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扩张症是慢性炎症性支气管疾病的一种,病理上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支气管的永久性扩张。非囊性纤维化性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往往与反复感染、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也有相当一部分呈特发性。细菌定植、气道炎症和气道结构损伤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了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其中气道炎症承前启后,是整个恶性循环的关键,因此研究气道炎症的免疫调节机制对理解其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并可指导支气管扩张症的药物研发。本文着重讨论了与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密切相关的细胞与分子免疫调节机理,并阐述了细菌慢性定植的机理,还结合免疫调节讨论了支气管扩张症的新药研发。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慢性肺部疾病,以咳嗽、咳脓性痰、反复感染和气道损伤为特征。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是支气管扩张的一种,我国常见。目前,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治疗方式仅限于理疗以清除痰液和抗生素以治疗急性感染。本文旨在探讨雾化吸入抗菌药物在成人非囊性支气管扩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COPD和支气管扩张症是两种不同、但又有着密切关联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2015年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倡仪指出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是一个特殊表型,而且是一种常见的恶化表型,其中长期带有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预后更差.其与更多的潜在的病原微生物和更频繁的急性加重有关.有针对性的同步治疗COPD与支气管扩张症可能增加患者获益.本文讨论了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黎晓萍 《内科》2014,(2):186-188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情况以及相关的因素,以期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支气管扩张疾病患儿2 137例,对所有疑似病例进行临床确诊,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以及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2 137例疑似病例中,有65例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病,检出率为3.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咳嗽时间、结核病病史、居住地以及小儿支原体肺炎病史等因素可能是支气管扩张症的相关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支气管扩张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由大到小分别是:居住地(OR=20.950)、咳嗽时间(OR=6.716)、反复呼吸道感染(OR=2.808)、支原体肺炎(OR=2.561)。结论患儿支气管扩张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疑似支气管扩张症患儿应注意临床检查,留意患儿的咳嗽时间。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疾病。其发病基础为支气管壁的炎性损伤和支气管阻塞的相互作用。病因涉及诸多方面,其中免疫学方面的有关发病机制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关注。本文就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其它致病因素及治疗方面阐述了支气管扩张症发病机制中可能存在的免疫学因素。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疾病.其发病基础为支气管壁的炎性损伤和支气管阻塞的相互作用.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在支气管扩张症的气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抗炎治疗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扩张症指感染、理化、免疫或遗传等原因引起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破坏所导致一支或多支直径大于2mm的近端支气管不可逆扩张,被认为是最常见的气道损伤导致的结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严重影响肺功能,最终导致患者较低的生活质量。2013年美国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患病率为139/10万人[1]。由于我国对支气管扩张症这一疾病缺乏重视,目前尚无该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据估计,在40岁及40岁以上的人群,经医生诊断的支气管扩张症总体患病率为1.2%,并随着人口老龄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由于未诊断的人数是未知的,实际患病率要超过1.2%[3],使其成为一个严重且日益增长的经济健康负担。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手段[4]。  相似文献   

8.
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姣  李银鹏  刘政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4):1890-1894
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是慢性气道破坏性疾病,其可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尤其是高分辨率CT的应用,支气管扩张症的早期诊断率随之提高,但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的病理生理基础为持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的定植、感染、气道损伤的恶性循环.在治疗方面尤其是高效、不良反应小的吸入性抗生素的地位越来越凸显.本文就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病因以及治疗策略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支气管碘油造影和HRCT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照分析支气管碘油造影和HRCT在26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的表现异同。 结果26例支气管扩张病例中碘油造影诊断76.9%,而HRCT诊断100%(P<0.05)。碘油造影在显示支气管壁僵硬和管壁不规则方面优于HRCT(P<0.01),而HRCT在显示支气管壁增厚和段及亚段以及远端支气管扩张方面优于造影。对于轻度支气管扩张者,碘油造影在其他部位相同分支级别对比下显示较为直观,但MPR重建可以弥补不足。 结论 HRCT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症的首选诊断方法 ,支气管扩张症碘油造影多作为补充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0.
李敏  高蔚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320-1321
目的探讨HNP1-3、MCP-1在支气管扩张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31例,入院时及治疗后达稳定期时分别抽取静脉血离心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的HNP1-3、MCP—1水平,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1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支气管扩张症组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血清HNP1-3水平MCP-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加重期高于稳定期P〈0.01。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血清中HNP1-3水平、MCP-1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及比例呈正相关。结论HNP1-3、MCP-1参与支气管扩张症的炎症过程,有可能成为未来干预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012年《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及治疗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建议,治疗上强调了排痰、抗炎、扩张支气管、康复治疗等长期治疗的重要性,规范了抗菌药物治疗规范,并强调应提高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定植菌及耐药状况监测意识,重视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采用抗菌药物轮换策略预防和改善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扩张症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均有所增加,但其异质性较强,目前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我们对这一疾病还有待进一步认识.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有免疫失调及细菌定植两个方面.近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吴健远 《临床肺科杂志》2013,(12):2252-2253
目的 分析支气管灌洗术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82例支气管扩张症者予以支气管灌洗术作为观察组,再抽取予以抗生素等常规治疗的80例支气管扩张症者对比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等.结果 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86.59%)、远期效果(82.93%),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时间和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支气管灌洗术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且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14.
<正>支气管扩张症由Laennec于1819年首次报道,1950年Reid将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相结合,首次定义支气管扩张症,即支气管持久性扩张~([1])。其在治疗方面除了既往的抗感染治疗外,近年较多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口服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支气管扩张的作用不仅显示出抗菌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改善肺功能等非抗菌作用~([2])。现将长期口服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 antibiotics,MA)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扩张症是慢性肺部化脓性疾病之一,主要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所致的扩张和畸形。其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漫长而迁延。支气管扩张症原因较多,既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而其基本因素是支气管壁异常薄弱和反复阻塞、感染引起的黏膜、弹力纤维、肌层和软骨环的改变和破坏,导致不可逆的解剖异常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价值。方法对经胸科手术或呼吸科随访观察确诊支气管扩张症的33例患者的8mm层厚的螺旋CT扫描及2mm层厚的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螺旋CT常规扫描(8mm层厚)诊断支气管扩张症16例37个肺段,其中柱状型4例,静脉曲张型2例,囊状型3例和混合型7例。2mm层厚薄层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33例136个肺段,其中柱状型14例,静脉曲张型5例,囊状型3例和混合型11例。结论螺旋CT薄层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可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扩张症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支气管树异常并出现不可逆的扩张,其重要发病因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故可以引起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的疾病都有可能导致支气管扩张。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系统性疾病的生存期延长,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发展成支气管扩张症。早期发现易感因素及强有力的对症治疗,能明显延长患者寿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正>支气管扩张症(支扩)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性咳嗽咳痰,有时伴有咯血,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症病程长,病变不可逆转,由于反复感染,特别是广泛性支气管扩张可严重损害患者肺组织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  相似文献   

19.
高雪萍  古群英  贺咏宁 《山东医药》2007,47(28):110-111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感染性疾病,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是其主要的发病因素。2006年1月~2007年4月,我们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和盐酸氨溴索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性咳嗽、咳痰,有时伴有咯血,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广义上的支气管扩张是一种病理解剖学状态,很多疾病影像学也表现为支气管扩张,如肺间质纤维化所致的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类似的单纯影像学表现的支气管扩张不在本共识讨论之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