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食品》2014,(13):28-28
洒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缺大型的酒企业,也不缺大酒品牌,但缺的是真正贴近消费者的大品牌。因为一味追求红利,没有多少品牌真正弯下腰去了解消费者,更不用说和消费者恋爱般的亲密接触。他们与消费者的联系在浑然不觉中渐行渐远。有多少品牌迷失在时代瞅予酒行业的红利中?也许只有这些品牌深深眨思之后才清楚。  相似文献   

2.
杨柏松 《新食品》2010,(24):38-38
在最近举行的央视2011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大会上,整个白酒行业的表现可谓相当的“给力”。在很多人看来,这是白酒企业关注“品牌”建设、重视“品牌”力量的重要体现。在今年10月秋季糖酒会上,如何认识商业品牌的价值、如何打造商业品牌的话题.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议论。很显然,与以前相比,业内对品牌重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邓波 《新食品》2011,(12):45-46
《中国酒业报导》:现在不少人很看好兼香型白酒。从历史来看,在清香全国之后,浓香经过爆发式增长成就了一统天下的辉煌:而酱香型白酒现在如日中天。引领中国白酒价格提升。都说“风水轮流转”.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名酒企业在兼香上动作频频.  相似文献   

4.
周亮 《新食品》2011,(13):26-26
我完全赞成徐建国先生的观点。首先,脱离了消费者利益去谈香型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其次,香型确实已经形成了消费认知,在我接触的消费者中,完全没听说过浓香、酱香白酒香型的几乎没有。这证明,香型将是一个有力的差异化武器,但同时也意味着,当年的浓香一统天下不单纯是香型之功。  相似文献   

5.
晋育锋 《新食品》2013,(2):29-29
各个企业应当为即将步入的消费者品牌选择时代做好转型准备,不要过多地关注渠道、网络,这些都是桥梁、是工具.最终酒是要被消费者认可才能喝掉。谁拥有了消费者,谁才是未来白酒真正的王者。  相似文献   

6.
邓波 《新食品》2005,(10):44-44
一个营销科班出身的朋友,做过FMCG,做过OTC,业绩都不错,近来想做白酒销售,与某总监相谈甚欢,但最终还是被婉拒,原因是:“水平不错,可惜没做过白酒!”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国白酒市场处在“清香回暖”的发展形势下,历来称雄清香型白酒市场的山西白酒界,山西汾阳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异军突起,其发展态势备受行业关注。笔者带着诸多好奇。走进汾阳王酒业,随即被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感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黄桥玲  张静 《新食品》2009,(18):96-97
“去香型化运动”既有可能是炒作,也有可能是白酒发展的一个契机,最终结果会是怎样.我不敢妄下定论,但有一点我却敢肯定——香型是去不掉的。香型的存在同白酒本身一样.都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是中国白酒的传统特色,是不可能去掉的,不论如今的营销试图用怎样的概念去细分市场,香型的区隔永远都会存在。今天洋河“绵柔”了,明天衡水“柔和”了,从某种角度看,他们可以划分为“淡雅派”,但是最标准的一把尺子永远都是香型,就算同处“淡雅派”,他们依然会分为浓香型和清香型,这是他们注定摆脱不了的。  相似文献   

9.
胡建华 《中国酒》2013,(10):43-43
自去年底始,人们对中国白酒业十年的发展评说纷纭:有人说是黄金的十年;有人说是疯狂的十年;有人说是高歌猛进的十年;有人说是失去理性、偏离轨道的十年;还有人说白酒,特别是高端白酒是腐败的代名词,近了时代,远了本质。  相似文献   

10.
程万松 《中国酒》2006,(3):28-41
引子:大家都在感慨.现在的竞争,已经惨烈到血流成海的地步。大家都在痛斥,市场太乱,鱼龙混杂.混淆了消费者的视听。大家都在惋惜.一个个优秀的品牌,死而后生.生而后死。大家都在叹息.商战如海,企业太渺小,太渺小。…………或许高端市场真的竞争惨烈,或许真的消费者视听混淆,或许真金确实太少,或许………  相似文献   

11.
韩作兵 《新食品》2013,(15):88-89
一直被外来品牌占据主导的宁夏白酒市场目前格局呈现了微妙变化,给地产酒带来了“翻身”的好时机。在当前形势下地产酒应该怎样把握好机会俘获宁夏的白酒消费者的芳心,抢占回自己的“地盘”呢?  相似文献   

12.
白刚 《中国纤检》2014,(18):I0001-I0001
<正>商业违规事件接连不断,涉案者很多都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企业,而这些长期积累建立起来的品牌再想恢复往昔声誉将非常之艰难,甚至就此被消费者唾弃。涉案企业应当接受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但值得其他企业反思的是,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品牌。这是一个品牌时代,消费者大多是基于品牌来做出购买选择的,但很多企业的思维还停留在传播时代,过多地关注请明星代言、制造噱头、广告创意和传播投放密度等等,每年都是以亿为单位来计算传播投  相似文献   

13.
白酒品牌生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灿 《中国酒》2007,(2):76-77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白酒行业,建设品牌,争创名牌已经成为众多白酒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全国38000家的白酒企业,能够为广大消费者所钟爱的并不多,“茅五剑”等品牌为消费者持续追捧,其深层次原因在于这些企业的品牌战略实施过程中,比较成功地塑了该产品的品牌文化,而正是品牌文化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深层次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新食品》2010,(9):136-137
在行业趋势已然明确未来中国白酒中高端档位将占据主流的市场预测之下,一浪高似一浪的企业发展浪潮使这个本就不平静的传统行当显得更加波涛汹涌。基于更多传统品牌的变革和创新,新的中高端品牌不断涌现并成长,川、黔白酒品牌长期领跑中高端市场的局面将被打破,区域强势名酒将对市场产生强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愚  大洋 《新食品》2008,(22):85-85
品牌价值只能体现在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之中。强势品牌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因为它可以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带来更大利益。  相似文献   

16.
曾飞 《新食品》2011,(18):94-95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难以磨灭的美学情结。在白酒行业竞争日益残酷的大背景下。以美学传播实现品牌突破。以美学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强势互动将是白酒品牌传播冲出重围、实现突破的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17.
不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在一眨眼的工夫,消费者已经对你盖棺定论了。这一瞬间发生在哪里?是什么决定了你的生死?你该怎么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黄海 《中国酒》2006,(2):24-24
我国是酒类产销大国,目前啤酒产销量居世界第一,白酒市场稳定增长,葡萄酒、黄酒市场每年也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在市场消费不断增长的同时,酒类行业结构逐步优化,酒类企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酒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日益扩大。但是,酒类流通中的假冒伪劣充斥市场、企业恶性竞争、消费者信任度下降等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我国酒类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酒类认证”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19.
王琦 《新食品》2009,(17):18-18
贵刊近两期的《品类二锅头》和《去香型运动》从本质上来讲有着逻辑推演关系。在消费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同一香型下具有不同特点和诉求的产品进行品类化运作就成为可能。品类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去香型化的结果。现在的消费者对香型的敏感程度已经没有那么高,反而对白酒产品的个性要求越来越突出,这从我所代理的红星二锅头在周口市场的热销就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20.
何芹 《新食品》2011,(21):77-77
对于名酒品牌的宣传,最好的广告莫过于有效的口碑宣传和体验式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