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清中人及猪Ⅱ型胶原抗体水平 ,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自提取的人、猪Ⅱ型胶原包板 ,采用改良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1 0 5例RA患者血清抗人、猪Ⅱ型胶原抗体IgG及IgA ,并与正常人 ( 1 4 0例 )及疾病对照组 ( 80例 )比较分析。同时检测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血沉 (ESR)及C反应蛋白 (CRP)。结果 :RA患者血清中抗人Ⅱ型胶原抗体IgG、IgA阳性率分别为2 5 .3%、2 7.5 % ,抗猪Ⅱ型胶原抗体IgG、IgA阳性率分别为 2 6.9%、2 5 .6% ,显著高于正常人及疾病对照组 (P<0 .0 5 )。两种属Ⅱ型胶原抗体IgG及IgA常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中。两种属Ⅱ型胶原抗体与RF、ESR及CRP异常无相关性。结论 :RA患者血清中人及猪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升高 ,可能在RA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但RA患者Ⅱ型胶原抗体阳性与疾病活动指标无明显相关 ,不能作为监测RA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冠心病 (CHD)不同类型患者血清淀粉样A蛋白 (SAA)和C -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 测定 2 4例ACS患者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14例 )、2 8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及 3 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SAA及CRP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SAA及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SAP组 (P <0 0 1或P <0 0 5 ) ,而SAP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以入院时SAA≥ 1mg/L或CRP≥ 8mg/L(正常对照组的均值加 2个标准差 )作为异常增高界限 ,对ACS临床识别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冠心病患者血清SAA水平与CRP显著相关 (r =0 9198,P <0 0 1)。结论 SAA及CRP的增高与ACS的发生有关 ,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对于及时发现ACS高危人群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SLE与RA患者体液免疫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患者血清中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 测定 3 2例SLE、2 7例RA患者血清IgG、IgA、IgM、CRP ,补体C3 、C4及B因子的水平 ,并与 2 6例骨关节炎 (OA)患者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对 19例SLE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SLE患者IgG、IgM显著升高 (P <0 .0 1、P <0 .0 5 ) ,C3 、C4明显降低 (P <0 .0 5、P <0 .0 1) ,IgA、B因子、CRP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RA患者IgA显著降低 (P <0 .0 5 ) ,CRP、IgM、C3 、B因子均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IgG、C4无明显变化 (均P >0 .0 5 )。免疫抑制剂治疗后SLE患者IgA、IgM、CRP明显降低 (均P <0 .0 5 ) ,C3 、C4、IgG无明显变化 (均P >0 .0 5 ) ,B因子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SLE、RA患者体液免疫有明显的变化 ,SLE患者的补体与抗体的变化随病情和病程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吴禹  张莉萍 《重庆医学》2002,31(8):738-738
目的 探讨在类风湿性关节火患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6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A)血清中SAA和CRP。结果 发现RA病人血清中SAA与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活动期患者SAA,CRP水平也高于稳定组。结论 提示RA患者体内SAA,CRP水平的变化与RA疾病活动度有关,可作为RA活动度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抗CCP抗体、高敏CRP (hsCRP)、淀粉样蛋白A(SAA)在类风湿因子(RF)增高病例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7例RF大于14.4 IU/ml的病例,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抗CCP抗体,散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hsCRP和SAA;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组(RA组)和非RA组,同时随机选择4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统计分析各组间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RA组血清抗CCP抗体阳性率和RF值明显高于非RA组,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而RA组血清hsCRP和SAA结果与非RA组无差别(P>0.05).RA组血清hsCRP和SAA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非RA组血清hsCRP和SAA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RF阳性病人(RF大于14.4IU/ml),血清RF值高和抗CCP抗体阳性有助于RA和非RA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而血清hsCRP和SAA检测对RA和非RA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无价值.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进一步探讨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Array特殊蛋白质测定系统测定SLE患者及正常组血清CRP ,AAG及CER含量。结果 :SLE患者血清CRP、AAG和CE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与非免疫性疾病组相比 ,SLE组CRP明显升高 (P <0 .0 0 1) ,AAG增高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CRP含量与AAG及CER含量均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APP不仅能反应SLE患者的临床状态和炎症程度 ,还是一种临床用药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急性时相蛋白在胃癌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手术前用Array特定蛋白分析系统 ,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 12 0例胃癌患者的C 反应蛋白 (CRP)、α1 抗糜蛋白 (AT)和α 酸性糖蛋白 (α AG)水平。