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线粒体E3泛素蛋白连接酶MARCH5[membrane-associated ring finger(C3HC4)5]在肝癌转移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CGA库中肝癌细胞中MARCH5表达是否发生了异常改变,并进一步分析MARCH5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性。(2)采用细胞生物学方法下调人肝癌细胞HLE中MARCH5表达后,利用划痕实验与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对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下调人肝癌细胞HLE中MARCH5表达后,利用qRT-PCR实验分析对上皮间质转化标志分子(上皮标志E-cadherin与ZO-1;间质标志N-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 (1)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MARCH5表达显著上调(P<0.001),尤其在转移性肝癌组织中(P<0.001);MARCH5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27)。(2)下调MARCH5表达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HLE的迁移与侵袭能力;下调MARCH5表达后HLE细胞中上皮细胞标志分子E-cadherin与ZO-1表达显著上调,而间质细胞标志分子N-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MARCH5表达上调可能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ACC)在肝癌细胞侵袭与迁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与机制。方法 (1)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30例肝癌患者癌与癌周组织中的ACC表达,明确ACC在肝癌中表达是否发生异常改变。(2)siRNA干涉肝癌细胞中ACC表达后,用Transwell法检测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3)siRNA干涉肝癌细胞中ACC表达后,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E-cadherin、ZO-1、N-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证实,ACC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癌组织中染色阳性率为93.3%(28/30),癌周组织中染色阳性率为40%(12/30)。(2)干预ACC表达后,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下降。(3)干涉ACC表达后,肝癌细胞中由Snail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被抑制,具体表现为:干涉ACC表达后,上皮细胞标志分子E-cadherin和ZO-1表达上调,而间质细胞标志分子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下调。结论 ACC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参与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肝癌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711对结肠癌干细胞细胞侵袭、转移、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从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中分选肿瘤干细胞。miR-711-mimics、miR-NC转染结肠癌干细胞。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711 mRNA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量表达。结果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CD44+/CD133+百分比最高(29.90%);miR-711过表达组细胞miR-711水平高于空载组和空白组(P0.05);miR-711过表达组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低于空载组、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711过表达组E-cadherin蛋白水平高于空载组、空白组,N-cadherin、Vimentin蛋白水平低于空载组、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过表达miR-711可抑制结肠癌干细胞侵袭、转移、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叶黄素(lutein)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黏附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叶黄素低、中、高剂量组。细胞黏附实验观察细胞与基质黏附能力;鬼笔环肽染色法观察细胞伪足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桩蛋白(Paxill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 E-钙粘蛋白(E-cadherin)、 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高内涵成像技术观察细胞动态运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叶黄素组细胞与基质的细胞黏附数量明显减少,细胞伪足也明显减少,同时,与对照组比较,Paxillin、 MMP-2和MMP-9的蛋白水平下降,TIMP-1蛋白水平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叶黄素组细胞迁移率降低,侵袭迁移细胞明显减少;动态检测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叶黄素组细胞的位移和运动距离缩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蛋白水平上升,N-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水平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对肝癌细胞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 方法将含HCVc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pEGFP-N3-HCVc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CVc、总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及EMT指标蛋白E-cadherin、Vimentin、Snail的表达,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 结果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HCVc可增强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处理可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过表达HCVc后,HepG2细胞中p-stat3、Vimentin及Snail在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下降;AG490处理可下调p-stat3、Vimentin及Snail表达,增强E-cadherin表达。 结论HCVc可活化stat3通路促进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增强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im-3与肝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及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SMMC-7721,RT-PCR检测Tim-3表达差异,将SMMC-7721分为3组,对照组:未接受转染的SMMC-7721;实验组转染Tim-3 siRNA细胞低表达Tim-3;阳性对照组转染PEX-3-hTim-3过表达质粒细胞高表达Tim-3。