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亮 《硅谷》2013,(18):67-68,58
针对WebServices的实际应用,分析了WebServices的服务特点,根据常见的WEB服务开发语言,选择使用PItP语言进行服务器端开发,设计了服务器端WebServices描述文件的框架,设计了兼容PHP语言、c#语言和Java语言的二维数组传递方案,实现了PHP语言、c#语言和Java语言使用WebServices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语言是评价一节优质课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青年教师成材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教学语言的培养。本文从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分析入手,探讨地理教学语言的具体优化运用方式,明确地理教学语言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3.
吕姗姗 《硅谷》2013,(2):59-60
C语言为计算机高级语言中基础语言,包含最基本的语言特性。并能够直接访问和系统底层接口。而C语言的精髓知识为指针,同时也是最难理解,应用最广,最重要的C语言知识,将深入浅出的分析指针,从根本了解指针。  相似文献   

4.
早期教育研究表明:0-6岁是幼儿语言习得的迅速时期,特别是3—6岁被称为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园如何营造适合幼儿语言运用语言发展的环境一直是我们幼儿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问题。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积极搭建幼儿语言交流的平台;营造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利用角色游戏,丰富幼儿语言素材;创造性的运用语言,发展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由想说到敢说再到善说成为现实,让幼儿的谔言发展走向自由和谐的阳光地带。  相似文献   

5.
支瑾 《中国科技博览》2013,(22):159-159
语言意识的培养,实质在于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想培养语言思维能力,则必须具备概念系统。由于概念反应的是一种文化,而非单指一种语言本身,因此,概念的形成来源于对某一种文化的深层次理解。英语语言意识的培养也是跨文化思维能力的培养,其理论架构要以语言意识为纲领,以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为导向,从解读思维差异人手,分析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成因,将词汇系统融入概念系统,从而形成英语语言概念系统,培养出英语语言意识。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镜象。学习语言的同时应了解语言使用国的文化、国情、语义。这已成为当今学语言必不可少的知识体系。对外语学习者和工作者来说纯语言等释义的传统方法已不能满足学习俄语的极点,阅读中,只有把语言知识、文化、阅读内容、语文涵义综合一体,才是阅读语言文化知识的出发点,并指导我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述说化学语言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差,语言转化能力差,化学概念辨析能力差,以及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语言叙述逻辑性差,语言描述不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辨析学生在化学语言表示中的错误,然后又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语言培训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是规范我国语言培训市场、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帮助语言培训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完善自律机制、全面提升语言培训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语言培训服务的内涵,阐述了语言培训服务标准化的意义,在介绍其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语言培训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孙永道  宋海军 《硅谷》2008,(3):8-10
如何快速高效地掌握C语言精华,是每个初学者普遍思考的问题.结合C语言,分析程序设计基本思路,提出学好C语言的方法和技巧,指出C语言的要点和难点,使初学者有的放矢地学习C语言.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镜象。学习语言的同时应了解语言使用国的文化、国情、语义。这已成为当今学语言必不可少的知识体系。对外语学习者和工作者来说纯语言等释义的传统方法已不能满足学习俄语的极点,阅读中,只有把语言知识、文化、阅读内容、语文涵义综合一体,才是阅读语言文化知识的出发点,并指导我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陆美玉  叶军  陈晓  徐曙光  张迪 《工业计量》2011,(Z1):108-109
Perl语言最适于扫描任意的文本文件,并可以从中提出并报告有关信息。文章首先说明了Perl语言的使用范围、特性,然后将Perl语言与常用的C语言进行比较,总结了Perl语言的优点及弱点,最后介绍了以Perl语言为工具所做的一个应用,实现对计量器具进行有效的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12.
李捷 《中国科技博览》2010,(36):508-50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交际是跨文化的传通。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反映一个国家文化特征的手段,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语言的生成、变化和发展。该文以实例阐述了英汉语言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并指出其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让幼儿从生活中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为此,教师应积极提供能激发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语言使用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乐意与人交谈,注意倾听对方的语言,重视幼儿交际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4.
java语言已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程序设计语言,根据作者近年来讲授《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java语言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浅谈几点java语言教学中的体会,以提高java语言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语言的学习密不可分,本文着重从中西方文化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从而建议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应更好的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以真正达到学好英语语言,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而语音是一种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语言必不可缺的部分。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为与人交流,达到信息传递和语言交际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要让人听得懂,能够说出来。  相似文献   

17.
学习英语这种语言,需要自己建立这种训练意识,用这种语言思维和表达,不能用汉语思考,所以要自我设置一种语言环境,在自己设置的语言环境中,充当一个角色,有声地完成自己语言任务。  相似文献   

18.
小说的语言是经过提炼的艺术语言,如何处理以描述人的语言和人物的语言构成的小说语言,便成为小说翻译中的重要问题。完整地,贴切地再现原作的风采,使译文读者能与原作读者产生同样的艺术感受。  相似文献   

19.
康楠 《中国科技博览》2014,(21):234-2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巧、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这里的“文化意识”既指本国文化意识又指英语国家文化意识,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需要在掌握英语语言的同时,逐步培养跨文化意识,不断总结和提高,为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谢琨 《硅谷》2008,(11):127-127
英语教学一直重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教学,注意自身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及所教语言材料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所传递的信息,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