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检测与分析职业性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与受照人群健康指标的关系.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检测放射场所辐射剂量、个人剂量、血象以及细胞遗传学指标.结果 放射场所不同操作岗位的X射线与r射线剂量率范围为0.0497~3.346 uSv/h,合格率为100%.射线接触组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2.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进行监测,分析职业性低剂量受照人群细胞遗传学变化特点。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微核测定采用甲基纤维素法。结果:414名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平均畸变率、检出率分别为0.048%和3.92%;染色体平均畸变低于正常值0.14%;平均微核率、检出率分别为0.423‰和23.43%,平均微核率在正常范围(0-3‰)之内;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种、工龄、性别的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细胞遗传学变化特点与电离辐射的种类、强度及放射人员工龄、个人累及剂量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剂量进行监测,探讨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中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唐山市内1 392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选取无射线接触史且其他条件与观察组具有可比性的143名身体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行一般情况调查、放射剂量测量、微核检测、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 放射线接触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按不同工种分组,观察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依照医学放射诊断组、工业探伤组、工业用放射源组、医学放免放疗组的次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递增趋势.按不同工龄分析,<10、10~ 20和>20a工龄组的放射工作人员细胞微核异常率分别为10.8%、16.2%、24.8%,对照组为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染色体畸变异常率亦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累积辐射剂量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累积微核异常率、累积染色体畸变异常率也随之增加.结论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将会有所增高.从事不同放射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损伤不同,放射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损伤与接触射线年限有关,放射工龄越长,累积电离辐射剂量越高,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越高,其对机体造血系统的损伤越严重,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与累积辐射剂量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评价职业性受照射人群集体生物剂量和细胞遗传学效应的相关性。方法 用培养、MC法分别测定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率。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阳性率为15.2%,微核阳性率为9.3%,差异有显著性。其中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者染色体畸变与微核阳性率分别为14.9%、11.0%;小型密封源操作者染色体畸变、微核阳性率分别为17.1%、5.2%;工业X射线探伤者染色体畸变、微核阳性率分别为0、21.4%;工业X射线探伤者比小型密封源操作者微核阳性率显著增高;染色体畸变、微核阳性率均随工龄的增加显著增长;放射工作人员男性染色体畸变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结论 小剂量电离辐射对细胞遗传学的影响与射线种类、能量、工种、工龄、性别及累积剂量是密切相关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阳性率越高职业性受照射人群集体生物剂量累积越多,慢性放射性损伤细胞遗传学效应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射线对放射工作者健康的影响,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547名放射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分别进行了受照剂量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结果个人年受照有效剂量约为4.5~15 mSv.血象异常检出率以医用同位素应用者的血细胞效应最为明显.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均有随放射工龄的延长而降低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球蛋白IgG、IgA相对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小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可使机体受到一定的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6.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职业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侠  吴军  王会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642-1643
目的: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职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为辐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58名职业放射者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了受照剂量、临床体检、实验室检查。结果:个人受照剂量约为:3.5~0.7mSv.。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有随职业工龄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水平普遍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职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辐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7.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及细胞遗传学5年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血细胞生物学效应。方法 微量全血培养法。结果 5 a中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四项指标均值均在正常范围,仅1995年血小板均值与对照组及其它年度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02),1997年血红蛋白均值与1996、1999年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2)。外周血象4项指标异常检出率及其总检出率,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均随年度呈下降趋势。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照射后存在机体外周血细胞效应,表现在外周血细胞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核试验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及正常健康人群外周血核异常淋巴细胞,计算核异常淋巴细胞率(‰)。结果显示,射线暴露组各类核异常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电离辐射可导致细胞核形态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9.