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3组肝癌细胞Tim-3及EMT相关基因:E-cadherin、N-cadherin、MMP-9、Twistl、Slug、Snail、Smad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3组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改变;分析Tim-3表达与EMT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与正常肝细胞L02比较;Tim-3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P<0.05);(2)RTPCR和Western bolt结果提示,实验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MMP-9、Twistl、Snail、Slug、Smad表达较对照组下降(P<0.05),提示EMT受到抑制;阳性对照组中E-cadherin表达较对照组下降(P<0.05),N-cadherin、MMP-9、Twist1、Snai1、Slug、Smad表达较对照组上升(P<0.05),促进了肝癌EMT;(3)Transwell迁移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较,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说明Tim-3表达水平的改变,影响肝癌的迁移和侵袭性;(4)Tim-3的表达与EMT标志物的表达做相关性分析显示,Tim-3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N-cadherin、MMP-9、Twist1、Snai1、Slug、Smad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Tim-3是肝癌细胞EMT的潜在诱导者,抑制Tim-3的表达,同时抑制肝癌细胞EMT的发生,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因此,Tim-3有望成为今后的临床抗肿瘤药物新的治疗靶点用于改善和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OXC2介导Hedgehog/Gli信号通路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途径参与乳腺癌侵袭及迁移的机制。 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环靶明(Cyclopamine)处理乳腺癌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及计算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Cyclopamine或沉默FOXC2基因表达以阻断Hedgehog/Gli信号通路活化;通过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分别检测阻断Hedgehog/Gli信号通路对MDA-MB-231细胞侵袭及迁移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阻断前后Hedgehog/Gli信号通路分子Smoothened(Smo)、Gli1和EMT相关标志物FOXC2,E-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yclopamine可显著地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并呈现时效-量效关系,48 h的IC50为25 μmol/L。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均显示,与未转染组及Control-siRNA组相比,FOXC2-siRNA组和Cyclopamine组细胞穿膜数及迁移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未转染组及Control-siRNA组相比较,FOXC2-siRNA组及Cyclopamine组Smo、Gli1及FOXC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沉默FOXC2表达可显著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及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FOXC2通过介导Hedgehog/Gli信号通路从而调控EMT促进乳腺癌侵袭及迁移,提示阻断该信号通路有望成为乳腺癌靶向治疗新线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受体-2(SSTR2)基因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侵袭转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特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慢病毒3FLAG-puromycin-LV及SSTR2-LV,转染肝癌细胞株MHCC-97H,噻唑蓝(MTT)、免疫荧光检测转染效率.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分别检测未转染细胞(空白对照组)、转染3FLAG-puromycin-LV细胞(阴性对照组)和转染SSTR2-LV细胞(实验组)侵袭转移能力的强弱.镜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上皮表型蛋白和间质表型蛋白的定位和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细胞SSTR2的表达,Westem blot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 SSTR2-LV可以有效转染肝癌细胞株MHCC-97H,稳定表达SSTtR2的mRNA和蛋白.转染SSTR2-LV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镜下观察肝癌细胞株MHCC-97H转染SSTR2-LV后,由成纤维细胞样、排列分散,转变为细胞排列紧密如铺路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可见肝癌细胞株MHCC-97H转染后细胞膜表达的E-cadherin荧光由胞质转移至细胞周边浓聚,而Vimentin的荧光强度较前下降.采用Western blot进行蛋白定量分析,转染后MHCC-97H细胞上皮表型标志性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量增高,间质表型标志性蛋白N-cadherin、Vimentin表达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染再表达SSTR2MHCC-97H细胞可以增加上皮表型蛋白表达,减少间质表型蛋白,从而逆转肝癌细胞EMT,导致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内质网分子伴侣29 (ERp29)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以及RNA干扰ERp29基因对LNCaP前列腺癌细胞株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和前列腺癌组织中ERp29的表达,通过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6例前列腺癌组织以及临近正常组织中ERp29蛋白的差异性;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特异性沉默ERp29基因的siRNA转染人LNCaP细胞;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ERp29 siRNA对LNCaP细胞ERp29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运用MTT法检测LNCaP细胞的增殖活力;利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体外迁移及侵袭能力;通过qRT-PCR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变化。结果:前列腺癌中ERp29的高表达阳性率低于非肿瘤前列腺组织(73.9%vs 91.9%,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的ERp29低表达阳性率与M分期显著相关(P0.05)。LNCaP细胞转染ERp29 siRNA后,其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迁移和侵袭能力也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cadherin表达明显下降,Vimentin表达明显上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p29可能是一种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沉默ERp29基因能促进人前列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其机制与下调E-cadherin,促进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croRNA-21(miR-21)对胆管癌RBE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 方法miR-21及其抑制基因片段(miR-21i)通过慢病毒载体感染胆管癌RBE细胞,RT-PCR用于检测RBE细胞中miR-21表达;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和细胞划痕试验用于检测RBE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用于检测PTEN蛋白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特征性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情况。 