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感染率、危险因素、病原菌种类、耐药性及预后分析,对减少CRBSI的发生率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为CRBSI的病例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 本研究调查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总例数674例,置管总天数6 197 d,发生CRBSI者28例,感染率4.52‰。28名患者共培养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18株(50%);革兰阴性(G-)菌16株(44.4%),真菌2株(5.6%)。G+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真菌均为白色念珠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抗生素大量使用以及留置导管时间是ICU内罹患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中CRBSI发生率仍较高,病原菌以G+菌为主,大量使用抗生素、留置导管时间是ICU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率、病原学及其耐药性,探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防治策略。方法对本院ICU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所有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2例中细菌培养阳性37例,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2l株占56.76%,革兰阴性细菌13株占35.14%,真菌3株占8.12%。颈内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率高于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结论ICU中早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较高,革兰阳性细菌为主要病原菌。病原菌耐药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ICU内CRBS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比较排位前7位细菌的耐药特征。结果 67例CRBSI患者共检出8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40株(49.4%),革兰阴性(G-)菌38株(46.9%),真菌3株(3.7%)。引起CRBSI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7株,33.3%)、鲍曼不动杆菌(12株,14.8%)、肺炎克雷伯菌(9株,11.1%)、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9.9%)、铜绿假单胞菌(7株,8.6%)、大肠埃希菌(6株,7.4%)。G+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G+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G-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最为敏感。结论近3年来ICU内CRBSI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且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导管血、外周血标本培养结果,分析致病菌的构成比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动静脉留置导管感染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56.3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3.64%,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分离的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结论 革兰氏阳性菌是透析导管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不同致病菌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2日期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中心静脉CRBSI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对CRBSI组患者行病原菌种类分析,同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信息,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构建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模型。结果 共纳入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93例,其中CRBSI组38例、非CRBSI组255例。38例CRBS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2珠,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比50.00%(26/5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23%(10/52)、表皮葡萄球菌7.69%(4/52)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占比44.23%(23/52),以大肠埃希菌17.31%(9/52)、肺炎克雷伯杆菌13.46%(7/52)为主;真菌占比5.77%(3/52),均为...  相似文献   

6.
桑卫洪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227-1229
目的:探讨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ICRI)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ICRI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181例ICRI培养阳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统计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率。结果: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假丝酵母菌为主;留置尿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分布以G-杆菌和CNS为主;气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分布以G-杆菌和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结论:CNS、G-杆菌和假丝酵母菌是ICRI的主要病原菌,加强ICRI的监测和耐药性分析对诊断治疗ICRI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临床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血透的尿毒症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0例血标本进行血培养及药敏分析记录检出的病原菌株数,同时记录留置导管时间、血常规测值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52例,占74.29%;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18例,占25.71%。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4.23%,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78.85%。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达38.89%,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达33.33%。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组白细胞为(12.67±4.51)×109/L,C-反应蛋白为(57.09±44.58)mg/L,分别与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组的白细胞(10.02±6.03)×109/L和C-反应蛋白为(84.07±46.51)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38,t=2.189,P均<0.05)。结论本研究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组较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组的白细胞高,体温高,C-反应蛋白低。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随着静脉导管技术的广泛应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影响患者治疗成效,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本调查针对肿瘤科患者在2010年7月22日-29日发生5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进行感染防控,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732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并对发生CRBSI的63例患者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评估分析。结果:732例血液透析患者送血及污染物品的培养样品中分离出病原菌6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53.97%),革兰阳性菌28株(44.44%)。病原菌构成比列前五位的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10株(15.87%)、肺炎克雷伯菌10株(15.87%)、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14.29%)、大肠埃希菌9株(14.29%)和铜绿假单胞菌8株(12.70%)。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外,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25.00%;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11.11%。革兰阳性菌中,溶血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66.66%,对利福平的耐药率<3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对全部敏感。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年龄、导管留置时间与模式、白细胞水平、APACHEⅡ(分)、是否合并糖尿病与CRBSI发生率关系密切,其相对应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有助于指导抗生素在治疗CRBSI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我院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血流感染治疗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5-2018年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8年血培养标本分离细菌2 587株,革兰阴性菌1 243株(48.05%),革兰阳性菌1 123株(43.41%),真菌221株(占8.54%);主要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482株/18.63%)、肺炎克雷伯菌(271株/10.48%)、铜绿假单胞菌(97株/3.75%);主要革兰阳性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83株/22.54%)、金黄色葡萄球菌(157株/6.07%)等;主要真菌为近平滑念珠菌(106株,4.10%)、白色念珠菌(32株,1.24%)等;4年间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逐渐下降(P<0.01),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0%上升至10.05%(P<0.05),共检出33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结论:我院血培养标本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同时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血流感染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刘蓉芝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2):1629-163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肾病科住院并进行血液透析患者37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分为感染组38例和对照组33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管血行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72例血液透析置管患者中,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发生率为10.22%,置管感染的时间为(25.46±8.72)d。