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甘肃省唯一一个湿地公园,也是全国内陆河流域的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市场竞争力和区域条件较差、开展生态旅游既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又可能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对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采取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完善湿地生态旅游立法制度、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立监测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增强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鼓励周边居民积极参与等管理方式,从而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杭州湾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杭州湾湿地是华东重要湿地之一,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介绍杭州湾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指出当前杭州湾湿地保护中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环境污染、天然栖息地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建议加强湿地立法,建立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加快保护区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3.
康学凯 《甘肃科技》2012,28(3):30-31,136
玛曲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湿地地位极其重要.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原因,该湿地大面积干涸和萎缩,湿地功能急剧退化.加强玛曲湿地资源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不仅是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需,更是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GIS技术的引入,为湿地资源信息集成管理和湿地信息提取与综合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以ArcEngine和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工具,实现了玛曲湿地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信息,提高当地的湿地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球环境变化的中国湿地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和湿地科学的研究成为国际众多学者和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学科,湿地与全球环境变化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在这一基础上,本文论述了中国湿地的现状及近几年来发生的变化.中国湿地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但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使湿地资源不断丧失,进而对中国湿地在全球环境变化影响下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以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评析.同时对中国湿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出了相应措施及建议,旨在为管理部门制定法规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浙江省湿地数量减少、功能退化以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问题非常严重.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湿地管理的统一协调能力不够;湿地保护的基础研究不够;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滞后.合理保护湿地的建议有:明确湿地的权属;加强红树林的保护并明确其权属;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杭州城西湿地保护与利用战略"的概要.杭州城西湿地是重要的城市湿地,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是杭州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正使这片湿地面临面积锐减、环境污染、水系破环、景观破碎和文脉消退的挑战.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原则是:立足生态,优先保护,合理利用.战略在总体上体现"保护遵从生态系统途径;利用服从生态系统保育"的构想,具体包括:保护生态系统,保障湿地健康;修复生态功能,改善湿地环境;协调流域布局,维护湿地安全;遵从生态保育,发展湿地产业;挖掘民俗传统,创新湿地文化;推动建规立法,创新湿地管理;深化开放合作,打造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功能也有新的需求.这里我想谈城市湿地公国在城市绿地体系中的作用.2005年2月2日国家建设部制定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管理,相继各个城市开发建设了以湿地保护为主要目的的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8.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5):F0003-F0003
<正>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文化、景观和生态价值,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复展起着重要作用.健康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进一步做好湿地研究和保护工作,促进湿地保护、开发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本刊特开设  相似文献   

9.
湿地科学是由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融汇的边缘交叉科学,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形成演化规律及保护与利用的科学.中国湿地研究最早起步于全国范围内沼泽和泥炭资源的综合考察,目前则更多在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滨河口湿地、海岸红树林湿地等不同类型湿地方面开展了基于生态过程的研究工作,在湿地概念、湿地分类、湿地系统综合研究、湿地与全球变化、湿地恢复及工程湿地建设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未来我国湿地研究还要进一步界定湿地的科学概念,建立完善的湿地学科体系;加强湿地水、土、生物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强化湿地生态水文、湿地对全球变化影响与响应、退化湿地恢复的理论、技术与途径研究;开展湿地保护、管理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与示范.  相似文献   

10.
湿地公园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过程中,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探讨对于己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后期建设及养护管理和将要规划建设的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探讨了温地公园植物材料的选择.并从人性化设计、生态设计及美学设计三个角度探讨了湿地公园植物造景设计.  相似文献   

11.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基于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修建的河流护岸工程只考虑工程的耐久性及施工的方便性而使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忽略了河流的生态功能,从而破坏了河流的各种生态过程,导致河流污染严重,生态作用越来越小.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开展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应采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河流系统的生态需水是指维持河流正常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所需要的一定水质最小水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河流生态环境需水,在国外已经引起了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并有了一些计算方法.结合三峡大学沙河河道环境需水,介绍了国外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贵阳市的“母亲河”南明河,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河水污染日益恶化,河流生态系统逐渐遭受破坏。在近年来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不能忽视南明河对水量的要求。讨论了南明河上游花溪水库坝下生态环境需水量,为花溪水库进行合理的生态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福州内河环境治理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福州内河污染及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内河整治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以从加强内河水环境科学研究、倡导生态治河、建设城市滨水空间、恢复生物多样性以及开发内河旅游等方面对现有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In light of the ecological health problem occurring between the plain river reach between Daheiting and the estuary of the Luanhe River, three first-level indicators (rive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eco-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socio-economic features) and corresponding fifteen second-level indicators such as river natural connectivity, water quantity, etc., were employed to establish the 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 (AHP) model. After fitting the AHP model with the data of 2005,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plain river reach health assessment score is 0.698 and the ecology is basically healthy. Moreover, construction of the Panjiakou Reservoir on the river mainstream destroyed the river natural morphologies, and finally contributed to the relatively low scores: 0 and 0.5 for river natural connectivity and river curve degree, respectively. It implicates that measures such as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river course and reservoir dispatching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further restoration projects of the Luanhe River.  相似文献   

16.
根据洪泽湖湿地生态资源多样性的特征,提出了采取适宜性的堤岸向陆地过渡区湿地的开发模式、入湖河口与滨湖河漫滩湿地开发模式、河道与湖弯水面湿地开发模式、湖面与围垦区混合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以期实现洪泽湖区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从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融合、改造生态环境中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探讨宋都水系规划工程的生态文化意义.认为宋都水系规划工程对开封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其理念与方法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河南省海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无天然径流、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流域,上下游进行生态补偿的测算模型,即基于水质和污染物总量的流域生态补偿测算模型,并以水生态恢复成本作为补偿的科学依据.在河南省海河流域水生态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2008年河南省海河流域上下游之间的补偿金额,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湿地恢复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态恢复的重要课题之一,开展河道湿地生态修复是提高河道水环境承载能力、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本文在长园河中下游段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实践,在全面分析长园河湿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态修复目标,按照一定的修复原则把工程分为4个区域即湿地生态修复与景观优化示范区、河岸缓冲过滤带重建示范区、连通性修复与生态护岸示范区、生物浮岛示范区进行重点修复,修复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未来华北地区山区型河道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筑坝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水库生态调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大坝建造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通道阻隔、水库淹没、径流调节、水温变化等,探讨了大坝建造对河流水文特性、化学特性、通道作用等生态功能的影响方式,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对于已建工程可通过水库运行调度方式的调整,减缓其生态影响.其主要包括:结合河道及流域的生态保护目标采取不同的调度措施,保证合理的下泄生态流量;采取联合调度方式保持水库及下游水质;采取人造洪峰保护水生生物及鱼类资源;对湿地、湖泊进行人工补水等.建议水库运行调度应在考虑工程功能的同时,兼顾坝下及水库的生态功能,以达到流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流域健康的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