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静脉肾盂造影是检查尿路器质性及功能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检查时需要腹部加压而使许多腹部外伤、包块、术后或过度肥胖(加压效果不佳)等患者不能进行该项检查。笔者自1997年开始,搜集了8例应用654-2低张腹部而不需加压进行肾盂造影的病例,试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止手术后切口张力过大和减少腹腔内出血,临床常采用绷带加压包裹,弹力腹带固定及沙袋加压腹部切口,但上述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均有诸多弊端。如:定位不准确,压力不确定,易造成交叉感染等。现我自行研制一种多功能定量定位加压腹带,在临床中使用后效果甚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腹部加压、非加压大剂量及电视监测下腹部加压静脉尿路造影3种方法的尿路X线显示效果进行了对比评价,以选择最佳的造影方法。结果表明.腹部加压是获得最佳尿路X线影像效果的手段;电视监测下腹部加压术为最佳静脉尿路造影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腹部加压,非加压大剂量及电视监测下腹部加压静脉尿路造影3种方法的尿路X线显示效果进行了对比评价,以选择最佳的造影方法。结果表明,腹加压是获得最佳尿路X线影像效果的手段;电视监测下腹部加压术为佳的造影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张静脉肾盂造影的效果。方法 选择26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先肌注山莨菪碱10mg,15分钟后静脉注射造影剂40ml,腹部不加压,摄片若干张;选择26例传统加压法静脉肾盂造影患者,作为对照组,静脉注射造影剂40ml,腹部加压10.67~12kPa,摄片若干张,比较两组显效效果。结果:低张组显影效果限的19例,差7例;对照组显影效果好的22例,差4例.结论 两组显影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且低张造  相似文献   

6.
肠套叠是肠管的一段套入邻近肠腔而引起的一种机械性肠梗阻,是婴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症率占婴儿肠梗阻之首。凡婴儿肠套叠时间在48小时之内,全身情况良好,腹部不胀者均可试用空气灌肠复位。我院儿科自1999~2003年共收治肠套叠1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婴儿肠套叠诊断标准,15例患儿均采用自制空气加压灌肠器行空气加压灌肠。结果显示空气加压灌肠诊治婴儿肠套叠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现将自制空气加压灌肠器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腹部加压上消化道造影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新生儿于上消化道造影时行上腹部加压。经胃管注入造影剂后,将手放于患儿上腹部近剑突下的十二指肠体表部位,向右边及下方轻轻推压持续时间约30秒,对20例新生儿上消化道造影加压前、加压期间及加压后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0例行加压上消化道造影时,均显示有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移至脊柱的右侧,停止加压后,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位置仍异常,14例表现为十二指肠近端扩张,经手法加压后显示造影剂通过梗阻处的位置异常,2例伴有肠扭转。结论:上腹部按摩加压技术简便安全,能清楚地显示解剖结构,加压与松压后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位置持续异常的特征性X线表现,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颈静脉怒张和肝颈返流阳性是诊断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近年来观察了105例(肺心病53例、冠心病21例,风心病16例,充血性心肌病9例,心肌炎6例)肝颈返流阳性的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了腹部加压试验也都呈阳性结果。为了研究压迫肝脏和腹部加压试验对右心室压力的影响,对4例伴有右心功能不全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在进行右心导管肺动脉压力监测时,进行了压迫肝脏和压迫腹部前后的右心室舒张末压(RVEDP)变化的观察。  相似文献   

9.
王锋  李彩霞  中航工业 《吉林医学》2013,34(23):4766-4767
目的:探讨徒手腹部加压术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第二产程中采用两种方法:阴道助产(产钳或胎头吸引);徒手腹部加压助产术。随机将62例行阴道助产(产钳或胎头吸引)作为对照组,另外62例采用徒手腹部加压助产术作为观察组。结果:两组均在短时间内娩出胎儿,徒手腹部加压助产术有4例会阴侧切伤口延伸达Ⅱ度裂伤,无新生儿损伤;阴道助产(产钳或胎头吸引)有7例会阴侧切伤口延伸达Ⅱ度裂伤,2例会阴侧切伤口延伸达Ⅲ度裂伤,新生儿颅内出血3例,头皮血肿6例。结果显示徒手腹部加压助产术对母儿损伤率明显低于阴道助产,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第二产程中徒手腹部加压助产术较阴道助产对母儿损伤小,可缩短第二产程,且易操作。  相似文献   

