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端模块是保证整车前围外观匹配的基础,前端模块定位精度会影响整车美学感知。参考整车装配设计打断尺寸链、减少尺寸链环的设计趋势,结合在整车品质培育过程的实践体会,从前端模块定位分析、白车身安装点精度提升、前端模块定位改善方案、前端模块安装夹具调试及维护等方面探讨了前端模块的定位方式。  相似文献   

2.
介绍整车前脸关键零部件如前端模块、前保、前大灯等在新车型开发阶段中的定位结构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可保证前脸零部件之间配合的间隙面差,提升前脸配合精度,提升前脸的外观感知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前舱盖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分析,说明导致前舱盖烘烤变形的原因;对比不同改善方案下采集的前舱盖间隙面差变形数据,总结最优的改善方案,减少前脸尺寸匹配缺陷,提升整车感知质量。  相似文献   

4.
白车身尺寸质量关系到整车装配质量,涉及整车性能、防水、N V H及外观配合静态感知质量等。保证白车身尺寸的过程制造质量,确保产品尺寸质量的终端输出尤为重要。基于白车身尺寸提升的过程控制做分析,在尺寸报警、工装定位及监控、流程文件等方面做出分析改进,为产品尺寸质量提升提出改进建议措施,力促产品尺寸质量不断提升,提高产品质量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光学在线测量系统设计,采用Profibus现场总线作为通信协议,使用车身实际测量偏差数据,实时和动态调整前端模块安装点的动态冲压成型工艺参数;对前端模块的累计公差通过动态冲压进行在线修正,使其重新回到x,y,z理论值,实现了前端模块安装点的冲压二次成型。通过公差模拟和实际生产确认,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尺寸控制方法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在改善前脸尺寸精度上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整车前脸外观精度公差累积大、匹配难的问题,通过优化车身结构及焊接层级,保证外观件安装点的功能尺寸,达到前脸安装点尺寸归零的设计目的,从而保证整车外观件的匹配精致感.通过优化车身结构,保证安装面方向可调,通过夹具适配,可将前脸外观件安装面的功能尺寸由原先的±1.0mm提高至±0.5 mm.  相似文献   

7.
针对整车前脸外观精度公差累积大、匹配难的问题,通过优化车身结构及焊接层级,保证外观件安装点的功能尺寸,达到前脸安装点尺寸归零的设计目的,从而保证整车外观件的匹配精致感.通过优化车身结构,保证安装面方向可调,通过夹具适配,可将前脸外观件安装面的功能尺寸由原先的±1.0mm提高至±0.5 mm.  相似文献   

8.
片式有源模块是雷达的核心部件,其集成度高但尺寸链公差设计难度大。针对片式有源模块在应力筛选实验后部分信号不通的问题,通过分析两条相互影响的轴向盲配互联尺寸链公差,确定弹性连接器和射频内转接器配合公差问题。针对该尺寸链的轴向盲配公差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尺寸链公差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前端模块具有模块化、集成化、轻量化优势,其在汽车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作为整车相对独立的零部件模块,前端模块设计不仅要考虑与车身的匹配安装及结构刚度强度,同时还要考虑自身集成件的布置安装及安装点强度刚度,本文介绍了前端模块的构成及集成件的组装方式,详细阐述了前端模块的装配定位方式,并对前端框架的结构设计及力...  相似文献   

