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香港明爱医院职业安全健康之学习感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平优  卢少萍 《现代护理》2006,12(14):1366-1366
笔者于2005年6月26日~7月17日有幸到香港明爱医院进行为期3周的学习交流,深感香港医院管理局属下的明爱医院在为病人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医护人员自我保护及对病人、家属的保护意识强,各种职业安全健康指引清晰,有效预防了医护人员职业病的发生和保证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值得同行借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玲 《护理学报》2009,16(11):33-35
笔者通过参加专科护士培训赴香港明爱医院中风病房进行了2个月的临床实习,感受到香港明爱医院对中风病人在急性期、康复期及返社区跟进期的护理模式颇具特色.中风病人急性期入住急性中风病房,有跨学科的专业化医护团队提供治疗护理,有明确的治疗及护理指标,有系统的临床路径安排,设有标准的护理程序;中风病人康复期的护理分为住院康复护理和日间康复中心护理,节省了医疗资源,缓解了病房的住院压力;中风病人返社区跟进期继续接受延续性的护理,提高病人回归社区后的生活质量.香港明爱医院中风病人的护理具有规范、整体、高效、连续、重视病人回归社区能力的培养等特点,对我国大陆地区中风护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借鉴学习.培养中风专科护理人才,建立规范化急性中风病房.加强多方面的康复护理,完善延续性护理服务是我国大陆地区可借鉴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从护理角度出发,护理安全与病人安全息息相关。建立一个更为完善、安全的查对系统是护士工作的重中之重,准确识别是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有力措施[1]。腕带是识别、确认病人身份的一种标识。腕带标识制度是临床上的一种查对制度,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风险,将差错降至最低[2,3],但是部分病人甚至医护人员对佩戴腕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第一目标即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  相似文献   

4.
产科是医疗护理纠纷的高发科室.产科急诊多、夜诊多、病人病情变化快、周转快、技术标准要求高,是快节奏科室.从护理角度出发,如何保证孕产妇安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是当前产科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任素桃  朱顺芳  张立颖 《护理研究》2006,20(8):2066-2067
2005年10月31日-11月5日,由广东省卫生厅委托南方医科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广东省首届专科护士研究生课程班”医院感染控制专科的7名学员,在香港九龙西区的明爱医院和玛嘉丽医院进行了为期1周的参观学习,收获匪浅。香港明爱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且在香港有一定的代表性。现以香港明爱医院为例,将香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开展工作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任素桃  朱顺芳  张立颖 《护理研究》2006,20(22):2066-2067
2005年10月31日—11月5日,由广东省卫生厅委托南方医科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广东省首届专科护士研究生课程班”医院感染控制专科的7名学员,在香港九龙西区的明爱医院和玛嘉丽医院进行了为期1周的参观学习,收获匪浅。香港明爱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  相似文献   

