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如何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发展,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缓解期COPD的康复治疗日益受到重视犤1犦。文章旨在探讨中医康复对缓解期COPD患者肺功能、疾病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FEV1%<69%的中、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36例,均为2001年6月~2002年4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医辨证符合肺虚及肺肾两虚症侯,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42~78岁,平均(58.2±11.6)岁。1.2方法(1)治疗方法:中药口服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百令胶囊天然虫草制剂。医疗…  相似文献   

2.
本科自1999年10月~2000年10月对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系列呼吸运动训练指导,在肺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改善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30例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龄22~75岁,平均59.8岁。其中1~2年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8例,肺气肿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住院天数为两三个月。1.2方法呼吸运动训练常于缓解期进行,无明显发热,咳嗽基本控制,无需吸氧或呼吸机辅助。(1)缩唇呼吸训练:患者取立位,亦可取坐位或…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尤为多见。2000年1月~12月为了改善患者病情对56例COPD,除按常规积极治疗外,还要加强康复护理,取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66例,男47例,女19例。年龄56~87岁,平均年龄(69.1±4.1)年。病史、体征、X线表现和肺功能检查符合COPD患者诊断标准。1.2康复护理方法(1)指导病人有效地咳嗽、排痰:是将病人衣服解开,让其取舒适体位,做五六次深呼吸后,用膈肌尽量吸气,然后一边抑制呼吸一边连续进行轻咳,痰到咽部…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往往低于正常人,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通过为期6周的间断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无创通气对病人运动能力的影响,从而探讨无创通气在重度COPD康复治疗中的作用。1对象与方法选择医院老年病科及康复科长期住院的稳定期COPD患者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50.2~75.6岁,平均(56.8±13.6)岁。方法:入选患者除常规口服解痉、平喘药物外,每日间断使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ST/D30型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参数设置:IPAP8~12cmH2O;EPAP4~6cmH2…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01年1~12月对62例稳定期COPD患者通过长期氧疗(LTOT)、呼吸肌负荷锻炼及呼吸体操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兹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62例COPD患者均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犤1犦,来源于某部队的3个干休所;受检期间均COPD稳定期,其中男48例,女14例,年龄57~86岁,平均年龄68.5岁。1.2方法长期氧疗:采用鼻导管吸氧,浓度21%~32%,流量1~3L/min,吸氧时间每天两三个小时,18例家庭氧疗,44例在干休…  相似文献   

6.
呼吸训练对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测定为2~4级)46例,个别或集体给予为期6个月的呼吸功能训练,观察训练前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36例完成试验,呼吸训练后最大肺活量(P〈0.05)、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一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吸峰值流速比训练前有明显改善(P〈0.01);生存质量评定4项因子均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呼吸训练能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9月收治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其缓解期给予了运动训练指导,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指导方法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全组26例中,男20例,女6例,年龄52~65岁,病程5~11年,其中单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1例,合并肺心病5例,有吸烟史21例。方法:(1)肺功能训练:缩唇式呼吸锻炼:指导病人取立位,一手放于前胸,一手放腹部,做腹式呼吸,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呼吸需按节律进行,吸与呼时间之比1:2或1:3。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吸气时…  相似文献   