检出病原微生物共3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8株占75.68%,革兰阴性菌7株占18.92%,真菌2株占5.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导管留置部位为股静脉、血清白蛋白<30 g/L是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所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确诊为576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鲍曼不动杆菌所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分为A组和B组,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鲍曼不动杆菌所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为临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所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发生率为6.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龄(OR=4.758,P=0.000)、导管腔道数量(OR=4.845,P=0.000)、导管留置时间〉2周(OR=5.759,P=0.000)、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20分(OR=9.955,P=0.000)和丧失自理能力(OR=6.741,P=0.000)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所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间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75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调查CRBSI发生的相关性、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危险因素。结果  CRBSI发病率为8.0‰;股静脉置管感染率最高(38.4%);股动脉与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置管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颈内静脉与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率比较及锁骨下静脉与股静脉置管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离病原体6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5株(55.6%),革兰阴性菌26株(41.3%);革兰阳性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但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及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患者年龄、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合并糖尿病与否及APACHEⅡ评分等因素与恶性血液病CRBSI发生存在相关性,其相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CRBSI感染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理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同时给予CRBSI危险因素评估后能更有效地预防CRBSI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骏  喻莉  杨军辉  龙鼎  张远超  卜晓芬 《重庆医学》2015,(4):495-497,501
目的:了解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病原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分析疾病危险因素对CRBSI预后的影响,为早期判断及干预创造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ICU内CRBSI病例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本次调查患者共987例,发生CRBSI者共67例(6.8%),住院期间共死亡24例(35.8%)。67例CRBSI患者共检出8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2株(51.9%),革兰阴性菌36株(44.4%),真菌3株(3.7%)。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APACHEⅡ评分、复数菌性CRBSI是ICU内CRBS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近年来ICU内CRBSI患者病死率仍然较高,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老年、发病时病情程度、复数菌感染是ICU内CRBS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长期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B)致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应对策略,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处理CRBSI并发UGB致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CRBSI并发UG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云南省9所三级医院2017—2021年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演变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法或仪器法,对9所不同地区的三级医院按统一技术方案,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21年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折点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5.6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21年血流感染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2 00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 442株(62.0%),革兰阳性菌4 562株(38.0%),分离株数呈上升趋势;门诊分离出163株(1.4%),住院11 840株(98.6%);排名前三的革兰阴性菌依次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N)309株(4.2%),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29株(0.4%),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19株(0.3%),CR-KPN检出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排名前三的革兰阳性菌依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检出213株,占27.7%,且由2017年的40.0%下降至2021年的23.4%,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属及肠球菌属。结论 多中心血流感染病原菌5年检出率及构成变化不大,但各医院检出情况不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检出数逐年增加,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亚太感染控制协会(APSIC)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指南在重症医学科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根据APSIC指南,结合参与研究的重症医学科实际情况,找出最佳循证证据及最佳临床实践路径,设计干预方案.选取观察组139例,对照组127例,观察组基于APSIC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指南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分析两组干预措施对预防CRBSI的效果,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是否发生CRBSI对照分析显示,形成完整诊断的CRB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疑似CRBSI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静脉血栓(P=0.338)、其他并发症(P=0.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APSIC指南的循证干预并不能明显改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但是,基于指南的实践干预组发生CRBSI的患者数少于对照组,说明基于APSIC指南的实践干预是有价值的,特别是Ⅰ级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和PCT动态变化对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对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36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怀疑CRBS1的危重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组当天采集血样分析PCT、IL-6水平,同时留取血培养和导管标本,并于感染后第1、2、3、7天对患者行PCT监测。将患者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其中CRBSI组再分为感染控制组和感染未控制组,观察PCT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有15例患者(41.67%)符合CRBIS诊断标准。在怀疑感染当天,CRBIS组的PCT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非CRB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和IL-6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和0.78,理想的阳性和阴性预测CRBIS水平为4.3μg/L和464.5ng/L,该临界值的敏感度为80.0%和77.5.%,特异度为95.2%和66.7%,阳性预测值为92.25%和61.12%,阴性预测值为86.95%和77.76%。在感染后第1、2、3、7天,感染控制组的PCT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但感染未控制组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PCT和IL-6在早期诊断CRBSI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PCT的动态变化对病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