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高层住宅排气道系统进行了模拟实测的研究,研究表明其结果与中低层住宅排气道系统的结论一致,动力源的集中位置与封闭面的距离越近,系统阻力损失越大,起始段静压升高越显著,但不成正比关系。动力源的布置位置越分散,其整体主管静压就会越小,反之,越大。在一定间距的情况下,动力源布置越均匀,系统阻力越小,气流越均匀。动力源对系统影响的比较与动力源的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动态仿真软件TRNSYS和数值模拟软件FLUENT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VAV空调系统室内温度传感器位置的设置对人员热舒适性和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分别选取了4个不同的传感器采样点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对于VAV系统,传感器的位置对室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较大,不同的传感器位置的布置,不仅影响室内的热舒适性,而且对系统的能耗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铅酸蓄电池是电动叉车的主要动力源,体积大,质量重,在整车上的布置方式对整车重心位置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叉车的稳定性。简述目前电动平衡重式叉车主流的两种蓄电池布置方式,在保持整车纵向稳定性系数一致的情况下,按照现有稳定性试验方法分析计算两种布置方式对横向行驶稳定性的影响。以3.5 t电动平衡重式叉车为例,分析两种布置方式对横向行驶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保持相同纵向系数时,采用蓄电池上置布置时整车质量比蓄电池中置方式轻。  相似文献   

4.
供水SCADA系统的研究与建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介绍了天津港保税区供水SCADA系统的建立过程,对该系统的结构、通讯方式、监控点位置和数据库等进行了设计。根据数据库的信息,重点对系统内水泵与闸阀的控制、供水管网中自控调节阀的控制及布置原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底层设置不同数量抗震墙对结构薄弱楼层位置和整体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应合理设置底层抗震墙的数量,使这类结构的底层与第二层的承载力尽量均匀。  相似文献   

6.
随着登高平台消防车作业高度不断的增加,动力源与执行机构之间的长管道对系统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应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箱,对百米登高平台消防车调平机构中所使用的比例阀控系统进行了模块化、图形化建模,分析了长管道对比例阀控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提出对系统的具体改进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从而指导实际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研究不同布置形式的填充墙以及不同填充率填充墙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对框架结构的影响,采用PKPM-SUASUGE弹塑性分析软件,建立4种不同布置形式的填充墙框架结构。主要研究了不同布置形式、不同填充率的填充墙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得出了结构的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以及层间剪力。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下不布置填充墙的楼层容易形成薄弱层,底层薄弱层柱子容易形成塑性铰。框架中填充墙的填充率越大框架结构的刚度越大,但是底层薄弱层的柱子也更容易出现塑性铰。  相似文献   

8.
以某小区为例,提出了多种热网的布置方案,并进行水力计算和经济计算,得出最优管网布置方案。研究了改变热源位置对管网布置的影响,提出了管网布置原则。  相似文献   

9.
按照现行规范设计了一栋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并对其楼梯间布置位置选用了6种方案,通过对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楼梯间位置对框架结构的振型、内力及破坏机制的影响。分析表明:楼梯间的位置对主体结构刚度及内力分布影响较大,在建筑与结构设计时,应考虑楼梯间位置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楼梯间应尽量布置在结构平面的外围,以减小整体结构的扭转效应,但楼梯间不宜布置在结构最边跨,而应布置在边跨的内一跨;对靠近结构中部的楼梯间,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由其带来的扭转效应,而对布置在靠近结构周边的楼梯间,则应考虑与楼梯间相连的结构构件内力增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串并联多自由度体系进行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混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以考虑楼板变形的影响假定各榀抗侧力结构和楼板均以剪切变形为主。计算结果表明底层抗震墙的布置对底部各层特别是过渡层砖墙的地震反应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户供配电系统设计合理性的某些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用户供配电系统设计合理性的某些现实问题,包括用户供电电源电压的选择、双电源的"独立性"、用户供电电源进线设计、环网供电用户的"环网接入"、用电计量及收费对用户供配电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影响等问题,结合规范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13.
田伟能 《城市建筑》2014,(2):141-141
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和减少冷热负荷、提高冷热源效率、利用自然冷源、减少水泵电耗、减少风机电耗、改进气流组织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在改善控制方面,分析了空调节能的对策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隧道横向火源位置对隧道顶棚温度沿纵向分布过程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与全尺寸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3 种火源功率多种横向偏移位置火源燃烧产生的顶棚温升与对应中心火源工况沿隧道纵向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多种横向偏置火源位置,火源所处纵向的顶棚温升衰减仍可用指数形式描述,越靠近隧道侧壁,温升衰减速度越快。火源与横向中心的偏距和纵向距离的耦合影响对温升衰减规律可以用相对独立的公式形式进行描述。火源功率越大,不同偏距火源下影响温升纵向衰减的范围越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800 kV直流系统用棒形支柱瓷芯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计算及均压特性研究的情况。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数值计算方法,对±800 kV直流系统用棒形支柱瓷芯复合绝缘子进行电压分布和电场分布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均压环的结构型式、环径、管径及安装位置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得出±800 kV直流系统用棒形支柱瓷芯复合绝缘子的均压环优化设计方案:母线侧,大均压环环径为1200~1500mm、截面直径为150~180mm、低于母线侧法兰下端面200mm,小均压环环径为600~650 mm、截面直径为60 mm、低于母线侧法兰下端面100 mm;支架侧均压环环径为1 000~1 200 mm、截面直径为120 mm、高于支架侧法兰上端面200 mm。  相似文献   

16.
采用ABAQUS建立无楼板的多层钢框架模型,采用顺序热-固耦合法,综合考虑实际火灾场景下局部火源位置、火源功率变化、非均匀分布温度场及火灾作用下梁柱失效进行分析,研究了在梁柱的受火形式和失效柱位置两种因素影响下钢框架结构的初始破坏机理与倒塌机制。结果表明:钢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始于受火柱的屈曲失效,与之相连的梁由于失去竖向支撑挠度增大并产生拉力,使内力重分布柱产生侧移,进而在火灾的持续作用下结构位移不断发展,破坏向周围扩散,最终导致结构发生连续性倒塌;当底层失效柱为角柱和边柱时,结构发生倾覆式连续性倒塌;当底层失效柱主要分布在结构对称轴上时,结构发生下沉式连续性倒塌,该类型倒塌发生较为突然。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对混凝土输送泵液压系统能量损耗问题进行研究,系统分析导致能量损耗的主要因素以及对混凝土泵产品使用可靠性产生的影响.在HBTS80型混凝土输送泵上对其液压系统能量损耗情况进行试验研究,找出主要的能量损耗源以及系统能量损耗随负载、泵送方式、主液压泵使用性能等的变化规律,提出减小能量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供配电和照明系统节能设计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的能耗分析,阐述了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的主要环节: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正确选择变压器、改善功率因数,以及照明系统节能应采用高效光源和灯具、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设计合理的照明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河南电网雷电定位系统中正在开发的输电线路雷击跳闸自动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GSM MODEM接收电力调度的跳闸短信息及其他人员的查询短信,经过解码分析,自动提取跳闸线路名称及跳闸时间等信息,在雷电定位系统线路杆塔报警数据库中,自动查询是否为雷击,并以短信息方式向相关人员反馈查询结果。讨论并分析了从河南雷电定位系统运行5年数据中得出的雷电报警判断依据,认为:雷击事故定位中,在线路跳闸前后5 min的时间跨度内,雷电位置距线路距离在600m以内的雷电报警准确率最高;最大报警时间范围为15min,有效报警最大距离为1000m。线路经验运行表明,雷电报警判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