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用基因芯片研究不同程度苯中毒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选取7名诊断为不同程度接苯中毒的工人(疑似1例、轻度2例,中度2例和重度2例)并设年龄、工龄匹配的健康者做对照,从其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Trizol试剂盒抽提总RNA,纯化、逆转录生成cDNA产物,分别用荧光染料Cy3和Cy5标记后与含177条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微阵列芯片进行杂交。结果共有4l条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异常,其中有3条基因的表达在轻、中度苯中度工人中一致性上调,1条基因在所有苯中毒工人中均表达上调,随苯中毒程度加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总数有减少趋势。结论苯中毒病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参与了苯血液毒性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亚慢性汞中毒大鼠肾脏基因表达语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染毒组皮下注射0.2 mg/kg氛化汞溶液2个月,建立亚慢性汞中毒肾脏损伤大鼠模型,用基因芯片方法筛选大鼠肾脏差异表达基因,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厂结果筛选出亚慢性汞中毒肾脏差异表达基因385个,其中上调139个,下调246个.上调基因主要步及毒物异物应答、炎症应答、神经递质代谢、溶质体转运等功能;下调基因主要涉及基础物质代谢、细胞信号传导、免疫调节、细胞增殖、转录调节等功能基因.RT-PCR方法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汞中毒肾脏损伤是多墓因参与的结果;筛选出的明显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在肾脏损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氛化汞肾脏毒性作用的敏感基因或靶基因.  相似文献   

3.
孙波  赵卫华  邱海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609-5611
目的:建立子痫前期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筛选子痫前期信号转导差异表达基因,探索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4例重度子痫前期和4例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获得子痫前期差异表达基因,了解子痫前期外周血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结果:在子痫前期所检测的21 000个基因中,出现2次重复一致差异表达的基因195个,其中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32个,表达上调基因20个,下调基因12个。结论:成功建立子痫前期外周血基因表达谱,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用基因芯片体外研究苯暴露大鼠骨髓细胞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正常和苯处理后的大鼠骨髓细胞的基因表达谱 ,大规模分析苯作用后骨髓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1实验大鼠骨髓细胞分为两组 ,一组为正常对照组 ,一组为染苯组 ;2从两组骨髓细胞中抽提总 RNA ,经反转录分别用 Cy3、Cy5荧光标记 ,获得 c DNA探针 ;3c DNA探针与基因谱芯片杂交 ,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骨髓细胞暴露苯后 2 0 0条 (4 .88%)基因发生明显变化 ,其中 1 5 4条 (77%)基因已在 Gene Bank中登录。这 2 0 0条基因中 ,有 94条基因表达降低 (Cy5 / Cy3* <0 .5 ) ,1 0 6条基因表达升高 (Cy5 / Cy3* >2 .0 )。结论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结合体外细胞培养能大规模地研究苯毒性作用的基因表达谱 ,初步筛选出苯毒性作用相关基因。对进一步阐明苯毒性在基因水平的发病机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nm23-H1基因沉默后K562细胞中与肿瘤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探讨nm23-H1基因沉默对K562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rizol一步法抽提K562-siNM23细胞和K562-siNC细胞总RNA;用RNA扩增试剂盒进行双链cDNA的合成及荧光标记cRNA的合成,并纯化cRNA。与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杂交反应后,用计算机分析比较2种细胞中与肿瘤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结果:共筛选出表达差异性基因14个,其中表达上调基因9个(ratio2);表达下调基因5个(ratio0.5)。结论:nm23-H1基因沉默后,引起显著变化的基因与细胞周期调控和抗凋亡信号转导等生物学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部分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发生晕船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部分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在晕船差异个体脑干中的表达。结果与有氧氧化相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ATP合酶和还原型辅酶I(NADH)脱氢酶在晕船大鼠和晕船易感大鼠脑干中低表达;与无氧酵解有关的磷酸果糖激酶在晕船大鼠和晕船易感大鼠脑干中高表达。结论晕船刺激可能导致机体脑部组织缺血或缺氧。  相似文献   

7.
