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豚鼠感染华支睾吸虫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动态观察人工感染华支睾吸虫豚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TS)的数量平行变化,在前3wk略有升高,在第5、6wk和第12wk形成2次高峰,其中Ts细胞数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大。辅助性T细胞(Ts)从第5wk起呈下降趋势,Th/Ts比值随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表明豚鼠感染华支睾吸虫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
脑心通提高细胞免疫和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细胞免疫和消除自由誊延缓衰老的实验依据。方法用T淋巴细胞ANAE染色百分率、T淋巴细胞转化形态学观察法,观察脑心通治疗后.对自然衰老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观察脑心通治疗后,对自然衰老鼠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自然衰老模型鼠经脑心通治疗后,α-醋酸酯酶(ANAE)百分率升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GSH—PX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结论脑心通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消除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日本吸血虫病患者T淋巴细胞酯酶标记试验的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百分率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正常人均有下降趋势,且两法的测定结果是相关的。初步认为酯酶标记试验测定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高低可作为估价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一种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乙肝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血清HBV—DNA关系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86例乙肝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中的48例血清HBV-DN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患者组CD_4+细胞降低、CD_8+细胞增高,CD_4+/CD_8+比值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这种变化以急性乙肝患者和血清HBV-DNA及HBeAg阳性者更为明显。说明乙肝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病毒复制有关,提示细胞免疫参与了乙肝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脾细胞增殖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 DAB 诱发的肝炎、肝硬变和肝癌大鼠 IL-2活性和 T 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在肝炎肝硬变和肝癌期实验组 IL-2活性及辅助 T 细胞(TH)/抑制细胞(TS)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01)。在肝硬变和肝癌期实验组总 T 细胞和 TH 细胞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0.01),TS 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0.01)。结果表明:1.肝病越重,IL-2活性越低,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越明显。2.IL-2活性降低先于 T 淋巴细胞亚群。3.TH 细胞/TS 细胞比值敏感于 T 淋巴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6.
研究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BsAg、HCV抗原表达与T细胞亚群及NK活性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HBsAg、HCV抗原表达进行了标记和分析,同时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 NK活性进行检测。肝癌患者中,CD4 细胞减少,CD8 细胞升高,CD4 /CD8 比值及NK细胞的活性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且HBsAg阳性、HCV抗原阳性者比阴性者下降更显著。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BsAg、HCV抗原表达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活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NK细胞、CD4 细胞、CD8 细胞、CD4 /CD8 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28,0.35,-0.50(P<0.001)。肝癌患者出现免疫紊乱与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有关,且混合感染者免疫功能紊乱较显著,提示抗病毒治疗可能改善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有些作者报道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可作为人类T细胞的一种酶标记。通过对淋巴细胞ANAE的测定,检查老年人外周血T细胞的数量及其功能,是反映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较为敏感简单的方法。 本文选择住院老年病人60名(男54人,  相似文献   

8.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所有研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CD3 、CD4 百分率及CD4 /CD8 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所下降,且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CD4 百分率和CD4 /CD8 比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NK细胞百分率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慢性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变化对判断病变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旋毛虫感染过程中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胞浆标记法观察实验感染旋毛虫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后d_3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绝对数平行地增多,于d_(14)达高峰,d_(60)仍高于正常水平。而斑块颗粒型细胞(辅助性T细胞,T_h)和分散颗粒型细胞(抑制性T细胞,T_a)呈反向变化,前者减少,后者增多,T_h/T_a比值降低,表明旋毛虫感染过程中宿主免疫功能受抑制。  相似文献   

