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告琳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44-44,46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PMB)的病因。方法对112例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中生殖器官炎症69例(61.6%),功能性子宫出血21例(18.7%),恶性肿瘤9例(8.04%),子宫肌瘤4例(3.57%),宫内节育器5例(4.46%),其他疾病4例(3.57%).结论引起PMB的主要原因是生殖器官炎症及功能性子宫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时间的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恶性肿瘤发病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2.
荆芙蓉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82-182
目的: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分析17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7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生殖道炎症的阴道出血102例,占59.30%,功能性子宫出血24例,占13.96%,宫内节育器8例,占4.65%,恶性肿瘤26例,占15.11%,子宫肌瘤12例,占6.98%。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是生殖道炎症,为良性病变。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对于原因不明的绝经后阴道出血,尤其是初次多量或反复多量的子宫出血应提高警惕,及早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190例绝经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 因良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占53.16%,非器质性疾病占26.84%,恶性肿瘤占20.00%。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显示,破碎宫内膜和经期宫内膜20例,增生反应24例,萎缩宫内膜3例及分泌反应4例,因宫内膜及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引起的止血12例(6.32%)。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宫体癌为主。患者出血时年龄大、绝经年限长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 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以阻止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126例6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中,功能性病变16例(12.7%),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出血11例(8.7%);良性病变54例(42.9%);恶性肿瘤45例(35.7%)。结论 6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和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5.
吴金芳 《河北医药》2001,23(8):586-587
目的: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13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因良性疾患引起出血占58.20%,非器质性疾病占32.08%、恶性肿瘤占9.70%。子宫内膜病理分析;增生性反应25例、分泌反应3例、萎缩性4例、破碎宫内膜和经期内膜11例。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主,随着绝经后出血时年龄增加,绝经年期的延长,发生恶性肿瘤危险性也随之上升。诊刮中宫腔深度>8.5cm发生恶性肿瘤可能性上升。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虽以良性病变为主,但恶性肿瘤仍占有一定比例,同时随着绝经后出血时年龄增长,绝经年期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增加,必须重视绝经后阴道出血。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阴道出血26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永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2003-2004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6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良性病变195例(73.9%),恶性肿瘤35例(13.2%),功能性病变34例(12.9%)。恶性出血者绝经年龄及出血距绝经年龄均大于良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者。绝经年限越长,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年龄越大、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绝经年限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i3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39例患者中生殖道炎症的阴道出血84例占60.43%,功能性子宫出血18例占12.9%,宫内节育器16例占11.51%,恶性肿瘤i3例占9.3%,子宫肌瘤8例占5.75%。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最主要原因是生殖道炎症,而且发现年龄越大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原因及病理。方法总结在本院治疗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00例资料,按照绝经时长分组:绝经时长〈1年者20例为一组,1~5年者24例为二组,5~10年者30例为三组,〉10年者26例为四组,所有患者均经常规妇科检查及实验室病理学检查,统计妇科恶性肿瘤发生情况,最后通过统计学差异性比较,总结绝经时长与阴道出血后恶性肿瘤发生率之间的规律。结果一组恶性肿瘤者1例(5%),二组恶性肿瘤者2例(8.3%),三组恶性肿瘤者3例(10%),四组恶性肿瘤者12例(46.2%),统计学t检验结果表明,第四组数据与其他三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随着绝经年限增加而增加,绝经年限大于10年时,阴道出血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193 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出血原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就诊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导致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是非器质性病变(38.3%),其次是良性疾病(33.2%),恶性肿瘤(23.3%)占第三位,少数为癌前病变(5.2%).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绝经年限及出血距初诊时间明显大于非器质性病变及良性疾病.结论:不同病因导致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机制不同,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及时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对于年龄大、绝经年限长及出血时间长的患者更应高度警惕恶性肿瘤,定期的妇科检查可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8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PMB原因良性疾病占66.6%(120/180),非器质性病22.2%(40/180);恶性肿瘤占11.1%(20/180)。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大、绝经年限长、出血持续时间长、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厚。与良性疾病及非器质性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复杂,以良性病变较常见,但随着绝经年限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妇女绝经后一旦出现阴道出血,均应及时检查。  相似文献   

11.
