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科自1996年2002年均收治20例白皿病患儿,年龄2-13岁,其中男12例,女8例。经细胞形态学、免疫学或细胞遗传学分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LL)1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HL-ALL)1例。其治疗方法:对经过诱导缓解化疗后完全缓解(CR)的ALL  相似文献   

2.
符仁义  刘衡 《四川医学》2003,24(10):1058-1059
婴儿急性白血病 (infantileacuteleukemia ,lAL)是指发病于出生后 1年内的特殊类型白血病 ,占儿童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 2 5 %~ 5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的 6 %~ 14%[1] 。IAL具有与年长儿明显不同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 ,起病急骤 ,病情发展迅速 ,病程短 ,病死率高。本院 1992~ 2 0 0 0年间共收治 13例婴儿白血病患儿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3例婴儿白血病中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34d~ 11个月 ,中位年龄 8个月。其中 2例为先天性白血病 (34d和 5 6d) ,13例中ALL占 7例 ,其中L1型 3例 ,L2型…  相似文献   

3.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 CNS- L)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ALL )发生率较高 ,以小儿 ALL最高 ,成人ALL其次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ANLL )相对少见 ,其中 M4、M5型发病率较高[1] 。 CNS- L往往是急性白血病复发难治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报告我院近三年采取氨甲蝶呤鞘内注射加全颅、全脊髓放射治疗 8例成人 CNS- L病人 ,疗效较好 ,临床观察 8~ 2 8个月 ,无 1例 CNS- L复发。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 ,ALL 5例 ,ANLL 3例 ,年龄 2 3~ 48岁 ,男 5例 ,女 3例 ;首诊发生 CNS- L 2例 ,其余 6例为诱导缓解…  相似文献   

4.
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儿2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14岁,平均8岁.每例患儿均进行诱导治疗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5.
李书宇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117-117
资料与方法 白血病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22岁,平均8.5岁;病程45天~8个月。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2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4例,急性粒细胞性及急性网织细胞性白血病各2例,临床症状有发热者20例,有四肢骨关节症状者16例,4例有咳嗽、憋、喘等呼吸道症状。影像检查有骨骼改变的长骨20例13骨,扁骨20例28骨;脊柱20例16骨;10例胸片均有肺部浸润及心脏增大。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21例中男。例.女13例,年龄5~57岁。农民17例,工人3例,小。七1例。类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6例,急性单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周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3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例。临床表现:以头昏乏力、腹胀不适为主要表现,体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及淋巴结肿大6例,均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牙龈出血,皮下出血.鼻断,大便出血,阴道出血等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12例,其中有月经周期的女性5例,都有阴道出血表现。12例中M38例占75%。以发热、…  相似文献   

7.
我所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35例,现将诊断、治疗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60~80岁,其中60~69岁22例,70~80岁1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 L)24例(M 2 7例、M 3 3例、M 4 7例、M 5 6例、M 1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采用小剂量恩丹西酮,结合中药香砂六君子汤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胃肠道反应,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1月~2005年2月期间符合FAB分型诊断标准[1]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5~65岁,中位年龄33岁。AML20例。其中M12例,M210例,M57例,M61例;ALL10例,其中L14例,L26例。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4~64岁,中位年龄34岁。AML18例,其中M12例,M212例,M42例,M52例;ALL12例,其中L14例,L27例,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肌性能指数(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MPI,又称Tei指数)在评价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心功能早期损害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并比较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DNR化疗前和化疗后6个月、12个月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Tei指数,同时以25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后6个月左心室Tei指数明显高于化疗前组及对照组(P〈0.01),化疗前组与对照组左心室Tei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ALL患儿化疗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Tei指数能更早、更敏感地评价DNR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心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收集我院1980~1994年住院确诊的老年人急性白血病(AL)53例,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53例均为初发AL。男36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65.8岁。按FAB分型标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5例。  相似文献   

