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异基因小鼠颈动脉移植慢性排斥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同种异基因小鼠慢性排斥反应的实验模型。方法运用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术切取C57BL/6小鼠颈总动脉,原位行对端吻合植入C3H小鼠,建立同种异基因C57BL/6→C3H小鼠动脉移植慢性排斥模型,对照组为C3H→C3H同基因小鼠动脉移植,移植后不同时间(14d、30d、60d、120d)观察移植血管的动脉硬化情况以及受体小鼠脾脏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受体平均手术时间40min,手术成功率为100%。移植手术60天后,同种异基因移植组小鼠颈动脉移植段全部或大部分栓塞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对照组移植段血管通畅;异基因移植组脾脏组织中mIFN-γ和mIL-2表达明显上调,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通过显微外科法成功建立了同种异基因小鼠颈动脉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为探寻移植物慢性排斥机制提供有用的实验工具,其发生机制可能与Th1/Th2免疫偏离有关。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大鼠慢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方便、实用的慢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模型,为研究器官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提供平台。方法:以近交系F344大鼠和近交系Lewis大鼠作为供、受体,取供体的双肾作为供肾,借助静脉支架管,行供体的静脉与受体肾静脉的端端吻合,肾动脉与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施行原位异体肾移植。移植后即给与环孢素腹腔注射。并于术后4周后行病理检查。结果:所有手术均于60min内完成。所有的受体均存活超过60天,围手术期死亡数为零。受体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4周后可见典型的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结论:建立了大鼠慢性排斥反应肾移植模型。为研究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进展和干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陈勇  杨雁灵  崔大祥 《医学争鸣》2003,24(11):976-979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sFGFR1转基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 .为通过基因转染研究慢性排斥反应所致移植器官内动脉血管进行性硬化 (AGA)的病变机制及治疗提供实验手段 .方法 :克隆sFGFR1基因 ,并在RTS系统中高效表达相应蛋白 ,构建Adv5 sFGFR1及Adv5 LacZ转基因载体 .供体大鼠经左肾动脉插管 ,分别灌注Adv5 LacZ及Adv5 sFGFR1 2×1 0 9~ 5× 1 0 9Pfu约 1 0 0~ 2 0 0 μL .在主动脉充满灌注液后 ,保持压力 2 0min .结扎左肾动脉 ,切取该段腹主动脉 .原位移植于受体大鼠腹腔内 .于移植后 1 ,3,7,1 4和 2 8d ,分批活杀受体大鼠 ,切取移植主动脉 ,行组织形态学及 β gal染色检查形态学改变LacZ基因表达 ,及免疫组化染色 ,RT PCR检查 ,观察sFGFR1表达 .结果 :采用阻断腹主动脉 ,恒压灌注法于转染移植后 3,7,1 4和 2 8d,免疫组化染色 ,RT PCR检查及β gal染色法可检测到Adv5 LacZ和sFGFR1基因在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及间质平滑肌细胞中均有高效表达 .目标基因表达随时间延长有减弱趋势 .组织形态学检查证明转基因主动脉在形态及结构保持正常、完整、无炎症反应等破坏表现 .结论 :通过阻断血管 ,恒压灌注 ,可成功将目标基因 (LacZ ,sFGFR1 )转染大鼠主动脉 .移植后目标基因可获得安全、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4.
To establish a murine carotid artery transplantation model for the study of the chronic rejection, 80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 allotransplant (ACI-Lewis) group and an isotransplant (Lewis-Lewis) group (control group). The donor carotid artery and the recipient carotid artery were anastomosed by using a polyethylene cuff (internal diameter: 0.7 mm, length: 3 mm).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arotid artery transplant were observed 14, 28 and 56 days after the transplan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in 95% of the animals. The chronic rejection-associated arteriosclerosis was induced 28 days after the transplantation. The new chronic rejection model of carotid artery by using cuff technique caused fewer traumas and was easy to mak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transplant mimicked the chronic rejection-associated arteriosclerosis found in human transplant.  相似文献   

5.
