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大剂量阿糖胞苷(HD-AC)用于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CR)后巩固强化治疗和难治性复发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HD-AC治疗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2例复发性髓系白血病,每次2.0g/m2,q.12h,6次为1个疗程,化疗中使用G-CSF。结果:以HD-AC为主联合化疗AMI缓解6例,复发者缓解1例,缓解率70%。最主要的副作用是骨髓严重抑制和感染。结论:以HD-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可用于急性白血病的强化治疗,对降低复发、提高无病生存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激的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T)和阿糖胞苷(Ara-C)方案(GHA方案)对复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2004年6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初次复发的AML患者42例,21例选用GHA方案(GHA组),21例选用MAE方案(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经化疗2个疗程后获得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3例,未缓解(NR)15例,总有效率28.6%;GHA组2个疗程CR 5例,PR 8例,NR 8例,总有效率61.9%.对照组和GHA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A组方案血液学毒副作用较轻,非血液学毒副作用不明显.结论 复发性AML治疗中,GHA方案是较为有效的且不良反应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改良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改良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16例成人难治性AML患者分为2组。改良组10例接受氟达拉宾50 mg/d,VD×5 d和Ara-C 200 mg/d,VD×5或7 d;经典组6例氟达拉宾用法同改良组,Ara-C 500或1 000 mg/d,VD×5 d并在化疗前4~6 h皮下注射G-CSF 300 μg/d。所有患者化疗后WBC 1.0×109/L以下时加用G-CSF 300 μg/d,至WBC 3.0×109/L以上。结果16例难治性AML的完全缓鲜率(CR)为50%。改良组CR率高于经典组(70% vs17%, P<0.05)。改良组感染发生率低于经典组(50% vs83%)。结论改良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AML在CR率和降低感染并发症方面可能比经典FLAG方案优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足叶乙甙(VP16)联合CAG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Ara-C 阿柔比星(ACLA)]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患者进行VP16联合CAG方案诱导缓解治疗。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临床表现、血常规、血生化和骨髓细胞学检查指标。结果:15例患者接受本方案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32岁(18~52岁)。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4例。CR率60%,总反应率(CR PR)73.3%。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为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发生率为33.3%)。结论:VP16联合CAG方案诱导治疗难治性AML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老年AML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AML及MDS患者(其中复发难治性AML 13例、老年AML 9例、MDS-RAEB 9例)采用HAG方案[HHT 1 mg/(m2·d),Ara-C 30~50 mg/(m2·d)或15~25 mg/m2 q12h,GCSF或GM-CSF 200μg/(m2·d),连续14 d为一疗程]进行诱导缓解和巩固治疗,并随访追踪.结果 总完全缓解(CR)率50%,总有效率52.5%.复发难治性AML、初治或未充分治疗过的原发性老年AML、MDS-RAEB患者的CR率分别为46.2%、60%和66.7%.缓解者被随访6~47(中位23)月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分别为(7.0±1.1)月和(28.0±12.3)月.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Ⅱ级感染和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3.8%、37.5%.未见严重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 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AML、老年AML和MDS-RAEB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阿糖胞苷(Ara-C)是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首选药物之一,以Ara-C为主的诱导方案可使60%~80%的病人获得完全缓解(CR),但仍有许多病人不能缓解或缓解后复发,究其原因,耐药问题占很大比重.AML病人对Ara-C的耐药机制有多种,其中Ara-C代谢酶与临床耐药关系较大,该文试从代谢酶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在大剂量化疗配合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NHL的序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对难治性及复发性NHL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26例难治性及复发性NHL患者中,在放疗结束后4周时,完全缓解(CR)9例(CR率34.6%),总有效率(CR PR)为84.6%.能明显缓解局部疼痛及(或)局部压迫症状,B症状也明显缓解.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对难治性及复发性NHL有较好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且副作用少,经济易实施,配合挽救性化疗,能提高移植前缓解率.三维适形放疗在大剂量化疗配合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NHL的序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得到进一步重视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沈向理  张慧琪  林霞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1):1279-1280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Acla)三药联合(HAA)方案治疗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6例初发AML患者随机分为HAA方案组和DA方案组,分别以HAA、DA方案诱导治疗,统计完全缓解(CR)率。结果 HAA组23例患者CR率82.6%,其中1个疗程CR率65.2%;DA组23例患者CR率52.2%,其中1个疗程CR率43.5%。两组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HAA方案可作为成人初发AML患者的首选方案。1~2个疗程后可获得较高的CR率,且不良反应可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标准和改良FALG方案治疗急性难治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血液科内科2005-06~2007-11间,收治的27例难治性AML患者.分为两组:标准剂量组15例,具体方案为氟达拉滨(Flu)50 mg/(m2·d)-1,30 min内静滴,连用5 d;Ara-C 1000 mg/(m2·d)-1,连用5 d,化疗第1~5 d,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 μg/d.改良组12例Ara-c 500 mg/(m2·d)-1,连用5 d,其余药物和标准剂量组相同.结果 标准组的1个疗程完全缓解(CR)率较改良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FLAG方案与改良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AML相比较,完全CR率高,但感染等并发症未见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糖胞苷(Ara-C)、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方案(CI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初治、难治/复发和老年AML患者中36例采用CIG方案治疗,完成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治疗失败患者则退出观察,有效者继续接受1个疗程治疗。随访分析患者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评判CIG方案的疗效。结果 CIG组36例中完全缓解(completely remission,CR)20例(55.5%),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9例(25%),未缓解(non remission,NR)7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80.55%。其中第1个疗程达CR者14例,第2个疗程达CR者6例。CIG组中位OS 26个月。结论初治、难治/复发和老年AML患者治疗中,CIG方案是有效且不良反应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1例AML,其中M01例,M211例,M52例,M6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鄄BC)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鄄RAEB)3例,进行包括阿克拉霉素和阿糖胞苷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鄄CSF)的CAG方案。结果:有效率16/21例(76.2%),AML达完全缓解(CR)14/21例(66.7%);16例为老年、继发或复发AML(14例为>50岁),CR9例(56.3%),化疗的不良反应轻、中度。结论:CAG方案对AML的治疗效果明显,且对老年性、耐药性或继发性白血病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氟达拉宾联合阿糖胞苷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FLAG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7例复发及难治性AML患者给予1~3个疗程FLAG方案化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难治性患者、早期复发及晚期复发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44.2%(19/43例)、13.2%(5/38例)和73.9%(34/46例)。FLAG方案治疗1个疗程总体有效(OR)率[(CR率 部分缓解(PR)率]为62.2%(79/127例),多个疗程的OR率可达66.9%(85/127例)。阿糖胞苷日均剂量<0.5g的21例患者中,CR率为9.5%(2例);而日均剂量为1.0~3.5g的106例患者中,CR率达52.4%(56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继发感染。结论FLAG方案对于复发及难治性AML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不良反应大多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13.
