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 推拿手法,各家命名不一,名称繁多,不少手法出现了同法异名和异法同名的现象,有些手法的其中一个动作也给加上一个名称,这就造成了手法概念上的混乱,对手法的学习和研究不利,给初学者带来了困难,上海中医学院主编的《推拿学》考虑到这一点,已将推拿手法作了分类,但是,我认为《推拿学》在手法分类的某些方面,还有美中不足。现将个人浅见介绍如下。《推拿学》将手法分为六类,即摆动、摩擦、挤压、叩击、振动和运动关节。摆动类是按手法的操作形式分类,其他各类基本上按手法的物理性质分类。分类标准不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一指禅推法结合摩腹手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受试者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一指禅推法结合摩腹手法单纯以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芪蓉润肠口服液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指禅推法结合摩腹手法对老年性便秘疗效较好,作为一种绿色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肩部摇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肩关节疾病的推拿手法,该文通过梳理1959年至今各高校推拿学系列教材及特色教材中肩部摇法的发展脉络,对肩部摇法的概念、归类、分型、动作要领、注意事项、作用及应用进行整理。经过历版教材的不断演变,肩部摇法内容逐渐丰富,手法操作由简入繁,种类由单一到多样,名称由繁杂到统一,操作逐渐趋于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脊柱退行性病变属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趋于年轻化等特点。推拿学是中医学的瑰宝,在临床上治疗筋骨病具有明显优势。李业甫为一指禅流派第五代传人,其一指禅手法独具风格,首创颈椎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大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李业甫认为,脊柱筋骨力学失衡是脊柱退行性疾病之重要病机,推拿临证应病症合参、筋骨并举,辨别筋骨失衡之状态,禅旋相济、治养一体方可取效。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在骨科腰腿痛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一年来,我们对此病采用牵引术和推拿法结合治疗,初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治疗方法一、推拿手法:①主要手法:推、滚、冲、按、揉、振六法,其他手法可根据病情选用。②穴位按摩:在督脉、膀胱经、胆经循经各取1~2穴,行按、揉、点手法,督脉多采用点、揉,配穴少取。手法应有强传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理清?法在历版推拿学教材中的发展变化,为读者的学习和临床运用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收集整理从1959年至今出版的以本科教材为主的28本推拿学教材,并参考中国知网文献和相关书籍,对?法各要素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归纳比较各版教材的不同之处。结果:?法在不同教材中的归属类别、定义、释名及写法、具体分类、操作分析、治疗作用及应用等6个方面内容有所差异。结论:?法的主要操作方法得到延续,各版教材在具体手法名称和?法写法上差异较大,作用和应用上差异较小。不同版本教材有其编排的独特之处,内容结构有所侧重,对于不同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根据教材特点获取。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临床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我01运用按摩手法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和门诊患者,年龄在30~70岁之间,其中神经根型50例,椎动脉型30例,均经X线拍片或CT确诊。2治疗方法2.且按摩手法(1)常规手法:患者取正坐位,全身放松。医生站在患者侧后方,一手扶住患者头部,一手在患者颈部行轻揉的一指禅推法,分别沿风府至大椎、风池至风门、乳突至肩井、田风至缺盆,由上向下操作。若在治疗中触及筋结条索,则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总结中医点穴治疗内科病、肥胖症、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整理相关文献,归纳出常用手法有点法、按法、压法、揉法、一指禅推法、抹法、推法等治疗方法.结果:临床治疗内科病、肥胖症、亚健康状态疗效满意.结论:中医点穴以经络、腧穴学说为理论基础,治疗广泛,疗效可观,安全稳妥,实用性强,易学易用,感应强,作用快,患者易于接受,并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推拿六步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补虚泻实,调整阴阳,采用一指禅推法、揉法、抹法、按法、扫散法、拿法、摩法在头面、颈肩及腹部操作。治疗组采用推拿六部法治疗,分为开关通经法、安抚脏腑法、导阳入阴法、补肾填精法、振腹调气法及护脑安神法,六步手法补泻结合,调和阴阳气血,恢复人体自身的平衡。两组患者共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和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87.0%,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PSQI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治疗组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推拿六步法"治疗失眠其手法全面和完善,且临床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试一指禅推法的运动过程,量化分析一指禅推法"沉肩"、"垂肘"、"悬腕"的技术要领。方法:纳入具有不同推拿技术水平的测试者,分为专家组、熟练组和初学组,在测试者手背上选取8个标记点,用Motion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分析运动数据。结果:三组测试者"沉肩"的运动学数据变异系数差异不明显(P=0.825),肩关节稳定状态时上臂与躯干的夹角稳定在60°~70°范围内;专家组和初学组测试者"垂肘"的运动学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26);三组测试者的屈腕角度数值差异不显著(P〉0.05),基本维持在50°~60°。结论:手法运动学数据变异系数可客观评价一指禅推法"沉肩"要求;"垂肘"要求肘关节标记点低于腕关节标记点3~4 cm;"悬腕"时腕关节应该自然屈曲呈50°~60°角。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一指禅推颈部五线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方法:80例以疼痛为主诉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一指禅推颈部五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采用VAS疼痛评分,进行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虽然2组的VAS评分都有所改善。结论:与常规推拿法相比,一指禅推颈部五线治疗颈椎病疼痛具有更快、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理筋整脊的基础手法。方法根据手法作用部位、方向、轻重及方式不同,分触按、摩捋、推刮、拿捏、弹拨、揉搓、点穴、振颤、滚摇、扳旋、牵抖、叩击等12种。结果阐述了理筋整脊基础手法的操作方法与功用。结论基础手法在临证时,既可单独应用,也可作为全套手法的组成部分,治疗脊柱与四肢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伤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推拿手法作用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6组:振腹组、摩腹组、一指禅组、擦腰组、布洛芬组和假手法组.分别进行振腹、摩腹、一指禅、擦腰、口服布洛芬胶囊治疗和假手法对照,于月经来潮前3d开始治疗,2次/d,3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运用“长海痛足”疼痛量表观察其经期腹痛改善情况,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F2a(PGF2α)含量.结果 推拿手法治疗各组经期腹痛程度较治疗前减轻,与布洛芬组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手法治疗各组和布洛芬组治疗后血清PGF2α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其中振腹组治疗后血清PGF2α含量与布洛芬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推拿手法对于缓解原发性痛经疼痛症状的疗效确切,振腹组与布洛芬组血清PGF2α含量下降相当.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PGF2α含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reveal the force mechanism for therapeutic effect of pushing manipulation with one-finger medi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5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and assigned to an expert group, a skilled group and a novice group, with 5 participants in each group. Mechanical signals were collected from a biomechanical testing platform, and these data were further observed via similarity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Comparing the force waveforms of manipulation revealed that the manipulation forces were similar between the expert group and the skilled group (P>0.05). The mean value of vertical force was 9.8 N, and 95% CI rang from 6.37 to 14.70 N,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novice group (P<0.05). The result of overall similarity coefficient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wo kinds of manipulation forces curves were existed between the expert group and the skilled group.

