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咖啡酸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咖啡酸片每次0.2g,3次/日,对照组给予利血生每次20 mg,3次/日,观察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30例,治疗后显效16例(53.3%),有效10例(33.3%),总有效率86.7%;对照组28例,治疗后显效9例(32.1%),有效9例(32.1%),总有效率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者2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例(P<0.05);治疗随访期间,治疗组发生上呼吸道感染3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例(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咖啡酸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显著疗效,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粒细胞减少症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Graves病(GD)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粒细胞减少症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尤其是合并粒细胞缺乏时会继发严重感染、脓毒血症、败血症甚至诱发甲亢危象,如不及时诊治或治疗不当,常可危及生命。因此,维持粒细胞正常水平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安全线和生命线。然而,长期以来对于此病的治疗却存在一定分歧。如何选择一种既能预防又能治疗的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成为每一个临床医生思考的重点。我院自1997年5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GD甲亢合并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患者32例,其中伴粒细胞缺乏、高热、昏迷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抗甲状腺药物导致的粒细胞减少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血液系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占出血性疾病的30%,年发病率(5~10)/10万。发病机制为:①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②自身反应性抗体介导的血小板清除,③细胞毒T细胞(CTL)介导的血小板破坏,④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但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糖皮质激素的耐药导致病情反复,治疗效果差。我科以咖啡酸片联合中药治疗ITP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迟志波  孙宝莹  闫萍 《山东医药》2005,45(34):28-28
Graves病甲亢患者常合并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给传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文用泼尼松治疗Graves病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使用不同抗甲状腺药物后再行131I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随访Graves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再行131I治疗的患者98例,按治疗前分别使用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碳酸锂分为3组,前两组在131I治疗前停用抗甲亢药物15天,碳酸锂组使用至治疗当日,采用个性化131I治疗后6个月复查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使用丙基硫氧嘧啶组在131I治疗6月后仍有38%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他巴唑组甲亢比例为23%,而碳酸锂组仅为9.6%,3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α<0.05);3组间发生甲减例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131I治疗Graves病前使用丙基硫氧嘧啶会降低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其影响高于他巴唑组及碳酸锂组,3组中碳酸锂组对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Graves病粒细胞减少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36例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6例Graves病患者中,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前即发生粒细胞减少或缺乏49例,使用ATD治疗后粒细胞减少或缺乏87例,其中以口服甲巯咪唑片者为高(66例),且多发生在ATD强化初治阶段[(15.7±9.4)天],与ATD剂量有关;对严重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者除口服常规升白细胞药物外,需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甚至加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等治疗。结论在ATD治疗前和治疗中,尤其强化初治阶段应密切监测白细胞的变化,一旦发现粒细胞减少,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升白细胞综合治疗措施,以减少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用ELISA法测定正常人、Graves病粒细胞正常者及因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所致粒细胞减少者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结果提示ATD致粒细胞减少并不是G-CSF缺少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咖啡酸片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12-2018-12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2例)给予地塞米松及泼尼松治疗,试验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咖啡酸片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血小板计数情况;评价患者临床效果并计算总有效率,统计治疗期间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有12例完全反应,23例有效,试验组共有18例完全反应,26例有效;试验组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发现5例恶心,2例肾功能衰竭,1例消化道溃疡,试验组共发现6例恶心,1例肾功能衰竭,2例消化道溃疡;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31%,与对照组的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1.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治疗的首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ves病是甲亢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一种与自身抗体(TRAb)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明确。Graves病治疗有抗甲状腺药物(ATD)、放射性碘(RAI)和手术3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惟有ATD治疗是针对免疫因素,最终使TRAb转阴而治愈甲亢。中外文献反复强调ATD治疗是所有Graves甲亢的基础治疗,也是世界各地(除美国外)治疗甲亢的首选药物,其不破坏甲状腺滤泡结构,安全有效,药物作用可逆,不会造成永久性甲减。ATD治疗不仅能单选首选,还可作为手术和同位素治疗前的优选方案。