李杰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62-163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相关性病因。方法:对280例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阴道出血患者进行l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28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生殖器炎症160例(占57.14%),功能性子宫出血60例(占21.43%),恶性肿瘤29例(占10.35%),其他良性病变31例(占11.07%)。结论: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最多的原因是生殖器炎症,对发病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更应警惕其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的病因、诊断方法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PMB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引起PMB原因:良性疾病占69.5%,其中感染性疾病49、5%,非器质性病20.5%,恶性肿瘤占10.0%。恶性肿瘤发病年龄(67.1±6.9)岁、绝经年限(11.6±2.9)年、出血持续时间(157.6±26.4)d、子宫内膜厚度(14.6±3.2)mm,与良性疾病及非器质性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次、产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良性疾病,其次是非器质性疾病。对发病年龄大、绝经时间及出血持续时间长、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厚的PMB患者应警惕其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鸡西市城子河区人民医院7年来43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0例阴道出血患者中,老年性阴道炎205例,宫颈炎、子宫内膜炎54例,占60.2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4例,占19.53%:恶性肿瘤32例,占7.44%;子宫肌瘤26例,占6.05%;激素替代治疗引起的出血15例,占3.5%;其他原因者14例,占3.25%。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者感染性疾病最多。随着年龄增长及绝经时间延长,恶性肿瘤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19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病因,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要点,以提高确诊率,及时治疗。方法把我院收治的19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根据临床表现、B超探查、分泌物细胞学检查、活检、诊刮、病理检查的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指生理绝经1年以上的阴道异常出血(包括血性白带)。结果资料表明阴道炎58例、宫颈炎4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1例、恶性肿瘤29例、子宫肌瘤7例、宫内节育器6例、子宫内膜炎3例。结论临床表现、分泌物细胞学检查、活检、诊刮、病理检查是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方法。炎症是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最主要原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恶性肿瘤是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危害较大的病因,要早诊断早治疗。子宫肌瘤及宫内节育器也是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3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病理及临床分析。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理诊断依次为非器质性病变121例(51.71%)、良性病变86例(36.75%)、恶性肿瘤27例(11.54%)。患者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发生率越高。结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要做到早检查、早确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以积累经验,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共124例,对其进行以发病原因为主的临床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因炎症引起的绝经后阴道出血12例(9.68%),困功能性子宫出血引起的出血8例(6.45%),因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94例(75.81%),其中以子宫内膜癌发生率最高77例(81.91%)。结论子宫内膜癌是引起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绝经的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高。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要应用常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方法对本院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122例阴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122例患者中,妇科炎症引起出血57例,占46.72%;功能性子宫出血26例,占21.31%;恶性肿瘤21例,占17.21%;宫内节育器10例,占8.20%;子宫肌瘤4例,占3.28%。2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绝经年限〈5年组有3例,占该组出血例数的7.50%;绝经年限6~10年组有3例,占该组出血例数的9.09%;绝经年限11~20年组有6例,占该组出血例数的20.00%;≥20年组有9例,占该组出血例数的47.37%。结论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患者中,源于妇科炎症者居多;恶性肿瘤发生率较低,其发生率和绝经年限呈正比关系,应及时诊断、治疗;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应及时取出,以免对自身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36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因良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占55.00%,非器质性疾病占28.33%,恶性肿瘤占16.67%。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显示:破碎子宫内膜38例,增生期子宫内膜45例,萎缩型子宫内膜6例,分泌期子宫内膜6例,因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及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引起的出血20例(占5.36%)。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宫体癌为主。患者出血时年龄(〉58岁),绝经年限(〉10年)及子宫增大,宫腔深(〉8cm),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以阻止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30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器质性病变56例(18.18%),良性病变220例(71.43%),恶性病变32例(10.39%)。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大部分是良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绝经时间的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20.
王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14-215
目的分析及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诊治的5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良性病变54例(94.7%),其中宫颈炎8例(14.0%),阴道炎30例(52.6%),子宫肌瘤7例(12.3%),子宫内膜炎2例(3.5%),盆腔附件炎5例(8.8%),节育器2例(3.5%),恶性肿瘤2例(3.5%),其他1例(1.8%);本研究绝经后恶性肿瘤2例,宫颈癌及卵巢恶性肿瘤各1例,其他1例经定期复查发展为原位癌。结论临床应把绝经后阴道出血作为一个高危信号,予以警惕;中老年妇女亦应加强个人卫生保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