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 调查武汉市面制品中铝污染现状, 并评估武汉居民的铝暴露情况。方法 根据随机抽样法采集武汉市面制食品共307件, 根据国家标准方法检测其中铝的含量, 并结合2002年中国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结果, 评估居民面制食品中铝的暴露量。结果 307件面制食品中铝含量均值为235.4 mg/kg, 总检出率为55.7%, 总超标率为44.6%, 5类样品中铝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武汉市面制食品中铝的平均膳食暴露量为 3.63 mg/(kg?bw), 面制食品铝暴露量的P90值为11.5 mg/(kg?bw), 均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制定的铝每周耐受摄入量(provisional tolerated weekly intake, PTWI)。结论 武汉市面制食品中铝暴露量存在安全隐患, 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该类食物中含铝添加剂滥用行为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南宁市面制食品中铝污染状况,并评估居民的铝暴露情况,为今后的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按分层抽样方法采集南宁市场早餐供应点及大型超市出售的六类面制食品共101份,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面制食品中铝的含量。参考2002年广西居民膳食营养调查中面及其制品的摄入量,评估居民面制食品中铝的暴露量。结果南宁市面制食品铝含量的均值为336.7 mg/kg,对面制食品的铝平均暴露量为每人每周1.41 mg;南宁市面制食品铝含量的P90值为977.1 mg/kg,对面制食品铝暴露量的P90值为每人每周4.10 mg。南宁市居民的铝平均暴露量相当于FAO/WHO推荐的暂定每周容许摄入量(PTWI)的70.5%,而以面制食品铝P90含量计算的南宁市居民的铝暴露量相当于FAO/WHO推荐的PTWI的205%。结论目前南宁市居民面制食品的铝暴露量存在安全隐患,这主要与FAO/WHO降低铝的PTWI有关,但关键是需要切实加强面制食品的监督管理,降低面制食品中铝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南宁市区几种常见面制食品中铝的含量,探寻铝污染食品的影响因素,为监管部门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南宁市区酒店、学校和街头零售摊位随机抽取油条28份、糕点32份和膨化食品10份样品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3类常见面制食品铝含量范围为42.8 ~ 120 6 mg/kg,平均含量为336.7 mg/kg.油条中90%的样品铝含量在320~120 6 mg/kg之间;3类面制食品铝的总体超标率为60.0%,油条、糕点、膨化食品铝超标率分别为92.9%、46.9%、10.0%;酒店、学校和街头零售摊位的油条糕点类面制食品中铝超标率分别为65.8%(25/38)、53.8% (7/13)、100.0%(9/9),现做现卖的油条糕点类面制食品比定型包装的膨化食品的铝超标率高.结论 南宁市面制食品中铝超标严重,建议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根据实验特点,样品经干法消化后,在乙二胺-盐酸缓冲液中,三价铝离子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下,与铬天青S形成绿色三元体系配合物,该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20nm,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ug,相关系数r=0.9994,相对标准偏差2.5%-2.6%,回收率91.6%-100.4%,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令人满意,适用于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6.
7.
上海市居民面制品中铝暴露的概率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居民面制品中铝的暴露水平,评估上海市面制品铝污染的健康风险.方法 对上海市面制品铝含量进行监测,结合上海市居民面制品摄入量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食品中化学物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方法》推荐的概率评估法,进行上海市居民面制品中铝的暴露评估.结果 上海市居民平均每周从面制品中摄入铝3.51 mg/kg BW,为暂定的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3.51倍;其中<3岁的婴幼儿、3 ~17岁儿童青少年、≥18岁成人、孕妇平均每周从面制品中摄入铝分别为5.93、3.30、1.80、1.78 mg/kg BW,分别为PTWI的5.93、3.30、1.80、1.78倍.上海市居民每周从面制品中摄入铝P90为8.26 mg/kg BW,为PTWI的8.26倍;其中<3岁的婴幼儿、3~17岁儿童青少年、≥18岁成人、孕妇每周从面制品中摄入铝P90分别为13.86、7.68、4.23、4.12 mg/kg BW,分别为PTWI的13.86、7.68、4.23、4.12倍.结论 上海市居民从面制品中摄入铝的量已大大超过PTWI,存在很大的风险,其中以婴幼儿风险最大、儿童青少年次之. 相似文献
8.
了解济南市高含铝食品中铝的污染状况,评估居民膳食铝暴露的风险。方法 对2011—2012年济南市面制食品、水产类制品、动物内脏、淀粉类制品中的铝残留量进行监测,以“2002年山东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居民食物平均消费量数据和JECFA 2011年制定的食品中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2mg/kg BW为健康指导值,按《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化学危害评估》推荐的点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并推算毎日安全摄入量。结果 共监测食品样品4类190份,铝平均残留量为263.58mg/kg,总检出率为65.79%(125/190),总超标率为43.68%(83/190)。其中面制食品铝平均残留量为203.79mg/kg,最高残留量为1260.90mg/kg,检出率为58.68%(71/121),超标率为33.06%(40/121),以油条超标最为严重,馒头类制品检出率低且无超标。干腌制水产品铝平均残留量为484.53mg/kg,最高残留量为2815.00mg/kg,检出率为74.47%(35/47),超标率为70.21%(33/47),海蜇、紫菜两种食品超标率均为100.00%,且铝残留量极高。粉条粉丝制品铝平均残留量为80.65mg/kg,最高残留量为423.00mg/kg,检出率为75.00%(9/12)。动物内脏铝平均残留量为168.10mg/kg,最高残留量为251.00mg/kg,检出率、超标率均为100.00%。居民四类膳食食品中铝平均毎周摄入量为9.07mg/kg BW,是PTWI的4.54倍。其中面制食品铝的暴露量最高,干腌制水产品次之,铝毎周平均摄入量分别为6.33和2.24mg/kg BW,是PTWI的3.17倍和1.12倍。结论 济南市加工销售的油条、海蜇、紫菜、动物内脏等食品铝超标严重,居民膳食铝暴露水平高、风险大,应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科学合理使用含铝添加剂的技术指导,以降低居民膳食铝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9.
