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试验。[方法]以番茄叶霉病为防治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检测3种药剂对其防治效果。[结果]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28.40 g a.i./hm2二次施药后的防效为77.43%,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差异显著。[结论]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好,对作物安全,是防治番茄叶霉病的优良杀菌剂。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防治水稻叶瘟的高效药剂,选用7种常用药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剂在推荐剂量下施用1次,药后8 d,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防效为70.6%,速效性较好。药后16d,30%三环·氟环唑悬浮剂防效为71.7%,高于其他药剂,持效性较好;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以及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效相当,在57.7%~66.4%之间;40%氟环·稻瘟灵悬浮剂、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3.
陈吉荣  李超  李鹏飞  刘磊邦  马世闯  王栓  黄鸿良 《农药》2023,(11):800-803+816
[目的]开发30%氟吡菌酰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方法]采用单因素筛选方法,对30%氟吡菌酰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配方中的原药、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进行筛选,并测定理化性能。在田间试验中,使用最佳配方对黄瓜炭疽病进行防治效果评估。[结果]筛选出30%氟吡菌酰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的最佳配方:氟吡菌酰胺12%、苯醚甲环唑18%、DS-539 4%、4894 2%、黄原胶0.2%、硅酸镁铝0.5%、乙二醇4%、AF消泡剂0.5%、柠檬酸0.5%、苯甲酸钠0.2%、去离子水补足100%。在田间药效测试中,30%氟吡菌酰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黄瓜炭疽病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低剂量90 g a.i./hm2下药后7、14 d的防效分别为72.60%、75.58%,优于对照药剂。[结论]该配方制剂具有优秀的物理稳定性,加工工艺简洁,对黄瓜炭疽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为后续氟吡菌酰胺复配制剂开发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药》2018,(12)
[目的]筛选对火龙果溃疡病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抑菌效果突出的杀菌剂,利用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35%氟吡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强,EC50值分别为0.0575、0.1512、0.5639 mg/L。田间试验表明,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田间对火龙果茎和果实溃疡病最高防效分别达89.07%、92.72%。[结论] 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具有很好的防效,可作为田间防治火龙果溃疡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5.
5种制剂及其防治组合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5,(6)
[目的]筛选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有效药剂,降低施药量和施药次数。[方法]利用叶盘漂浮法测定5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菌毒力,并对不同制剂组合田间防效评价。[结果]双炔酰菌胺对黄瓜霜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为0.482 5 mg/L;在春秋2季黄瓜田间防治中,250 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与60 g/L甲壳胺水剂交替施药组合效果显著,药后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47%和73.27%。[结论]250 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与60 g/L甲壳胺水剂交替施药组合与常规施药相比,施药量降低20%~30%,施药次数减少2次,且对黄瓜安全。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2019,(11)
[目的]为筛选出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安全有效药剂,分别选用5种生物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探讨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0%多抗霉素WP 2次药后7 d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80.34%,0.3%丁子香酚SL 2次药后7、14 d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分别为67.11%和77.38%,2种药剂的防效均分别优于对照药剂250 g/L嘧菌酯SE和100 g/L氰霜唑SE以及其他处理药剂。[结论]10%多抗霉素WP和0.3%丁子香酚SL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理想药剂,2种药剂在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发病前或初期,与其他保护性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以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陈瑾  田宝华  赖瑞联  吴如健 《农药》2021,(2):154-156
