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痰液化验是实验室检查的重要内容部分,而痰液标本的正确留取对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痰标本正确留取的重要性进行阐述,进一步探讨了各种痰标本留取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临床开展痰液检验以及护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液标本正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需留取痰液标本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痰液标本留取方法正确率及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原发性肺癌的发生率在世界各国均有明显增加,我国也不例外,目前已居中老年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肿瘤多位于支气管腔内,所以利用病人咳出痰液中的脱落癌细胞进行检查,不仅是肺癌诊断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而且简单易行、安全经济。 正确留取痰液标本是提高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的关键。许多病人往往因留取的标本不合格,使诊断阳性率降低,贻误了诊治。正确留取标本,首先必须留取由肺深部咳出的新鲜痰液,而不是口、鼻,咽部分泌  相似文献   

4.
临床检验中经常会遇到痰液标本,如何正确的留取标本,检验标本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现在对痰液检验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一浅要叙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综合性医院的病原菌和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 ,我们通过对病原菌及病种组成的总结 ,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 :1999年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 ,按实验室要求留取痰液 ,包括患者咳出痰液及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毛刷留取分泌液 ,做细菌或真菌培养。2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患者留取痰标本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气管切开患者极易发生肺部感染 ,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需要做痰培养检查 ,做药物敏感试验。但气管切开时 ,均需吸引器吸痰 ,这就给留取痰标本带来了困难。我们在临床工作中 ,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 ,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留取痰标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首先取无菌输液器 1套 ,将莫非氏滴管的两端各留取 1段输液管剪断留取的输液管一端长、一端短。将较短的一端顶端缠上胶布和吸引管连接 ,将较长的一端作为吸痰管。操作时 ,将作为吸痰管的输液管放入气管内吸痰。在吸引过程中 ,痰液均被吸到莫非氏滴管内贮存起来 ,吸引完毕…  相似文献   

7.
指导肺结核门诊病人正确留取痰液标本,实行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痰菌涂阳检出率,对结核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也是门诊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诊断肺癌有效的脱落细胞学检查标本留取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6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05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根据脱落细胞学检查标本留取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采用超声雾化加拍背导痰的方法留取标本,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痰的方法留取标本。比较两组患者肺癌细胞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肺癌细胞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拍背导痰是诊断肺癌有效的脱落细胞学检查标本留取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脑溢血、脑梗死昏迷、呼吸衰竭、气管切开的患者,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医生为了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需要做痰培养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但上述患者因不能咳嗽、咳嗽反射消失,无法将痰液咯出,需吸引器吸痰,这就给留取痰标本带来了困难.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了一次性输液器留取痰标本送检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临床应用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提高痰涂片阳性检出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疑似肺结核病的初诊患者128例痰液标本资料.结果 本组128例疑似肺结核病初诊患者,结核菌痰涂片阳性54例,痰菌阳性率为42.19%;涂片阳性以20~年龄段最高;不同咳痰时间痰涂片涂阳率依次为清晨痰、夜间痰、即时痰;不同性状痰涂片涂阳率依次为血性痰、干酪痰、脓样痰、粘液痰、水样痰.结论 提高结核菌痰涂片阳性率的关键是留取合格的痰标本,医护人员应该指导患者正确留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性质痰液和方法对结核分支杆菌的检出率。方法对2012年1~12月在我站结核门诊经线检查肺部有阴影或有明显症状确诊的684例结核病人留取的1658份痰液进行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结果分离培养阳性率高于涂片镜检,脓性痰高于血性痰高于粘液痰高于水样痰,晨痰阳性率高于夜痰高于即时痰。增加观测视野有助于提高阳性率。结论送检合格痰液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增加观察视野能有效提高痰检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调查肺结核患者痰查抗酸杆菌阳性率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对照组抗酸杆菌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制定并对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痰查抗酸杆菌阳性率。