放射工作人员30名细胞遗传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士义 《职业与健康》2007,23(7):499-500
目的对30名放射性同位素工作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变化的观察。方法微核测定采用常规培养法,判断标准依据《WS/T187—1999淋巴细胞微核估算受照剂量方法》。染色体畸变分析采用常规法记录双着丝点、断片、微小体、着丝点环等畸变核型。结果放射组与对照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0.55%和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1,P〈0.05);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1.4‰和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P〈0.01)。放射组的微核率与染色体畸变率间回归方程式成立。结论放射组的微核率随染色体畸变率的增高而增加,两者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1995~ 1999年 ,万州移民开发区防疫站对本区从事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机检安全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 ,观察了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血象和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发现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血小板的影响较大。1.对象与方法 :本区、县、乡从事放射工作 0~ 35年的人员 ,共计 2 48人 ,其中有每年、隔年参加体检和逐年新增加的体检人员。抽取静脉血 ,取 2 0 .0 μl用Dettolx随机进口试剂稀释。sysmexF 82 0血球自动分析仪测定 ,作血象分析。另取 0 .5ml血加入 5 .0ml的RPMI 16 40细胞培养液中 ,培养 72h ,收获细胞、制片、Gie…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职业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从业者血小板、白细胞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2015年成都市2 055名放射从业者职业健康体检的血小板及白细胞数据及从业者辐射累积暴露剂量。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 χ2检验、直线相关分析、协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协方差分析显示,随着累积暴露剂量增加,血小板、白细胞数呈降低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等剂量及以上剂量暴露组(>4.333 mSv)随着BMI水平增加,血小板降低的风险增加愈明显(趋势检验P<0.05);高剂量(>15.639 mSv)暴露合并吸烟是血小板降低的危险因素(OR=2.33,95%CI:1.23~4.44)。低剂量(≤4.332 mSv)暴露合并锻炼>1次/周是血小板降低的保护因素(OR=0.26,95%CI:0.09~0.70)。 结论 随着辐射累积暴露剂量增高,从业者血小板、白细胞数呈现减少的趋势,若合并超重/肥胖、吸烟则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越高,而加强体育锻炼可能是白细胞减少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某医院219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15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低剂量电离辐射暴露组,其余104名非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人群的血压,同时收集暴露组的个人年剂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人群血压进行比较,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暴露组个人年剂量与血压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暴露组高血压与个人年剂量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暴露组血压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暴露组个人年剂量与血压无显著关联,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暴露组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高于男性,个人年剂量与高血压无显著关联;结论放射工作人员中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高于男性,低剂量电离辐射与放射工作人员血压改变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长期低剂量职业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 调查分析2013年山东省临沂市6所三级医院的624名放射工作者健康状况。结果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5 mSv者占97.28%;淋巴细胞微核率为57.85%(361/624), 染色体畸变率为53.21%(332/624);血常规指标受暴露年限、年均剂量及累计剂量的影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状腺激素水平、染色体畸变率、淋巴细胞微核率及眼晶状体浑浊率与暴露年限及累计剂量有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职业辐射可使机体产生一定的辐射损伤, 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防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进一步总结电离辐射与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关系。方法搜索有关文献,以检查细胞数、染色体畸变细胞数和畸变率为基本数据,根据对研究数据的异质性检验,用率差(RD)作为效应值,然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RD合并值为0.006,RD合并值的95%CI为(0.002,0.009),放射组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电离辐射与放射工作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发生畸变和微核发生变化的危险因素,为评价各类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宝鸡市372名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医用X线诊断139名,工业探伤106名,烟厂卷接工95名,工业同位素应用32名)的一般人口学、工龄、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及染色体和微核变化的数据。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组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组的ace畸变率、染色体型畸变率、染色体畸变总率和微核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的无着丝粒断片(acentric fragment, ace)畸变率和染色体型畸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放射工龄是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发生ace畸变(OR=1.064,95%CI:1.018~1.112)、染色体型畸变(OR=1.064,95% CI:1.021~1.108)、染色体总畸变(OR=1.038,95% CI:1.006~1.071)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微核(OR=1.064,95% CI:1.037~1.091)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和放射工龄增加,其发生ace畸变、染色体型畸变、染色体总畸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微核的风险增加。烟厂卷接工的放射暴露环境是发生染色体型畸变、染色单体畸变和染色体总畸变的危险因素。烟厂卷接工发生ace畸变、染色体型畸变、染色单体畸变和染色体总畸变的危险分别是医用X线诊断的3.679(95%CI:1.310~10.335)、3.637(95%CI:1.405~9.413)、3.649(95%CI:1.488~8.951)、3.794(95%CI:1.795~8.017)倍。人均年有效剂量与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变化无关。结论 职业放射暴露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年龄和放射工龄也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改变有关。与其他职业放射暴露环境相比,烟厂卷接工作环境是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改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电离辐射和丝裂霉素C诱导交叉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和低浓度丝裂霉素C之间的交叉适应性反应规律。方法 以人淋巴细胞、小鼠骨髓细胞为实验材料,分别用低剂量X射线或低浓度丝裂霉素C作适应性处理,再用高浓度丝裂霉素C或大制量X射线作攻击性处理。观察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SCE,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 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SCE,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别呈现出低剂量X射线与低浓度丝裂霉素C的交叉适应性反应。结论 无论在离体条件下,还是在哺乳动物体内,低剂量辐射与低浓度丝裂霉素C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交叉适应性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17.
