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陈氏株免疫获得5株单克隆抗体(McAb).B_9株McAb具有血凝抑制和体内保护活性:F_-3、H_(11)株McAb具有较弱的中和活性及体内保护活性;B_9株McAb与重型HFRSV毒株的大部分发生反应.与轻型HFRSV毒株不反应;F_3、H_7株McAb与检测的24个HFRSV毒株均发生反应.B_(11)、F_3、H_7、H_(11)等4株McAb可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相似文献   

2.
用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HFRSV)陈株免疫获得5株单克隆抗体(McAb)。B_9株McAb具 有血凝抑制和体内保护活性;F_3、H_(11)株McAb具有较弱的中和活性及体内保护活性。B_9株McAb与重型HFRSV毒株的大部份反应,与轻型HFRSV毒株不反应;F_3、H_7株McAb与检测的24个HFRSV毒株都反应。B_(11),F_3、H_7、H_(11)4株McAb可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LISA )。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感染乳鼠鼠脑中提取高滴度的血凝素(HAN),以该血凝素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融合率为60%和78%,阳性孔率为15%和44%。IFA筛选后共获得56株分泌抗HFRSV 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对其中1A_3,2A_(11),1B_3,3D_8,2F_7,1G_4,1G_9,3G_1,3G_(11),2H_1十株细胞系用有限稀释法进行了3~4次克隆化,阳性克隆率达到100%。杂交瘤细胞系经连续传代培养巳6个多月,仍能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冻存的细胞系经复苏后仍能稳定地分泌McAb。应用血凝抑制(Hl)试验证明其中9株为特异性分泌抗HFRSVHHAN McAb 的杂交瘤细胞系,1株(2A_(11))是抗HFRSV 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其中(1:81920)和3G_1(1:40960)具有高滴度的血凝抑制活性。应用微量细胞培养中和试验(NT)证明其中6抗1A_8,1B_3,3D_8,1G_4,3G_1,3G_(11))具有中和活性.尤其3D_8(1:5120)和3G_1(>1:10240)有较高的中和效价。IFA测定了10株杂交瘤细胞的McAb与HFRSV陈株抗原片反应的抗体效价,其中培养上清为1:40~1:320,杂交瘤腹水为1:1万~1:8万。10种单克隆抗体与JEV、HSV-I和正常Vero-E_6细胞抗原片均无交叉反应。但均能与不同疫区、不同宿主分离的HFRSV陈株81-14A,A9和R_(22)抗原片反应,说明HFRSV血凝素McAb具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固定抗体、稀释病毒法探讨5株McAb对HFRSV的人源陈株、鼠源R_2株、昆虫源Hg株攻击小白鼠乳鼠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具有血凝抑制活牲的B_9株McAb,对HFRSV陈株、R_2株、Hg株的保护指数分别为4.5、3.769、2.0~3.5。先接种B_9株McAb,24小时后用不同感染量的HFRSV陈株攻击,其保护指数为3.375;用10个LD_(50)的陈株攻击,一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六株抗产气荚膜杆菌θ毒素的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鉴定,发现其中四株抗体2C_3、2D_4、2B_4、及3F_(11)都不能中和θ毒素,也不与链球菌溶血素O结合发生交叉中和反应。而另外两株抗体(3H_(10)和2C_5)则与链球菌溶血素O都结合,并发生交叉中和反应。3H_(10)的中和活性高于2C_5,在此基础上可见与θ毒素和链球菌溶血素的结合活性。这两株抗体在该毒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感染乳鼠鼠脑中提取高滴度的血凝素(HAN),以该血凝素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融合率为60%和78%,阳性孔率为15%和44%。IFA筛选后共获得56株分泌抗HFRSV 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对其中1A_8,2A_(11),1B_3,3D_8,2F_7,1G_4,1G_9,3G_1,3G_(11),2H_1十株细胞系用有限稀释法进行了3~4次克隆化,阳性克隆率达到100%。杂交瘤细胞系经连续传代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ELISA以12株单克隆抗体(McAb)对55株EI Tor霍乱弧菌和用遗传学方法突变的28株霍乱弧菌的菌体抗原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四种常规分型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用12株McAb可将55株EI Tor霍乱弧菌分成11种抗原决定簇和18个McAb型,将遗传学方法的突变株分成9种抗原决定簇和10个McAb型。其中一株McAb 2B_1H_1F_3能识别所有55株 EI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ELISA以12株单克隆抗体(McAb)对55株EL-Tor霍乱弧菌和用遗传学方法突变的28株霍乱弧菌的菌体抗原进行了研究1同时与四种常规分型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用12株McAb可将55株EL-Tor霍乱弧菌分成11种抗原决定簇和18个McAb型,将遗传学方法的突变株分成9种抗原决定簇和10个McbA型。其中一株McAd 2B_1H_1F_3能识别所有55株EL-Tor弧菌和大部份突变株霍乱弧菌,表明有种的特异性;其余11株McAb与各型霍乱弧菌的抗原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所获得的12株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中有种特异性的三株(2B_1H_1C_6,2B_1H_1F_6及2B_1H_1F_3)单克隆抗体及抗霍乱弧菌多克隆抗体,作酶标抗体直接法和间接法,对霍乱弧菌模拟标本进行快速检测,探究在临床诊断应用中的价值。结果表明,酶标McAb较酶标多克隆抗体敏感,前者在10~4/ml菌时可以检出,后者要在10~4~10~6/ml菌时才能检出;同时表明酶标间接法比直法敏感,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酶标单克隆抗体对10株霍乱弧菌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人B因子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六株(A_2、B_2、B_7、C_9、F_9、F_(10))分泌抗人B因子单克隆抗体(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和小鼠腹水的特异性抗体效价,分别为10~(-2)—10~(-3)和10~(-4)—10~(-5)。抗原阻断试验结果,说明这些单抗是B因子特异的。经取代试验和ACH_(50)抑制试验,提示B因子具有耐热和不耐热二组抗原决定基。A_2和B_2针对不耐热抗原决定基,能抑制补体旁路途径活化;B_7和C_9针对耐热抗原决定基,不影响补体旁路途径活化;F_9和F_(10)则既能与耐热决定基发生反应,也具有抑制补体旁路活化的功能。用固相抗原竞争抑制试验,分析B因子的抗原表位,发现6株单抗可识别4个抗原决定基。这些单抗对B因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B因子在补体旁路活化过程中与有关补体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自本室近期克隆出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血凝素单克隆抗体(McAb)3 G1重链可变区(V_H)基因,并进行了表达和鉴定后;我们又选用对野鼠型和家鼠型HFRSV感染鼠均具有保护作用的抗血凝素McAb 8F8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克隆了8F8 McAb V_H基因,以期制备出对家/野鼠HFRSV感染均  相似文献   