结果:通过对两组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性状及抗酸杆菌阳性率进行调查发现,观察组抗酸杆菌阳性率为43%,对照组抗酸杆菌阳性率为12%,其中两组的痰形状包括血痰样、脓样和粘液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液形状、留取方式和采集时间是肺结核患者痰查抗酸杆菌阳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分三次正确留取下呼吸道痰液,注意留取时间、保存运送,避免唾液、鼻咽分泌物及食物残渣等干扰,以此保证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查抗酸杆菌阳性率,为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阐述临床正确留取痰标本的重要性,并查阅文献对于影响临床患者留取痰标本质量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在留取痰标本过程中对患者给予正确的护理指导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患者留取痰标本的质量,为痰标本检测结果提供准确的痰标本信息和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症明病人排菌的诊断基础是直接痰涂片。必须建立痰涂片质量控制。1几点体会①留取合格痰:嘱病人晨起清洁口腔后,深呼吸猛咳肺深部痰液3~5ml。如清晨咳痰量少时,可收集当日晚至次日清晨咳出的全部痰液。我们在工作中将105份合格痰和60份...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综述以阐明痰标本正确留取的重要性,分析影响痰标本留取质量的因素,讲述了在留取痰标本前中后可采取的相应措施,为临床医疗护理提供准确的痰标本信息和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临床留取痰标本行为学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从行为学角度探讨临床留取痰标本管理方法,以提高痰标本留取质量.方法 通过某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病房2004年9月-2005年2月,常规留取痰标本质量的调查,采取行为学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2004年9月-2005年2月,呼吸内科病房常规留取痰标本质量合格率为23.7%,采取行为学干预措施后,2005年4-8月,常规留取痰标本质量合格率为30.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常规留取痰标本质量偏低,行为学干预措施并没有显著性提高痰标本质量,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前的细胞学显微镜检查是保证痰标本质量的重要措施,应成为医疗常规,行为科学研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集肺炎患儿痰标本提高痰菌培养阳性率,减少退回标本留取率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住院肺炎婴幼儿384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入院后糜蛋白酶雾化后排痰机排痰或叩背后再吸痰留取痰标本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漱口后吐痰或刺激排痰留取痰标本的方法。结果实验组痰标本退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痰培养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肺炎患儿采用吸痰法留取痰标本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病原菌阳性率,减少重留标本带来的麻烦,减少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不同性状痰液标本对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2017年结核病防控中心初诊疑似或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液,检测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分析不同性状痰液标本对检出结果的影响。结果 1 186份痰液标本中,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为17.03%;晨痰、夜间痰和及时痰的抗酸杆菌阳性率依次为26.60%、14.67%和10.30%,晨痰阳性率显著高于夜间痰和及时痰(X~2=16.354、36.566,P0.01);干酪痰、粘液痰、血痰以及泡沫/水样痰阳性率依次为38.03%、13.94%、24.35%和2.1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复治样本中,泡沫/水样痰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种性状痰液组(P0.05);不同年份痰液标本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年份合格痰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不合格痰(P0.05)。结论痰液标本性状可直接影响肺结核患者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合格痰液样本的留取是提高诊断检出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临床痰液标本的合格率.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双盲调查法,对痰液细菌培养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与需氧菌分离率比较,评价痰液标本的质量,调查痰液标本的镜检合格率、转运时间、标本采集情况.分别计算不同条件下痰标本需氧菌分离率.结果 患者留取痰液标本满足晨痰、深咳、漱口3个条件者需氧菌分离率明显高于未满足这3个条件者;需氧菌分离阳性的痰标本平均转运时间为75 min,需氧菌分离阴性的痰标本平均转运时间为124 min.转运时间<1 h的痰标本需氧菌分离率明显高于>1 h者;痰液标本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25/LP者需氧菌分离率明显高于中性粒细胞<25/LP、鳞状上皮细胞>10/LP者.结论 满足晨痰、深咳、漱口 3个条件、在1 h内送检的痰标本,有助于提高需氧菌分离率;根据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数量评价痰液细菌培养标本的可接受性有助于选择恰当的培养方法,提高细菌分离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痰液潴留会使炎症扩散,引起继发感染。痰液粘稠度高还会阻塞支气管,可出现缺氧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使病情加重。因此,及时诱除痰液非常重要。那么如何选用对症的药物昵?由于痰液因病情不同会有不同性状,不同性状的痰液预示不同的疾病类型,所以,辨痰选药殊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