探讨应用微波消解处理并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方法。运用微波消解系统对面制食品进行消解,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的铝含量。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铝的检出限为0.23μg/ml,精密度在2.4%~9.5%,回收率为92.8%~99.7%。此实验较为简便、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适合于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市售面制食品和淀粉类食品中铝残留状况。方法采集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延吉市、四平市的食品商场、餐馆、集体食堂、集贸市场、早点摊位共281个食品加工点生产并销售的馒头、湿粉皮、粉条粉丝等样品,按GB/T 5009.182—2003《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方法检测,按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评价。结果检测的72份油条样品,铝检出率为98.6%,超标率为54.2%,最高检出值超过限量值的2倍;80份馒头样品,铝检出率为40.0%,超标率为10.0%,最高检出值为183.5 mg/kg;64份湿粉皮中铝检出率为43.8%,铝含量超过100 mg/kg的样品为16份,最高检出值为342.3 mg/kg;65份粉条粉丝样品,铝检出率为52.3%,铝含量超过100 mg/kg的样品为10份,最高检出值为179.6 mg/kg。结论油条、馒头、湿粉皮、粉条粉丝中铝残留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菠菜中毒死蜱残留量的暴露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美国EPA评估模式,采用我国输日速冻菠菜毒死蜱残留监控数据和田间试验数据,结合我国饮食结构中的菠菜P97.5消费量和平均消费量,以及日本茎叶菜消费量数据,对我国和日本人食用我国输日速冻菠菜中毒死蜱含量进行了基于极值理论的点评估暴露估计。评估结果为我国菠菜中毒死蜱的急性膳食暴露%aPAD为16.2,慢性膳食暴露%cPAD为0.4,日本茎叶菜慢性膳食暴露%cPAD为0.4,均小于100,表明日本消费我国速冻菠菜的人群都不属于优先管理对象,食用正常渠道的菠菜应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甘肃省2004-2010年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并探索该类事件的分布特点、发生原因,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为开展相应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报告,分析甘肃省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的时间、地区、中毒场所分布和致病原因等特征。结果:2004--2010年间甘肃省发生的各类食物中毒事件均呈现集中在二、三季度高发的趋势,其中化学和有毒植物类食物中毒的报告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多发场所主要为家庭(41.2%)、学校食堂(20.6%)和农村聚餐等(19.1%)。微生物类食物中毒所占比重最大(41.2%)、波及人数最广泛(83.9%);有毒植物类发病率最高(37.5%,P〈0.01),其中以毒蘑菇、菜豆中毒为高发病率的主要原因(72.0%、60.2%);总体来讲化学类病死率最高(19.7%,P〈0.01),但病死率最高的前3位原因是肉毒梭菌(50%)、农药鼠药(46.3%)和毒蘑菇中毒(38.9%)。结论:从事件波及范围、构成比来看,微生物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仍是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致死性角度看,化学类的农药/鼠药和有毒植物类的毒蘑菇中毒更具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Food additives & contaminants. Part A, Chemistry, analysis, control, exposure & risk assessment》2013,30(3):403-414
Poppy seed-containing foods are popular dishes in Hungary and some other Central European countries. The alkaloids of poppy ar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medicines. Poppy seeds used as food may also contain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alkaloids, which raises the question of food safety. Morphine, codeine, thebaine and noscapine concentrations of poppy seed samples from the period 2001–2010 and consumption data from two Hungarian surveys, carried out in 2003 and 2009, were evaluated. Exposure calculations were made for morphine intake by both point estimate and probabilistic methods, and the uncertainty of the calculated values was estimated. The point estimate for the acute consumer exposure, calculated using the 97.5th percentiles of morphine concentration and of poppy seed consumption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duction of morphine content by processing, was 78.64?µg (kg?bw)?1 day?1 for adults, and 116.90?µg (kg?bw)?1?day?1 for children. Based on probabilistic estimations, the 97.5th and 99th percentile exposures ranged between 18.3–25.4 and 25.6–47.4?µg (kg?bw)?1?day?1 for adults, and between 32.9 and 66.4?µg (kg?bw)?1 day?1 for children, respectively. As a no observed effect level (NOEL) had not been established, the significance of exposure could not be assessed.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制既能防止辐射危害又能缓解视疲劳的保健食品。方法以枸杞、菊花和葡萄籽为原料,经科学配伍加工制作,并进行毒理实验和功能评价。结果制成保健食品片剂。结论此产品具有抗辐射危害和缓解视疲劳的作用,安全无毒,可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