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50岁,因一过性意识不清,伴右侧肢体活动失灵1h入院,晕厥及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持续约1min后自行缓解,无言语不清、抽搐、心慌、胸闷及心前区不适,无心跳间歇,无饥饿感、虚汗等不适。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5a。平时血压最高160/90mmHg,但波动大,未规律监测及服药。查体:T36℃,BP120/80mmHg,精神差,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2.
韩文生  信栓力  赵秀峰  张强 《临床荟萃》2007,22(15):1127-1127
患者,男,47岁,主因活动性心前区疼痛3天入院。既往大量吸烟史多年(20~30支/天),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查体:血压130/70mmHg(1mmHg=0.133kPa),神清语利,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9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3.
张琴  张春红  孟海燕  朱蕾 《临床荟萃》2005,20(11):646-647
例1,女,70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5年,加重9天”入院。患者15年来反复发作心前区隐痛,伴有左臂、左肩及后背部疼痛,持续时间5~15分钟不等,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效果不明显。既往高血压病病史10年,平时服用“巯甲丙脯酸片12.5mg,每日3次”血压控制满意。否认糖尿病病史。查体:血压120/75mmHg(1mmHg=0.133kPa),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心率72次/mln,双下肢无水肿。血脂:总胆固醇6.5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1m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前壁、下壁导联ST段压低0.2~0.3mV。  相似文献   

4.
下。对我院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引起窦房结动脉闭塞1例分析如1病历摘要男,74岁。于1999/2006年两次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具体不详),但术后仍经常无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a,吸烟史30a余,每日30~40支。查体:HR80次/min,BP120/70mmHg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心电图正常范围。初步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后;(2)高血压病3级。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2岁,主因间断胸闷、心前区疼痛3年,加重1天收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咳喘史。3年前在当地医院心电图检查,诊为“陈旧性下壁心梗、心绞痛”,给予扩冠、抗凝等治疗。入院查体:BP130/70mmHg(1kpa=0.133mmHg),P88次/min,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88次/min,律齐,二尖瓣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男,61岁。因心肌梗死后3年,右上腹隐痛不适5 d入院。患者3年前骑自行车100 km并游泳2 km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大汗,休息后不能缓解。于  相似文献   

7.
<正>1病历报告患者,男,69岁,因反复胸痛3年,加重9h入院。患者近3年冬季清晨出现胸骨后隐痛不适,含化"速效救心丸"可迅速缓解。入院当天6时患者起床后感胸骨后紧缩感,含化"速效救心丸"效果差,上述症状共持续约3h。查体:BP 150/90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相对浊音界无扩大,心率116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  相似文献   

8.
1病例患者,男性,57岁。反复心慌、胸闷不适九年,突发心前区疼痛50分钟。患者九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不适,无胸痛及放射痛,休息后减轻,当地医院做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初诊“冠心病”,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以后每于剧烈运动或劳累后出现上述症状,每次持续数分钟不等,  相似文献   

9.
杜花庆  宋吉法 《临床荟萃》2003,18(13):735-735
患者 ,男 ,74岁 ,因间断胸闷、憋气 13年 ,加重伴心前区发作性疼痛 1个月入院。患者 1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胸闷 ,劳累后加重 ,稍事休息后即能缓解。当时无胸痛。曾多次以“冠心病”住院治疗。且反复出现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有时感心悸 ,服用普罗帕酮 (商品名 :心律平 )效差。入院前 1个月上述症状加重 ,常于休息时发作胸痛。为心前区闷痛 ,无濒死感及放射痛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缓解不明显 ,每次持续约半小时。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病史。体检 :体温36 .2 0℃ ,脉搏 5 6次 /min ,呼吸 17次 /min ,血压 12 0 / 70mmHg(1mmHg=0 …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6岁。因反复心悸,心前区不适来诊。14年前(2周岁时)曾因反复肺炎、心衰来诊,当时超声检查显示:左房、左室内径增大,左心室心内膜增厚,约0.41cm,回声明显增强,以下壁、后壁心内膜增厚较为明显。左心室各节段室壁运动呈均匀性减低,CDFI示二尖瓣轻度反流。临床确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经4年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超声检查除心内膜略厚、回声略增强外,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 例1:男,68岁。胸闷、胸痛3a,胸闷、胸痛与劳累有关。持续时间数分钟,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可缓解,无高血压、无糖尿病史。BP135/80mmHg,心界无扩大,心前区无明显杂音,心脏超声心动图正常,心电图ST—T改变。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行导管介入封堵术,术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7岁,因活动后心前区不适10余年,加重半年就诊。否认既往特殊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30/84mmHg(1mmHg=0.133kPa),心率87次/min,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连续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ST-T改变。超声心动图表现:可见左冠状动脉迂曲扩张,最宽约6mm(图1);三维超声示左冠状动脉发出后向心尖部行走,于右室心尖部可见瘘口进入右心室(图2),瘘口处可见五彩镶嵌样血流射入右室,瘘口宽约3mm;频谱多普勒示瘘口处可见连续性双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8岁,因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来我院检查.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查体:BP 120/80 mmHg,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无十湿哕音.心率约80次/min,心律小齐.无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余无特殊体征.  相似文献   