结果 :CRP、α1 AT和α AG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胃病组 (P <0 0 1)。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及细胞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侵犯胃壁浆膜及肌层组显著高于粘膜及粘膜下层组 (P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1) ;Ⅲ、Ⅳ期显著高于Ⅰ、Ⅱ期 (P <0 0 1)。随访表明其阳性组复发率 ( 82 3%、87 5 %、88 2 % )与阴性组 ( 30 2 %、2 9 6 %、2 7 9%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RP、α1 AT和α AG是胃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有价值的病理指标 ,也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任焕民  刘晓良 《河北医学》2016,(12):1943-1945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 RF)、抗角蛋白抗体( AKA)、C反应蛋白( CRP )、抗环瓜氨酸(抗-CCP )抗体、抗核抗体( ANA)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62例RA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RF、AKA、CRP、抗-CCP 抗体和ANA水平,比较两组5项指标的阳性比例并评价5项指标诊断RA的能力。结果:观察组的血清RF、AKA、CRP、抗-CCP 抗体、ANA阳性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均<0.01或P<0.05);联合检测5项指标的特异度高于单独RF、CRP、ANA检测( P 均<0.05),灵敏度高于单独RF、AKA、CRP、抗-CCP 抗体、ANA检测(P 均<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RF、AKA、CRP、抗-CCP 抗体、ANA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RA的诊断灵敏度,有利于早期诊断RA。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C反应蛋白 (CRP)在老年胆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为胆道感染及胆结石而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 ,检测患者血清中IL - 6和CRP的含量 ,与同龄健康对照组比较 ;同时并比较胆囊切除术前后血清中IL - 6和CRP的含量变化。结果 :胆道感染组CRP高于胆结石组与对照组 (P <0 .0 0 1)胆道感染组IL - 6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胆结石组与对照组比较IL - 6与CRP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手术前后IL - 6、CRP检测结果显示 ,胆道感染组治疗后IL - 6 ,C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 ,CRP变化非常明显 (P <0 .0 0 1) ,而胆结石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清中CRP含量的增加可作为老年胆道感染的诊断指标之一 ,在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为二组,RA组和对照组,同时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1.PA患者血清抗CCP,RF,TNF-α,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RA患者血清抗CCP,RF,TNF-α,CRP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上述血清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RA患者的诊断和动态观察其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探讨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Array特殊蛋白测定系统测定RA患者及对照组血清RF、CRP、AAG、HPT、CER含量.结果 RA患者血清RF、CRP、AAG、HPT、C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与RA稳定组相比RA活动组CRP、AAG、HPT、CER明显升(P<0.001).AAG含量与CRP、HPT、CER含量均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APP不仅能反应RA患者的临床状态和炎症程度,还是一种临床用药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反复流产和不孕症与支原体和免疫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赵晓岚  楚雍烈  叶国玲  蔡晓宁  刘琪 《医学争鸣》2003,24(20):1884-1886
目的 :探讨反复自发性流产 (RSA)与支原体感染和抗心磷脂抗体 (ACA)之间的关系及不孕症与支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 (ASA)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培养法分别对 338例RSA患者 (观察组 )和 2 4 8例不孕症患者 (观察组 )进行解脲支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检测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ACA IgM和ACA IgG(RSA观察组 )以及ASA IgM和ASA IgG(不孕症观察组 ) .同时分别选择 1 0 5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 .结果 :RSA患者和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 5 ) ;RSA患者血清ACA IgM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不孕症观察组ASA IgM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RSA患者中 ,支原体感染阳性组ACA IgM ,ACA IgG以及ACA IgM +ACA Ig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阴性组 (P <0 .0 5 ) ;不孕症患者中 ,支原体感染阳性组ASA IgM和ASA IgG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阴性组 (P <0 .0 5 ) .结论 :支原体感染是RSA和不孕症的原因之一 ;自身免疫性抗体与RSA和不孕症有一定关系 ;ACA和ASA均与支原体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小儿感染早期SAA、CRP和IL—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和细菌感染早期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126例病毒感染患儿和41例细菌感染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SAA、CRP和IL-6水平,并与30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均P<0.01),病毒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和IL-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CRP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血清SAA/CRP比值却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0.01).