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分析临床疗效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纠正率及椎体后突畸形恢复度术后得以显著改善(P<0.05),术后10个月时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椎弓根钉复位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秦建中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1):1008-1009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钉系统后路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经椎弓根钉系统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06例,其中SF内固定18例,AF内固定31例,GSS-Ⅱ内固定32例,RSS-Ⅱ内固定25例。结果 10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治疗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1个月。发生复位不良2例,螺丝松动3例,取除内固定后椎体高度部分丢失2例;其余99例均复位固定良好,总优良率93.4%。结论椎弓根钉系统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年来,随着医学、生物力学的发展以及各种各样新型内固定器械和方式的涌现,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已成为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用手段。 目的:闸述椎弓根钉仵胸腰椎骨折置入内固定治疗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方法:检索胸腰椎骨折与椎弓根钉茕入内同定相关的研究文献,检索词为“胸腰椎骨折(thoracolumbarfracture):内固定(internalfixation):椎弓根(pedicle):螺钉(SCREW):椎弓根钉(pediclescrews)”,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从胸腰椎骨折分类系统,椎弓根钉临床应用进展和椎弓根钉固定系统特点3方面进行总结,对椎弓根钉胃入内吲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 结果与结论:椎弓根钉固定是一种有效的胸腰椎内固定技术,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腰椎不稳,特别是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椎弓根钉固定可以矫正畸形和维持脊柱的三维位置,提供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能有效重建椎体高度,恢复生理曲度,并解除脊髓神经的压迫羊¨恢复受损椎管的管径,晕建脊柱的稳定性,纠正后凸畸形,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坚强、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膨胀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43例行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膨胀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脊柱融合率、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伤椎Cobb角、椎体前后缘高度改善情况.结果 4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年,所有患者螺钉稳定性及骨融合良好.VAS评分、Cobb角矫正、椎体前后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膨胀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具有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疼痛及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的良好临床疗效,是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徐斌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0):2332-2333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3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患者行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法治疗。对患者进行24个月的随访。分析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结果患者术后1w和手术前比较,椎体压缩率(前缘、后缘)、椎管侵占率、后凸Cobb's角影像学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手术12个月时和术后24个月时随访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断钉、断棒、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远期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根据病床单双号分成两组,其中单号患者均归为对照组(25例,采取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双号患者均归为观察组(25例,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  相似文献   

7.
背景:由于爆裂骨折后椎体后壁不完整,失去了对灌注骨水泥的阻挡保护,胸腰椎爆裂骨折因此成为椎体成形的相对禁忌证.然而在临床过程中常会遇到爆裂骨折患者伴有严重的内科疾病而不能耐受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此时微创椎体成形可能是患者的惟一选择.目前关于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微创椎体成形和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对比研究还不多.目的:对比观察采用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和微创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2005-09/2008-10纳入2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12例开展微创椎体成形治疗,15例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术中及治疗后不良事件.结果与结论: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平均55 mln,固定后5~7 d疼痛缓解,疼痛缓解率平均为69.3%,无神经根损伤.球囊扩张椎体成形组手术时间平均37 min,治疗后第1日疼痛即出现缓解,疼缓解率平均为86.2%,有3例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症状.提示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和微创球囊扩张椎体成形均可达到缓解疼痛稳定骨折的目的,采用椎弓根钉内置入固定手术时间长,创伤大;而微创椎体成形术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但有一定的骨水泥渗漏危险.虽然胸腰椎爆裂骨折是椎体成形的相对禁忌证,但通过合理使用微创椎体成形术技术,可减少骨水泥的渗漏,从而为爆裂骨折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置入内固定是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椎体复位过程中,形成了椎体内空隙即蛋壳样椎体,使前中柱丧失了结构上的完整性,如不进行有效的植骨重建,则有可能出现内固定物失效及矫正度丢失等并发症.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固定结合自体颗粒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伤椎进行置入复位后,经过伤椎椎弓根植入自体颗粒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3 例,治疗前后行 X 射线摄片观察骨折椎体前后缘及椎体中央高度压缩率变化,Cobb角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置入后末次随访测得椎体前后缘、中央高度压缩率及 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明显降低(P < 0.05);而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29例脊髓神经不完全损伤患者,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标准评定,置入后神经功能均有(≥1级)恢复,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无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结果说明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自体颗粒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恢复椎体高度及强度,改善椎体经终板塌陷的复位效果,减少置入后矫正丢失并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73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7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制定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并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均获2~26个月随访,椎体高度恢复平均达94.8%,神经功能恢复好转率达75.2%.