结果miR-21过表达促进RBE细胞侵袭和转移,miR-21低表达抑制RBE细胞的侵袭和转移。miR-21过表达能够降低PTEN蛋白和E-cadherin蛋白,增强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转染miR-21i抑制基因组(miR-21i)组则有相反的效果,而转染空白基因组(对照组)相应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结论miR-21起到癌基因的作用,可增强胆管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其机制是通过调节抑癌基因PTEN及改变EMT相关蛋白的变化。这些发现为胆管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Yin Yang 1(YY1)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5例卵巢癌患者,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卵巢癌组织(OCT)及其癌旁组织(PT)和正常组织(NT)中YY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5种常见的卵巢癌细胞系中YY1的表达;采用siRNA干扰技术下调YY1在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中的表达,qRT-PCR检测干扰前后细胞系YY1的表达;CCK-8和Trans-well检测RNA干扰前后HO8910P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分析RNA干扰前后YY1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蛋白之间的变化。结果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中YY1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YY1在HO8910PM细胞系中表达最高;利用siRNA干扰卵巢癌细胞系YY1的表达后,其在HO8910PM表达显著降低(P0.05);YY1下调后,卵巢癌细胞HO8910PM增殖和侵袭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均显著低于未下调YY1的阴性对照组(P0.05),而E-cadherin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YY1通过调节EMT机制影响卵巢癌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异黏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调控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8例胃癌组织标本异黏蛋白和E-cadherin表达,并利用x2检验等分析其对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利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特异性干扰异黏蛋白蛋白表达,观察异黏蛋白对MKN45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调控机制.结果 胃癌组织中异黏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 =0.029)、淋巴结转移(P=0.001)、TNM分期(P=0.014)及抑制E-cadherin表达有关(P=0.001).同时,异黏蛋白阳性患者预后比其阴性患者预后更差.当下调MKN45细胞异黏蛋白表达时,则其E-cadherin表达增高,N-cadherin、Slug及Snail表达下降,且细胞的侵袭能力(P=0.027)和迁移能力(P=0.008)下降.结论 异黏蛋白通过转录因子Slug、Snail而非Twist诱导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促进胃癌的转移,并降低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胃癌细胞中circ_0009910表达,初步探讨其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qRT-PCR检测胃癌细胞系BGC823、SGC7901、AGS、MGC803、MKN45中的circ_0009910表达水平,在BGC823、AGS细胞中采用circ_0009910 siRNA转染敲降circ_0009910,验证转染效果;在circ_0009910敲降的BGC823、AGS细胞中,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平板法检测集落形成、Transwell检测迁移和侵袭、western-blotting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GC823、SGC7901、AGS、MGC803、MKN45中的circ_0009910相对表达水平为(7.238±0.895)、(5.023±0.786)、(4.184±0.356)、(8.561±1.026)、(3.478±0.301),较正常胃癌显著升高(P<0.01),siRNA转染敲降circ_0009910后,BGC823、AGS细胞活力、集落形成数目、迁移和侵袭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N-cadherin、Snail蛋白的相对表达降低,而E-cadherin表达增加。结论circ_0009910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及EMT。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三维共培养技术体外构建含多种细胞的胰腺癌微组织,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内皮细胞(HUVECs)对Panc-1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水凝胶复合细胞培养构建三维胰腺癌微组织模型。第一组:单纯Panc-1细胞;第二组:Panc-1细胞复合HUVECs;第三组:Panc-1细胞复合hBMSCs;第四组:Panc-1细胞复合HUVECs和hBMSCs。实时定量PCR分析胰腺癌肿瘤侵袭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肿瘤上皮间质化E-cadherin和Snail基因。Western blot测定胰腺癌肿瘤侵袭相关的MMP-9、肿瘤上皮间质化E-cadherin和Snail蛋白。结果:HUVECs共培养不影响MMP-9、E-cadherin和Snai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hBMSCs共培养促进MMP-9和Snai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抑制E-cadhe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加入两种细胞促进MMP-9和Snai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抑制E-cadhe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利用水凝胶为载体,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细胞与Panc-1胰腺癌细胞共培养,成功构建复杂的胰腺癌肿瘤微组织。通过对胰腺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机制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调节MMP-9和上皮间质化对胰腺癌的侵袭行为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观察GLUD1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下调GLUD1的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shGLUD1对肠癌细胞Lovo和SW480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shGLUD1对Lovo和SW480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GLUD1和AG490对E-cadherin、Vimentin、ZEB1、STAT3及pSTAT3表达的影响。结果〓慢病毒转染shGLUD1可显著下调GLUD1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下调GLUD1的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Lovo和SW480的侵袭迁移能力;GLUD1可促进STAT3磷酸化,以及上调Vimentin、ZEB1和下调E-cadherin的表达;而AG490处理则可抑制STAT3的磷酸化,上调E-cadherin和下调Vimentin、ZEB1的表达。