Hospital workers are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various agents known or suspected to induce chromosome damage, the most studied being ionizing radiation.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chromosome damage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in this popul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emporal changes and job titles, a re-analysis of cytogenetic studies performed in four Italian laboratories in the period 1965–1993 was carried out. A total of 871 hospital workers and 617 controls, mainly coming from ad hoc studies or surveillance programs in occupational groups potentially exposed to ionizing radiation, were examined. The exposed to controls frequency ratio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s was evaluated as the measure of effect within each dataset by job title, using multivariate Poisson regression analysis, which allowed an efficient control of confounding. Increased frequency of chromosome-type aberrations among exposed subjects was found in all datasets, especially in those dealing with older data. Significantly higher frequencies are reported for various job titles, particularly for orthopedists, radiologists, anesthesists, and nurses among paramedical occupations. Decrease in exposure to ionizing radiation in hospital workers was documented through a targeted study in the critical group of radiologists. A similar time-related reduction in the frequency of chromosome-type aberrations also has been reported by the surveillance studies carried out over the most recent decades. These data substantiate the use of chromosome-type aberrations as biomarkers of exposure in this occupational setting in the period evaluated. However, the increases observed also in workers with doubtful exposure to ionizing radiation indicate that other chromosome-damaging agents may be involved and, in turn, suggest the extension of surveillance to a larger number of occupations. Am. J. Ind. Med. 31:353–360, 1997. © 1997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8.
Damage to the microcirculation caused by high-dose ionizing radiation is well known but data concerning low-dose exposure are scant and contrasting. We employed capillary microscopy to study dermal microcirculation damage resulting from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ionizing radiation doses lower than 5 rem/year (maximum permissible dose in Italy). We studied 145 physicians (60.7% radiologists, 33.8% orthopedic specialists, 5.5% cardiologists)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ionizing radiation and a control group of 106 subjects in comparable but different occupations not exposed to ionizing radiation or to other skin hazards. All subjects were administered a clinical protocol and underwent capillary microscopy of the fingernail-fold. Capillary microscopy alterations were classified as absent, mild, moderate, marked and severe. Our data confirm that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low-dose ionizing radiation can lead to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lterations of the dermal microcirculation, which can be identified early by capillary microscopy. © 1996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监测分析深圳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对外周血液常规和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深圳市2017—2018年15家三级甲等医院在本院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放射工作人员591名,其中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304名为介入放射组,同期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287名为普通X射线组,比较分析其个人外照射剂量及外周血液常规、淋巴细胞微核率和转化率检测结果变化。 结果 介入放射组平均年龄为37.0(32.0,45.0)岁,男性占 62.17%,人均年照射剂量为0.07(0.04,0.21) mSv。 普通X射线组平均年龄为36.0(30.0,44.0)岁,男性占55.40%,人均年照射剂量为0.03(0.03,0.05) mSv。人均年照射剂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21 676,P=0.000)。两组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介入放射组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异常检出率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对介入放射组血细胞数影响不明显。 结论 深圳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射剂量水平较低,但其淋巴细胞微核异常检出率随着放射工龄的增长出现明显增高的趋势,需进一步加强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将其接受辐射损伤的程度降到最低,保证身体健康与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核能的发展及电离辐射的广泛应用,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职业人群和公众越来越多,低剂量电离辐射接触对人群健康效应包括致癌、非致癌等研究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热点。低剂量电离辐射引起的各种生物效应主要取决于辐射的物理性质、接触时间、剂量和剂量率等。目前关于低剂量电离辐射长期接触对人群的健康效应研究结论尚无一致共识。本文就国内外关于低剂量电离辐射长期接触的健康效应研究进行回顾,为低剂量电离辐射长期接触人群的健康效应、影响机制及防护策略研究等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