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肠套叠属儿科急症 ,是小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 1998~ 2 0 0 2年我院经空气灌肠X线检查确诊为小儿肠套叠 82例 ,其中首诊误诊 2 8例 (占 34.1% )。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4 6天~ 6岁 ,其中~ 6个月 7例 ,~ 1岁 10例 ,~ 2岁 6例 ,>2岁 5例。1.2 临床表现 便血 12例 ,哭吵 (或腹痛 ) 10例 ,呕吐 10例 ,腹胀 8例 ,面色苍白 6例 ,发热 6例 ,腹泻 5例 ,尿潴留3例。1.3 误诊情况 误诊为坏死性肠炎 8例 ,急性肠炎 5例 ,细菌性痢疾 4例 ,急性胃炎 4例 ,尿潴留 3例 ,肠痉…  相似文献   

2.
我院1988年至1995年9月共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43例,其中误诊为肠道感染17例占30.95%。为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现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3~6个月4例,6~12个月10例,1岁以上3例。临床症状:阵发性腹痛16例、呕吐8例其中呕血性胃液3例,血便7例,发热5例。体征面色苍白精神软弱17例,腹部压痛10例,腹部包块2例。X线透视腹部胀气17例,有2个液平以上12例。误诊为小儿肠炎9例,急性坏死性小肠炎5例,菌痢3例。  相似文献   

3.
霍江  武韦丰  韦俊兴 《广西医学》2002,24(4):575-576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 ,如能早期作出明确诊断和治疗 ,疗效十分满意。我院从 1 991至 2 0 0 1年共收治小儿肠套叠 5 6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6例 ,男 40例 ,女 1 6例 ,男女比例为 2 .5∶ 1 ,年龄从生后 7天至 4岁半 ,平均 1 .5岁 ,以 4~ 1 0个月居多。1 .2 病程和误诊情况 :本组病例病程从 3小时至 7天不等 ,病程 >3天者 2 2例 ,占 39.3% ,误诊、漏诊时间为 3~ 7天。误诊疾病为肠痉挛、肠炎、痢疾等。1 .3 类型 :本组病例以回盲部套叠为主共 5 0例 ,占89% ,小肠型 4例 ,结肠型 2例 ,套叠长度从…  相似文献   

4.
小儿肠套叠22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肠套叠是常见小儿急腹症之一,有典型临床表现者易于诊断,而早期症状不明显者易被忽视,该类患儿往往首诊以某个症状就诊儿科。现将1996~2 0 0 1年收治的小儿肠套叠误诊病例2 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2 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6个月16例,6~12个月3例,3岁2例,10岁1例。其中外院转入13例。1 2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呕吐13例,腹胀10例,哭闹不安17例,血样便10例,腹泻6例,发热5例,腹痛2例,皮疹2例。患儿就诊时均未触及包块。1 3 误诊情况:急性胃炎11例,肠炎5例,坏死性肠炎、腹型过敏性紫癜各2例,细菌性痢疾、迟发性维生素K…  相似文献   

5.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某些症状和急性菌痢相似 ,有时极易误诊。我院 1981年 8月~ 1998年 12月收住 11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误诊为急性菌痢病例 ,现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例病人中男 8例 ,女 3例。年龄 6~ 12个月 6例 ,13~ 30个月 5例。就诊时间在病后 6~ 4 8小时 ,确诊时间在病后 8~ 52小时。所有病例都有呕吐及不同程度腹泻 ,其中无发热 4例 ,T38 5℃以下 7例 ,血WBC( 11 5~ 2 4 0 )× 10 9/L共 9例 ,3例血常规正常 ,大便常规WBC( ) 5例 ,WBC( ) 4例 ,WBC(少许 ) 2例。2 误诊原因2 1 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 本组 1…  相似文献   

6.
肠套叠是小儿急腹症中的常见病 ,本院近 12年来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共 79例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0~ 2 0 0 1年儿童肠套叠病例共 4 17例 ,手术治疗 79例 ,占 16 5 %。其中男 6 2例 ,女 17例 ,年龄最小为 2 5个月 ,最大为 13岁 ,平均为 8 2个月。婴儿肠套叠 (<2岁 ) 71例 ,儿童肠套叠 (≥ 2岁 ) 8例。1 2 发病时间 :最短仅 3小时 ,最长为 4天 ,2 4小时内就诊者 5 3例 ,2 4~ 4 8小时就诊者 2 0例 ,超过 4 8小时就诊者6例。1 3 手术方法 :手术整复 5 1例 ,回肠部分切除 12例 ,回盲部切除吻合术 12例 ,右半结…  相似文献   

7.
肠套叠是小儿急腹症。典型的肠套叠诊断并不难,有阵发性腹痛,哭闹不安,呕吐,腹泻,腹部有腊肠样包块同时伴有粘液血便或果酱样便。而误诊的病例多为不典型的肠套叠。现将我们收治的11例介绍如下: 11例中,年龄最大十一岁,最小二个月。误诊为肠炎4例、肠道蛔虫症3例、急性菌痢2例、隐睾1例,肠梗阻1例。  相似文献   