12.
以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的BHK_2,细胞为靶细胞,小鼠脾细胞为效应细胞,测定了6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JEV-McAb)介导ADCC效应的活性。结果表明,2H_4、2F_2、nG_2、mG_9等种特异性及属特异性McAb无介导~(51)Cr释放的活性,而mC_3及2D_2两株亚组特异性McAb可介导ADCC效应;但mC_3和2D_2介导ADCC效应的活性也不相同。JEV-McAb的ADCC活性与血凝抑制(HI)、中和(NT)等功能之间无明显的关系,它是JEV-McAb的又一免疫学特征。小鼠感染JEV后,其脾细胞的ADCC活性下降,这可能与JEV的致病性有关。在JEV感染中,ADCC效应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以RSV(Long株)抗原液滴鼻免疫BALB/c小鼠两次后,于小鼠腹腔脾区攻击。Sp 2/0骨髓瘤细胞和小鼠免疫脾细胞1:1O混合,50%PEG(MW1000)介导融合。用免疫间接萤光法检测,测出萤光(++)以上的阳性孔46个。对其中6个孔连续克隆三次,稳定传35代,获得稳定分泌抗RSV McAb杂交瘤细胞6D_9、4C_2、6F_3、6F_7、6H_9及10F_5六株。其小鼠腹水效价达1:8000~102400(++)。Ig亚类除6F_2外均为Ig 2a,6F_3未出沉淀线。因未做IgA、IgM类型鉴定,故有待证实。经交叉实验证明该McAb与腺病毒Ⅶ型、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Ⅲ  相似文献   

