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中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影响了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制约了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关键是确定污染物排放限值,在系统研究了国内外废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制定思想、依据与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总量控制制定中国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基本设想,并结合中国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特点及排放特征,提出了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农村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关系到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的选择,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通过对北京市、重庆市及浙江省等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进行对比,发现现有标准存在适用范围不清晰、分类分级思路不全面及控制指标选择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基于优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提出3点建议:①明确标准适用于规模 < 500 m3/d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②根据排水去向、处理设施规模以及尾水资源化利用因素等的不同进行标准分级.③建议选择pH、ρ(SS)、ρ(CODCr)、ρ(NH3-N)、ρ(TN)、ρ(TP)及ρ(动植物油)等作为控制指标,其中ρ(TN)和ρ(TP)适用于出水直接排入封闭水体或超标因子为氮、磷的不达标水体的处理设施,ρ(动植物油)适用于含农家乐废水的处理设施,有条件的地区可在上述控制指标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类大肠菌群数、色度等.因此,提出因地制宜、及时修订、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评估方法以及加强处理设施资金保障等建议,确保标准的顺利实施,切实做到污染物减排.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沁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入河水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管理的需求,在水生态功能区和水环境控制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入河水质核算方法.具体步骤包括:①根据地貌类型、降水蒸发量、植被和土壤类型等指标,进行水生态功能区划分;②在水生态功能分区基础上,结合水文单元和行政区边界,划定水环境控制单元;③对控制单元内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并调查核算各类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入河量,然后基于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入河量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结果表明,沁河流域可划分为2个一级水生态功能区和7个二级水生态功能区,并划分为15个水环境控制单元.以控制单元内沁河上游水质改善区为例,区域内农村生活污水COD排放限值为134.05 mg·L~(-1),且此标准下河流不满足接纳农村污水进行NH_3-N消减的条件.在以上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分区分级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在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遇到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大肠菌值的分析方法过时、不实用的问题,排放限值标准缺少单位、表述不正确,导致实际操作中难以判断的问题,给出了应用大肠菌群数指标及相应的分析方法来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查阅我国近年共计143项涉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申请技术专利,统计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工艺类型、出水执行标准、4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处理率(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申请单位分布情况,对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专利的研发现状进行总体评价。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专利的主要研发力量为环保企业,占比53.9%;绝大部分技术专利中缺乏具体的出水执行标准,在22.4%的注明出水执行标准的技术专利中,以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最主要的水质参考标准,占比65.6%;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类型为生物法、湿地处理法和过滤法3种,其中含有生物法的技术专利占比高达78.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作为具有应用前景的分散型污水解决方案,在农村污水处理专利技术中初具份额,占比35%;技术专利中对于水质指标的考察重视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COD、氨氮、总磷和总氮,污染物去除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分别为COD、总磷、氨氮和总氮。  相似文献   

6.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关系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的选取、建设投资及运行维护,科学合理地制定排放标准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30个省(区、市)已发布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的适用范围、分级分类情况、污染物控制指标选取及限值、监测采样方法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存在...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在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遇到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大肠茵值的分析方法过时、不实用的问题,排放限值标准缺少单位、表述不正确,导致实际操作中难以判断的问题,给出了应用大肠茵群数指标及相应的分析方法来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确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家修订发布了GB 4915-201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企业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现有企业自2015年7月1日起实施.在修订过程中,如何确定可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成为标准限值确定的关键.标准编制组系统调查分析了我国水泥工业污染排放现状、污染控制技术应用情况、环境管理需求、国外标准控制水平等,提出了可行的排放控制要求.新标准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增加了污染物控制项目,提高了颗粒物、NOx等指标的排放控制要求,同时增加了适用于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新标准的实施将成为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总量减排、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的重要抓手,新标准将促进水泥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目前河口区执行水质标准的相关规定,针对福建省一些重要河口区,分析了其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或海水水质标准的过程中存在的河海划界不确定、标准无法衔接和河口混合区确定较难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河口区适用水质标准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工快渗一体化设备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农村污水的特点,结合湖北十堰地区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案例,分析了以人工快渗技术为核心的一体化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运行效果和工艺优势。经过实际运行监测,工程处理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可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并且该工艺设备具有运行成本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可有效地解决目前农村地区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限制造成的污水处理能力低和管理水平低的问题,是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的工艺设备。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示范推广中,对技术方案进行定量优选评价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考虑了技术经济性、有效性和适宜性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有机物去除率、氨氮去除率、总磷去除率、基建成本、运行成本、占地面积、经济收益、技术稳定度、管理方便度和生态协调度等.同时,建立了基于模糊优劣系数法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优选评价方法,即在备选方案初步筛选的基础上,采用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对备选方案的技术性能和研究地区的技术需求进行模糊赋值,构建优劣关系评判矩阵,计算各方案的模糊优劣系数并进行排序,从而获得最佳方案.最后以常州市友谊村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发现,评价结果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该方法不仅考虑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性能和应用地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需求,更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匹配性,可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示范推广提供决策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2.