10.
排尿性尿路造影(也称静脉尿路造影),是常用于泌尿系疾病检查手段之一.通常临床上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常规造影,即在腹部两侧加压固定,压迫输尿管,阻断肾内尿液流入膀胱.另一方法是在常规造影不满意时,采用大剂量造影剂静脉滴注造影.近年来,我们对常规造影进行了探讨.而采用不加压腹部,肌注654-2,低张静脉造影24例,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加压治疗对瘢痕素质者二次剖宫产美容缝合切口的影响?方法:将60例瘢痕素质者二次剖宫产时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0例患者采用腹部加压治疗及美容缝合法;对照组30例患者仅采用美容缝合法,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拍照取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12个月腹部瘢痕疙瘩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05)?结论:对于瘢痕素质者,二次剖宫产时采用腹部加压治疗及美容缝合法是可行的,可以减少腹部瘢痕疙瘩的形成?剖宫产术后的低性激素状态是腹部加压治疗的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2.
在心肺复苏(CPR)时增加腹部按压可使医院内复苏的成功率提高一倍,使出院病人中几乎没有或没有神经病学缺陷的人数增加二倍。这种插入腹部加压的心肺复苏技术(IAC-CPR)是将两支手重叠放在脐部,在停止向胸部加压的间歇向腹部加压。此技术虽是十几年前发现的,但是较大规模的病例研究结果还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结肠镜检查过程中使用腹部加压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来我院内镜中心进行肠镜检查的37例患者,随机分为人员加压组(R组)19例,应用加压带加压组(D组)18例,在检查的规程中,记录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出现腹部不适次数及肠镜检查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腹部加压的有效性。结果人员加压组(R组)和加压带加压组(D组)18例,在检查的规程中,出现腹部不适次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镜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加压带的使用是为了在临床上进一步减轻肠镜检查患者痛苦及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结合腹部加压法诊断极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异位妊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阴道超声结合腹部加压法进行诊断,对患者腹部加压前及加压后经阴道超声检出附件包块的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80例患者腹部加压检查前检出附件区包块率为51.3%,经阴道超声结合腹部加压法诊断后检出附件区包块率为98.8%.结论 经阴道超声结合腹部加压法诊断极早期异位妊娠的方法简单、可行,可进一步提升异位妊娠极早期诊断率,控制漏诊发生,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腹壁切口裂开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卫云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3):130-131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性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8例腹部切口裂开的资料,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治愈14例,再次裂开1例,死亡1例。结论(1)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与术前营养状况、伴发病及缝合技巧有关。(2)预防要点是全层腹壁减张缝线;腹壁松弛的条件下缝合切口;及时处理腹胀;适当的腹部加压包扎。  相似文献   

16.
以迷走神经为对象,研究胆管加压所致机体心血管活动的变化的神经机理。方法采用自制“盲囊”导管制成家兔急性胆管加压模型,观察动物的动脉血压及心输出量改变情况。结果持续道加压,家兔的动脉血压和心输出量几乎平行快速下降;这种变化在阻断颈部或腹部迷走神经后,又很快恢复至加压前水平,但动脉血压和心输出量的恢复速度,按迷走神经的阻断部位不同而有差异。结论胆道高压所致的家兔血液动力学变化,与迷走神经的活动有关,并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9岁,因发作性言语不清、右侧口角低垂12 h于2015年10月28日入住神经内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0余年,冠心病、房颤病史30余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10余年。完善头颅CT示:脑梗死,老年脑改变,脑萎缩。入院诊断:(1)颈内动脉系统TIA;(2)脑梗死;(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4)冠心病、心房颤动。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 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d口服、丹红注射液30 mL 1次/d静脉滴注、奥拉西坦4.0 g 1次/d静脉滴注。住院期间患者咳嗽,有痰不易咳出,喘息,查胸部CT示肺内炎症、肺气肿。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气分析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2015年11月3日转入呼吸科进一步治疗,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滴注抗感染、氨溴索静脉滴注止咳祛痰、多索茶碱静脉滴注及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舒张气道,继续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患者房颤,不同意口服华法林治疗,查D-二聚体2.06μg/L,自2015年11月4日起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IU 1次/d皮下注射预防血栓形成。患者于2015年11月10日晨起出现腹痛,体格检查腹部可见淤青,腹部可触及包块,有压痛,行腹部超声检查示:右下腹腹壁肌层内异常回声包块(105 mm ×40 mm ×53.7 mm),性质待定。查凝血功能未见异常、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正常。行腹壁CT检查示:双侧腹直肌内异常密度,血肿可能性大,毗邻区域多发索条影,不除外局部破裂可能。请血管外科会诊考虑诊断:腹壁血肿,建议平卧位,腹部加压包扎,停用抗凝药物。予停用低分子肝素及阿司匹林,给予腹部应用腹带加压包扎,自2015年11月12日患者血红蛋白逐渐下降,最低97 g/L,复查腹壁CT血肿面积较前增大,再次请血管外科会诊考虑患者高龄,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手术风险高,建议继续加压包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增加腹部加压力度,患者腹痛症状逐渐消失,自2015年11月17日血红蛋白逐渐回升至正常。2015年11月30日复查腹部CT血肿较前缩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部加压摄片技术在儿童隐形脊柱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遗尿症的125例患儿(男72例,女53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0岁,平均5.2岁)先进行常规X线腰、骶椎正位摄片检查,之后进行腹部加压后透视下点片摄取腰、骶椎正位片.摄片完成后,分别对非加压片和加压片进行阅片诊断腰、骶椎病变情况,对两种摄片方法的阳性显示率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非加压时发现隐性脊柱裂(阳性)53例(42.4%),阴性结果72例(56.7%);加压后显示阳性结果80例(64%),阴性结果45例(36%).两种方法阳性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4.21,P<0.05),加压后摄片阳性率高于非加压摄片.结论 腹部加压摄片技术能有效提高儿童隐形脊柱裂的阳性显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加压按摩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排除神经功能缺损的便秘患者128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番泻叶泡饮,观察组给予腹部加压按摩及相关训练指导,比较两组疗效及腹痛、腹泻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加压按摩及相关训练指导不仅能有效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便秘,不良反应少,且操作简便,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蒋汉胜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5):131-132
目的:探讨非压迫性双倍剂量静脉肾孟造影(改良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改良法IVP对232例病人检查,腹部手术15例。用76%泛影葡胺双剂量(40m1)静脉注射,不加压,电视透视观察显影情况确定摄片。对照组230例,加压,常规剂量,摄双肾区片及全尿路片。结果:改良法IVP对232例病人检查过程无明显不适,其中224例经常规时间或延迟摄片(最多可延迟到6H)显影良好。6例一侧显影,2例无显影。结石英钟并肾功能减退者221例,肾癌1例,尿路畸形2例,8例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