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短缩治疗方法较多,本文作者采用髂骨延长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作者认为该方法简单实用,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战英  袁振灿  张强 《中华全科医学》2023,(4):581-584+703
目的 随访踝关节镜下融合术治疗踝关节结核的病例,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山东省胸科医院骨科接受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踝关节结核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诊断经细菌培养或病理检查证实。通过关节镜获取组织样本,切除坏死组织、滑膜组织增生和脱落的软骨。关节软骨损伤面积>2 cm2者行踝关节融合术。术后给予持续营养支持和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指标包括视觉模拟(VAS)评分、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36例患者随访至少2年,随访时间为24~94个月。全部患者切口愈合正常。4例(11.1%)患者术后出现新的窦道,通过更换药物治愈。螺钉固定12例(33.3%),外固定架固定8例(22.2%),单纯石膏固定16例(44.4%)。X线检查均证实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12~25周。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下降,AOFAS评分升高(P<0.05)。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疗程为10~42个月。根据末次随访AOFAS评分,优12例(33.3%),良16例(44.4%),可8例(22.2%)...  相似文献   

3.
<正> 儿麻病后遗留下肢短缩,目前治疗方法很多,如股骨一次性延长、胫骨延长、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等,这些手术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不利于基层医院开展。我科自1986年开始应用骼骨延长术治疗儿麻后遗症致肢体短缩95例,获随访8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踝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创伤性关节炎患者9例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例,应用关节镜技术行踝关节融合术,术中在关节镜辅助下清除增生的滑膜组织,刮除胫距关节表面软骨及硬化骨质,并在透视机监视下以两枚空心螺钉固定踝关节,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踝关节评分(Kofoed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5~14个月,平均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6个月复查X线均显示骨性融合,其中11例融合良好,1例融合欠佳,临床处理后骨性融合。术后患者恢复行走,踝关节无肿胀及疼痛,VAS评分及Kofoed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踝关节融合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介绍改进的踝关节后路融合术,共施用72例74足次,婴儿瘫畸形足占82.43%,其中连枷足35足次,占47.29%。取胫骨板下滑插入跟骨,融合踝及距下关节后部。本法优点多,一切口可纠正多种畸形,稳定性好,反应小,便于松解胫后神经血管束。为防治并发症,倡用波形切口,松解神经,屈膝位固定等措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融合术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史,有许多成熟的术式。它是一种导致踝关节骨性强硬的手术,可减轻疼痛、终止病变或提供关节稳定,被认为是治疗严重踝关节病损的标准治疗方法。对踝关节融合术的不同术式及固定器械的进展做一综述,分析其特点,以在临床应用中借鉴某一术式或选取其中某些治疗原则,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苏忠良  阮国模  杨杰  郑元波  鲁建作 《浙江医学》2015,37(19):1588-1590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三钉内固定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三钉内固定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踝关节炎患者20例。观察手术时间、踝关节的融合时间、关节融合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分析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3±7.4)个月。手术时间(109.4±22.6)min,均获得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10.3±2.1)周。仅1例患者发生1枚螺钉断裂,给予石膏固定后获得骨性融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创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5.80±1.67)、(1.70±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前及末次随访AOFAS评分分别为(54.55±7.02)、(78.95±5.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关节镜辅助下三钉内固定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踝关节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融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对于踝部无严重畸形的患者,该方法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足三关节融合术是矫正足部畸形可靠有效的方法。假如手术方案设计欠妥、操作失误.也可使手术失败。我们从1967年至1992年共收治小儿麻痹后遗症5842例,其中足部畸形3242例,行三关节融合术1847倒,发生各种并发症171例,经随访2年~25年(平均随访10年6个月)者610例,657足,其中优483足(74.3%)、良94足(14.1%)、尚可44足(6.4%)、差36足(5.2%)、优良率为88.4%。现就再手术的45例(2.43%)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0.
鼻腔粘-骨膜下埋藏术是治疗萎缩性鼻炎的常用手术方法,国内有医院采用羟基磷灰石、自体肋软骨植入[1,2].我科自2002年12月至2006年8月采用鼻内窥镜下自体髂骨植入治疗萎缩性鼻炎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体髂骨移植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金成  杨春平 《吉林医学》1999,20(4):203-204
为探讨自体髂骨移植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有用性和问题点,对 803 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移植融合手术方法治疗的病例进行分析和随访观察。结果表明:植骨块脱出 3 例,取骨区感染 4 例;植骨融合时间平均 4 个月;随访时间越长,植骨上下椎间退行性变越明显。自体骨移植具有融合时间短,融合率高的特点,但不能早期活动,且有一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76年以来,开展小儿麻痹后遗症近200例矫治手术。1990年5月起又开展髂骨截骨术9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现将9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踝关节缓慢牵伸延长融合对陈旧性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陈旧性踝关节损伤患者,均采用踝关节缓慢牵伸延长融合新方法治疗。术中行踝关节截骨、Orthofix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7 d开始踝关节缓慢牵伸延长,至踝关节间隙牵开1~2 cm ,双下肢基本等长时结束,踝关节完全骨性融合后取出外固定支架开始负重行走。结果随访10~23个月,平均16个月。3例患者踝关节平均在术后9个月得到骨性融合并拆除外固定支架。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及后足功能评分,3足平均评分由术前的25.6分提高到术后随访时的76.3分。结论踝关节缓慢牵伸延长融合对陈旧性踝关节损伤是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枰稀  黄焱星  张廷玖  庾明  王进 《四川医学》2013,(11):1663-1665
目的 评价经外踝截骨philos钢板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3例踝关节炎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获平均15个月随访.所有随访患者X片证实踝关节术后平均16周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者关节疼痛完全缓解,无内固定失败、融合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踝-后足评分为(82.4±7.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21,P〈0.01).结论 采用经外踝截骨philos钢板固定行踝关节融台术显露充分,融合率高,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融合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向岷春 《四川医学》1999,20(5):476-476
我院和四二○医院从1981年2月至1990年2月以手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抽样疗效观察28例,占总数的28%。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40岁,上肢1例,下肢27例。术前患肢均有较严重的功能障碍,肢体短缩2~15cm,,平均为4cm。1.2 手术情况:右环指屈指深肌腱转移,右拇对掌功能重建术1例;右足踝关节外翻畸形截骨矫形术2例;腘绳肌代替股四头肌术12例;腹外斜肌及髂胫束代替股四头肌术2例;髂胫束松解、股骨踝上截骨术1例;马…  相似文献   

16.
17.
胫骨粗隆下截骨延长术是近年来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肢短缩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并发症亦不容忽视的。作者经251例延长术的总结,就其并发症提出改良手术方式,正确处理其并发症以及指导患者的有效功能锻炼,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较好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远期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保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远期疗效。结果:经随访1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68.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本组治疗前均出现明显好转(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中微创踝关节融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者共有34例,采用开放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者共有30例,分别记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对比术前、术后6个月2组踝—后足评分系统量化评分变化,术后6个月期间骨性融合率,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2组踝—后足评分系统量化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 <0. 05),且微创组明显高于开放组(P <0. 05);微创组骨性融合率明显高于开放组(P <0. 05),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微创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开放组(P <0. 05)。结论:对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实施微创踝关节融合术能够显著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骨性融合率,保证康复效果,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