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杭州市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综合服务系统以省、市、县三级微机通信网为收集情报信息的手段;及时迅速收集气象、作物物候与生长状况、灾情等农业气象监测信息。系统还收集了历史气象资料、历史病虫害资料和产量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制作三季粮食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预报和产量的长、短期预报。运用气候概率分析方法制作关键农用天气预报。还可根据需要随时检查、查询各类农业气象情报资料。  相似文献   

2.
田兰  汪华  李波 《贵州气象》2012,36(5):40-43
贵州省新一代气象通信实时信息处理系统,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对各类实时报文信息的内容进行标识和说明的方法形成数据传输业务定义,从而使系统具备了通过修改节目表来适应观测数据传输业务变化的能力,实现了对全省台站上行观测资料在省级中心的收集、处理、分发和共享,并提供针对气象资料文件名、报头、报尾的初级质量控制信息,实现对实时信息传输关键业务节点通信状态的监控,改变了原有业务系统繁杂、功能单一、扩展性差等缺陷。整个系统高效稳定、操作简便、监控信息准确清晰、界面友好、易于维护和扩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3.
暴雨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微机技术,从通信计算机实时气象资料庫及时接收、处理、显示、存贮暴雨气象资料,为暴雨预报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暴雨数据库系统包括历史资料和实时资料。  相似文献   

4.
应用于气象系统的微机实时气象资料库(下称实时资料库)是省气象局天气预报会商室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其它现代化气象业务的基础。实时资料库的主要作用是为预报工作提供实时性的气象数据,以便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天气分析、预报以及各种气象图形显示,其资料还可以保留存档,供气象人员进行资料整编与统计气候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我省气象台与北京气象中心※※共同开发的实时资料库是建立在微机局部网络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微机实时气象资料分析处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为省、市气象台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实时监测天气和预测天气变化而建立的系统。该系统将实时气象资料经客观分析、诊断分析,处理成适用于绘图和数值模拟与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近半数高空站仍使用未改型的701测风雷达,其数据采集、记录整理等仍停留在以PC-1500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半自动处理状态。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杭州市气象局开发研制的“高空气象探测自动处理系统”能够自动接收处理探空电码讯号,并由计算机自动整理探空曲线和完成各种高空气象记录报表的制作,这可大大提高探空业务的自动化程度。1998年1月,湖北省宜昌市气象台引进了该系统,并投入业务试运行。通过对其与PC—1500整理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探空曲线拟合符合规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省级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整合气象信息资料传输管理、综合观测系统运行监控、自动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和短信报警等业务质量管理功能,设计开发了湖北省气象监测网络业务管理软件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成为湖北省气象监测网络业务重要值班平台之一。系统投入业务运行以来,湖北省各类气象资料收集上传质量呈现上升并保持稳定的趋势,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经自动数据质量控制后数据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由于采用主流成熟技术开发,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1994年深圳市政府发布第 2 7号令实施《深圳经济特区防洪防风规定》 ,深圳市气象台率先于全国开始了暴雨台风预警信号的发布 ;1995年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资 2 70 0多万元建设《深圳市暴雨台风预警系统》 ,为深圳气象现代化建设揭开了新的帷幕。 1996年以来逐渐在全市建立了 43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 ,实现了资料采集、传输、处理、显示自动化 ,是全国率先投入业务化的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系统 ;依托于国家气象卫星综合通信工程 ,建立了高速的气象通信网和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 ,可以及时接收和发送各类气象信息产品 ;建立了闪电定位系统 ,提高了雷…  相似文献   

9.
获取准确、及时、丰富的气象信息,是提高预报水平的关键。因此为了克服气象信息的缺乏,以及在信息传输、处理上的困难,市气象局提出建立以市气象台为核心的广域微机网络,该网络建成后,可实时接收来自省台的大量气象资料、图形图像、数据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及时做出处理、分检、归类等工作。联网的个人计算机可根据需要利用这些资料。该网建成后,为预报员提供了气象图形、图像的显示,并可将有关气象信息存档,供气象人员进行资料整编与统计、气候分析、中长期天气预报和科研等方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在气象部门的广泛应用,使我国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气象部门依靠微机网络及现代通信技术进行同地和异地之间信息交换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立气象系统微机网络是气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建立一个上连省台下接县局的微机网络和以该网络为基础的微柳:业务体系是杭州市气象局“八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杭州市气象业务体系和微机网络建设项目(简称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气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 Internet和数据库技术 ,针对主要业务系统进行实时采集、信息分析 ,实现了实时监控、评估主要业务系统的运行状况 ;实现了实时监控各类气象产品的发布情况 ;实现了实时生成各类气象业务报表和值班日志。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气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Interent和数据库技术,针对主要业务系统进行实时采集、信息分析,实现了实时监控、评估主要业务系统的运行状况;实现了实时监控各类气象产品的发布情况;实现了实时生成各类气象业务报表和值班日志。  相似文献   