复合式生物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实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苏南常州市民丰村为例,介绍了复合式生物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该村生活污水经复合式生物滤池处理后,其COD、NH3-N、TN和TP指标均低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运行稳定,说明复合式生物滤池技术适宜在苏南农村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水量、水质情况开展调查监测,同时调查农村聚居村寨人口、农业种植和经济来源情况,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效率,发现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内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制定等情况,提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建议值,并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制度的建立、不同情况下治理方案的选择及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农村生活垃圾小规模焚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突出。目前小规模焚烧在多个省市迅速推广,是我国局部农村地区最有效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本文基于各地实地调研情况,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环境容量、地质条件等角度剖析农村地区选择小规模焚烧的合理性,探讨小规模焚烧的技术水平及选用条件,并基于监管缺失现状提出科学监管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小规模焚烧的建议,认为农村垃圾小规模焚烧必须科学监管,需要在立法、污染物排放标准、焚烧及污染控制技术指南、技术规范、日常监管政策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的优劣关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为分类评价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从经济、技术和管理3个层面确定了12项评价指标,建立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准则决策理论,构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改进熵权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效果评价模型,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选取15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作为评价对象,分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两阶段,开展设施效果评价,对评价对象进行优劣排序,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和构建的评价方法具有较高实践可行性和较强实际适用性;评价方法较好地区分了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管理阶段重要的考量指标;实际案例验证中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管理阶段均是XBT污水处理站排名最高(相对贴近度分别为0.9137、0.8961),DYZ污水处理站排名最低(相对贴近度分别为0.2759、0.2961),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研究结果可为本区域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同类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中国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总体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受到了基础设施滞后和管理水平低下的抑制.我国现在正在加大力度扶持新农村的水改项目,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治理将成为我国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节约用水,增加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按照建设相关标准的规定和环保法规,从农村的实际排放规律研究了村镇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而处理效率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生存环境,因此农村生活污水迫切需要治理.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现有和常用的厌氧沼气、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渗滤、蚯蚓生物滤池等处理技术以及国内外科研人员针对提高处理效果而提出的一些组合工艺和我国已有的一些工程实例,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和选择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滇池流域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现状调查及出水水质分析,结合国内已有农村污水排放标准,对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进行探讨。建议标准适用范围为滇池流域内规模500m3/d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按照受纳水体及污水处理规模将排放标准划分为三级,将pH、SS、COD、NH3-N、TP、TN作为基本控制指标,动植物油作为选择性控制指标。各控制指标的建议最严排放限值:pH限值为6~9、SS限值为10mg/L、COD限值为30mg/L、NH3-N限值为1. 5 (2. 5) mg/L、TP限值为0. 5mg/L、TN限值为15mg/L、动植物油限值为1mg/L。  相似文献   

19.
江梅  张国宁  任春  邹兰  魏玉霞 《环境科学》2013,34(12):4747-4750
研究分析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中4个关键技术问题:污染因子选择、控制指标确定、限值的确定以及技术管理措施.结果表明,应根据毒性和光化学反应性选择污染因子;确定控制指标应既考虑有组织控制指标,又考虑无组织的控制指标;确定排放限值应明确是基于控制技术还是基于健康风险;同时制定技术管理措施以通过源头和过程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20.
采用30 t/d的低温热解耦合高压等离子体工艺技术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结果表明:工程运行稳定后对农村生活垃圾可充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排放的烟气与废渣中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其中每个碳化热解炉生活垃圾处理量达0. 65 t/h,热解碳化后废渣产生率为12%,废渣中Pn、Hg、As浸出浓度在最高允许限值内;热解产生烟气经高压等离子体烟气净化系统处理后,二噁英、SO_2、NOx-N物、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均满足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低温热解耦合高压等离子体工艺技术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工程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快、运行效果稳定、运维成本低,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提供了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