8.
运动疗法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我国属发病率较高,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一类慢性病。自2001年11月~2002年5月,在临床中除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辅以适度的康复运动锻炼,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病例选择:入选病例34人,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均年龄56岁。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9例,男12例,女9例;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两组年龄及病情无明显差异。(2)入选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我国199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排除了一切可能对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李利明  刘健德 《现代康复》2001,5(6):129-129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COPD缓解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腹式呼吸及缩唇呼气相结合的呼吸及中药外用治疗方法。对照组不进行呼吸训练;结果:治疗组3个月后VC,FVC,FEV,均有显改善(P<0.05),对照组则无显改善(P<0.05),结论:?呼吸训练功能改善COPD患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应用超短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改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为研究探讨超短波对COPD的治疗价值,对30例COPD患者作超短波治疗,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随机选取30例COPD患者,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7例,阻塞性肺气肿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6~65岁,平均40.2岁。另随机选取32例COPD患者为对照组,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5例,阻塞性肺气肿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34~63岁,平均41岁。方法:…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导致健康状况下降,劳动能力丧失。为最大限度减低患者肺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整体素质和自我护理能力,对76例COPD患者指导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对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76例,男46例、女30例,年龄42~76岁,病史3~35年,经RV/TLC、FEC检测,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住院时间20d~3个月。方法:(1)深呼吸:指导患者做深呼吸。体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的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采用6分钟步行测试(6MWT)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在干预后6MWT得分(422.84±54.53米)大于对照组(392.15±35.44米),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可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脱机后肺功能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脱机后随机分为训练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训练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治疗时间持续9.12个月。2组患者均于脱机后l周内及治疗9~12个月期间对其进行肺功能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训练组患者经9~12个月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应数据比较,其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改善显著(P〈0.05),SDS评分亦显著低于训练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应数据(P〈0.05)。结论:对于脱机后的COPD患者应尽早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抑郁情绪,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胸部物理疗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方法:对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挤压、震颤胸部排痰,训练患者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胸部物理疗法,教会患者正确的呼吸运动,矫正无效的呼吸模式,锻炼呼吸肌,改善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结果:经胸部物理疗法训练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明显好转.住院天数下降。结论:胸部物理疗法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针对急性发作期,而对于缓解期、迁延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COPD患者进行呼吸康复治疗,主要是增强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1对象与方法15例COPD患者,均为临床缓解期、迁延期,男10例,女5例,年龄53~76岁,平均63.5岁。15例为门诊病人,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后在家进行康复锻炼,嘱定期复查。康复治疗方法:(1)呼吸肌训练:①缩唇膈式呼吸操:包括卧位、坐位、立位、行走和登梯5种体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综合性肺康复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中、重度COPD患者13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75例和对照组60例。分级为B级、C级COPD患者共135名,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康复组75名,对照组60名。2组患者均给予COPD稳定期的常规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包括健康教育、运动锻炼、呼吸功能锻炼、呼吸肌训练、心理支持及营养干预等),2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2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干预后)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D)、气促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贝克焦虑和抑郁量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等评估其运动能力、气促程度、营养状态、肺功能和动脉血氧分压。 结果 干预后,康复组患者的6 MWD、气促指数、CAT评分、贝克焦虑评分、贝克抑郁评分、FEV1、FVC和PaO2分别为(425.1±81.2)m、(3.15±0.17)级、(10.7±5.9)分、(7.49±5.42)分、(6.88±4.73)分、(2.46±0.45)L、(3.15±0.23)L、(68.8±7.45)mmHg,分别与组内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性肺康复干预可增强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气促程度、肺功能和动脉血氧分压,同时还可其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组收集1995~1999年COPD致急性呼吸衰竭病人行机械通气治疗37例(42例次) ,探讨后者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37例 ,男性33例(37例)次 ,女性4例(5例次)。年龄57~78岁 ,平均年龄(63±5.4)岁。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诊断COPD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标准[1]。动脉血气分析为PaO2<8kPa,PaCO2>6.67kPa,均为Ⅱ型呼吸衰竭。血浆白蛋白25.0~3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伴有COPD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吞咽、摄食功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辅以呼吸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0d后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20d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其最长呼气时间为(7.11±1.09)s,用力肺活量为(170±14)ml,呼吸频率为(21.4±1.7)次/分钟]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吞咽、摄食训练及电刺激治疗基础上辅以呼吸功能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伴COPD患者吞咽及呼吸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动锻炼并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康复疗效。 方法将56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运动锻炼和呼吸训练。治疗前、后评定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动锻炼并呼吸训练能显著提高缓解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BiPAP Vison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创呼吸支持是治疗早期慢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有效方法,我院呼吸科2004年4月~2006年5月对10例轻型呼吸衰竭患者和14例COPD患者使用了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治疗和护理密切配合下,取得,满意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