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封堵器植入前后凝血机能的变化及ASD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9例儿童ASD患者介入封堵前后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imer)浓度。结果与封堵术前比较,血浆F1+2、t-PA、D-dimer浓度术后即刻明显升高,术后1日较术前水平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β-TG术后即刻明显升高,术后1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儿童ASD介入封堵术后出现了凝血酶、纤溶系统的激活及血小板的活化,短期内恢复至术前水平;儿童ASD介入术后使用阿司匹林抗凝已足够;介入治疗AS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高胆固醇血症与血浆血小板因子4(PF4)、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等分子水平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纳入冠心病患者160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64例以及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9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CON组);按照总胆固醇(TC)水平把1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1)高胆固醇血症组(HTC组)42例,(2)边缘高胆固醇血症组(BTC组)51例,(3)胆固醇正常组(NOR组)67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浆PF4浓度和β-TG浓度水平,同期检测各组血脂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F4、β-TG水平在CON组、SAP、ACS组间依次升高,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4、β-TG水平在NOR组、BTC组、HTC组的水平也依次升高,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C水平与PF4、β-TG呈正相关(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C水平是影响血清PF4、β-TG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PF4、β-TG水平较正常组升高,胆固醇水平可能通过影响PF4、β-TG的水平促进冠心病的发生,且与冠心病病情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对血小板胞浆游离钙([Ca2 ]i)及血小板释放反应产物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因子4(PF4)的影响,探讨HDL-C降低在动脉粥样硬化(HDL-C)和血栓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方法在2003—2004年解放军总医院体检者中,随机入选单纯HDL-C降低的患者42例,应用荧光探针Fura 2-AM标记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测定该组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CONT)血小板[Ca2 ]i、血浆β-TG和PF4浓度。结果同CONT组相比,LHDL-C组血小板[Ca2 ]i升高(P<0.01),血浆β-TG(P<0.01)和PF4也显著升高(P<0.01)。LHDL-C组HDL-C除与[Ca2 ]i呈负相关(P<0.01)外,与β-TG和PF4浓度也呈负相关(P<0.01;P<0.01),血小板[Ca2 ]i与β-TG和PF4呈正相关(P<0.01;P<0.01)。2组[Ca2 ]i均与β-TG和PF4呈正相关(P均<0.01),β-TG与PF4比值均稳定在3左右。结论结果提示低HDL血症可能通过升高血小板[Ca2 ],诱发血小板活化和释放反应增强,释放产物可能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肺心病血栓前状态及抗凝干预疗效分析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并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抗凝干预的价值 ;方法 将肺心病患者4 6例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 2 3例 ,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血浆凝血酶片段 1+2 (F1+ 2 )、纤维蛋白原 (Fg)、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和D -二聚体 (DD) ;结果 肺心病患者vWF、F1+ 2 、Fg、GMP - 14 0、DD血浆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肺心病治疗组经LMWH治疗后上述各凝血分子标记物及PaCO2 明显降低 ,而PaO2 显著增高 ,而常规组虽血气指标略有改善 ,而凝血分子标志物未见改善 ;结论 尽早检测诊断肺心病血栓前状态 ,及时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干预 ,有望从根本上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16例膝关节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6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DVT预防性措施,对照组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腹壁皮下注射治疗,术前2 h注射1次,术后1次/d,0.3 ml/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汤离子导入治疗,30 min/次,2次/d。疗程均为2 w。观察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统计DVT发生率;检查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术后第1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DVT的发生率分别为4.92%和16.36%,两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第2周,观察组DVT的发生率为8.20%明显低于对照组(27.27%,P0.01);观察组术后第2周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同时点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第2周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可降低血清FIB水平,减轻炎性反应,预防DVT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46岁,(平均26.6岁).选用封堵器直径为26~34mm(平均为30.4mm)封堵,术后给予抗生素、肝素、阿斯匹林等.结果全部病例一次成功.1例术中发现微量左向右分流,其余4例无残存分流.术后7天出院,无并发症.结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闭合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将7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d后评定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时神经功能缺损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钙。  相似文献   

8.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1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进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全麻下右侧胸骨旁第4肋间4-6cm切口,食管超声(TEE)测量房间隔缺损最长径,选择适当封堵伞,TEE监测下释放封堵伞,了解有无残余分流等异常。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复查心彩超未见残余分流。2例出现术后高血压,给与降压对症治疗,1例中度肺动脉高压复查心彩超肺动脉压明显下降,术后右心大小较术前有减小。结论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三硝基苯磺酸 (TNBS)诱发的大鼠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 (IL) 8,及CD 6 2P表达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阐明肝素抗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4 5只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用TNBS/乙醇灌肠制作大鼠结肠炎模型。甲组分别在灌肠前 1h及灌肠后每天 1次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 (法安明 ) 15 0U/kg ,共 6d ,至第 7天减半量注射 ,第 14天停用。乙组方法同甲组 ,但注射剂量加倍为 30 0U/kg。丙组为对照组 ,用等容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 ,每天 1次 ,共15d。分别在制模后第 2 4小时、第 7天及第 14天 ,随机抽取每组大鼠各 5只 ,心脏取血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中血小板膜表面CD6 2P分子数的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IL 8含量。同时取结肠病变部位组织 ,免疫组化法分析TNFα的组织表达及镜下评定结肠黏膜损伤Fedorak积分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无论低剂量还是高剂量治疗组 ,低分子量肝素在制模后第 2 4小时、第 7天及第 14天对CD6 2P的分子表达均无影响 (P >0 .0 5 )。对血清IL 8及TNFα的组织表达 ,高剂量治疗组至第 7天开始下降 (P <0 .0 5 ) ,第 14天显著下降 (P <0 .0 1)。对结肠黏膜损伤Fedorak积分值的影响 ,高剂量治疗组治疗至第 14天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TNBS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 2 0 0 0 - 0 3~ 2 0 0 4 - 0 5进展型脑梗死全部病例随机分 3组 :治疗组、对照甲组、对照乙组 ,每组各 30例。 3组均个体化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降纤酶 ,对照甲组应用低分子肝素 ,对照乙组应用降纤酶 ,连续应用 7d ,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 ,监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改善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甲组、乙组 (P <0 0 1) ,对照甲组 ,乙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后第 2周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治疗组 96 7%、对照甲组 80 0 %、对照乙组 83 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甲、乙组 (P <0 0 5 ) ;而显效率 3组分别为 80 0 %、5 3 3%、5 3 3%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甲、乙组 (P<0 0 1) ,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3d、7d、14d后纤维蛋白原前后比较 :治疗组较显著降低 (P <0 0 1) ,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低分子肝素、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梗塞 ,更有效中止病情进展 ,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提高临床疗效 ,安全性高 ,副作用小 ,适应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1.
Results of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A total 89 fish and lamprey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from Polish freshwater habitats. Twenty-seven of them (30.3%) have not been surveyed for parasitic helminthes. Some of the latter fishes are either rare or not easily accessible. Other live only in specific habitats in scattered localities. An important obstacle for studying parasite faunas of some fishes may be their status on an endangered species. Among the non-surveyed fishes, are those which have been relatively recently introduced to Poland or migrated there on their own.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all hitherto not studied helminthologically fish species, their habitats, localities and current protection statu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