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机从锦州市的超市中采集速冻食品,通过细菌的增菌、分离纯化、生化鉴定确定是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通过细菌的血清学鉴定确定其血清分型。通过本研究了解单增李斯特菌在速冻食品中的污染情况,为防治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是近年来又重新抬头出现的病原微生物,已在世界许多港口被检测到,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被认为是影响畜禽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之一。文章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控制该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蔓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集了320份奶牛鼻拭子,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分离、培养和PCR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6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离率1.88%,本研究为本地区奶牛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防控及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石河子地区动物性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污染状况。方法在石河子地区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动物性食品零售点,对最常食用的生鲜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冻鸡肉、冻虾和冻带鱼8类动物性食品进行随机采样,采用病原分离培养和PCR法对样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检测。结果检测8类249份食品样品,细菌分离鉴定阳性样品12份,平均阳性率4.82%;PCR法检测阳性样品36份,平均阳性率为14.46%。结论石河子动物性食品中LM的污染比较普遍,尤以冻鸡肉和冻虾LM污染较重,新鲜猪肉、牛肉和羊肉LM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6.
对从广州禽产品分离的6株LM进行了药敏试验、pH值的适应范围、动物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6株LM分离株对先锋必、氯霉素、卡那霉素、头孢唑啉、庆大霉素等多种药物敏感;而对多黏菌素B、复方新诺明、新生霉素有耐药性。LM分离株在pH值4.0~10.5范围内可存活。以109 CFU剂量感染SPF小鼠、清洁级新西兰兔和健康粤黄鸡,小鼠的致死率达100%,可引起兔结膜炎等症状,但未引起试验鸡的任何不适。6株LM分离株的Hly基因与标准参考株基因相似性达到96.1%以上,说明该基因在LM中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7.
原核表达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ActA蛋白并进行亲合层析纯化,以Lm全菌为免疫原、以纯化的表达蛋白为检测抗原制备Lm单克隆抗体,共获得4株抗Lm ActA单克隆抗体。其中3G6、4E10和2B9为IgG1亚类,2B4为IgM亚类;检测腹水抗体效价,3G6和4E10为1∶64 000,2B9为1∶32 000;3G6、4E10和2B9的亲和常数分别为6.62×107L/mol、5.67×107L/mol和7.15×106L/mol;3G6、2B4和4E10为Lm ActA特异性单抗,2B9为致病性李斯特菌特异性单抗。所制备的单抗为Lm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是近年来又重新抬头出现的病原微生物,已在世界许多港口被检测到,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被认为是影响畜禽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之一。本文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性及检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控制此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及耐药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作为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综述了近些年来该菌对食品的污染状况和该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菌对人类健康存在的潜在威胁,进而为制订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测、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及低温培养试验,确诊一例鸡李斯特菌病,并鉴定一株鸡源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氯霉素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食源性病原菌,食用被该菌污染的食物会引起李斯特菌病,致死率高达20%~30%.单增李斯特菌广泛存在于环境、食品、人和动物宿主中,可以在极端条件下生存并引起食物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论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几种关于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包...  相似文献   

