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姝廷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62-62,64
目的为了提高肝硬化的诊断和预测的;住确性以及明确治疗效果,探究B超检查在肝硬化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省级一家医院采集的肝硬化患者200名设为观察组,同时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的肝硬化患者200名的确诊率作为对照,对其进行B超检查,根据检查图像判断其患病程度,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确诊率为97.50%,对照组确诊率为7250%。结论B超检查的确诊率高,且检查结果清晰、明朗,能够将各个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肝硬化患者的特点表现出来,利于临床治疗与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背景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因较多,出现并发症时死亡率较高,垂体功能减退导致激素缺乏与肝硬化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8例垂体功能减退症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垂体功能减退在肝硬化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垂体功能减退症合并肝硬化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诊断垂体功能减退症时年龄为9~20岁,诊断肝硬化时年龄为16~24岁,中间相隔时间为3~14年。8例患者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病因为生殖细胞瘤手术(4例)、颅咽管瘤手术(2例)、鼻咽癌放疗(1例)及垂体柄阻断综合征(1例)。肝脏活检诊断为肝硬化2例,影像学诊断为肝硬化6例,诊断肝硬化前均未进行规范的激素替代治疗。乏力、纳差、外生殖器发育不良、身材矮小、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出血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8例患者均有垂体-甲状腺轴、垂体-性腺轴、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常规、肝纤四项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异常,7例患者表现为抗利尿激素及肝功能异常,6例患者表现为垂体-肾上腺轴、凝血功...  相似文献   

3.
老年肝硬化168例临床分析属于经验交流栏目,主要讲述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我院2000年9月~2007年11月间在门诊及住院确诊肝硬化的168例老年患者的首诊原因及病因作一统计。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影像学关于肝硬化的诊断,并排除影像学除肝硬化以外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病人肝脏受累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临床上我们也注意到肝硬化病人病情越重,就越表现出呼吸困难、紫绀、作状指等缺氧现象,且患者大多无相关心肺疾患,提示肝硬化病人的肺部疾患与肝硬化的某种关联,就此我们对我院1995-1996年67例肝硬化病人进行了血气分析和临床观察,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67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男56例,女11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8.7岁,肝硬化诊断标准遵照1990年全国肝硬化专题讨论会制订的诊断标准综合判定。67例患者中28例为肝硬化代偿期(A组),39例为肝硬化失代偿期(B组)。患者住院…  相似文献   