8.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尤以 4~ 7个月婴儿好发。我院自 1 990~ 2 0 0 1年共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 3 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小儿急性肠套叠 3 2例 ,男 2 1例 ,女 1 1例 ,发病年龄 3月~ 6岁 ,其中 3~ 1 2月 2 6例 (81 .2 % ) ,1~ 3岁4例 (1 2 .5 % ) ,4~ 6岁 2例 (6.3 % )。发病时间 4小时~3天 ,平均 3 6小时。发病 48小时内就诊 2 7例 ,病程超过 46小时就诊 5例。有 3例复发。小儿肠套叠典型的临床表现 ,阵发性腹痛、呕吐、血便及腹部包块。本组 3 2例均有阵发性哭闹 ,3 0例出现呕吐 ,1 6例有排粘稠果酱样大便史 …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我院近5年来收治15例肠套叠误诊病例,男8例,女7例。年龄4个月~12岁。其中6个月以下者3例,6个月~1岁者9例,1岁以上者3例。病程24小时以内者8例,24~48小时者2例,48小时以上者2例。临床表现:阵发性哭闹者13例,呕吐者13例,腹部肿块者12例,萎靡者1例,血便或黏液便者4例,其中就诊时即有便血者2例,腹泻3例,发热2例。误诊情况:误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者5例,急性肠炎4例,肠梗阻2例,中毒性肠麻痹1例,坏死性肠炎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消化不良1例。例1:患者,女,10个月,因呕吐、低热伴精神萎靡4小时就诊。查体: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咽部充血…  相似文献   

10.
廖丹  覃谭淋 《医学文选》2003,22(5):686-687
婴幼儿肠套叠是小儿外科急腹症之一 ,延误诊断 ,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我院 1 990年 1月~ 2 0 0 2年1 2月收治婴幼儿急性肠套叠 1 6 0例 ,误诊 2 0例 ,现进行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5例 ,女 5例 ,男∶女为 3∶ 1。年龄 3~ 6个月 5例 ,6~ 1 2个月 1 2例 ,1~ 2岁3例。病程 2 4 h内 1 3例 ,2 4~ 48h 4例 ,48~ 72 h 2例 ,72 h以上 1例。1 .2 临床表现 阵发性嚣闹 1 5例 (75 %) ,呕吐 7例 (3 5 %) ,便血 1 3例 (6 5 %) ,腹泻 1 0例 (5 0 %) ,发热 4例 (2 0 %) ,精神萎靡、嗜睡 7例 (3 5 %) ,腹胀 5例 (2 5 %) ,…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急症之~,且误诊率高,近年来我们误诊了13例(系指第一次错误诊断),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5例,2~6个月7例,7—10个月6例,误诊为细菌性痢疾6例,急性坏死性小肠炎4例,婴儿腹泻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误诊分析(一)对此病警惕性不高或缺乏认识是影响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组全部在24小时后转外科确诊,因此,基层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小儿肠套叠的诊断知识,要认识到此病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当患儿有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时,联系其他临床表现要想到是否为急性肠套叠引起的腹痛.本组病例均具有呕吐、腹痛、血便、腹部包块这四大症状的2~3项,只要警惕此病的可能,是不难确诊的。  相似文献   

12.
小儿急性肠套叠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肠套叠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系膜套入到邻近肠管内的一种疾病 ,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于4~ 1 0个月的婴儿 ,2个月以下及 2岁以上少见 ;常复发。其临床表现以腹痛、呕吐、便血、腹部肿块为主。我院自1 990~ 2 0 0 2年共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 82例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2例中男 5 6例 ,女 2 6例 ,2~ 1 2个月 5 4例(65 .9% ) ,1 3~ 1 8个月 2 2例 ,1 8个月以上 6例 ,年龄 2个月~ 3岁 ,多为复发。每年的 2月份及 5~ 9月份发现者最多。分别为 1 9例 (2 3 .2 % )和 46例 (5 6.1 % )。可能与季节变化 ,小儿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3.
陈美珠 《海南医学》2003,14(6):37-38
本院自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2年 9月采用电脑灌肠整复仪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 2 6例 ,均取得复位成功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 ,男 ,2 0例 ,女 6例 ,3个月 1例 ,年龄 4~ 10个月 14例 ,11~ 14个月 8例 ,14个月~ 2岁以内 3例。发病至就诊时间 :≤ 2 4h 17例 ,2 4~ 48h7例≥ 48小时 2例。病儿均有阵发性哭闹 (阵发性腹痛 )、呕吐、血便、腹块较少只有 6例。整复前均采用该治疗仪空气灌肠证实套叠类型 :回盲型 8例 ,回结型 15例 ,回结结型 3例。 2 6例均整复复位成功 ,无肠穿孔发生 ,住院时间 2~5天 ,平均 4天 ,大…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此病的早期症状不典型,无特异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我院1980年1月至1995年10月,共收治了小儿肠套叠106例。入院前误诊24例,误诊率高达22.64%。 临床资料 24例误诊患儿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1.18:1,年龄2~3个月5例,4~10个月16例,12~24个月2例,8岁1例。入院前初诊为上感5例,急性菌痢11例,肠炎3例,坏死性小肠炎2例,脑炎2例,心肌炎1例。临床表现:哭闹不安或腹痛17例,占71%;呕吐19例,占79%;腹部包块10例,占42%;血便(包括肛门指诊)16例,占67%;腹泻5例,占21%;腹胀9例,占37.5%;发热14例,占58%;精神萎糜,面色苍白8例,占33%;大便痢疾样改变14例,占58%。确诊方法及治疗:空气或  相似文献   

