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金厅  陈晓钟 《浙江医学》2019,41(10):1095-1099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放疗技术多种多样,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已经普遍使用适形调强放疗。随着这一技术的普及,鼻咽癌的疗效有了显著提高,初诊无转移患者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可达90%,5年无远处转移率可达80%。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并合理降低治疗毒副反应,重新明确全身化疗的价值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全身化疗主要包括诱导化疗、同步化疗以及辅助化疗。本文就适形调强放疗时代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化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合理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鼻咽癌以单纯放疗为主,其5年生存率可达95%,但70%鼻咽癌诊断时已是局部晚期,单纯放疗疗效差.同期放化疗为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但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0% ~ 70%[1],失败原因主要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随着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肿瘤局部控制得到了明显提高,但远处转移率仍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因此,如何降低局部晚期鼻咽癌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多项随机临床研究均显示诱导化疗的加入可消灭远处微小转移灶,降低远处转移率[3,4].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探讨研究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毅超  刘云军  肖丽  何宛谦 《吉林医学》2012,33(12):2470-2471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化疗(IMRT+CT)与常规放疗联合化疗(RT+C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经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RT+CT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IMRT+CT方案治疗,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1和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对照组1年和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9.1%、90.6%、89.1%和79.7%、82.8%、79.7%,观察组为100.0%。98.4%、98.4%和98.4%、95.3%、98.4%,观察组2年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联合化疗治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优于常规的放疗联合化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临床Ⅲ期及Ⅳa 期初治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及急慢性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Ⅲ期、IVa 期初治鼻咽癌患者行调强放疗,配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全身化疗。结果:早期不良反应多为1、2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85%)和1、2级皮肤放射反应(87.5%),患者可耐受。晚期不良反应为口干为主,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口干症状逐渐减轻。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1、3总生存率为95%,85.9%。1、3年局部区域控制率97.4%,91.6%。1、3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7.4%,81.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铂类化疗使得Ⅲ期及Ⅳa 期鼻咽癌患者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得到了提高,局部区域控制率提高最为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肿瘤,其发病与遗传、EB病毒、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鼻咽癌的治疗以放疗为主,放射治疗一直是NPC治疗的基本方法,外科治疗对初治的鼻咽癌患者仍有争议。近20余年来,随着鼻咽癌影象学、放疗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早期(Ⅰ、Ⅱ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已达60%~90%,而晚期(Ⅲ、Ⅳ期)仍不理想,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40%左右。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因此在提高放疗水平的同时,应进行全身化疗的研究。目前,NPC的化疗方式包括姑息化疗、新辅助化疗及同时放化疗。化疗治疗的应用目的:一对于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化疗可以杀灭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配合放疗提高疗效。二对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患者则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基本方法,但放射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尤其是Ⅲ-Ⅳ期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率较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方案,不仅可使局部肿瘤缩小,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提高局部控制率,同时亦可消除亚临床病灶,降低远处转移率。我院对68例Ⅲ-Ⅳ期病人采用诱导化疗与放疗结合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主要采用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尤其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广泛应用,其局部和区域控制率得到明显提高,远处转移成为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为了降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IMRT需与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如何将这些治疗方法更好结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IMRT时代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探索其最佳综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源  彭海花  喻芳  周同冲 《吉林医学》2014,(20):4527-4527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TP方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同期TP化疗组和PF化疗组。结果:TP组鼻咽部及颈部淋巴结CR率和PR率分别为较PF组高;TP组急性口腔黏膜炎轻于PF组,但白细胞下降重于PF组。结论:同期调强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98-101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同步调强放化疗+辅助化疗与诱导化疗+调强放疗+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 年1~12 月进行治疗的60 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 例。A 组行诱导化疗+同步调强放化疗+辅助化疗,B 组行诱导化疗+调强放疗+辅助化疗。所有患者均获得18 个月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期间生存和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RR 相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骨髓抑制(60.00%)、胃肠道反应发生率(50.00%)均高于B 组的骨髓抑制(33.33%)、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为43.33%、皮肤损害发生率为16.67%,B 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为40.00%、皮肤损害发生率为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化疗+同步调强放化疗+辅助化疗与诱导化疗+调强放疗+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相似,但诱导化疗加调强放疗加辅助化疗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远处转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思维  赵博  张荣君 《医学综述》2014,(6):1020-1022
以放疗和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是鼻咽癌的有效治疗方法,随着同期放化疗和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远处转移成为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如发生远处转移,疗效差,生存率低。早期预测、合理评估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的风险,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提高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延长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165-168
放化疗是Ⅱ期鼻咽癌治疗的标准方案。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优势让多数患者仅采用单纯IMRT放疗,5年总生存率达90%以上,主要通过较高的局部控制率而改善预后。由于Ⅱ期鼻咽癌远处转移率低,联合化疗不能改善其总生存,反而增加急性毒性反应,导致生活质量下降。T2N1亚组疗效较差,原因与远处转移风险较高有关,有必要联合化疗,但有效的化疗方案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2.