7.
针刺伤危害浅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 11月 6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有关针头安全操作及防止刺伤的法令。并要求 :使用更加安全的装置保护医护人员免受锐器刺伤 ;医疗机构需向直接或间接负责病人医疗护理工作并可能受到锐器伤害的医护人员提供安全有效且可控制的装置及方法。由此可见 ,加强临床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8.
护理安全管理新思路   总被引:63,自引:10,他引:53  
病人安全与医疗护理差错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从护理角度出发,保障和促进病人安全,需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随着对病人安全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护理管理者对护理安全理念的认识也应更新,重点从接受人皆会犯错的事实、明确差错多来自系统问题、借助安全管理成果和信息技术、创建“安全文化”以及建立自愿报告系统5个方面阐述了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慧珊  施雁  毛雅芬 《护理研究》2009,23(23):2137-2138
从护理角度出发,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分类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就如何建立与完善我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充分保障病人安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宋爱华  朱彦军  王爱红 《护理研究》2008,22(36):3348-3349
百特输液泵是一次性使用的轻便静脉输注装置,其携带方便,安全,经济,病人在用药期间活动自如,无需卧床,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1],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重视及病人的欢迎.从2001年6月开始对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用此泵输注氟尿嘧啶,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笔者作为感染控制专科护士课程班的学员,有幸参加2006年7月17日—8月6日为期3周的香港明爱医院护士交流计划学习班。尽管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还是抑制不住想与内地同行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收获。香港明爱医院是一所天主教教会医院,创办于1964年,1991年加入香港医管局,现拥有床位10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适时模式为框架,采用质性研究,对医护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从医护人员角度探索脑卒中病人不同疾病阶段(从住院期间至出院后)中存在的动态适时需求,为脑卒中病人采取动态医疗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相关文献和适时模式框架形成开放式问题,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化法收集资料,资料分析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结果对10名医护人员进行访谈,提炼出5个不同阶段的病人需求:急性期重点在决策参与和家庭支持;稳定期重点是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出院准备期重点在出院准备服务及延续性康复锻炼需求;出院后调整期实施期重点在居家护理和对康复锻炼的需求;适应期重点是回归社会的需求。结论本研究通过从医护人员的角度揭示脑卒中病人从住院期间至出院后不同疾病阶段的适时动态需要,并发现自身工作不足,提出建议,可为建立脑卒中病人动态医疗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院前急救中的护理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院前急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制订控制风险发生的措施,从而达到提高医护人员院前急救功能,保证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对医护人员主动告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看法及期待并探讨主动告知后病人可能的反应。[方法]使用自行编制的"住院病人对主动告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态度的调查问卷"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51例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31例(94.3%)病人表示需要医护人员主动告知严重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300例(85.5%)病人表示需要医护人员主动告知轻微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316例(90%)病人表示希望医护人员可以完全告知。只有86例(24.5%)病人认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会选择"主动告知病人"。病人在被告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后可能的行动选择最多的选项依次是要求道歉217例(61.82%),宽容理解161例(45.87%),要求经济赔偿139例(39.60%),向医院有关部门投诉128例(36.47%),寻求法律途径100例(28.49%)。[结论]绝大多数病人表示希望医护人员能主动告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5.
为杜绝乙肝病人手术时在手术室引起交叉感染,也为了手术室护士的安全健康,通过加强自我防范对策和一系列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及高效消毒剂的应用,有效地保证了病人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的病情危重且波动大导致病房长期暴露于仪器报警中,医护人员对仪器报警的疲劳感成为ICU病房新的难题。ICU医护人员对仪器报警产生疲劳可导致病人病情恶化却未被及时发现与处理等严重后果,有效的管理和预防措施是解决ICU医护人员报警疲劳的关键。综述国内外ICU医护人员报警疲劳现状研究及其预防对策的相关文献,从仪器报警疲劳的定义、原因、危害以及管理现状出发,对ICU医护人员报警疲劳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Fairfax医院急诊部使病人满意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的环境常使病人感到生疏和紧张 ,病人并非总是知道如何回答问题及如何提出问题 ,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帮助病人 ,在 Fairfax医院急诊部 ,让病人满意已成为所有医护人员规范训练的必备技巧。管理部门制订激励政策来规范、督导医护人员做好工作。现在 ,病人主动投诉率减少 70 %以上( 2 .6‰降至 0 .6‰ ) ,而美国国内投诉率平均在 3‰~ 5‰。另一方面 ,病人的表扬增加 1倍之多 ,表扬与投诉比为 5∶ 1。随着服务质量提高 ,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显著提高。 Fairfax医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 ,达到病人满意的目标。1 .从外表感知病人的…  相似文献   

18.
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之一,当人体被疾病侵犯时,心身安全受到威胁,便产生了求医行为.在求医过程中,由于病人在卫生机构内,其稳定性、自主性是不完善的,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一切行动均需根据医护人员的意志来安排,因此只有在医护人员良好的道德作风、道德修养的保护下,病人的安全保障才有稳定性.而护理的目标是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利的基础上,改善、维持或恢复所护理的人在生物、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健康,从而帮助病人获得安全.  相似文献   

19.
高警讯药物是指具有造成病人伤害的高风险药物.1995年美国开展了对高警讯药物的研究,我国台湾省也有相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对高警讯药物的安全管理可以提高病人用药的安全性.为此,我们从2009年8月开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高警讯药物的认识,从而确保高警讯药物的安全使用,提高临床用药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控制急诊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急诊手术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急诊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手段.结果 可确保急诊手术患者安全、有效,能够防范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安全及医护人员安全.结论 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可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