12.
为制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减毒的prfA基因重组菌,本研究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KSV7-ΔprfA-gfp,电转化至LM TA感受态细胞中,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插入LM的prfA基因第25 bp~93 bp之间,在42℃和10μg/mL氯霉素的双重选择压力下,筛选LM重组菌(rLM-ΔprfA-gfp),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菌与亲本菌相比具有相似的体外生长特性,溶血素基因(hly)mRNA的转录水平降低;对小鼠的毒力显著减弱,其LD50由105.53升高到109.79,对肝、脾、肾的损伤不明显;免疫保护力试验显示重组菌与LM TA灭活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90%和35%,表明rLM-ΔprfA-gfp比传统疫苗具有更高的保护力。本研究构建的rLM-ΔprfA-gfp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并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LM活疫苗载体和分子标记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辛永萍  单颖  夏叶 《畜牧兽医学报》2020,51(5):1101-1109
从上海某羊养殖场获得了一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CMG47。为了确定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的分子分型,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多重PCR对该菌株进行谱系和血清型分析,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鉴定其分子分型。采用PCR方法对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通过体外观察和荧光定量PCR对菌株溶脂溶血特性进行分析。将菌株通过腹腔注射ICR小鼠和静脉注射斑马鱼,测定其毒力。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属于谱系Ⅰ,1/2b血清型;序列分型为ST619;携带prfAinlAinlBplcAplcBmplactAhly等主要毒力因子;体外无明显溶脂活性,溶血活性较弱;小鼠和斑马鱼试验均显示,该分离株属于强毒株,与强毒参考株EGDe的毒力相当(P>0.05)。该分离株的谱系/血清型为引起李斯特菌病的主要型别,拥有整套主要毒力因子,为单增李斯特菌强毒株。本研究为李斯特菌病散发病例的流行和传播特征分析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对建立健全李斯特菌监测体系和风险评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能引起人和动物较为严重的感染症状。现广泛使用具有免疫活性的小鼠模型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来评价不同LM菌株的致病性。为建立LM的ICR小鼠模型,本研究采用1/2a血清型的N21 LM菌株,分别以106、107、108、109和1010 CFU的剂量口腔灌注感染6周龄ICR小鼠,每组10只;另取10只接种PBS作为对照组,测定LM对ICR小鼠的LD50;另取40只小鼠,平均分为2组,公母各半,以测定的LD50剂量接种LM,分别对各组小鼠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变化、体重变化及组织中细菌载量进行评价。结果发现,N21 LM菌株对ICR小鼠的LD50为109.25 CFU;感染周期为10 d左右,感染小鼠出现被毛粗糙、精神萎靡、阴茎垂出及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肝脏先后出现实质内灶状细菌团块、形成血栓、细胞坏死等;脾脏主要表现为白髓内淋巴细胞减少;肺脏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肺炎。菌落计数和Real-time PCR的检测结果发现肝脏中细菌载量最高,脾脏次之。结果表明,ICR小鼠能作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感染模型。本试验结果为研究LM的致病机制、疫苗研究及抗菌肽转基因小鼠抗LM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RsbS蛋白的抗应激机制,本研究设计针对rsbS基因完整ORF的引物,PCR扩增rsbS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rsbS,转化至表达菌株Rosetta(DE3)中,经IPTG诱导培养后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获得18.8 ku带His标签的重组RsbS蛋白,利用H...  相似文献   

16.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为李斯特菌属中的一个种,在病原学上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和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已得到世界范围的普遍公认。LM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耐热(60℃)、耐低温(4℃)、耐盐、耐干燥、耐化学试剂等特性,食用被LM污染的食品而引起人体感染发病易感人群如新生儿、孕妇、老人及免疫抑制病人等,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烧、头疼、类似感冒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孕妇感染后流产,致死率高达30%以上,对免疫缺损的病人,致死率甚至高达70%。LM本身的生物学特点及其致病性及突出的公共卫生学重要性引起了国际…  相似文献   

1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人与动物的胃肠炎、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其感染过程的每一步均由特定的毒力因子介导。本试验应用荧光定量PCR,比较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H4(4a型)与强毒株10403S(1/2a型)、681(4b型)主要毒力基因(prfA、plcA、hly、mpl、ac-tA、plcB、inl A、inlB和sigB)的表达水平差异。除应激调控因子σB(sigB)外,H4株主要毒力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10403S与681。膜裂解因子的高表达导致H4更易暴露于宿主免疫系统而被清除,从而引起毒力下降。本研究为探明这类菌株的弱毒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鸡胚为感染动物,检测2株冷冻鸡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的鸡胚半数致死量(LD50)、鸡胚肝脏指数、确定其毒力,同时检测毒力基因、溶血价、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毒力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PBS组和无害李斯特菌(L.innocua)组相比,LM873与LM925均能致死鸡胚,鸡胚LD50分别为4.733和1.5...  相似文献   

19.
采集甘肃省兰州市、定西市、张掖市、酒泉市和庆阳市等地区部分屠宰场和农贸市场共1 387份样品。通过常规细菌学和分子鉴定方法对样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血清型以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测定。1 387份样品中共分离出14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总分离率为1.0%。选择12种抗菌药物进行纸片扩散法(KB)药敏性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四环素和头孢噻吩耐受最严重,耐药率为100%。青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磷霉素和多黏菌素,多重耐药严重。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1/2a血清型菌5株(35.7%),1/2b血清型菌2株(14.3%)1/2c血清菌6株(42.9%),4b血清型菌1株(7.1%)。同时,分离株均能形成生物被膜,其中1/2a、1/2b和1/2c血清型菌株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较强。研究表明,甘肃省畜禽肉品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农贸市场中污染最严重,相关部门应加强监控,从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及其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靳特氏菌是近年来又重新抬头出现的病原微生物、已在世界许多港口被检测到,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被认为是影响畜禽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之。本文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性及检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控制此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