Conclusion

Pushing manipulation with one-finger meditation is a kind of light stimulation manipulation on the acupoint, and force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e waveforms continuously alternated during manual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内经》疾病的名称、分类以及命名方法,概括出《内经》疾病命名的原则,即把握学术主体、突出病机内涵、用词简明确切、遵从约定俗成4个方面,并归纳出病名要素辨析归纳法,以供中医学病名规范化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颈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推拿组和颈胸同治组,传统推拿组采用法、拿法、一指禅法、弹拨法、牵引法选择性的分别作用于颈后部两侧肌肉、肩胛部肌肉及颈部不适部位。除传统推拿手法,颈胸同治组另行胸椎小关节整复手法。两组治疗均每周两次,共3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并于治疗前、治疗后及1个月后随访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结果]颈胸同治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推拿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及1个月后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有改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颈胸结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颈椎牵引疗法,观察组予以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且两组治疗后在简易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NDI法、颈曲度值、颈椎关节位移指数、临床症状体征上比较,观察组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之于颈椎牵引疗法的临床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视神经疾病的病名规范化、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疗效评价等方面探析李志英教授诊治视神经疾病的学术思想.李志英教授认为视神经疾病的诊断命名要根据其发病特点,结合患者自觉症状,严格把握定义和诊断要点;气滞血瘀或气虚血瘀而致的目之玄府闭塞是视神经疾病的基本病机,其辨证施治以活血通窍、开启玄府为主要方式,分期辨证治疗;急性期的视...  相似文献   

19.
推拿疏肝理气法治疗乳腺增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疏肝理气手法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乳腺增生诊断标准的典型病例32例,给予疏肝理气推拿手法治疗,每次20 m in,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使用"乳腺增生效果评价量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估,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量化评分的变化,并统计临床总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痊愈21例,占65.6%,显效11例,占34.4%。经过推拿疏肝理气法2个疗程的治疗后,与治疗前量化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疏肝理气法能显著改善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运动关节类手法是推拿临床常用的一类作用于骨关节的手法,手法操作的关键在于其安全性和省力。王国才总结出了运动关节类手法的施术原则,包括:关节运动轴面原则、关节运动区位原则、关节运动解剖结构学原则、省力原则,并归纳出了每一原则在临诊时的操作要求,使得此类手法具有规范性,以此来指导此类手法的临床应用,安全又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