人类同种异体肝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肝脏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特征,了解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穿刺肝活检组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HE染色,观察病理切片.结果: 肝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可见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消失、坏死、出血、纤维化,部分伴有肝细胞淤胆、气球样变性,但未见胆管消失及阻塞性动脉病.结论: 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必须依据临床、实验室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央静脉周围的改变也许可以提示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抑制作用的机制,并评价来氟米特联合环孢素A对慢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效果。方法行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后给予环孢素A2.5mg/(kg·d)灌胃,连续7天,以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第12天选跳动良好者随机入4组:对照组无治疗,来氟米特5mg/(k·d)组,环孢素A5mg/(kg·d)组;来氟米特5mg/(kg·d)和环孢素A联合组。每组分别在42天、72天作组织病理学检查,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来氟米特组、环孢素A组及联合组对移植物炎性反应有明显抑制。联合组减少了VEGF表达,延缓了移植物新生血管病变进展。结论来氟米特与环孢素A联合用药组效果更佳,且能明显地抑制大鼠心脏移植血管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移植肾慢性排斥纤维化中巨噬细胞和NO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移植肾慢性排斥中纤维化过程扣形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化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移植肾慢性斥形成过程中巨噬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NO含量的变化。结果:移植肾慢必排斥早、中期,损害的肾小球、肾小管处巨噬细胞增多、聚集,NO表达率增加,Ⅲ、Ⅳ型胶原的表达增强;后期,已硬化的肾小班干部、肾小管处的巨噬细胞无NO表达,Ⅲ、Ⅳ型胶原的表达减弱,CD68阳性细胞计数,NO以及Ⅲ、Ⅳ型胶原的含量在移植性肾小球病型的肾小球以及肾间质硬化型的肾小管中最高。结论:移植肾慢性排斥形成过程中巨噬细胞增多且NO表达增加,可能与肾纤维化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三袖套法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德盛  李开宗 《医学争鸣》1998,19(2):169-171
目的:建立简便实用的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方法:切除供体大鼠肝脏体积的68%后移植给受体大鼠,用袖套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门静脉及肝下下腔静脉。结果:共施行减体积肝移植手术36例,术后24h存活率91.7%,7d存活率58.3%,7d移植肝重量达原受体大鼠肝脏的78.7%,14d,21d分别达到101.6%与102.1%,结论:三袖套法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操作简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是一种理想的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慢性排斥反应的简化动物模型,观察移植体动脉硬化发展规律。方法 采用病理图像分析及电镜观察移植后3、7、14、20、30、60 d移植动脉硬化情况,结合PNCA及C-myc免疫组化了解细胞增殖与原癌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 ①术后14d内膜层明显增生,术后60d持续增厚,细胞数术后30d达高峰,术后20d内膜层出现大量合成型平滑机细胞;②术后14d中层细胞变性坏死,向内层迁移,α-actin阳性细胞数下降,而内膜层α-actin阳性细胞却迅速升高,两者呈显著负相关;③术后3d外膜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①移植动物硬化具有内膜增生,中层细胞坏死、迁移、炎细胞浸润三大特点;②内膜增生在术后早期以细胞增生为主,后期则为细胞外基质增生,且伴随平滑肌形态改变;③PCNA表达反映出细胞增殖进程,而C-myc还可能与非增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交系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并判断排斥反应发生的强度.方法:采用Kamada二袖套法,利用封闭群大鼠SD和Wistar进行建模技能训练,在此基础上建立近交系大鼠DA→LEW肝移植模型,根据临床表现和Banff标准判断排斥反应发生的强度.结果:共施行DA→LEW大鼠肝移植模型15例,手术成功率86.7%,死亡原因为肝上下腔静脉漏血、肝下下腔静脉血栓、胆道梗阻.术后第3天开始出现Ⅰ级排斥反应,7 d以后逐渐达到高峰,除术后并发症致死外,剩余均在12 d内死于Ⅲ级排斥反应.结论:DA→LEW为稳定、强烈的大鼠肝移植急排模型,是研究肝移植排斥及免疫耐受的理想动物模型.但近交系大鼠在组织结构上有其自身特点,给建模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