[目的]明确26%氟噻唑吡乙酮·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照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根据2年试验结果,26%氟噻唑吡乙酮·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47、168 g a.i./hm22个处理的防效都高于2个对照药剂,其中168 g a.i./hm2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2个对照药剂,差异极显著。[结论]26%氟噻唑吡乙酮·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对番茄晚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使用剂量为147~168 g a.i./hm2。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5种杀虫剂对柑橘锈壁虱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并评估药剂对柑橘的安全性。[方法]分别于2020、2021年开展了5种药剂对柑橘锈壁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0%呋虫胺悬浮剂100.0 mg/L的防效在药后1 d为73.54%~75.51%,药后14 d达到最高,为86.48%~90.30%;50 g/L虱螨脲乳油25.0 mg/L、10%虱螨脲悬浮剂33.3 mg/L、20%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16.7 mg/L的防效在药后21 d达到最佳,分别为83.51%~84.79%、87.19%~89.98%、86.17%~88.00%,其中10%虱螨脲悬浮剂和20%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的防效在药后28 d仍维持在80%以上。[结论]上述4种药剂的防效均显著优于1.8%阿维菌素乳油。20%呋虫胺悬浮剂的速效性较好,10%虱螨脲悬浮剂和20%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持效性更佳,可在柑橘上优先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4种药剂对赤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小麦破口前后分2次采取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48%醚菌酯·戊唑醇SC、50%戊唑·多菌灵SC和40%戊唑·咪鲜胺EW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100%、93.45%、88.7%,显著高于氰烯菌酯,4组处理对赤霉病的防效均处于90%左右,其中以50%戊唑·多菌灵SC防效最佳,达到92.27%,而48%醚菌酯·戊唑醇SC处理后的小麦增产最明显,增产24.16%。[结论]综合对白粉病、赤霉病的防效以及对产量的影响,建议田间采用48%醚菌酯·戊唑醇SC、50%戊唑·多菌灵SC分2次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李易初  孟庆林  石凤梅  马立功  刘佳  张匀华 《农药》2015,(4):301-302,312
[目的]为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药剂,进行黑龙江麦区田间防效试验。[方法]人工喷雾接种方法进行12种药剂的保护性和治疗性试验,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及防效。[结果]单剂整体防效好,25%氰烯菌酯sc防效达90%以上,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混剂40%氟环·多菌灵SC保护作用好,30%多·酮WP治疗作用较好;无公害药剂壳聚糖保护作用较好。[结论]45%咪鲜胺ME、430g/L戊唑醇As、250 g/L嘧菌酯SC及混剂可与传统药剂交替使用,减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1.
明确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甜豌豆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甜豌豆白粉病为防治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检测2种药剂对其防治效果。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甜豌豆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92.60 g a.i./hm22次施药后的防效为98.61%。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甜豌豆白粉病防治效果好,对作物安全,是防治甜豌豆白粉病的优良杀菌剂。  相似文献   

12.
张睿  许辉  唐剑锋  王红艳  王开运 《农药》2013,(8):596-598
[目的]明确氟醚菌酰胺对黄瓜霜霉病的作用方式和控制效果。[方法]采用叶盘漂浮法进行室内保护和治疗毒力测定。[结果]氟醚菌酰胺保护和治疗EC50值为6.70、15.06 mg/L,而氟吡菌胺为7.66、9.68 mg/L。田间发病初期,25%氟醚菌酰胺悬浮剂375 g/hm2(制剂用量)喷雾后10 d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达98.29%。发病后连续使用2次,间隔10 d,防效达97.74%和83.59%。1 687.5、562.5、270、135、67.5 g/hm2(制剂用量)的氟醚菌酰胺药液喷雾对黄瓜幼苗安全。[结论]氟醚菌酰胺可用于生产实践中黄瓜霜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宋晓兵  凌金锋  黄峰  彭埃天  崔一平  陈霞 《农药》2022,(12):916-919
[目的]明确新型复配剂40%氟唑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对柑橘沙皮病的防治效果,评估该药剂对柑橘的安全性。[方法]2019—2020年,连续2年进行了40%氟唑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柑橘沙皮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40%氟唑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133.3 mg a.i./kg对柑橘沙皮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9年药剂处理2次后对柑橘叶片和果实沙皮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80%和72.83%,2020年药剂处理2次后对柑橘叶片和果实沙皮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66%和73.73%,显著优于对照药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2.9 mg a.i./kg、10%氟唑菌酰胺悬浮剂100 mg a.i./kg和50%氟啶胺悬浮剂500 mg a.i./kg的处理。[结论]40%氟唑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对柑橘安全,值得应用于柑橘沙皮病防治的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杀菌剂对苦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防治苦瓜枯萎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5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选择活性较好的4个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 50%氟啶胺悬浮剂、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和40%戊唑·噻唑锌悬浮剂毒力较强,EC50值分别为0.0014、0.0321、0.1177、0.1345 mg/L。田间试验表明: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对该病害均具有防治效果,防效均在68%以上。[结论] 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对苦瓜枯萎病具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5.
