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福州市二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HCC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并随访至少24个月,留取术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检测,比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VEGF表达阳性率,采用自制的调查表收集患者临床和病理学资料,采用单因素χ2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al回归分析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比较VEGF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结果 HCC患者肝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1)。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存在乙型肝炎、淋巴结转移、门静脉癌栓患者及不同肿瘤直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肝功能分级、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结节数量患者VEGF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al回归分析显示,乙型肝炎、肿瘤直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肝功能分级、淋巴结转移、AFP水平、门静脉癌栓、肿瘤结节数量是影响VEGF表达的危险因素(P<0.05)。VEGF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4个月和30.4个月。结论 HCC患者组织中VEGF呈高表达,与患者是否合并肝炎、肿瘤直径大小、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否出现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AFP水平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并对HCC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及癌旁组织中OSM、OSMR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HCC及其癌旁组织中OSM、OSMR表达水平,常规检测患者术前血清AFP、AST、ALT、TBIL水平,并同时将30例肝癌患者按性别、年龄、Child分级、AFP、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肝硬化、TNM分期、肿瘤有无假包膜情况进行分组,通过方差分析与Logistic回归对肝癌及癌旁组织OSM、OSMR表达与以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中OSM OSMR表达与临床资料关系及意义。结果 1肝癌及癌旁组织中OSM、OSMR表达与年龄、性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Child分级、肝硬化、AST、ALT、TBIL等因素无关(P>0.05);2肝癌及癌旁组织中OSM、OSMR表达与AFP、TNM分期、肿瘤有无假包膜相关(P<0.05)。结论 OSM、OSMR与H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肝癌及癌旁组织中OSM、OSMR表达与AFP、TNM分期、肿瘤无假包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肿瘤标志物AFP、TSGF和IL-6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以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8例癌肝转移患者、39例良性肝病患者和49例健康体检者联合检测AFP(化学发光法)、TSGF(比色法)和IL-6(酶比色法)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原发性肝癌组和癌肝转移组AFP、TSGF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癌肝转移组相比,原发性肝癌组AFP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SGF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TSGF、IL-6三项单独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64.7%、76.5%、90.2%,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达100%,原发性肝癌组中AFP阴性及低浓度患者IL-6的阳性率分别为94.44%和100%.结论 血清AFP、TSGF和IL-6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也有助于良、恶性肝病,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和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吴丹  孙国平  彭光辉  马泰  仲飞 《安徽医药》2012,16(3):345-348
目的探讨HER-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478例胃腺癌组织及49例癌旁组织中HER-2、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率为10.9%(52/478),癌旁组织未见HER-2阳性表达,HER-2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Lauren分型及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VEGF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2%(302/478)和26.5%(13/49)(P0.01),VEGF表达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5);MVD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有显著性差异[(51.44±19.24)vs(34.28±14.74),P0.01)],MVD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与VEGF、MV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HER-2表达可能与胃癌血管生成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间质微血管密度及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0例癌旁正常组织VEGF的表达,并在CD34染色切片上检测间质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膀胱癌组织中VEGF表达(45.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0%),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阳性组MVD均值(47.63±14.81)高于VEGF阴性组(28.54±13.93),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此外,膀胱癌VEGF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VEGF促进膀胱癌间质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可能成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肿瘤分期(TNM分期)肝癌患者血清微小RNA-218(miR-218)、微小RNA-92(miR-9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46例肝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癌患者(肝癌组)112例,良性肝脏疾病患者(良性肝病组)134例,另选取我院同期2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miR-218、miR-92水平,并分析其与肝癌发生及TNM分期相关性,比较不同TNM分期肝癌患者血清两指标水平,偏回归分析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ROC分析两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两指标不同水平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度。结果 入院时3组血清miR-218水平比较:肝癌组<良性肝病组<对照组,且其水平与肝癌发生及肝癌TNM分期均呈负相关,血清miR-92水平比较:肝癌组>良性肝病组>对照组,且其水平与肝癌发生及肝癌TNM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不同TNM分期肝癌患者miR-218水平比较:Ⅳ期<Ⅲ期<Ⅱ期<Ⅰ期,miR-92水平比较:Ⅳ期>Ⅲ期>Ⅱ期&g...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IL-18BPc和VEGF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18BPc和VEGF在34例肝细胞癌组织、34例癌旁肝组织及12例正常肝组织的表达,通过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肿瘤组织MVD值,分析IL-18BPc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的关系。结果 IL-18BPc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及正常肝组织(P<0.01),且肝癌出现侵袭转移者较未出现侵袭转移者其IL-18BPc表达阳性率高(P<0.01);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及正常肝组织(P<0.01);IL-18BPc和VEGF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357, P=0.037);肝癌组织MVD值与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及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中, IL-18BPc阳性表达者MVD值高于阴性表达者(P=0.004)。结论 IL-18BPc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肝细胞癌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8.