梅桂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963-964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摆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治疗疗效和预后的重要作用。方法对鼻咽癌患者在调强放疗时实施精准的摆位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157例鼻咽癌患者均完成调强放疗计划,1年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7.4%,93.6%和96.4%,2年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4.9%,89.4%和92.7%。结论严谨、规范的摆位治疗是IMRT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精心细致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基本治疗方法,但放射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尤其是Ⅲ~Ⅳ期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较高.近年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同步放化疗和诱导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方案.我院对80例Ⅲ~Ⅳa期病人采用诱导化疗结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探讨放疗与化疗的不同联合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比诱导化疗后再放疗与放疗后再化疗和同期放化疗3种不同的联合方式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得出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同期放化疗组对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都有帮助,放疗后再辅助化疗对降低远处转移和提高生存率未有任何帮助,诱导化疗组对提高局部控制率有好处,但对提高存活率未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放化疗能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局部控制率并有利于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宋维舒  姚伟强 《广东医学》2001,22(9):837-837
鼻咽癌对放疗颇敏感 ,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癌远处转移。其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在 5 0 %左右。为降低鼻咽癌远处转移 ,提高生存率 ,我们对 39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诱导化疗加外照射的方法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将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8月在我院住院的 86例年龄 18~ 6 6岁 ,卡氏评分 80分 ,鼻咽原发灶活检病理证实为低为化鳞癌 ,以前未行过放疗和化疗 ,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 ,放疗前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依据信封法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加放疗组 (综合组 39例 )和单纯放疗组 (对照组 45例 )。所有…  相似文献   

16.
化疗加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诱导化疗加辅助化疗配合常规放疗综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6 0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组 ,将单纯放疗的 30例鼻咽癌患者设为单纯放疗组 (单放组 ) ,诱导加辅助化疗配合常规放射治疗的 30例鼻咽癌患者设为综合治疗组 (综合组 )。两组放疗方法、时间 /剂量分割相一致。结果 综合组和单放组的 5a生存率分别为 5 0 % (15 / 30 ) ,2 6 .7% (8/ 30 ) ,鼻咽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5 6 .7% (17/ 30 )和 33% (10 / 30 ) ,颈淋巴结转移控制率分别为 5 3.3% (16 / 30 )和 36 .7%(11/ 30 ) ,远处转移率分别为 2 9% (8/ 30 )和 5 0 % (15 / 30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在综合组比单放组更多发生Ⅰ、Ⅱ级骨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结论 DDP加 5 -Fu联合化疗方案采用诱导和辅助化疗的方式配合常规放疗可提高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 ,减少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是一类来源于鼻咽部黏膜的恶性肿瘤,亦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途径的复杂过程[1].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的鼻咽癌经放疗后治疗率较高,但50%以上的患者就诊时为局部晚期病变或已发生远处转移,单一放疗效果欠佳[2].对于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目前治疗指南推荐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以控制局部病变发展、减少远处转移.对于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化疗仅能起到缓解作用.本文就鼻咽癌的流行病学、基因改变等概况及最新的病理学分类和治疗理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结合化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各期鼻咽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加调强放疗组(诱放组)66例与同步化疗加调强放疗组(同放组)62例.调强放疗给予鼻咽癌原发病灶处方量70Gy/30次/6周;诱导化疗方案为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每21天1周期,先诱导化疗两周期后接受放疗,放疗结束后再给予辅助化疗两周期;同步化疗方案为顺铂单药每周方案,同步放化疗,放疗结束后再给予辅助化疗两周期;两组辅助化疗均为每21天1周期.[结果]随访5年以上,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两组之间比较5年总生存率(61.4%和73.8%,x2=0.27,P=0.557)、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强放疗结合化疗治疗鼻咽癌可获得较理想的局部区域控率和总生存率,急慢性副反应在可耐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及化疗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调强放疗及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体重、血清学指标及电解质变化,观察调强放疗及化疗对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8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并完成根治剂量、疗前及疗中无远处转移证据且临床分期为Ⅲ期及Ⅳa期的56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治疗,观察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随访率为94.6%,5年总生存率、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分别为68.0%、67.3%、72.1%。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和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提高远期疗效,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N分期和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生存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