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竞林 《广西医学》2002,24(11):1831-1832
近年来 ,梅毒患者不断增多 ,而早期梅毒疹因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化而造成误诊漏诊病例亦类见不鲜。现将我院皮肤科近年来首诊误诊的 2 0例早期梅毒病例作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皮肤科门诊在 1995年 4月~2 0 0 1年 10月间 ,经临床和梅毒血清学检查确诊的早期梅毒为 94例 ,其中首诊误诊为 2 0例 ,误诊率2 1 3%。 2 0例误诊病例中 ,男 12例 ,女 8例 ,男∶女=1∶0 6 6 ;年龄为 16~ 6 4岁 ,平均 33岁 ;已婚 13例 ,未婚者 7例 ;有冶游史者 14例 ,6例经配偶传染 ;病程 6天~ 7个月。1 2 临床表现 :2 0例患者中一期梅…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先天梅毒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志鹏 《中原医刊》2005,32(19):30-3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梅毒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以降低先天梅毒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先天梅毒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儿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仅梅毒血清学检查时发现。26例新生儿先天梅毒患儿检测TPHA均阳性及滴度测定增高,检查梅毒-IgM 14例,其中阳性9例,给予青霉素驱梅毒治疗10d,22例痊愈或好转,4例死亡。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血清学检查,确诊梅毒感染后,应予规则治疗,降低其对新生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4.
早期梅毒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已几近绝迹的性传播疾病,由于种种原因又开始出现并迅速蔓延,严重危害社会,危害人体健康。梅毒的重新出现和传播更使人们感到忧虑。为了探讨近期发现的梅毒病人的某些临床特点、治疗反应,现就我院皮肤科近几年来接诊的、经过病原体检查和血清学检验确诊的52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 ,在我国梅毒的发病率也呈快速上升趋势。虽然大部分患者在性病科就诊 ,但在妇科门诊也不少见。我们总结了 1 995年 9月~ 1 999年 4月间在门诊确诊、具有完整资料的 52例女性一期梅毒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 52例患者均为门诊的初诊者。年龄为2 1~ 54岁 ,中位年龄为 30岁。其中已婚 48例 ,未婚但有性生活史 4例。本人有不洁性生活史者 1 0例 ,配偶有不洁性生活史者 36例 (均为司机或常出差者 ) ,否认不洁性生活史6例。发病到就诊时间为 2~ 3周。所有患者均检查了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TPHA)及快速…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梅毒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海燕 《广西医学》2005,27(5):715-716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患有梅毒的孕妇,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直接感染胎儿所致。近年来,随着育龄妇女梅毒发生率的增加,先天性梅毒发生率亦明显增加。现将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23例先天性梅毒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早期梅毒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性病病种,可以侵犯全身任何器官,而晚期梅毒易导致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并且治疗周期长,预后容易复发,对患者本人及后代的健康可构成严重威胁,危害家庭和社会,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早期梅毒59例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 男...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99年至2004年收治5例梅毒患者,就其在神经系统的表现和质量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刘军连 《医学争鸣》2004,25(2):149-149
0 引言近年来梅毒在我国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梅毒患者正在成倍增长[1]. 为了解梅毒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我们对156例早期梅毒患者作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302例药疹的致敏药物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本院近5年来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药疹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302例确诊为药疹的门诊和病房患者的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致敏药物中以抗生素药最常见,其次为解热镇痛药、生物制品、中草药等;皮疹类型以麻疹样型最常见,其次为荨麻疹型和多形红斑型、固定型等。结论临床医生在用药时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尽可能减少药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早期梅毒106例误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早期梅毒临床表现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水平。方法对临床误诊的106例早期梅毒患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总结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早期梅毒,特别是二期梅毒的皮疹具有多形性特点,和许多皮肤病症状相似,容易误诊,实验室检查可资鉴别。结论对临床可疑病例,应详细追问病史,并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以确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了解早期梅毒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一期梅毒11例,二期梅毒18例,早期潜伏梅毒13例,RPR、TPHA检查均阳性。患者经治疗后皮疹消退,苄星青霉素治疗者RPR 1年均转阴。结论:多数一、二期梅毒都有典型皮疹,长效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早期潜伏梅毒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关钟琪  王菊清  林平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20-2020,2037
目的了解目前台州市梅毒发病的特点,以减少误诊,改善预后。方法对79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例早期梅毒患者中,一期梅毒32例,二期梅毒42例,早期潜伏梅毒5例;男女之比趋于1:1;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传播途经以婚外性接触感染为主;经正规治疗,1个月后临床治愈率100%,3个月后血清治愈率一期梅毒37.5%、二期梅毒21.43%、早期潜伏梅毒60.00%。结论目前临床上梅毒以早期为主;传播途径主要为不洁性生活;对早期梅毒应规范治疗,以减少晚期梅毒的发生。同时,应加强对性活跃人群的性病知识教育,增加自我防护意识,以控制梅毒的蔓延。  相似文献   

17.