王晓伟  赵詹东  张勇 《河北医药》2013,35(6):821-822
目的研究多种肿瘤标志物(TM)联合检测在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肝癌患者设为肝癌组、63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设为肝炎组,另选取38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别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情况。结果肝癌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α-L-岩藻糖苷酶(AFU)血清水平及异常率与肝炎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癌组中PHC、MHC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清水平比较中AFP、AFU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水平较高,CEA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清水平较高,四种肿瘤标志物以AFP灵敏度最高为67.4%,特异度以AFU最高94.1%,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检测的灵敏度为87.0%。结论 AFP、CEA、CA199及AFU联合检测对肝癌的筛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GFR和VEGF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与癌旁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GFR和VEGF的表达。同时分析EGFR、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EGFR表达(+)有47例(72.3%)、VEGF表达(+)有46例(70.8%);癌旁组织中EGFR表达(+)有8例(12.3%)、VEGF表达(+)有7例(10.8%);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转移有关(P <0.05);VEGF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类型、淋巴转移有关(P <0.05)。结论 EGFR、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与肿瘤的发生、转移有关,检测EGFR、VEGF对乳腺癌的靶向化学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及微血管密度(MVD)在人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37例鼻咽鳞癌(A组)及15例正常鼻咽组织(B组)标本中VEGF、Ang-2及MVD的表达,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的关系.结果 A组VEGF和Ang-2表达阳性率高于B组(94.6% vs.26.7%和91.9% vs.40.0%)(P<0.05);A组MVD也明显高于B组(35.97±5.35 vs.12.91±1.76)(P<0.05).有远处转移及TNM分期高的患者VEGF、Ang-2及MVD高于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低的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VEGF、Ang-2及MVD三者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VEGF、Ang-2及MVD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分期及转移相关;VEGF及Ang-2的高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80例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组)、80例良性肝病(良性肝病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AFP、AFP-L3含量及检出阳性率,分析AFP-L3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良性肝病组和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AFP-L3含量、检出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肝病组和原发性肝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L3检出阳性率随肿瘤直径增加、临床分期进展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组织分化程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腹腔积液脱落癌细胞、肝组织AFP、AFP-L3含量和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AFP、AFP-L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86.25%,特异性为93.75%.结论 AFP-L3在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旭东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173-3174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原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VEGF进行染色,同时计数肿瘤内的MVD,观察VEGF的表达与MVD的关系。结果54例原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61.1%(33例),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未见表达。VEGF阳性组的MVD计数显著高于VEGF阴性组(P〈0.05),而且随着VEGF阳性表达的增强,MVD计数显著增加(P〈0.05);VEGF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随着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的增加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而显著增强(P〈O.05)。结论VEGF的异常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MVD增加及恶性进程有关,是判断膀胱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建立昆明小鼠S180肉瘤模型,6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对照组)、Cp低剂量组(200 mg/kg)、Cp中剂量组(400 mg/kg)、Cp高剂量组(800 mg/kg),观察4组小鼠移植瘤重量;流式细胞术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2)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asvular density,MVD);RT-PCR检测移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e fibroblast growth,bFGF)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Cp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移植瘤重量、VEGF、bFGFmRNA、MMP-2、TIMP-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高剂量组与对照组、Cp低、中剂量组比较,小鼠移植性肉瘤质量明显减小,MVD数显著减少,VEGF、bFGFmRNA和MMP-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TIMP-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p低、中剂量对肿瘤血管生成无明显影响;Cp高剂量对肿瘤血管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MMP-2、VEGF和bFGF、上调TIMP-2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 TNM 分期胃癌组织中 S100P、CD147及 OCT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4例胃癌组织、40例慢性胃炎和20例正常胃组织的 S100P、CD147及 OCT4的表达情况,并比较胃癌组织不同 TNM 分期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 S100P 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和慢性胃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胃癌组织中 CD147、OCT4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织和慢性胃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S100P Ⅴ期阳性率显著低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D147各分期阳性率均为100℅,其中强阳性率显著高于弱阳性和中等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OCT4Ⅲ期、Ⅴ期阳性率均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远处转移患者 S100P、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远处转移患者 OCT4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分化程度胃癌患者S100P、CD147、OCT4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癌组织中 S100P 显著降低,CD147、OCT4表达显著升高,与胃癌患者 TNM 分期、远处转移有密切关系,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5.