14.
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83011株与84-FLi株免疫BALB/c小鼠,建立杂交瘤,筛选出野鼠型McAb4F5株。用HFRSV家鼠分离株R22与Seoul株免疫鼠,筛选出家鼠型分型McAb 3D5株。用分型McAb,对采自陕西、湖北,辽宁3省的24个病毒株,进行血清学分型,所得结果与毒株来源宿主完全相符,并证明来源于病人或  相似文献   

15.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前体掺入法,研究多抗甲素对人自血病体外培养细胞株K_(562),HL-60细胞DNA和RNA合成的影响,并观察其对E_4B_(11)C_9杂交瘤细胞及体内分离的B_(16)F_(10)黑色素瘤细胞DNA、RNA和旦自质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抗甲素对四株肿瘤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均  相似文献   

16.
用常规方法免疫得到的抗人心肌肌球蛋白轻链(CM-LC)的抗血清,常与骨骼肌及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有较强的交叉反应。单克隆抗体因系特异地识别CM-LC上的单一抗原决定簇,因而能克服这一困难。我们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已经得到四株分泌抗人CM-LC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中三株(1G_6、2B_4、2F_6)进行了克隆。它们与人骨骼肌及平滑肌肌球蛋自轻链的交叉反应分别为2F_6 28.6%及15.6%;2B_4 45%及81%;1G_6对二者的交叉反应均为81%。2F_6属小鼠IgG亚类IgG_3;2B_4及1G_6则均为IgG_1。  相似文献   

17.
以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的BHK_2细胞为靶细胞,小鼠脾细胞为效应细胞,测定了6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JEV-McAb)介导ADCC效应的活性。结果表明,2H_4、2F_2、nG_2、mG_9等种特异性及属特异性McAb无介导~(51)Cr释放的活性,而mC_3及2D_2两株亚组特异性McAb可介导ADCC效应;但mC_3和2D_2介导ADCC效应的活性也不相同。JEV-  相似文献   

18.
6株抗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其中5株是IgG1,1株是IgG2a。单抗AT-1、2、3对nhTNF-α具有较高中和活性,AT-4、5、6却未表现出中和活性或很弱。同时单抗AT-1、2、3还可以中和天然人和小鼠的TNF-α。这6株单抗均可以与nhTNF-α发生免疫沉淀反应,虽然其中AT-6较其他5株为弱。特异性实验表明,这6株单抗均不能中和人的TNF-β和人IFN,而、其中AT-1,2和AT-4,5,对人TNF-β具有免疫沉淀活性,但AT-3和AT-6却没有。这6株单抗均不与IFN发生免疫沉淀反应。肽_1和肽_2分别是nhTNF-α分子的一部分,其中肽_1是nhTNF-α分子的中间部分,肽_2是nhTNF-α分子的C末端部分,单抗AT-5与肽_1和肽_2均能发生反应,但另外5株却不能。体内实验表明,具有高中和活性和高免疫沉淀活性的单抗AT-1能较好地保护小鼠免遭致死剂量的LPS攻击,而具有高免疫沉淀活性,但中和活性很弱的AT-4保护作用很差。  相似文献   

19.
用我室建立的抗麻风杆菌特异性抗原酚糖脂I(PGL-I)末端三糖的单克隆抗体ElOFl(MAbl)作抗原,脾内免疫BALB/c鼠两次,然后,按杂交瘤制备常规,仅一次细胞融合,就筛选得两株持续分泌抗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对其中命名为F_7B_7的一株作了进一步鉴定。经鉴定F_7B_7为带有PGL-I末端三糖内影像的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其依据是:①F_7B_7能与MAbl-ElOFl发生特异性结合;②F_7B-7能与NT-O-BSA呈阳性反应的麻风病人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NT-O-BSA为含PGL-I分子末端三糖的人工半合成抗原);③这种结合能受NT-O-BSA的抑  相似文献   

20.
从肿瘤移植成活率、淋巴道转移率、细胞形态学、染色体组成、细胞电泳等方面比较了小鼠腹水型肝癌在两种品系小鼠(H_(22)F_0、H_(22)/F_(20))中的差别。形态学结果提示F_0和F_(20)是来源于上皮组织、分化较低的恶性肿瘤。肿瘤移植成活率及淋巴道转移率的比较表明F_(20)瘤株均高于F_0。染色体分析证明,二者在干系细胞的众数及标记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均有差别,细胞电泳率的结果显示F_(20)瘤株慢于F_0。以上结果初步证明两种瘤株在采些生物学上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