氟啶虫胺腈对水稻褐飞虱的室内杀虫活性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彭  黄新培  谢忠能  余晔  辛建忠  王春生 《农药》2012,(10):760-762,770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氟啶虫胺腈原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的杀虫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稻茎浸渍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原药对水稻褐飞虱的LC50值分别为3.52、1.60 mg/L,LC90值分别为31.27、21.50 mg/L,表明氟啶虫胺腈与吡虫啉对褐飞虱均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用量50、75、100 g a.i./hm2于药后3 d的防效达61.6%~97.1%,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7~14 d的防效达84.2%~99.2%,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结论]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是防治水稻褐飞虱的较好药剂,推荐用量50~75 g a.i./hm2,重点喷施水稻茎基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白粉病是影响辣椒正常生长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化学防治是控制辣椒白粉病的重要措施,多种药剂,如三唑酮、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均可用于该病害的防治。[结果]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辣椒白粉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100~200 mg/L处理剂量,施药2~3次,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在85%以上,优于醚菌酯和三唑酮。在试验剂量下,对供试作物辣椒安全。[结论]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可用于田间辣椒白粉病的防治,具备较好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农药》2017,(1)
[目的]明确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不同剂量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防治效果,为药剂生产及田间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灌根法测定不同剂量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对韭蛆的田间防效。[结果]对韭菜灌根1次,14 d后各处理的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900、1350、1800 g a.i./hm~2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防效均达90%以上。[结论]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900~1800 g a.i./hm~2的对韭蛆防效好,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农药》2019,(10)
[目的]筛选出防治芝麻叶斑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2种药剂对病菌的抑制率,选择抑菌效果较好的8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 68%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和62%嘧环·咯菌腈可湿性粉剂等3种药剂室内抑菌率达100%,田间防效达85%以上,效果最佳。[结论] 68%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2%嘧环·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和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可作为芝麻棒孢叶斑病防治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烟草菌核病的防治药剂。[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烟草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室内毒力;5种抑菌效果好的药剂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 400 g/L嘧霉胺悬浮剂、46%多·春·氟吡菌酰胺可湿性粉剂、20%腈菌唑乳油、25%嘧菌酯悬浮剂、50%春雷·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烟草菌核病菌毒力强,其EC_(50)值均0.001 mg/L;5种杀菌剂田间防效达50.53%~83.35%,其中20%腈菌唑乳油田间防效达83.35%。[结论] 20%腈菌唑乳油可以作为有效药剂开展烟草菌核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仁魁  邹华娇  吴德飞 《农药》2012,51(8):619-620
[目的]明确240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褐飞虱的田间控制作用及最佳使用剂量。[方法]采用田间喷雾法,对氟啶虫胺腈37.5、50、75、100 ga.i./hm2四种不同剂量处理防治褐飞虱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7.5、50ga.i./hm2两种剂量处理,药后1~3 d对褐飞虱的防效为51.42%~68.51%,药后7~14 d的防效为61.00%~79.10%,与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12.5ga.i./hm2剂量处理相比,速效性相当,但持效性差;而75、100ga.i./hm2两种剂量处理,药后1~3 d防效为67.18%~74.11%,药后7~14 d防效为81.26%~89.22%,与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12.5ga.i./hm2剂量处理相比,速效性更好,而持效性相当。[结论]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75~100 ga.i./hm2剂量喷雾处理,能有效控制褐飞虱的发生为害,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