金矿堆浸的最佳工艺条件,充分利用低品位金矿资源,增加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东昆仑区域成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昆仑依其地质构造特征的差异划分为:昆北断裂带、昆中隆起带、昆南断裂带,及其南邻的北巴颜喀拉褶皱带。它们在成矿环境,矿床类型、控矿因素和矿产分布规律上都各具特色,形成了玢岩型金矿、矽卡岩型铁、多金属伴生金矿、层控改造型金矿、低温热液型锑伴生金矿等多个典型矿床,是1条具有很大潜力的金-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14.
低品位金矿柱浸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低品位金矿进行柱浸试验研究,考察喷淋制度对金、铜浸出率的影响,探索了在现行堆浸条件下矿石浸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现行堆浸技术处理低品位金矿石是可行的,在合适的喷淋制度下,20天内金的浸出率可达84%以上。  相似文献   

15.
吕文广  郑景宜 《黄金》1999,20(3):8-10
荷塘金矿矿石属中硫化物多金属类型,以金为主,伴生银、铅、铜、锌、硫,且都达到综合回收品位。金矿物在矿石中分布很不均匀,属微细粒嵌布,以包裹金和粒间金为主。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站地区位于上黑龙江盆地南缘,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远景做出了初步评价。通过对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认为研究区内找寻矿化体或矿床潜力较大,金、铜是研究区内的主攻矿种。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及已有矿点信息认为研究区的成矿类型有3种:一是与火山岩内石英脉有关的金矿;二是产于侵入体与二十二站组砂岩接触带内的金矿;三是与岩体(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铜矿。二十一站金铜成矿远景区内组合异常规模较大、峰值高,浓集中心明显,套合好,有望发现金(铜)矿床或矿化体。  相似文献   

17.
安徽铜陵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中段,区内富集了以铜为代表的金属硫化物矿床(点),并有硫铁矿、金、银、铅、锌等多种伴生矿产和可综合利用的伴生元素。铁帽型金矿(其中含银高者为金银矿)为八十年代发现并肯定其工业价值、现已进行开发的一种新类型的金(银)矿床。本文就本地区该类型的一些基本地质特征和开发利用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识别卡务地区金矿新的找矿标志,开展了找矿预测工作。首先,通过对卡务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开展研究区地质背景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深入研究,新识别出区内岩石能干性差异大的岩层界面之间存在构造蚀变体(SBT),且金矿体主要赋存于SBT和背斜近轴部的高角度逆断层及层间破碎带中;然后,通过系统总结卡务地区金矿成矿要素,发现其成矿地质特征与新寨金矿基本一致,认为卡务地区金矿与区域卡林型金矿属于同一成矿系统;最后,基于黔西南金矿多层次构造滑脱成矿系统和找矿预测模型,开展了找矿预测,圈定找矿预测区3个,预测卡务地区潜在金资源量为50 t。  相似文献   

19.
陕西金龙山金矿矿石类型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南秦岭地区进行野外调查及室内岩石矿物研究,将金龙山金矿的原生矿石类型按金属矿物赋存的构造状态划分为4类:浸染状金矿石、片理化金矿石、细脉状金矿石和构造角砾岩型金矿石。浸染状及片理化金矿石是赋存在受S、N、W挤压作用的近EW向展布的地层中的压扭性形变层间剪切带中,确立了层间剪切带型矿石为主要矿石类型,层间剪切带型矿石为主要矿石类型,构造角砾岩型矿石为次要矿石类型。层间剪切带型矿化体是成矿流体在地层里及地层层间渗透形成的,而断裂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是成矿流体沿着断裂构造带扩散形成的。金龙山矿区的矿化体基本由层间剪切带型矿石组成的层间剪切带型矿化体和由构造角砾岩型矿石组成的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2种类型的矿化体交会构成。研究金龙山矿区矿石类型及矿化体类型,分析了金龙山金矿的成矿机理,纠正了以往的就矿连矿的错误认识,为今后的矿体连接提供了依据,对金龙山金矿床勘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某金矿矿石类型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型金矿石和蚀变岩型金矿石,对低品位(0.5~1.50 g/t)氧化矿采用堆浸工艺处理。柱浸试验表明,矿石粒度-30 mm,溶液pH值10.5,浸出率达78%。采用分段式筑堆方式,上层叠加,堆处理矿石14.41万t,平均品位1.07 g/t,采用滴淋的方法,溶液直接作用于矿粉堆表面,解决了矿粉表面积水及入渗的难题,获得浸出率81.3%、产出120.34 kg金锭的工艺指标。喷淋与滴淋方式对照生产表明,滴淋方式更有利于金的浸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