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陈荣 《海峡药学》1996,8(4):10-11
鼻炎、鼻窦炎多为厌氧菌感染[1],而甲硝唑对厌氧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据此我院自行研制以甲硝吐(0.5%)、麻黄素(1%)为主要成份的复方滴鼻液(简称甲麻滴鼻液),临床应用近5年,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制备及含量测定介绍如下。1.处方与制备工艺:甲硝叹0.5g,盐酸麻黄素1.0m,氯化钠0.5g,蒸馏水加至10ml。取甲硝华、盐酸麻黄果、氯化钠溶于适量蒸馏水,滤过,自滤器加蒸馏水100ml,搅匀,分装即得。2.用法与用量:滴鼻,成人每日3~4次,每次2~3滴,小儿每日3次,每次1滴。3.含量测定:3.1甲硝哩含量…  相似文献   

2.
1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工人。因鼻塞,头痛于1998年《月20日来我院耳鼻喉科检查,医生给予l%地卡因,1%麻黄素溶液鼻腔内各滴两滴(总量约15ml)。滴后约3分钟患者自感全身不适,胸闷、憋气、呼吸不畅,口唇微结,脉搏细快,血压13/8kPa,上肢及面部出现散在皮疹,双手抽搐,烦躁不安。即给氧气吸入,氧流量为2L/h。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10%葡萄糖注射液20ml加10%葡萄糖酸钙20ml。肌肉注射0.l%肾上腺素(副肾素)1mm,地西件10mg。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维生素C3g,地塞米松10mg,经乙基淀粉。经抢救上述症状逐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方法采用美国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为甲醇-0.1mol/L醋酸铵溶液(50:50,用磷酸调pH值至4.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6nm。结果盐酸麻黄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在此条件下可实现基线分离,两组分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50—500μg/mL(r=0.9995)和3.5~35μg/mL(r=0.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RSD=0.8%)和99.4%(RSD=1.3%)。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复方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滴鼻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滴鼻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滴鼻,用法:将利巴韦林针0.1g加入0.9%氯化钠针10mL配成滴鼻液,3-6个月,1滴;6个月-1岁,2滴;1.1-3.0岁,3滴;3.1-6.0岁,3-4滴,均滴双侧鼻孔。第1个1小时每15分钟滴1次,以后每2小时滴1次,3d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巴韦林滴鼻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够缩短病程,起效快,临床疗效好,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用于血管瘤瘤腔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将平阳霉索(8mg,支)用2ml生理盐水稀释后与地塞米松(5mg/支)1ml,2%利多卡因2ml配制成复合液,行瘤体内注射,每次用量3~8mg,10~14天注射1次,2~4次为1疗程。一般总量为30~40mg。结果:38例患者经1~5年随访,治愈25例(65.8%)显效13例(34.2%),总有效率100%,无发热反应病例。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利巴韦林滴鼻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利巴韦林滴鼻。结果:治疗组显效毒为97.2%,对照组显效率为71.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27.22,P〈0.01)。结论:1%利巴韦林滴鼻液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院制剂定按照件国医院制剂规范晒药制剂第二版收载的氯麻滴鼻液处方及制法配制了3批该制剂。在临床使用中,许多鼻炎患者滴后鼻腔疼痛明显,有的痛得难以忍受。笔者经试验,将甘油含量由原处方中的30%(ml/ml)调整到IO%(ml/ml),滴鼻后就不会产生明显刺激和疼痛了。我院配制了6批含甘油10%(ml;if)的氯麻滴鼻液,应用临床半年多,病人耐受性良好,无一人感到明显疼痛,且疗效甚佳。为此,笔者曾将甘油用蒸馏水稀释制成四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交替给予17例受试者滴鼻,结果见下表。从上表不难看出,甘油在较高浓度时对鼻粘膜…  相似文献   

8.
陈凯 《新药与临床》1996,15(5):318-318
目的:观察塞替派对鼻息肉术后的辅助疗效方法: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2.0±s2.0a)鼻息肉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塞替派滴鼻,每次4滴,qid×5d。对照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0±4a)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麻黄素滴鼻,qid×5d。结果:治疗组术后至鼻塞消失、鼻甲红肿消退、鼻腔无明显分泌物的平均天数及术后随访2a无复发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前3项治疗组优  相似文献   

