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廷远 《大家健康》2013,(4):20-20
女性的常见炎症霉菌性阴道炎,又称念珠菌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简称W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国外资料显示,约75%的女性一生中患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5%的妇女经历过2次或者2次以上的发作。白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10%~2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内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极少,并不引起症状。只有在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尤其是局  相似文献   

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原学变化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aginal candid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  相似文献   

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简称VVC)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1]80%~90%的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菌适宜在酸性环境生长,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10%-2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不引起症状.  相似文献   

4.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呈明显上升趋势,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0%~50%妇女可重复感染,50%的妇女反复感染.孕妇假丝酵母菌带菌阳性率为50.12%,有症状者占40.73%[1].  相似文献   

5.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呈明显上升趋势,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0%~50%妇女可重复感染,50%的妇女反复感染.孕妇假丝酵母菌带菌阳性率为50.12%,有症状者占40.73%[1].  相似文献   

6.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常见的阴道炎,多由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该菌为双相菌,有酵母相及菌丝相,菌丝相有侵袭能力,可致病.该菌可生活在正常人体的皮肤、黏膜、消化道或其他脏器中,经常在阴道中存在而无症状.约有10%非孕妇女、30%的孕妇阴道内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极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症状.  相似文献   

7.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ruovaginai.candidiasig.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外阴阴道炎,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国外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菌酵母病,其中40%到50%经历过一次复发,现在临床中可见一年内复发四次以上,该病在临床中发病率高,临床症状外阴瘙痒为各种阴道炎之首,妇科检查:最常见为外阴水肿充血,约40%患者可见外阴不同程度抓痕,25%患者可见皮肤皲裂,5%患者可见大阴唇、阴阜下缘皮肤结痂、皮肤脱屑.  相似文献   

8.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念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约有10%的非妊娠妇女,30%的妊娠妇女阴道中有假丝酵母菌寄生而无症状. 70%妇女一生中至少感染过一次.白色假丝酵母是主要病原体 (80%~90%),其他如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等占少数.VVC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单纯性VVC,另一类为难治VVC.复发性VVC和严重的VVC均属后者,见表1.  相似文献   

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约3/4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其中一半的妇女经历过多次发作。过去误称霉菌性外阴阴道炎。"白假丝酵母菌"亦称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呈椭圆形,行出芽繁殖的假丝酵母菌,通常存在于人的口腔、肠道、上呼吸道等处。  相似文献   

10.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是最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白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达75.9% [1],其中有40%~50%的妇女在一生之中有2次货2次以上症状发作.VVC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原检查连续3个周期均为阴性后症状重现,真菌原检查有呈阳性,则属复发,1年中4次或4次以上复发,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2].国内的相关报道虽然较少,但情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anl candidiasis,WC又称外阴阴道白色念珠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VVC 80-90%的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属条件致病菌,只有在全身及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才出现症状[1].VVC具有反复发作、用药后易产生耐药,不易治愈的特点.我院应用氟康唑胶囊和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治疗VVC,观察其疗效和抗复发性.  相似文献   

1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aginal candid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约70%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感染过1次,有16%~20%的患者则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她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传统的抗炎治疗和康复治疗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病情易反复发作,增加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据报道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近年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将会发展成为严重或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治疗该病是妇科比较棘手的问题,单纯西药治疗副作用大,我院门诊采用中药复方芙蓉泡藤栓联合西药氟康唑治疗严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雍思勇  秦娟 《医学争鸣》2009,30(3):278-278
引言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5%妇女经历过2次或2次以上的发作.我院应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64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1],是一种念珠菌(candidaalbicans)过度生长导致的外阴阴道感染.20%~30%孕妇阴道内存在酵母菌,妊娠期VVC是孕妇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对母子均可以造成伤害,可引起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引起新生儿感染(尿布皮炎、鹅口疮).凯妮汀是一种广谱抗真菌制剂,主要成份为克霉唑,是咪唑衍生物,抑制真菌细胞的重要成份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该药已广泛用于非妊娠妇女患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期VVC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燕利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5):1086-1087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一种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机会性真菌感染,是常见的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大约75%的妇女在一生中至少感染一次VVC,而且另有5%-10%的妇女患有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1年有4次或以上发作)[1]。它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英  范小惠 《四川医学》2008,29(1):57-58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国外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而该病不论是局部用药还是全身用药,复发率都较高,约10%~20%[1],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所统计的复发率还要高得多,可能与不正规治疗有关.我院采用经期服用氟康唑作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维持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外阴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1]国外资料显示,约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5%的妇女经历过二次或二次以上的发作.随着抗真菌药的广泛应用,局部用药及口服用药有一定的效果,但多数疗效不稳定,易于复发.严重影响着妇女的健康,为确保女性的健康,我院采用微波理疗配合药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国外显示约75%的女性一生中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5%的妇女经历过2次或者以上的发作。极大地影响着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不仅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还能够对胎儿造成感染引起畸形。由于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及雌激素的使用,使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率上升,反复发作,给广大妇女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和烦恼。克霉唑阴道片作为抗真菌药物应用于治疗外阴阴道假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