结论〓GLUD1可通过活化STAT3信号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进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mad4在TGF-β诱导人胆管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 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处理RBE人胆管癌细胞系24h后,观察其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处理0h、12h、24h、48h后RBE细胞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通过RNA干扰技术建立稳定干扰Smad4表达的细胞系,在无TGF-β1处理或TGF-β1处理24h后,观察Smad4干扰组与野生型组和空载体组细胞的形态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N-cadh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诱导RBE细胞的形态由上皮样向间质样转变,促进 N-cadherin表达增加和E-cadherin表达降低.在无TGF-β1处理时,Smad4干扰组细胞比野生型组和空载体组细胞的形态更趋于上皮样,E-cadherin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野生型组和空载体组(P<0.05).在TGF-β1处理24h后,Smad4干扰组细胞形态的间质样变化程度、N-cadherin表达量明显低于野生型组和空载体组(P<0.05);野生型组和空载体组细胞E-cadherin的表达缺失,而Smad4干扰组细胞仍表达较高水平的E-cadherin,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TGF-β依赖Smad4介导人胆管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3(MAPK13)在胆管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胆管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微阵列分析筛选胆管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印迹及免疫组化染色验证MAPK13在肿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通过细胞转染构建MAPK13敲低(si-MAPK13)后,通过细胞活力实验检测胆管癌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性。最后,通过裸鼠成瘤实验检测MAPK13对体内成瘤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通过微阵列分析发现MAPK1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qRT-PCR、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发现,与癌旁组织比较,MAPK13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在肿瘤组织及细胞中均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92,6.90;均P<0.01)。进一步细胞活力检测表明,抑制MAPK13的表达后细胞增殖数量明显减少(F=32.13,P<0.01)。Transwell实验则显示细胞迁移和侵袭显著降低(F=52.88,38.14;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si-MAPK13组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较高,而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7.00,78.73,25.9;均P<0.01)。最后裸鼠成瘤实验表明,当MAPK13的表达受到抑制后,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8.99,73.81;均P<0.01)。结论 本研究表明,MAPK13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EMT进程,进而调控胆管癌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调节卵巢癌耐药株A2780/顺铂(DDP)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根据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分为普通组A2780、顺铂耐药组A2780/DDP。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A2780、A2780/DDP细胞活性及顺铂耐药性。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A2780、A2780/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2780、A2780/DDP细胞中ERCC1、上皮表型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间质表型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小干扰RNA(siRNA)-ERCC1转染A2780/DDP中ERCC1表达后,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RCC1、E-cadherin及Vimentin表达的改变。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t检验。结果A2780/DDP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7.66 mg/L,A2780的IC50值为2.236 mg/L,A2780/DDP较A2780的IC50提高了7.898倍。A2780/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高于非耐药株,且A2780/DDP中ERCC1和间质表型Vimentin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耐药株A2780,而上皮表型E-cadhetin表达明显低于A2780。干扰A2780/DDP中ERCC1表达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细胞中ERCC1和间质表型Vimentin的表达低于对照组,而上皮表型E-cadhetin表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2780/DDP中高表达的ERCC1通过促进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增强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DH17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和胃癌MGC803细胞与BGC823细胞的侵袭力与CDH17、上皮标志物E-cadherin、间质标志物N-cadherin的表达,以及两种胃癌细胞转染CDH17si RNA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无穿膜细胞、无CDH17与N-cadherin表达,而有明显的E-cadherin表达;与GES-1细胞比较,两种胃癌细胞均有明显的穿膜细胞及明显的CDH17与N-cadherin表达,而E-cadherin呈低表达(均P0.05),且高侵袭力的MGC803细胞上述变化较低侵袭力的BGC823细胞更为明显;两种胃癌细胞转染CDH17si RNA后,上述指标变化较转染前明显抑制(均P0.05),且在两种细胞间的差异缩小(均P0.05)。结论:CDH17高表达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胃癌细胞系侵袭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R-195-5p对肾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转染miR-195-5p mimics或inhibitors分别过表达或抑制肾癌细胞中miR-195-5p的表达,转染靶向Rho相关螺旋蛋白激酶1(ROCK1)的小干扰RNA敲低肾癌细胞中ROCK1的表达量,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肾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95-5p对ROCK1的靶向调控作用,利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ROCK1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过表达miR-195-5p可显著抑制肾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而抑制miR-195-5p的表达可明显促进肾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P<0.05)。miR-195-5p可通过靶向ROCK1调控其在肾癌细胞中表达。敲低ROCK1后可部分抵消miR-195-5p inhibitors对肾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结论miR-195-5p可通过靶向ROCK1抑制肾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