10.
新型7系铝合金前防撞梁端板与吸能盒连接结构,提升连接强度及稳定性的同时,带来了装配间隙对焊缝质量影响的问题。旨在研究插接结构的铝合金前防撞梁端板与吸能盒装配公差设计,探讨如何制定名义尺寸及设计公差以获得满足焊接工艺要求的装配间隙。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CAT)技术,对依靠经验获得的零件制造公差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输出装配公差贡献因子及贡献率,以此为依据制定零件合理的精度提升方案。依照方案对原有零件制造公差通过工艺手段进行加严,再次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优化后的装配间隙公差范围。修改吸能盒宽度名义尺寸,使得装配间隙的名义值覆盖公差值,达到实际装配既保证间隙公差符合目标范围又不产生装配干涉的效果。通过运用CAT技术,解决了插接结构的铝合金前防撞梁端板与吸能盒装配,几何公差、尺寸公差和定位公差非线性叠加的问题,最终零件设计公差满足装配公差要求。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公差传递模型及求解方法,针对航空发动机整机尺寸链设计特点,详细介绍了某型发动机典型径向跳动、径向及轴向间隙分析过程及结果。通过考虑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周向定位三种不同维度比较对结果的影响,同时详细分析了三种公差求解方法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整车开发的角度上阐述了整车姿态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从设计计算、制造公差、装配工艺以及测量方法等方面描述了整车姿态设计与达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将尺寸工程的思想应用到整车姿态的设计计算和问题排查中,对影响整车姿态的相关尺寸逐级分解,建立了整车姿态设计的尺寸链环,利用3DCS软件建立了整车姿态尺寸链模型,得出了影响整车姿态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整车姿态设计的过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前脸是微型电动汽车车身的主要结构,其装配质量的好坏是决定整车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装配质量偏差进行分析;运用正逆向设计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建立车身前脸的数字化模型;对前脸模型进行虚拟装配,并进行相关的装配分析,运用蒙特卡罗法对前脸装配偏差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最优的公差分配方案。对产品的装配进行模拟、分析及其可装配性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装配质量,降低产品研发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与计算夹具设计过程中的定位误差,以评估夹具的性能,根据运动学原理建立工件的定位误差模型,将定位误差描述为工件与夹具定位方案之间接触点位置变化的函数。研究了工件与夹具定位元件的接触类型,给出各类接触的有向尺寸路径搜索规则,利用矢量环投影原则获得有向尺寸路径算法,实现了矢量环不存在未知参数及其公差情况下接触点位置误差的求解。若矢量环存在未知数,则连接两条有向尺寸路径形成一个封闭的有向尺寸链,根据未知参数的类型及独立性的影响,推导出有向尺寸链的求解算法,建立矢量环存在未知参数及其公差情况下接触点位置变化的表达式。提出去重去零与转换方法,建立定位方案与有向尺寸链的映射关系,确保定位误差计算结果的合理性。通过实例给出了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与步骤,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定位误差计算模型通用性好,计算过程易于实现自动化,可为促进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系统的实用性进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定位误差计算是机床夹具设计和制造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尺寸链的定位误差计算方法。首先将平面尺寸链拆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再利用全微分法对三角形的不同类型进行推导,以求出任意尺寸链中封闭环公差,最终求得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某款车型白车身前端模块安装孔为载体,用三维偏差分析软件3DCS建立尺寸仿真模型,虚拟制造过程,识别影响目标尺寸公差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工装优化、提升零部件公差等优化方式,解决白车身前部尺寸偏差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特种车辆大型结构件装焊过程中存在干涉及间隙过大难题,开展全尺寸链计算及公差分析研究。以传统公差设计为基础,建立了公差分析的数学模型,运用尺寸链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基于3DCS软件构建了公差分析的仿真模型,并对大型结构件进行了公差仿真分析。既能满足大型结构件设计性能需求,也提出经济较好的符合现场装配的公差优化改进方案,在满足整体装配质量的前提下,利用中间计算法优化零件尺寸公差,从而提高了零件合格率,达到了预期效果,验证了改进方案较原有公差分配方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能够解决工程实践中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面向质量目标的尺寸链和统计公差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确定组成环的统计公差,以实现预期质量目标并保证封闭环的精度和质量指标,需要解决尺寸链设计中质量指标、统计公差和质量控制统计参数的对接和并行设计问题.为此,建立组成环(零件层次)的三层次面向质量目标的统计公差构架,提出保证组成环(零件层次)、封闭环(装配尺寸)的精度及质量指标的尺寸链和统计公差设计方法,结合案例说明面向质量目标的统计公差技术在尺寸链设计计算中的综合应用.封闭环和各组成环的公差、质量指标和统计公差是可以被并行设计、协调配置、定量分析的.这种新的尺寸链统计公差设计方法可以获得包括完整电子图表和系统软件技术的支持,根据封闭环的精度和质量指标合理分配各组成环的统计公差,同时充分利用各组成环的已知统计参数,以经济的公差和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实现预期的装配精度和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得到零件制造过程需要的尺寸,在焊接加工零件设计图纸主要标注加工尺寸和加工余量、没有直接标注焊接尺寸的情况下,经过解有加工尺寸、焊接尺寸和加工余量组成的工艺尺寸链得到焊接尺寸。根据机械零件设计图镀铬后尺寸公差和镀铬层厚度,经过工艺尺寸链计算得到零件镀铬前尺寸公差。所得到的制造尺寸控制零件制造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产品变型设计中尺寸公差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化技术的零件尺寸与尺寸公差集成变型设计方法.给出了零件尺寸变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分析传统公差的设计方式,将尺寸公差随其作用尺寸变化的情况分为公差值不变、公差精度等级不变和公差值按特定规则变化三种,并给出了在这三种情况下尺寸公差随其作用尺寸变化的规律.给出了零件尺寸与公差集成变型设计方法的具体步骤.开发了与SolidWorks集成的零件尺寸与公差集成变型设计模块.最后,以减速器输出轴为例对所提方法和模块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