9.
1995年版《中国医院制剂规范》收载的呋麻滴鼻液中的盐酸麻黄碱的鉴别为:取本品1 ml,加硫酸铜试液2滴与20%氢氧化钠1 ml,即显蓝紫色;加乙醚1 ml振摇后,放置,乙醚层即显紫红色,水层变成蓝色。但由于呋麻滴鼻液中所含呋喃西林的颜色干扰,其所显颜色难以鉴别。为此,笔者建议作如下改进:取本品1 ml,加氢氧化钠试液使呈碱性,用乙醚10 ml振摇提取,分取醚液。挥散尽醚液后,残渣加硫酸铜试液2滴与20%氢氧化钠液1 ml,即显蓝紫色,加乙醚1 ml振摇后,放置,乙醚层即显紫红色,水层变成蓝色。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鉴别的改进@计明珠$湖州市第一医院!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用1%麻黄素滴鼻液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46例偏头痛患者采用1%麻黄素滴鼻液滴入双鼻,每次2~3滴,清洗鼻孔后各重复1次,发作期30min滴注1次,治疗4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其效果。结果采用麻黄素滴鼻治疗偏头痛,无先兆型和有先兆型偏头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84%。结论1%麻黄素滴鼻液治疗偏头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塞替派对鼻息肉术后的辅助疗效方法: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2.0±s2.0a)鼻息肉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塞替派滴鼻,每次4滴,qid×5d.对照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0±4a)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麻黄素滴鼻,qid×5d。结果:治疗组术后至鼻塞消失、鼻甲红肿消退、鼻腔无明显分泌物的平均天数及术后随访2a无复发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前3项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后1项P>0.05,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塞替派作为鼻息肉术后辅助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呋麻滴鼻液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履文 《中国药事》1995,9(6):365-365
本文采用导数光谱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呋麻滴鼻液含量。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盐酸麻黄素、呋喃西林的回收率分别为:100.68%(CV=0。89%);99.10%=(CV=0.8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用地米松治疗姜虫病并多脏器系统损害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氯霉素1.5g加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7天;山莨菪碱10mg、地塞米松10mg加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3天;对照组单用氯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各系统症状消失,多脏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平均住院时间缩短4天,死亡率下降2.85%。结论:姜虫病合并多脏器系统损害除了积极选用氯霉素治疗外,联盒短程应用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可以有效改善器官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多虑平滴鼻液的配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一种抗组胺的滴鼻液,用于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方法:建立多虑平滴鼻液的处方、配制和质控标准,用多虑平滴鼻液对50例学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和随访观察,并与常规治疗30例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制剂工艺简单,质量可靠,临床治疗组有效率达92%,随访5周至半年,复发率仅45.6%,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虑平滴鼻液治疗常用性变应性鼻炎局部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麻黄素滴鼻液配方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素滴鼻液是广泛应用的鼻血管收缩剂,但应用不当会致药物性鼻炎的产生,给靠局部用药为主的鼻部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理想的药物必须利于鼻粘膜形态和功能的恢复,消除疾病而毒副作用小。我们对原1%麻黄素滴鼻液的处方进行了改进,临床反应新方滴鼻液耐受性好,疗效佳,与原配方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现将处方,配法及疗效观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复方乳酸钠注射液即平衡液是一种广为各医院临床应用的灭菌制剂,但久贮后,易析出进质碎片及云雾状带闪光性混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自行配制的乳酸钠注射液采用小量多次配制,成品率高,现简介如下。1.处方:乳酸90g,氢氧化钠40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2.制备工艺:先将氢氧化钠溶解于400ml新鲜注射用水中得1液;另取乳酸溶解于新鲜注射用水300ml得2液;缓缓将2液加至1液中进加边搅拌;随即加酚红指示剂数滴如溶液显现橙色(黄色)反应,再滴加10%氢氧化钠液显现红色;分装于500ml盐水瓶中封口,以115℃、0.7kg/cm2流通蒸汽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9nm波长处测定樟脑的含量。结果樟脑质量浓度在1.50~3.50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0.217C-0.0303(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1.4%(n=9)。方法精密度的RSD=1.7%(n=5)。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樟脑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呋麻滴鼻液是临床治疗鼻炎、鼻粘膜肿胀的常用制剂。处方为:呋喃西林,盐酸麻黄素,氯化钠等。该制剂中呋喃西林微溶于水(1∶4200),配制时需要加热和长时间(2~3h)搅拌才能完全溶解,可致呋喃西林色泽加深。该制剂不稳定,冬季低温贮存会析出结晶;该制剂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药物加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高压氧组:除用常规药物外,加用高压氧治疗。采用中型或多人式高压氧舱治疗,压力0.2MPa30,呼吸混合氧(97%O2+≤3%CO2)5′×2+5′,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10%GS500 ml,654-240 mg(或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地塞米松10 mg,加能量合剂静滴。同时服用维生素B族药物,2周为一疗程。结果 两组病例经过治疗,高压氧组听力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3.754,P<0.05)。结论 高压氧与药物并用,能提高突发性聋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呋麻滴鼻液)由呋喃西林、盐酸麻黄碱、氯化钠、羟苯乙酯等组成。笔者在检验中发现,其中盐酸麻黄碱的鉴别存在问题,现提出讨论。 1 盐酸麻黄碱的鉴别 标准规定:取本品1ml加硫酸铜试液2滴与氢氧化钠液(1→5)1ml,即显蓝紫色,加乙醚1ml振摇后放置,乙醚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