背景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预后较差,长期生存率和治愈率极低,化疗方案有限。目的探讨Venetoclax(VEN)联合阿扎胞苷(Aza)、HAAG〔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Acla)、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AM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复发/难治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年龄、性别、诊断、染色体、基因突变、预后)、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学、VEN+Aza+HAAG方案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中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47.9±11.3)岁;FAB分型:M24例、M56例;预后良好3例、中等2例、不良5例。化疗前中位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Blasts%)分别为4.10×109/L、87.5 g/L、66.00×109/L 、63.5%,化疗后分别为3.28×109/L、107.0 g/L、78.00×109/L、5.5%。VEN+Aza+HAAG方案联合化疗前中位化疗次数为5次,化疗后完全缓解(CR)1例,形态学完全缓解而血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CRi)4例,部分缓解(PR)3例,未缓解(NR)2例。10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80%,中位生存期(OS)为6.5(3.0,8.5)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感染等,无患者死于治疗相关并发症及其他毒副作用。结论与传统化疗方案相比,复发/难治性AML患者使用VEN+Aza+HAAG化疗方案可以明显提高ORR及缓解深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有望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姝  娄世锋  罗云  陈林  周慷 《重庆医学》2005,34(10):1483-1484
目的探讨以拓扑替康为主的治疗方案对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以拓扑替康为基础的联合诱导方案治疗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10例(原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4例).其中5例治疗1个疗程,其余5例治疗2个疗程.结果2例达完全缓解,5例达部分缓解,总缓解率为70%,3例无反应.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骨髓抑制.结论以拓扑替康为基础的诱导缓解方案对部分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5.
Li QH  DU X  Huang ZL  Luo CW  Zhong LY  Lin W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7):1195-1197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治疗成人高危或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方法研究组用吡柔比星+阿糖胞苷方案(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或吡柔比星+阿糖胞苷+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双表型AL],对照组用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或米托蒽醌+阿糖胞苷+长春新碱+泼尼松(ALL成双表型AL)方案分别治疗高危或难治复发AL各40例。除1对为有高危因素的初治病例外,其余39对均为难治或高危复治病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疗效相当,完全缓解率47.5%比45.0%(P>0.05);部分缓解率25%比20%(P>0.05);总缓解率72.5%比65.0%(P>0.05)。但研究组完全缓解持续时间长(528d比463d,P<0.05)。研究组骨髓抑制较对照组明显、感染发生率高(P<0.05)、血小板恢复时间较长(P<0.05)。结论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高危或难治复发AL疗效较好,但骨髓抑制明显,感染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 1,ID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153例初诊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ID1基因的转录本水平。结果: ID1基因的表达范围为0.000~3.536(中位为0.030)。以中位数值为界将AML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两组AML患者性别、外周血小板计数以及常见基因突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外周血血红蛋白、FAB分型、WHO分型、核型分组及核型危险程度分组趋近统计学差异(P<0.10)。ID1高表达患者年龄以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显著高于ID1低表达患者(P=0.033、0.035)。ID1高表达组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低于ID1低表达组(P<0.01),且定量分析显示经1~2个疗程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的AML患者初诊时ID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未获得完全缓解的AML患者(P=0.001)。生存分析显示在全部患者、非M3患者或正常核型AML患者中,ID1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均明显短于ID1低表达患者(P=0.002、0.008和0.050)。 结论: ID1基因表达水平可作为AML患者化疗反应以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7.
应用国产安吖啶对11例急性白血病进行诱导缓解化疗,初治6例,复治5例。4例达完全缓解(CR),CR率为36.4%。其中初治者为33.3%(2/6),复治者为40%(2/5)。总有效率45.5%。该药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部分病例有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达万明  王存邦 《甘肃医药》1994,13(3):126-127
报告了用VDD(P)+M强化诱导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的结果。完全缓解(CR)13例(72%),接受CR后强化巩固和高(中)剂量Ara-C或MTX者,中位持续CR期5.5月,中位生存期21月。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造血严重受抑,半数患者并发感染,强调同时强力支持及对症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