14.
[病例1]患者女,76岁,因“间断心前区疼痛20年,加重2月余,喘憋13小时”入院。患者自1975年出现血压高,长期服用复方降压片及降压0号,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自1979年起出现劳累后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症状,发作逐渐频繁,2000年10月后血压控制不佳,最高达180/80~90mmHg,心前区疼痛发作频繁,1周来达每日2~3次。2001年1月16日凌晨出现血压增高,急性左心衰,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65岁,体重70kg,因反复发作心前区不适入我院。入院查心电图提示V2~V6导联T波倒置,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0年前因产后大出血,出现停经,无泌乳,诊断为席汉综合征,随即开始规律口服醋酸泼尼松龙片(5mg/d),甲状腺素片(40mg/d)。入院后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共5d。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胸闷、胸痛30年,活动后气急2年,加重1个月”于2002年12月10日入我院。患者自1972年起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闷痛不适,外院体检心尖部有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检查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有反复,1992年心脏超声检查发现“二尖瓣后叶脱垂伴中度返流”,未行特殊治疗,近2年来出现活动及登楼后气急,伴双下肢浮肿,口服地高辛及利尿剂治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4岁,因外伤造成左锁骨、左第三、四肋骨骨折及脑震荡来本院急诊手术治疗。术后1d心电图示:V1-V6导联ST段弓背型抬高;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CK)2826U/L,CK—MB431U/L;肌钙蛋白7.28ng/ml,肌红蛋白98.5ng/ml,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保守治疗2d后,胸痛缓解,第3天突发恶心、呕吐伴心前区不适,并心慌气短,不能平卧。查体:体温38.7度,血压65/35mmHg,心音低钝,心率100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闻及小水泡音,心尖区闻及舒张期奔马律,中上腹压痛,双下肢不肿。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15岁,因心悸半年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20/75mm Hg(1mm Hg=0.133 kPa),发育较差,嘴唇稍微发绀,胸廓无畸形,心前区未扪及明显震颤。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2-3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19.
吕海权 《临床荟萃》2005,20(3):172-172
患者,女,45岁,以“发作性心前区闷痛5天,再发4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天夜间睡眠中突发心前区闷痛而醒,伴左背部放射痛,持续约10余分钟自行逐渐缓解。入院前4小时于凌晨睡眠中心前区闷痛再发,伴恶心、出冷汗,症状持续4小时无缓解而住院。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家族中无心脏病患者。体检:血压140/85mmHg(1mmHg=0.133kPa),双肺听诊正常,心界叩诊不大,  相似文献   

20.
瓣膜置换术后致冠状动脉栓塞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 例1:患者,女,45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病史6年,5年前行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手术,术后坚持口服华法令抗凝(3mg/d),未定期监测INR,持续性心房纤颤病史5年。本次以持续心前区疼痛30分钟急诊入院。疼痛呈刀割样,无放射痛,伴胸闷,气短,烦躁不安,休息不能缓解。查体:脉搏7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80mmHg,全身皮肤潮湿多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