15.
肠套叠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易发误诊,现将我科近年来收冶的12例肠套餐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其中6个月以下者3例,6个月至1岁者6例,1岁以上者3例Z病程在24小时以内者8例,24-48小时者3例,48小时以上者1例。22临床表现阵发性哭闹者6例,呕吐者5例,腹部肿块4例,血便或粘波便4例,其中就诊时即有便血者2例,腹泻5例,发热3例,2.3误诊情况误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者5例,急性肠炎者2例,肠梗阻2例,中毒性肠麻痹1例,肠道蛔虫症1例,消化不良1例。3典型病例例1误诊菌痢男,7个…  相似文献   

16.
肠套叠是儿科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 ,尤其是婴幼儿。如果误诊 ,极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现将我院误诊的婴幼儿肠套叠 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中 ,男 9例 ,女 3例 ,其中 3~ 6个月 6例 ,7~ 12个月 4例 ,1~ 2岁 2例。发病季节 1~ 3月份 4例 ,4~6月份 6例 ,7~ 9月份 2例 ,临床表现阵发性哭闹 9例 ,呕吐 10例 ,便血 9例 ,腹部肿块 6例 ,腹泻 5例 ,发热 6例 ,便秘 2例。2 误诊情况本组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为 2 0小时。其中 12小时以内 6例 ,12~ 2 4小时 5例 ,72小时 1例。3 误诊原因3 1 对婴幼儿肠套叠缺乏足够的认识 ,肠…  相似文献   

17.
成人肠套叠23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人肠套叠临床较少见 ,国外报告约占所有肠套叠的5 %~ 16 % [1 ] ,由于成人肠套叠少见 ,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容易误诊。误诊率一般在 5 0 %以上 [2 ,3] ,有报道达 80 .7% [4]。我院 1982~ 1988年共收治经手术治疗成人肠套叠 2 9例 ,术前确诊仅为 6例 ,误诊率 79.3%。现就 2 3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10例 ,男女比例为 1.3∶1。年龄 17~ 78岁 ,平均 45 .6岁 ,其中 5 0岁以上者 18例 ,占 78.3%。1.2 病程 :病程最短为 15 h,最长达 1年 2个月 ,5 d以上者 15例 (6 5 % ) ,平均为 17.5 d。1.3 临床表…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肠套叠并肠切除3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玉梅 《中国医刊》2001,36(11):39-40
本院自 1996年 3月~ 2 0 0 1年 3月收治肠套叠35 6例 ,其中手术治疗 98例 ,术中手法整复 62例 ,因肠穿孔、坏死或复位时肠壁多处撕裂而需切除肠管36例 ,现就早期诊断、治疗方法、手术时机、降低肠管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做如下探讨。1 临床资料自 1996年 3月~ 2 0 0 1年 3月本院共收治急性肠套叠 35 6例 ,气灌肠复位 2 5 8例 ,手术治疗 98例 ,其中肠管切除肠吻合者 36例。1.1 性别和年龄  36例中男 2 4例 ,女 12例。年龄多在 2~ 8个月之间 ,其中 2~ 3个月 4例 ,4~ 5个月10例 ,6~ 7个月 14例 ,8个月 5例。 3岁、6岁、9岁各 1例…  相似文献   

19.
翟晓红 《黑龙江医学》2003,27(4):318-318
小儿肠套叠多见于 2岁以下的小儿 ,是儿科常见的急腹症。肠套叠很快引起肠管的痉挛、水肿、感染 ,甚至坏死穿孔 ,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 ,小儿肠套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总结我院1991~ 2 0 0 1年收治的 2 5例小儿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诊断与治疗随访 ,2 5例中有 2例于复位后2 4h内复发 ,经过 2次复位后治愈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2 3例患儿年龄 4~ 2 0个月 ,其中 4~ 6个月的 12例 ,7~ 12个月的 15例 ,13~ 18个月的 3例 ,19~ 2 0个月的 5例。男 12例 ,女 13例。1 2 临床表现阵发性腹痛 ,哭闹不安 ,便…  相似文献   

20.
苯乙哌啶致颅内压增高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3月~1989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苯乙哌啶致颅内压增高8例。查阅目前资料,尚未见有类似报道。为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5个月~1岁3个月。原发病均为小儿肠炎。8例用药分别为苯乙哌啶 多酶片3例,苯乙哌啶 乳酶生4例,苯乙哌啶 多酶片 乳酶生1例。苯乙哌啶(2.5 mg/片)的用量为:5~7个月,0.5片/次;~2岁1片/次,日服3次。均是在门诊用药2~3天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而入院。6例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2例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