10.
本用脾细胞增殖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DAB诱发的肝炎、肝硬变和肝癌大鼠IL-2活性和T琳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在肝炎肝硬变和肝癌期实验组IL-2活性及辅助T细胞(TH)/抑制细胞(TS)比值均显低于对照组(P<0.05~0.001)。在肝硬变和肝癌期实验组总T细胞和TH细胞显少于对照组(P<0.05~0.01).TS细胞显多于对照组(P<0.05~0.01)。结果表明:1.肝病越重.IL-2活性越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越明显。2.IL-2活性降低先于T淋巴细胞亚群。3.TH细胞/TS细胞比值敏感于T淋巴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11.
以扶正祛瘀方治疗30例肝炎后肝硬化,30例作对照。经该方治疗后,患者血清白蛋白上升,γ球蛋白下降;BCAA/AAA 比值升高;CD_3~+、CD_4~+、CD_4~+/CD_8~+、NK 细胞活性提高;IgG 下降,补体 C_3水平提高;rT_3下降,T_3/rT_3回升,E_2/T 亦有下降趋势;HA 降低。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表明该方具有改善肝功能、纠正氮基酸失衡、调正部分异常的免疫功能与激素代谢以及抑制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认知障碍对北京市城乡≥60岁人群的预期寿命(LE)、健康预期寿命(ALE)及ALE/LE比值的影响。方法纳入的样本来自"北京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课题,对象为宣武区(城区)、大兴区(近郊平原)、怀柔区(远郊山区)≥60岁老年人群。于2009年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对2111人行认知功能的评估。2011年对该样本进行随访。根据能否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定健康与否。应用多状态寿命表IMaCH软件计算各年龄段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的LE、ALE和ALE/LE比值。结果基线调查的2111人中认知障碍者有312例。①北京市老年人总体LE和ALE趋势为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认知障碍组的LE和ALE均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②认知障碍组中,城市低龄组(〈70岁)男性LE和ALE均明显低于同龄段女性。男、女,城、乡均为高龄组(≥80岁)的LE和ALE最低,但与认知正常组比较,城、乡均为女性的LE和ALE下降程度大于男性。③ALE/LE比值总体趋势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ALE/LE比值在两组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是认知障碍组的比值下降速度更快,尤其以农村高龄(≥80岁)女性ALE/LE比值最低。结论认知障碍对北京市老年人的LE、ALE、ALE/LE比值均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对农村高龄女性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吡喹酮对卫氏并殖吸虫作用的光镜、电镜及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犬一次口服吡喹酮100mg/kg 8h后作电镜观察,成虫的外皮层胞质突起缩短,圆形分泌小体空泡变;16~24h后,外皮层、合体细胞、肌细胞、生殖器官及焰细胞的细胞器,特别是线粒体发生重度空泡变等损害。组织化学观察;服药后8h,卵细胞及虫卵中的胚细胞ANAE活性反应减弱;16~24h后,SDH、ACP、ANAE活性明显减弱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测定了82例患者血浆IL-2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①EH患者血浆IL-2活性、CD~+_4及CD~+_8细胞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其中以重度高血压组降低最明显(P<0.001),而轻度高血压组CD~+_4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②IL-2活性与二尖瓣E/A比值呈线性正相关(r=0.72,P<0.001)。提示应用IL-2不仅可能降低血压,而且可能会逆转E/A比值。  相似文献   

15.
1982、1987、1994年先后对石家庄城乡居民进行了3次膳食营养调查,摄入的总热量无明显变化,城市每人2634~2689 kcal/d,农民为2815~2961 kcal/d,农民摄入总热量高和体力活动量大有关。12年间城乡居民的膳食均有改善。在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动物性食品和油脂比例增加,谷类食品下降,动物脂肪及饱和脂肪酸增加,胆固醇摄入量增加,城市已达691mg/d,农民摄入量也已285mg/d,且均呈上升趋势。城市居民钠盐摄入居高不下,钠/钾比值亦高。农民钠盐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对肝细胞肝癌患者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2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和射频组(n=10),所有患者均给予统一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TACE),射频组加用射频消融术(RFA)。在治疗前、治疗后4w、8w分别采血样本。用APAAP法和LDH释放改良法分别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无显著差别(P>0.05);对照组治疗后4w外周血CD3、CD4、NK细胞活性略有升高,CD8略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射频组治疗后4w外周血CD3、CD4明显升高,CD8较前下降,CD4/CD8比值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也存在差别(P<0.01),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治疗后8w。结论RFA治疗后原发性肝癌患者显示明显T细胞刺激反应CD3、CD4,T细胞活性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7.
1984—1993年北京市70万人群脑卒中流行趋势 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人群脑座中发病仍持续在一较高发病水平,10年总发病趋势略有上升,男性上升更显著;农村男性发病率上升趋势较城市明显。北京地区人群死亡趋势下降明显,城市较农村更明显。病死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城乡男女两性脑座中病死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城市较农村更明显。故我们的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仍应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64例健康者,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以肝炎肝硬变下降最显著,急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HBV DNA(+)与HBV DN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主要见于慢性病毒感染状态,其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肝癌特异性转移因子对杀伤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癌特异性转移因子对肝癌患者NK及LA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用免疫山羊的淋巴组织经匀浆透析法制备抗肝癌特异性转移因子,并在体外观察其对20例肝癌患者NK、LAK活性及T细胞亚群的影啊。结果:肝癌特异性转移因子能明显增加肝癌患者及正常人的NK及LAK活性和肝癌患者的T_4/T_8比值,但对正常人T细胞亚群无影响。正常转移因子能增加正常人NK活性、LAK活性及肝癌患者的LAK活性,但对肝癌患者及正常人T细胞亚群无影响。结论:特异性转移因子既有非特异性又有特异性作用。这可能是特异性转移因子的抗肿瘤机制之一,临床应用特异性转移因子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0例甲状腺癌患者(观察组)术前及术后2周、4 a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CD 4 T细胞、CD 4 T/CD 8 T值及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而CD 8 T 细胞升高,与TNM分期有关;术后2周较术前CD 4 T细胞、CD 4 T/CD 8 T值及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而CD 8 T细胞降低;术后4 a随访发现,上述指标变化趋势同术后2周,无复发转移者升高或降低幅度更显著.提示甲状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检测对分析病情、判断疗效及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