胚胎着床是一个受到精确调控的复杂过程,其机制尚未明了。Wnt信号传导途径是调控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的关键途径,在肿瘤发生和胚胎发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生命活动机制的相似性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应用使近2年来认识到Wnt信号传导途径介导了围着床期胚胎与子宫内膜、上皮与间质之间的信号交流,在胚胎着床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揭示胚胎着床的机制提供了新切入点。就Wnt信号传导途径和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综述。  相似文献   

8.
Twist既是转录调控因子,也是癌基因蛋白,与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耐药及细胞凋亡等多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广阔。Wnt信号传导通路是一个高度复杂、相互联系并保守的通路,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主要作用于胚胎形成和成熟组织修复,其异常激活常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侵袭和转移等过程。本文就Twist和Wnt信号传导通路与女性相关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胡娜  许杨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1):1305-1306
黄曲霉毒素是某些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种肝毒素,对动物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其毒性比已知的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的毒性高75倍。黄曲霉毒素能引起试验动物致癌已成定论〔1〕。分子遗传学分析表明,黄曲霉与寄生曲霉毒素生物合成涉及25个相关结构基因〔2〕。研究表明,这些基因的表达与毒素的产生密切相关〔3〕。本实验采用诱导产毒的培养方法培养寄生曲霉AS3.4407,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寄生曲霉AS3.4407产毒后2种菌丝体中与产毒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产毒相关的部分基因的表达与产黄曲霉毒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稳定转染Real-time PCR筛选出的高表达CCR7的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基础上,探讨人CCL21基因转染对胰腺癌的作用。方法采用RT2ProfilerTMPCR芯片检测与肿瘤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凋亡、黏附、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等有关因子的84个基因,深入分析基因变化趋势,Western blot验证,探讨人CCL21基因对PANC-1细胞株侵袭转移的作用。结果通过RT2ProfilerTMPCR芯片筛选出8个明显变化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个,分别为:ATM,BRCA1;下调基因6个,分别为:AKT1,CASP8,FOS,IL8,ITGA2,JUN。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实验组MMP-9的表达量比阴性对照、空白对照组增加。结论 hCCL21基因稳定转染胰腺癌细胞株PANC-1引起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中某些基因的变化;其中MMP-9基因上调与TIMP1基因下调表明Lenti-hCCL21转染胰腺癌细胞株PANC-1可能增强其侵袭转移能力,为进一步研究体内实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基因表达谱研究寻找苯中毒发病机制中细胞增殖与周期调控基因差异表达。方法应用含338条免疫相关基因的cDNA芯片检测7例苯中毒患者和7例正常人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表达谱,观察其在基因表达谱上的差异。进行了基因表达谱聚类分析和比较;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所有芯片中出现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44条,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7个,主要包括有IFIM1、CDKN1B、RBL2、GSPT1、FOX01A等:表达下调的基因17个,有CDC37、MDM4、EV15、SKP2等基因;表达不一致的基因6个。聚类分析揭示40条基因的基因表达谱特征存在关联。结论通过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的苯中毒相关基因,推测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调控可能在苯中毒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基因表达谱研究寻找苯中毒发病机制中参与苯中毒免疫调控通路的苯中毒免疫相关基因。方法应用含2779条免疫相关基因的cDNA芯片检测7例苯中毒患者和7例正常人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表达谱,观察其在基因表达谱上的差异。进行了基因表达谱聚类分析和比较;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结果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38条。在2张以上芯片结果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0个,主要包括有CD59、TRA@、MCP等。在2张以上芯片结果中表达下调的基因14个,有HLA—DMB、HLA—DQA1、HLA—DPB1、ITGB2、PFC等基因。聚类分析揭示38条基因的基因表达谱特征存在关联。结论通过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的苯中毒免疫相关基因,推测免疫调控通路在苯中毒发病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基因芯片技术是分析不同研究对象之间基因差异表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用cDNA微阵列分析苯中毒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对苯中毒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7例接苯中毒工人及7例正常对照者全血中淋巴细胞分别进行RNA抽提,纯化后的mRNA配对进行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利用7张含有2780个cDNA克隆的微列阵肿瘤相关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杂交信号用扫描仪进行扫描,然后将图像转化为基于荧光强度的数字信号,随后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在7张肿瘤相关基因中共发现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44个,其中GRO1、TGFBR3、LYN等16个基因表达上调,FOSB、DJ-1、MCT-1等28个基因表达下调。