认为加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对患者预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AF和Moss Miamimi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9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我院近2年来采用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6例,取得良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椎管减压及脊髓功能恢复比较满意。认为椎弓根内固定系统(PSSP)是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理想方法,而椎弓根钉的正确定位及置入是手术成功的基础,选择合适的钉杆角是矫正后凸畸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和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内植骨是否具有优越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的:观察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的57例非合并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21)、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9)、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并植骨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7)。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引流血量(拔管为标准)、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管侵占率、目测类比评分等指标变化。
  结果与结论:①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技术可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治疗后引流血量(P<0.05)。②3种治疗方式均可恢复椎体高度。③治疗后3组间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椎弓根通道植骨在围手术期并非改善后凸畸形的因素。④椎弓根通道植骨为改善椎管侵占率的因素。⑤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可改善治疗后疼痛情况。提示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是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于不稳定性骨折常常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上,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较广泛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能够稳定脊柱三柱复合结构而提供坚强内固定,获得三维稳定.随着椎弓根钉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复位不满意、术后断钉、断棒等并发症亦增多,这与术式的选择、操作误区等有一定关系.我们自2003-10~2006-03,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8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骨折32例的经验。方法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32例腰椎骨折,随访、总结、分析手术疗效。结果32例患者术后随访6~28个月,脊柱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疗效满意。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复位确切、固定可靠,重建了脊柱的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是基层治疗腰椎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复位,同时应用自体骨及同种异体骨经椎弓根行伤椎体内及小关节突间联合植骨治疗。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无神经症状加重,经随访5~18个月椎体高度和生理弧度无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无塌陷变形。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安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陈家麟 《中国临床康复》2011,(22):4046-4050
背景:在日臻成熟的椎弓根螺钉应用技术中,仅满足于将螺钉置入椎弓根中是不够的,而是应根据骨折复位固定要求寻求最佳置钉通道。目的:验证经椎弓根内固定个体化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前X射线片和CT片进行个体化矢状面及水平面椎弓根螺钉置入角、椎弓根横径、间距、钉道深度、椎体前后高、脊柱后凸角及椎管前后径测量,确定胸腰段椎弓根钉道个体优化置钉和复位的安全范围。术中结合解剖定位标志,C臂X射线机监控置钉并复位骨折椎体,确定复位结果。结果与结论:置钉位置良好,角度及深度适中,内固定后骨折椎体复位高度、后凸角及椎管面积改善(P〈0.01)。经2~2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提示在胸腰段椎弓根钉道个体化影像测量安全范围内,优化置入椎弓根钉和复位是保证置钉内固定安全和椎体骨折复位合理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日臻成熟的椎弓根螺钉应用技术中,仅满足于将螺钉置入椎弓根中是不够的,而是应根据骨折复位固定要求寻求最佳置钉通道。目的:验证经椎弓根内固定个体化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前X射线片和CT片进行个体化矢状面及水平面椎弓根螺钉置入角、椎弓根横径、间距、钉道深度、椎体前后高、脊柱后凸角及椎管前后径测量,确定胸腰段椎弓根钉道个体优化置钉和复位的安全范围。术中结合解剖定位标志,C臂X射线机监控置钉并复位骨折椎体,确定复位结果。结果与结论:置钉位置良好,角度及深度适中,内固定后骨折椎体复位高度、后凸角及椎管面积改善(P<0.01)。经2~2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提示在胸腰段椎弓根钉道个体化影像测量安全范围内,优化置入椎弓根钉和复位是保证置钉内固定安全和椎体骨折复位合理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脊柱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中尤以胸腰段脊柱骨折最为普遍。随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椎弓根系统理论和脊柱三柱理论得到普遍认可,使得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得以大幅提升。目前,临床上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已倾向于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法,而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是胸腰椎骨折内固定的主要手段,但单纯实施该方法在术后易出现椎体高度丢失、螺钉松动弯曲、后凸畸形角(Cobb角)增加、断钉、断棒等并发症。本次研究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特殊类型胸腰椎骨折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到2007年1月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两种特殊类型胸腰椎骨折共56例.其中A组22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不伴有明显的椎间盘和后柱损伤,采用后路复位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B组3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和植骨治疗.结果:56例平均随访21个月.术前后和最后一次随访脊柱X线检查,评估脊柱复位,伤椎高度和cobb角的恢复,以及内同定位置和断裂松动情况.临床上评价腰痛恢复情况.结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后路复位和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和植骨治疗脊柱复位较困难,且椎弓根钉断裂、融合率低、迟发性后凸畸形和腰背部疼痛等并发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1~4年随访,行X线检查检测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优良率(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恢复患者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