陈向红  孙昕 《安徽医药》2004,8(3):194-195
目的探讨血清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肺癌诊断中的辅助价值.方法测定了56例健康对照组,63例肺癌患者血清中TSGF,并进行比较.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TSGF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1),肺癌患者经治疗后含量水平下降(P<0.05),对肺癌患者诊断灵敏度89.29%,特异度91.07%.结论 TSGF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同时其操作简便、快速、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对肺癌患者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癌患者血清中AFP CEA VEGF和AFU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赵少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695-3696
目的:检测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a-L-岩藻糖苷酶(AFU)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联合检测的意义,以期为研究肝癌发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145例肝癌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76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AFP、CEA、VEGF和AFU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AFP、CEA、VEGF和AFU在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AFP、CEA、VEGF和AFU的表达与肝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肝癌中VEGF与AFU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AFP、CEA、VEGF和AFU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增高,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早期联合检测四者对诊断及判断肝癌的预后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病历号末尾奇偶数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肿瘤中注射40 mg/m2的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两组均间隔3周行第2次和第3次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FP、CA19-9和VEGF水平。随访比较两组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15%(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FP、CA19-9及VEGF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FP、CA19-9及VEG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治疗肝癌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降低血清AFP、CA19-9及VEGF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血管生成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差别及意义。方法选取70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MMP-9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并结合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VEGF、MMP-9表达阳性率胃癌组织较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77.14%VS5.71%,12.86%,P〈0.01;MMP-9:68.57%VS8.57%,5.71%,P〈0.01);在大小为〈2cm、2~5cm和〉5cm肿瘤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42.86%、92.86%和78.57%,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28.57%、75.00%和83.33%;分化程度高、中、低肿瘤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71.43%、70.59%和90.91%,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71.43%、64.71%和7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MMP-9阳性率在淋巴转移阳性组分别为100%、95.24%,胃癌VEGF、MMP-9阳性组与阴性组MVD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1;t=3.89,P〈0.01)。结论VEGF、MMPO与胃癌的高血管生成活性相关,VEGF、MMPO有望成为抗胃癌侵犯转移治疗的靶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生、发展、转移、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50例PHC、13例良性肝肿瘤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结果PHC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及良性肝肿瘤患者(P〈0.01),并与肿瘤直径、AFP水平、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肝外转移、临床分期及治疗效果有关。结论PHC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癌发生、发展、转移情况及治疗效果.可能成为预测肝癌转移及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卵巢上皮肿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的检测及对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VEGF、p5 3表达的观察 ,以探讨VEGF、p5 3与卵巢上皮肿瘤临床病理诸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测定 71例卵巢上皮肿瘤患者术前血清及 10例腹水中VEGF水平 ,其中对 7例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清进行了连续检测 ;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73例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VEGF、p5 3的表达。结果 ①在卵巢上皮肿瘤患者中 ,血清VEGF水平在良性组、交界性组及恶性组差异有显著性 ;在恶性组中 ,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期别、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 ,与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卵巢癌患者经肿瘤减灭术后 ,血清VEGF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而当病情复发后 ,血清VEGF再度上升。②VEGF在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恶性组阳性表达率 (86 4 % )明显高于交界性组 (6 6 7% ,P <0 0 0 5 )及良性组 (37 5 % ,P <0 0 0 5 ) ;在恶性组中 ,VEGF强阳性表达率 ,分化差的G3组 (42 1% )高于分化好的G1 、G2 组 (30 4 % )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临床分期差异也无显著性 (P >0 0 5 )。③p5 3在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恶性组阳性表达率 (76 2 % )明显高于交界性组 (2 8 6 % ,P <0 0 1)及良性组 (9 1% ,P <0 0 1)。在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