5.
周健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2):206-206
我院近3年收治尿毒症并肝硬化患者12例,均为发现尿毒症时同时被诊断患有肝硬化,或发现肝硬化时同时被诊断患有尿毒症。经保肝并配合血液透析治疗,4例死亡,8例仍予规律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肝硬化再生结节、小肝癌患者用MRI手段进行检查诊断的临床鉴别价值。方法取本院影像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肝硬化再生结节(19例)、小肝癌(29例)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所有纳入对象均用MRI影像学方式进行检查,分析并归纳MRI影像学的鉴别准确度。结果对肝硬化再生结节、小肝癌患者用MRI诊断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数据均令人满意。结论对肝硬化再生结节、小肝癌患者用MRI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诊断以及鉴别方面有令人满意的作用,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124例急诊胃镜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能及时明确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可以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降低死亡率。为此我们对我院1996年9月至1998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124例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并对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联合运用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血白球蛋白比例A/G测定与B超检查等临床常用的几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寻找与病理诊断结论相符或具有病理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组合,初步探索建立在对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硬化诊断价值方面与肝组织病理活检具有等价效应的判别函数数学模型。方法以进行过病理检查的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筛选与病理诊断肝硬化密切相关的因素变量,以这些变量为基础进行统计学判别分析,建立可用来判断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判别函数的数学模型。结果以肝活检病理组织检查作为诊断肝硬化的病例对照标准,通过多变量分析显示,在本研究所涉及的与肝硬化病理诊断有关的几种因素中,血HA异常升高达250ng/ml以上,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小于1,B超诊断肝硬化等三个因素与病理诊断肝硬化关系最为密切;判别分析显示,以此三因素进行判别分析所建立的判别函数可正确判断慢性肝病患者中肝硬化的发生,对病理诊断肝硬化的判别结果与本资料原分类的判对符合率达91.1%。结论结合HA异常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B超诊断肝硬化等变量所建立的判别函数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综合判断,诊断肝硬化的价值可与病理组织诊断相比,是用非创伤性检查方法诊断肝硬化的可行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24例肝硬化患者血气分析杨玉斌关键词:肝硬变;血气分析本文总结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24例肝硬化病人血气分析结果,以探讨肝硬化时肺呼吸功能改变及酸碱失衡情况。病人与方法24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全部符合1990年上海肝炎会议肝硬化诊断标准。代偿期肝硬化4例...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并发结核病30例分析江苏省江明市人民医院朱祖福肝硬化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易并发各种感染,合并细菌感染为大家熟知,并发结核未见报道,现将我院10年来肝硬化并发结核病病例作一分析讨论。1临床资料1.1病例及诊断标准:600例肝硬化均符合诊断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体征表现和并发症的差异进行分析,为二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5例)和慢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体征表现、辅助检查指标和常见并发症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后肝硬化具有不同的体征表现及并发症类型,肝硬化辅助检查指标各有差异,为两种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易于感染,如原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或胆道感染等而导致发热。此外,其他原因或肝硬化本身也可引起发热,使诊断和治疗发生困难。1994年至1997年间我院共收治肝硬化伴发热患者96例次,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收集1994年至199...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对130例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我院1996年1月~1998年12月间住院和门诊慢性肝病患者130例,进行胃镜检查及HP检测。其中,男93例,女37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4±12)岁。肝病诊断依据1995年全国肝病会议所订诊断标准。分为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2组,统称慢性肝病。慢性肝炎89例,肝炎后肝硬化41例。胃镜诊断以1992年国际消化会议各项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钱冬梅 《农垦医学》2014,(2):138-140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该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0年1月期间于我科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治愈或好转32例,7例无效或恶化,9例死亡。结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病情重,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国对肝硬化腹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对肝硬化腹水、肝肾综合征(HRS)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有了新的发现和补充。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SS)与钠潴留在肝硬化腹水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国内外普通公认,并以此作为肝硬化腹水患者长期限钠治疗的依据。但患者常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约51%。我观察了利尿剂治疗时,不限钠饮食与限钠饮食对10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硬化以及肝炎后肝硬化经超声诊断结果的特异性.方法:对该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以及同一时期的5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两种类型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查结果的特异性.结果:经超声诊断之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明显增大但是形态正常,其回声弥漫增强出现的几率显著高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P<0.05);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缩小且形态失常,表现出肝被膜锯齿状,并且肝脏内不规则回声增高几率、鳞片状高回声发生几率显著高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P<0.05);这两类患者在脾脏厚度以及门静脉内径上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腹部超声诊断可以有效地分辨出酒精性肝硬化以及肝炎后肝硬化,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CT检查与病理诊断对早期肝炎后肝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经CT诊断为早期肝炎后肝硬化的68例患者与病理诊断为慢性肝炎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与CT检查,并比较2种检查结果与病变形态分析。结果 CT检查与病理诊断早期肝炎后肝硬化诊断符合率为20%,轻度慢性肝炎符合率为85%,中度慢性肝炎符合率为86%,重度慢性肝炎符合率为100%。CT检查早期肝硬化患者可见肝脏缩小,与病理诊断肝脏纤维化指征一致。结论 CT诊断对慢性肝炎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可见早期肝硬化患者肝脏形态缩小,为提高诊断准确率需结合病理诊断进行。  相似文献   

18.
王毅  彭国斌 《四川医学》1999,20(1):38-39
本组收集了1995~1997年来高压氧治疗的12例肝硬化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12例患者均按1990年上海会议诊断标准,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入院时均有乏力、纳差、精神差、出血倾向,肤目轻~重度黄疸,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水肿,尿少、...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腹水并发膈膜穿孔1例李近英,商月茹(滨州地区人民医院,滨州市256610)关键词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膈膜穿孔患者,男,43岁。乙型肝炎病史8年,近半月来腹胀,进食后加重,乏力,尿少,诊断为“肝硬化腹水”,于1995年3月16日入院。查体:体温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以同期住院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为对照,对5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硬化占同期肝硬化总数的12.3%,发病年龄平均52岁;日平均饮酒165g,持续10年以上。结论面色黝黑、肝掌、蜘蛛痔、肝大、男性乳房发育、腮腺肿大等体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有助于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戒酒不能阻止酒精性肝硬化病情进展;长期针对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有可能改善酒精性肝硬化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