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选择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手术的出血水平、手术治疗所需时间、住院费用、子宫肌瘤剔除数量;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QOL)量表评分;切口感染、血肿和膀胱损伤等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QOL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手术治疗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子宫肌瘤剔除数量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切口感染、血肿和膀胱损伤等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均比较好,其中,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费用较低,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有微创性和并发症较少的优势,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癥散热敷防治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盆腔粘连疗效。方法:将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予消癥散热敷下腹部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围术期血清相关指标。结果:2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d、1周和2周的血清相关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癥散热敷治疗对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盆腔粘连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后追加缩宫素鼻喷雾剂的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手术方式分别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术后均静脉滴注缩宫素20 IU/d,连续3 d。实验组术后1周内加用缩宫素鼻喷雾剂治疗,比较2组术后1周子宫大小、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不同术式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周实验组子宫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阴道出血时间少于7 d患者的比例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30 d内月经恢复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为治疗子宫肌瘤首选,术后辅助使用缩宫素鼻喷剂能促进子宫收缩,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不影响月经恢复,且使用方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收治的单纯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血红蛋白下降值、术中缩宫素用量、住院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术后缩宫素用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临床上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可选择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经腹和腹腔镜以及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2005年1月—2008年8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135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119例,经阴子宫肌瘤剔除术88例,回顾性对比分析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和经阴道2种微创手术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体温与开腹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腹腔镜手术后率较两者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均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两者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相当,而对仅需保留子宫不需要生育的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好;对要求生育子宫肌瘤合并有粘连的患者建议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创伤小、恢复快,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逐渐成为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44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2组,经阴道组82例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腹组62例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比较2组术程、术中出血量、肌瘤数量、肌瘤直径、抗生素应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记录2组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随访2年,记录患者复发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组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量均显著少于经腹组(P均<0.05),肌瘤直径显著小于经腹组(P<0.05),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经腹组(P均<0.05);经阴道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经腹组(P<0.05),且镇痛药使用人数少于经腹组(P<0.05);2组随访2年复发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阴道组妊娠率明显高于经腹组(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已婚妇女,具有术程短、创伤小、盆腔粘连风险低、术后成功妊娠率高等优势,但也易因术野狭窄、病灶暴露不足而出现损伤正常组织情况;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虽适应证广泛、术野清晰、肌瘤剔除效果理想,但存在创口及出血量大、恢复慢、预后差等不足,对患者术后妊娠具有不良影响。在术式选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发展、体质因素及妊娠需求,在充分尊重其治疗意愿的前提下选择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对近2年我院收治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经阴道和经腹手术组各9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剔除肌瘤重量、术后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结果:经阴组与同期经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及重量无明显差异,经阴组有对腹腔侵扰少、恢复快、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结论: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微创手术,安全可靠.但对多发(≥5个)、巨大或盆腔有严重粘连的肌瘤首选开腹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与阴式组,腹腔镜组6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组60例患者给予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阴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均是保留子宫治疗子宫肌瘤较安全可靠的术式,相比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具优势,但费用相对较昂贵。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总结双方优缺点和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1月10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案例资料,分为观察组(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4例和对照组(经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3例,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等方面信息。结果:两组在剔除的肌瘤直径大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剔除的肌瘤数目方面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微创、安全性、费用及恢复时间等方面优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康复分析。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8月在该院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53例、实验组53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出院,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明显低于对照的1.8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相对于开腹手术方式其在手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患者更容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蔺玉琴 《新中医》2017,49(8):92-94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片预防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纳入110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方口服。观察2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治疗前后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激素(P)水平的变化,及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子宫肌瘤复发率为3.6%,低于对照组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SH、LH、E2、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的4项内分泌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症状在停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片预防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剔除术后再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效果及对术后复发情况和肌瘤残留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3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71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配合使用阴道超声继续剔除残存的子宫肌瘤(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肌瘤残留情况、术后1年子宫肌瘤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和生活质量问卷(QLQ)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肌瘤残留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残留肌瘤平均直径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年的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L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阴道超声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明显减少肌瘤残留、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经阴道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等分为阴式组(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各50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分析,与腹腔镜组比较,阴式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明显短,且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00 %)比较,阴式组的并发症(4.00 %)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手术在子宫肌瘤切除中有着较好的效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明显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杨继  王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98-99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给予欣母沛,设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无任何并发症的正常剖宫产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应用欣母沛后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产褥感染率低,恶露干净的时间短,术后并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欣母沛应用于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动脉阻断对卵巢功能及肌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根据手术实施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阻断术)及对照组(单纯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各40例。术后1年随访,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各指标水平、肌瘤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年,两组患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素(LH)等卵巢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对患者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肌瘤复发少,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观察选择桂枝肌瘤丸完成治疗后对疾病复发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3月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随机分组。B1组(观察组51例):临床选择桂枝肌瘤丸进行治疗;B2组(对照组51例):临床选择缩宫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疾病复发率、疾病复发时间以及子宫体积恢复正常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疾病复发率以及疾病复发时间两方面,B1组明显优于B2组患者(P0.05);在术后子宫体积恢复正常率方面,B1组明显优于B2组患者(P0.05)。结论两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获得了显著降低,最终显著提高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对人工流产术后避孕采取补肾化瘀汤配合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 IU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人工流产后育龄期女性,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在术后放置IUD避孕为参照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化瘀汤避孕为实验组,对两组干预后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较短(P0.05)。两组带环妊娠率、脱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续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优(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流产术后避孕,给予补肾化瘀汤配合放置IUD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IUD续用率,缩短阴道持续出血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进而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特点及价值。方法:对近2年我院收治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经阴道和经腹手术组各80倒,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术后疼痛程度和住院时间。结果:经阴组与同期经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无明显差异,经阴组有对腹腔侵扰少、恢复快、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结论: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微创手术,安全可靠。而对多发(≥5个)、巨大或盆腔有严重粘连的肌瘤首选开腹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9.
孙兰恩  常淑华 《新中医》2015,47(3):169-171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对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止血剂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止血剂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综合治疗,疗程均为10天,比较2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0.01)。观察组感染、切口渗血、盆腔粘连、肩背酸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可有效促进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术后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7,(8):1080-1082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法在接受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接受宫腔镜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中医益气化瘀法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疼痛及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腹胀积分、乳房胀痛积分、痛经积分、乏力积分、心悸、LH、FSH及E2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12周时,研究组腹胀积分、乳房胀痛积分、痛经积分、乏力积分、心悸及LH均低于对照组(P0.05),FSH及E2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术后12周时肌层愈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接受中医益气化瘀法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