13.
一、气象资料自动编集和中继系统概述近十多年来,随着地面观测站网的加密,更由于气象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新观测手段在气象观测业务上的应用,使得每天的气象资料数量急剧增加。即以在世界天气监视网全球电信系统的主干线上进行交换的资料而言,一天即可达到数十万字。按照世界天气监视网全球电信系统的要求,国家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和世界气象中心必须分别在观测后20分钟、45分钟和90分钟以内,将各自负责范围内的观测资料收集完毕;世界气象中心必须在观测后2小时内将观测资料的分析成品作第一次分发。另一方面,数值预报业务的开展对于资料的迅速收集和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建立高速的通信和实时资料处理系统,并与数  相似文献   

14.
以WEB、ASP.NET和VC++技术为依托,建立了基于CIMISS的广西气象服务信息综合业务系统,系统采用C/S与B/S混合架构,各层分别独立,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通过运用气象数据统一访问接口接入CIMISS数据环境获取气象资料,以及建立气象信息数据库,实现各类信息的汇集和共享,为广西气象服务提供更有力的业务支撑。  相似文献   

15.
《实时气象信息通信业务处理》系统是依托网络环境开发研制的一个实时多任务处理系统。主要完成本区实时气象信息的收集与分发,对下住气象常规信息的筛选转发,兼顾对网络文件信息的管理。系统对实时气象信息的采集主要建立在处理文件的基础上,能够同时从对个以上的用户目录读取实时气象文件信息并形成实时信息库;同时仍然提供两路全双工的异步通信服务,收集电报信息并形成实时信息库。在分发时,系统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库中的实时气象信息选出并形成用户文件;对下传的气象文件信息系统将根据用户的选择经公报筛选后形成用户文件;系统能…  相似文献   

16.
根据气象业务、科研、服务的需要,我们在长城机上建立了汉字气候数据库系统。这个系统以数据库为核心,构成一个具有气候资料特点的信息处理、数据管理、检索服务、报表输出等一体化的业务服务流程,具有系统性强、结构合理和良好的人机界面,适用于全国各省气象部门。本系统建立的主旨:不但要使气候资料收集处理后完整安全地以计算机信息存档,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资料使用的实际效益,提供切实可行的各种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下行气象资料是省级气象部门重要的数据源。在分析下行气象资料接收流程基础上,提出了江西省下行气象资料实时监视平台的构建思路。基于日志分析,采用MVC架构、SQL Server数据库和HTML、JavaScript等Web技术对平台进行设计与实现。平台实现了对江西省实时下载资料和CMACast系统广播资料等下行气象资料的实时监视。平台具有对下行气象资料年、月、日和任意时段的统计分析和对后台日志处理系统的异常报警。平台投入业务应用后,大大提高了江西省下行资料接收和监控效率。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兰州区域气象中心预报业务的需要,采用当前国内外原始气象报告预处理的最新方法,设计编制了一套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的实时气象资料预处理软件。通过对气象报文的检索、筛选、纠错、选站、编辑、极值检验和分解等处理,输出规格化的实时气象资料,为数值天气增强预报业务系统及其他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19.
气象资料的加工处理是气象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要认识复杂的天气变化 ,探索气候演变规律 ,进行气象科学研究以及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 ,都必须从统计、分析大量第一手气象资料做起。气象资料加工处理的自动化 ,首先要使气象资料信息化 ,也就是要把气象资料记录变成电子计算机能接收的信息 ,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快速加工处理。因此 ,气象资料信息化是气象业务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我省气象资料信息化工作从1 979年初开始至今 ,地面气象资料从收集、整理、统计、加工到载体形式、保管方式、开发利用手段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  相似文献   

20.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简称9210程)是气象部门20世纪90年代现代化建设的骨干。程。其主要目的是在全国地(市)级以上气象部门建设1个以卫星通讯为主,地面通讯为辅,多种手段并用的信息网络系统;建设1个覆盖全国县级以上气象信息单向广播网络接收系统。系统建成后,将在网络环境下承担全国气象观测资料、气象资料加工产品的收集、分发和管理,并提供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作为天气预报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