美国ATA主席Cooper教授(NEJM,2005)提出了Graves甲亢的治疗路径可以给予我们一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使用不同抗甲状腺药物后再行^131Ⅰ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随访Graves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再行^131Ⅰ治疗的患者98例,按治疗前分别使用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碳酸锂分为3组,前两组在^131Ⅰ治疗前停用抗甲亢药物15天,碳酸锂组使用至治疗当日,采用个性化^131Ⅰ治疗后6个月复查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使用丙基硫氧嘧啶组在^131Ⅰ治疗6月后仍有38%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他巴唑组甲亢比例为23%,而碳酸锂组仅为9.6%,3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α〈0.05);3组间发生甲减例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131Ⅰ治疗Graves病前使用丙基硫氧嘧啶会降低^131Ⅰ治疗甲亢的疗效,其影响高于他巴唑组及碳酸锂组,3组中碳酸锂组对^131Ⅰ治疗甲亢的疗效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2003-2005年,我们采用穴位封闭配合口服升白细胞药物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症7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的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Graves病的缓解率,以探讨药物治疗Graves病的最佳疗程.方法经确诊的Graves病192例随机分为三组,即疗程12个月组,24个月组,36个月组.分别用他巴唑30mg/日,2~3个月后逐渐减量至半年减为维持量,并均加用左旋甲状腺素50μg/日,直至各疗程结束并随访2年统计其复发率.结果停药后随访2年内3组复发率分别为69%、38.2%和21.2%,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TSAb水平在Ⅱ、Ⅲ组均较Ⅰ组显著降低(P<0.05),但Ⅱ、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延长ATD治疗时间可明显提高Graves病的缓解率,以36个月组疗程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中一部分患者,尤其是Graves病甲亢(GD)常合并白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时可诱发重症感染、败血症及甲亢危象等。给治疗带来困难,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临床医生常常会感到棘手。因此提高甲亢病人白细胞水平对治疗甲亢至关重要。我院自2002年12月~2004年12月收集了门诊及住院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病人21例,给予糖皮质激素结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加碘盐和自身抗体对Graves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加碘盐 (AIS)饮食和甲状腺自身抗体对Graves病 (GD)病人抗甲状腺药物 (ATD)治疗的影响 ,我们对 2 76例GD病人进行了平均 5年追踪研究 ,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表 1 AIS对GD病人ATD治疗的影响 ( x±s)组别例数 治疗前甲状腺重量 (g)首次缓解需时(d)1年复发率(% )5年复发率(% )维持ATD日用量(片 )缓解期FT3(ng/L)缓解期FT4 (ng/L)缓解期TSH(IU/L)缓解期TGAb阳性率(% )缓解期TPOAb阳性率(% )缓解期甲状腺重量 (g)NIS组 13 82 8.43± 45 .3 1± 1.45 3 7.681.68± 2 .43 …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方法检测65例GD病人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1)组,65例GD病人并发粒细胞减少(2)组,65例非GD病人粒细胞减少(3)组,65例正常参照人群(4)组的HLA-DRB1*08032 DRB1*1501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1(1)组HLA-DRB1*08032 DRB1*1501的基因频率高于(2)组(P<0.05).2(1)组HLA-DRB1*08032 DRB1*1501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3)组(4)组,(P<0.01).3(2)组HLA-DRB1*08032DRB1*1501的基因频率高于(4)组(P<0.05).结论GD病人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与HLA-DRB1*08032DRB1*1501等位基因频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8.
药物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物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为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副作用。主要分为两型 :一为骨髓被药物毒性作用抑制所致 ,二为药物通过免疫机制破坏血小板所致 ,后者中以肝素、奎宁、奎尼丁、金盐与磺胺类药物发病较高。临床症状极不一致 ,血小板减少至 (1.0~ 80 )× 10 9/L ,轻者无症状 ,重者可因颅内出血或因肝素导致内皮细胞的免疫损害 ,合并危及生命的肺栓塞与动脉血栓形成致死。诊断主要依靠 :①药物治疗期间血小板减少 ;②停药后血小板减少消除。严重患者血清中可检出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 ,但敏感性不高而常呈假阴性。治疗之首要是立即停用相关药物 ,严重病例可相机使用输注血小板、激素、丙球甚或血浆置换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Graves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的特点。方法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2年7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患者分为Graves病合并ITP(合并组)、单纯Graves病(GD组)、单纯ITP(ITP组)各25例,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的特征。结果合并组患者出血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TP组,而其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明显高于GD组患者。比较合并组及ITP组血常规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LT)三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显示合并组患者的血象三系均有轻微下降,但PLT的下降不如ITP组明显。合并组及ITP组血小板减少的治疗,近期有效(CR+R)率近似,而近期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8%及32%,差异明显。结论Graves病合并ITP在年长的患者中更易发生。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并不一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合并血小板减少的Graves病患者的FT3水平更高,其机制尚需分子生物学证据来解释。  相似文献   

20.
165例甲状腺硬度不同的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131I治疗Graves病的效果及甲状腺硬度对其的影响。方法对165例甲状腺硬度不同的Graves病患者[质地为软65例(质软组)、韧70例(质韧组)、硬30例(质硬组)]行^131I治疗,^131I治疗剂量按个体计算法确定;治疗后6个月根据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判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率及疗效,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甲状腺硬度与治愈率、甲减率行相关分析。结果治愈率及甲减发生率在质软组、质韧组、质硬组均逐渐降低(P〈0.01、0.05),甲状腺硬度与治愈率、甲减率均呈高度负相关(r均=-1,P=0.000)。结论 131I治疗Graves病效果确切,随甲状腺硬度增加治愈率和甲减发生率均下降;临床可根据甲状腺硬度调节^131I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