结论血清SAA、CRP、IL-6水平均为早期判断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在小儿病毒感染早期,血清SAA、IL-6水平及SAA/CRP比值的检测较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护骨因子(OPG)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0例RA患者及6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7、SAA和OPG的水平. 结果 RA患者IL-17、SAA和OPG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结论 IL-17、SAA、OPG在判断RA的活动性以及骨质破坏等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4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 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RP含量。结果 :ACS患者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75 %和 82 %。结论 :CRP含量测定可作为ACS预测和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患抗人、猪两种属Ⅱ型胶原抗体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人有猪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自提取的人、猪Ⅱ型胶原包板,采用改良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05例RA患者血清抗人,猪Ⅱ型胶原抗体IgG及IgA,并与正常人(140例)及疾病对照组(80例)比较分析。同时检测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RA患者血清中抗人Ⅱ型胶原抗体IgG、IgA阳性率分别为25.3%、27.5%,抗猪Ⅱ型胶原抗体IgG、IgA阳性率分别为26.9%、25.6%,显著高于正常人及疾病对照组(P<0.05)。两种属Ⅱ型胶原抗体IgG及IgA常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中,两种属Ⅱ型胶原抗体与RF、ESR及CRP异常无相关性。结论:RA患者血清中人及猪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升高,可能在RA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RA患者Ⅱ型胶原抗体阳性与疾病活动指标无明显相关,不能作为监测RA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RP、SAA在妇科化疗患者医院感染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与化疗感染组,采用散射比浊法对妇科化疗医院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进行检测。结果: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16.7%,与正常对照组比,化疗细菌感染患者血清CRP、SAA均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感染康复组患者较预后不良的患者急性时项蛋白(APP)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CRP+SAA联合检测是妇科化疗患者医院感染早期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估的灵敏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中毒的程度设轻度中毒组 1 7例、中度中毒组 1 5例、重度中毒组 1 3例 ,并设健康对照组 4 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入院的第 1天 (治疗前 )、第 3天、第 7天抽静脉血进行血清 CRP检测。结果 :入院第 1天 (治疗前 )、第 3天 ,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和 P <0 .0 1 ) ;轻度中毒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第 7天 ,中度中毒组 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第 7天重度中毒组 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 ;中度中毒组第 1天、第 3天、第 7天血清 CRP水平与轻度中毒组相对应入院天数比较 ,除第 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外 ,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重度中毒组第 1天 (治疗前 )、第 3天、第 7天 CRP水平与中度中毒组相对应入院天数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中 CRP水平与中毒的程度有关 ,CRP可作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诊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反应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选择2006年1月—2008年5月在我院免疫风湿科门诊和住院的反应性关节炎(ReA)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ReA患者52例,RA患者54例,正常对照组40例。ReA和RA、CRP、IgG、IgA、IgM均采用比浊仪用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法检测。结果ReA组和RA组血清CRP、IgG、IgA、IgM水平和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ReA组与RA组之间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与反应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关系密切,对反应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辅助诊断、病情发展、疗效观察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曾庆红  华香 《右江医学》2004,32(6):565-566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 (CRP)检测在儿童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胶体金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62例细菌感染患儿 (观察组 )及 2 0例健康儿 (对照组 )的血清CRP含量 ,同时进行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 观察组各种疾病的CRP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62例患儿中 ,CRP阳性 5 9例 ,阳性率 95 .2 % ;白细胞水平升高 5 1例 ,阳性率 82 .3 %。两种检测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RP检测对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