梅毒血清抵抗患者临床分析及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临床分析及实验室研究,探索梅毒血清抵抗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172例梅毒患者,分析梅毒血清抵抗的发生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初始滴度、疾病分期、治疗用药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40例未治不同病期梅毒患者、20例治疗后血清学阴转患者、20例血清抵抗患者及18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情况.结果 不同初始滴度、疾病分期和治疗用药间血清抵抗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PR初始滴度较低的患者血清抵抗发生率较高,其中滴度为1:4的患者抵抗发生率高达50%(13/26);一期梅毒血清抵抗患者仅为8.7%(2/23),而潜伏梅毒患者血清抵抗发生率高达42.2%(38/90);苄星青霉素治疗后血清抵抗发生率为26.4%(42/159),而大环内酯类治疗后为76.9%(10/13).未治疗梅毒CD8+T细胞比例(30%±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24%±4%,P<0.01),NK细胞比例(13%±5%)低于正常对照(16%±6%,P<0.05);治疗后RPR阴转患者CD3+>T细胞比例(71%±7%)高于正常对照(65%±7%,P<0.05),CD8+T细胞比例(29%±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24%±4%,P<0.05);血清抵抗患者与正常对照及治疗后RPR阴转患者比较,各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始滴度较低、潜伏梅毒及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梅毒患者较易发生血清抵抗.血清抵抗的发生是否与细胞免疫抑制有关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分析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探索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4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分析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初始滴度、疾病分期、治疗用药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4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与32例正常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一期梅毒血清固定者占1.85%(1/54),二期梅毒占11.11%(6/54),隐性梅毒占87.04%(47/54);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51例均应用苄星青霉素规范驱梅治疗,2例因青霉素过敏应用四环素替代治疗,1例一期梅毒应用罗氏芬治疗;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梅毒血清固定患者CD4+细胞比例(32.37±5.49)及NK细胞比例(18.39±7.93)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7.34±8.19,P〈0.05;22.84±8.47,P〈0.05)。结论隐性梅毒患者血清固定发生率高。CD4+T细胞及NK细胞减少可能与梅毒血清固定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方法结合文献分析本院收治的6例神经梅毒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治疗经过、预后等。结果6例患者,年龄25~70岁,均无明确梅毒感染的全身症状。其中脑血管梅毒3例,脊髓脑膜血管梅毒2例,脑膜梅毒1例。MR及CT表现有:单发的梗死灶、脊髓脱髓鞘样改变、颈段脊髓空洞、双侧脑室及3脑室扩张。结论神经梅毒以男性多见,尤其是青壮年,均以CNS症状起病,梅毒全身症状可不明显,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本院住院患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为科学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302例住院患儿过敏性紫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2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29:1;发病年龄幼儿期至青春期占87.75%;感染是诱发过敏性紫癜最主要的原因,占78.84%;发病月份1月、10月、11月、12月共占54.97%;出现肾脏损害28例(9.27%),消化道症状141例(46.69%),累及关节107例(35.43%);有234例行血凝全套检查,125例D-二聚体升高,占53.42%,有203例行IgA检查,96例升高,占47.29%.结论 感染是诱发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因素,儿童过敏性紫癜好发于秋冬季节,过敏性紫癜可引起肾炎,常累及消化道及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