结论苯暴露患者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提示其可能为致白血病的关键基因,在苯致白血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有利于全面揭示苯中毒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快速高效地发现新的研究目标和基因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与苯中毒有关的DNA复制及损伤修复基因。方法选取慢性苯中毒患者和无苯接触的健康人各7例配对,提取外周血白细胞总RNA。在反转录cDNA时,用Cy3,Cy5两种激发波长荧光分别标记两组样本cDNA探针。将各对探针混合后与含141条DNA复制及损伤修复的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扫描,分析杂交结果。结果共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25条,其中16条基因表达上调:9条基因表达下调,主要包括有DNA复制基因如PRIM2A,ORCIL等;DNA合成、重组及修复基因如POLK;DNA损伤信号基因/修复蛋白和DNA连接酶如RECQL,PRKDC,G22P1,ERCC3,ERCC1,CRY1。CHES1,BRCA2.APEX等;重组蛋白质如RECQL;其他DNA合成再重组和修复蛋白质如SKIV2L,RBMS1,SON.SET等。结论苯中毒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DNA复制及损伤修复基因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差异性表达,为进一步筛选苯中毒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cDNA芯片技术检测苯中毒细胞色素P450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方法 选取7名诊断为不同程度接苯中毒的工人(疑似1例、轻度2例、中度2例和重度2例),并设年龄、工龄匹配的健康者做对照,分离外周血白细胞,用Trizol试剂盒抽提总RNA,纯化、逆转录生成cDNA产物,分别用荧光染料Cy3和Cy5标记后与含32条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微阵列芯片进行杂交。结果 共有6条细胞色素P450基因呈差异性表达,包括CYP4F3、CYP1A1、CYP27A1、CYP1B1、CYP286、CYP51,其中CYP4F3基因在所有苯中毒工人中均表达上调。结论 苯中毒工人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在苯诱导的血液毒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苯中毒早期生物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强  林立  徐磊 《职业与健康》2003,19(12):10-11
目的 探讨苯接触对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在苯中毒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某厂喷漆工人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症状、血清丙二酰二醛 (MDA)、维生素E(VitE)、促红细胞生长素 (Epo)、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白介素 -6(IL -6)的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进行检测与统计。结果 苯作业工人临床症状检出率及血清MDA、Epo、TNF、IL -6浓度及SOD的活力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而维生素E浓度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上述指标的改变早于白细胞降低 ,在慢性苯中毒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慢性苯中毒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TCR Vγ基因谱系多样性和克隆性增殖特点.方法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10例慢性苯中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3个TCR Vγ基因,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T细胞克隆性,并与8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8例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检测到所有Vγ亚家族,10例慢性苯中毒患者平均表达(1.30±0.48)个Vγ亚家族,较健康人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苯中毒患者出现克隆性增殖改变比较集中在VγⅡ亚家族.结论 慢性苯中毒患者外周血出现TCR Vγ亚家族倾斜性分布和克隆性增殖T细胞,这可能是苯中毒后所引起的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NQO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NQO1和GSTT1的基因多态性和苯中毒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152名苯中毒工人为病例组,152名接触苯而没有中毒表现的工人为对照组。采用名聚酶链反应(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和测序检测NQO1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m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以多重PCR检测GSTT1的基因型。结果 在经常吸烟的人群中,携带NQO1c.609T/T基因型的个体接触苯时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是C/C和C/T基因型的7.73倍(95%CI:1.71-34.97,P=0.010)。在经常饮酒的人群中,携带NQO1第6外显子T/T突变纯合子的个体在接触苯时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是C/C和C/T基因型的11.00倍(95%CI:1.89-63.83,P=0.005)。结论 携带NQO1c.609T/T基因型而又同时吸烟或饮酒的个体对苯中毒可能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