11.
输注浓缩血小板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附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瑜  陶晓明 《广西医学》2002,24(2):270-270
大剂量联合化疗使急性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乃至治愈成为可能。但在骨髓抑制期 ,感染和出血已成为患者早期死亡的两大因素。为使患者在骨髓抑制阶段安然过渡 ,我院自 1 994年 1月起 ,对 4 2例急性白血病经大剂量化疗造成骨髓抑制而广泛出血的患者 ,采用浓缩血小板输注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6例 ,女 1 6例 ,年龄 4 .3岁~ 6 3岁。中位年龄 33岁。全部病例均经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确诊 ,并按 FAB标准分类(1 ) 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ALL) 5例 ,其中 L1 2例 ,L2 2例 ,L3 1例 ,急性髓细胞性白…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1996-01/2004-12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为主强化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患儿34 (男20,女14) 例,年龄2.5~5岁. 诱导首选VDLP方案 [强的松、长春新碱、柔红霉素(DNR),L-Asp]. 早期强化、维持强化阶段的大强化方案也首选VDLP.  相似文献   

13.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们共选156例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其中男86例,女70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5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1例,过敏性紫癜2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  相似文献   

14.
张顺开 《浙江医学》1997,19(1):40-41
我院从1983年至1994年共收治各型急性白血病199例。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68例,而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11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4~51岁。平均28.6岁;其中成人8例,小儿3例。从出现神经症状到就诊时间1天~2个月,从就诊到确诊时间为1~14天。11例均经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ALL)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ANLL)4例。 2.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均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其临床表现见附表, 附表 11例急性白血病首发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例)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治疗组:急性白血病16例,年龄18~49岁,平均34岁,按张之楠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ANLL),其中M13例,M27例,M41例,M52例。对照组:为同期白血病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6~57岁,平均35岁,ALL5例,ANLL13例,其中M12例,M26例,M42例,M53例。1.2化疗方法:AN…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收集同济医院儿科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期间8例初发或复发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至11岁,平均6.5岁)、14例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例;男性9  相似文献   

17.
王晓敏 《新疆医学》1998,28(3):155-156
目前急性白血病(AL)完全缓解(CR)率很高,但仍有10%~30%的病例用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不能缓解,还有CR的部分病例在缓解后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积极治疗,或在治疗过程中又复发。我们近三年中收治了急性白血病共108例,按照1991年西安第六届全国白血病会议制定的复发及难治性AL诊断标准,诊断为难治性白血病39例(占30.5%),现将其难治原因作初步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39例患者中,男19例;女20例。中位年龄42.5±28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_2型1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4例(M_12例,  相似文献   

18.
出、凝血功能异常是急性白血病 ( AL)常见的临床症状 ,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对61例 AL患者治疗前、后部分凝血及纤溶指标进行了检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61例 AL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男 35例 ,女 2 6例 ,年龄 7~ 68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ALL) 1 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ML) 5 1例。正常对照 2 0例 ,均为我院门诊体检健康者。1 .2 测定方法  D-二聚体 ( D- D)用 ELISA法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 ( PLG)用发色底物法 ;凝血酶原时间 ( 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 APTT)、纤维蛋…  相似文献   

19.
全部病例均系我院住院确诊患儿.男31,女19例,年龄≤6个月4例.~1岁11例.~2岁39例,~3岁46例。类型。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简称慢粒)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简称急非淋)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  相似文献   

20.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与医院内感染:附22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莉贞 《广东医学》1997,18(2):91-92
由于联合强化疗用药,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无病存活率不断提高,达65%-75%,然而ALL患儿的免疫功能受损,造血功能受抑制,使医院感染日趋增多,做好防治医院感染是减少死亡的重要因素。本文收集我院1994-1995年两年内住院的ALL229例,发生医院感染51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易感染因素和防治措施。1材料和方法本组ALL共229例,均经血常规,骨髓检查确诊。男128例,女101例。学龄前114例、学龄后115例。最小年龄2岁6个月,最大16岁。引例并发医院感染。此229例中,男34例,女17例。均符合医院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